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2012,(4):22-23
近两年来,一些国家在南海大肆加紧石油开采活动:南海油气产值占越南国内生产总值的24%;马来西亚在南海开采的油气使其国内95号汽油价格长期保持每升约4元人民币;石油工业落后的菲律宾近来加紧对南海石油开采的招标。日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2012,(6):64-65
世界历史上的大部分重大问题,首先都是地理问题。南海的西侧与陆地和半岛相接,东侧和南侧则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众多岛屿所限制。在它的北面,以台湾与福建之间的海道最重要,被古代阿拉伯海员称为"中国门户"。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应马来西亚摄影家协会的邀请,本人有幸参加广西影摄家访问团赴马来西亚采风创作。在马来西亚创作交流活动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一个地方——神奇美丽的仙本那。仙本那原本只是马来西亚一座小渔村,在巴夭语和马来语中Semporna字面意思为"完美的"。城镇被海水包围着,它的附属海岛就像一个现实世界中的梦境  相似文献   

4.
南海占我国海洋国土的2/3,不仅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和重要的出海口与战略通道,而且是我国未来重要的能源接续区与资源基地、地缘政治经济问题的多发区。对南海争端发展态势进行空间分布与关联性GIS分析,是重要的辅助决策支持。结果表明:(1)文献研究和网络爬虫等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南海争端历史地理数据,GIS技术能够对南海争端历史地理数据进行时空变化的深入分析;(2)就争端事件的时间分布而言,事件数量随时间推进呈现显著增长,个别发生重大南海争端事件的年份出现突增的现象;(3)就争端事件的空间分布而言,与越南及菲律宾相关的南海争端事件尤甚,其他周边国家则相对较少,这主要源于越菲两国的战略利益与南海所在区域交叠,使得越菲不断挑起事端;(4)越南、菲律宾与马来西亚等国的利益诉求区主要位于南沙群岛,各国诉求区分布明确,局部交错。网络GIS技术丰富了历史地理研究的途径,为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马来西亚国家地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主要介绍了其管理结构、框架、交换网络、标准和地理空间数据的内容以及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近日,日本经产省所属石油天然气及金属矿产资源机械与稀土合金企业三德公司等共同对马来西亚的磷钇矿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7.
正编者按:2021年5月20日,由自然资源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第十一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以下简称论坛)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论坛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共兴绿色矿业"。本届论坛首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除开幕式外,还举办了中国—东盟国家地调局长论坛、地学高校校长论坛及黄金产业发展、矿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政策与实践、绿色矿山企业发展等8场研讨会,举办了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8.
正11月15日,中国—东盟地学合作研讨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昌、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唐善茂共同主持会议。来自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泰国等国  相似文献   

9.
由我国地质矿产部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理事会矿产资源开发中心联合举办的“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6日—11月5日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的国外代表51人,来自泰国、巴基族坦、印尼、马来西亚、印度、玻利维业、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18个国家,国内代表66人,共117人。  相似文献   

10.
正9月9日上午,2016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论坛在南宁举行。围绕"信息共享,合作共赢"这一主题,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本刊节选了部分专家观点以飨读者。建设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服务平台,最终要建成什么样的平台?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围绕走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海啸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1):48-48
2004年12月26日,东南亚地区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巨大的海浪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袭击着岸边城市和村庄,瞬间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国家,在狂涛的洗劫下,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给人们带来十分巨大的灾难。那么什么是海啸呢?又是怎么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21年5月20日,中国—东盟国家地调局长论坛在南宁召开,主题是"共促中国—东盟地学可持续发展"。来自中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的地质调查机构专家参加了论坛,与会专家围绕着"后疫情时代"下如何推进中国—东盟地学合作,开展了广泛的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应地质矿产部的邀请,以丘思东先生为团长的马来西亚华人矿务总会高级代表团一行十一人,在地矿部外事局外经处朱寄安处长,丘思松老师的陪同下,于5月1O日至14日对我区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次访问的目的旨在考察我区沿海一带地质矿产工作,并探讨两国在勘探开发矿产资源方面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9月19日,中国—东盟矿业形势发展国家论坛在南宁举行。在论坛上,来自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的矿业部长和高级官员,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如何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强化矿业合作建言献策,就加强矿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达成了共识,表达了吸引矿业投资特别是加强与中国矿业合作的积极愿望。笔者从各位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表征ENSO事件的特征值和南海台风活动的多时间尺度结构特征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JMA)1967-2016年西北太平洋TC最佳路径数据集,统计分析了近50 a来南海台风活动月频数。同时又采用Morlet小波变换、交叉小波变换、小波相干等方法,分析了近50 a来ENSO事件时频变化特征及其与南海台风相关性。【结果与结论】ENSO循环具有2-6 a的主周期;7-10月南海台风活动最为频繁,其频数时间序列存在准2 a尺度周期;ENSO指数与南海台风活动频数的相关表现在多个时间尺度上。1970-1978年、1995-2000年,ONI指数和南海台风活动频数在2-6 a周期尺度上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并且南海台风活动频数变化先于ONI指数半个周期。1980-1985年间,在1.5-3 a的周期尺度上SOI指数和南海台风活动频数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且两序列同步变化。  相似文献   

16.
2013年5月10~12日,以"加强矿业技术合作,推动矿业科学发展"为主题的2013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中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于平,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林念修、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梁胜利,老挝矿产能源部宋本·拉沙松本副部长,柬埔寨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尹索飞,印度尼西亚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甘多索里,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矿产资源司扎拉克司长,缅甸矿业部第三矿业  相似文献   

17.
正背景资料:2016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吕勇博士、凌经球教授向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提出建议,即将推动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征地拆迁新模式上升为"广西模式"。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由广西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广西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南宁市人民政府征地拆迁办公室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调研组,于2017年2月21日—23日对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征地拆迁新模式进行实地调研。参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1月15日下午,中国—东盟地学合作研讨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主任、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善茂,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昌,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刘同良共同主持会议。会议明确了中国—东盟地学合作的潜力与愿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等国的地质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的主  相似文献   

19.
南海位于4°N~23°35′N,105°40′E~117°30′E之间,是中国四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面积为3.5×106km2,其中大陆架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仅南海北部大陆架(200m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约3.74×105km[1]。南海北部地理自然环境优越,渔业资源丰富,渔场广阔。南海渔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资源和渔场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具有南海特色的各种适应性渔具渔法,大大地推动了南海渔业的发展。1 渔获概况  南海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海洋捕捞业渔获量80%来自南海北部沿岸近…  相似文献   

20.
正2016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于9月8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中国及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多个东盟国家的政府高官和企业家参会,共商中国—东盟矿业合作发展大计。中国矿产资源方面的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禀赋各异,互补优势明显,合作潜力巨大。在全球矿业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构想向纵深推进必将进一步拓展矿产资源国际合作的空间,为中国矿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在会上说,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