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反映了各类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科学发展、生态保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武汉市率先行动,主动谋划,积极推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开展。领导重视,主动作为,起步较早、积极谋划普查工作2012年12月,武汉市政府召开"武汉市地理市情监测启动暨2012年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发布会",转发了《武汉市地理市情监测工作方案》(武政办[2012]153号),举行了武汉市测绘研究院与武汉大学"地理国情监测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2.
正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反映了各类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科学发展、生态保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武汉市率先行动,主动谋划,积极推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开展。领导重视.主动作为.起步较早,积极谋划普查工作2012年12月,武汉市政府召开“武汉市地理市情监测启动暨2012年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发布会”,转发了《武汉市地理市情监测工作方案》(武政办[2012]153号),举行了武汉市测绘研究院与武汉大学“地理国情监测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武汉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收尾情况,包括总结表彰、成果归档、数据库与平台开发完善以及区级成果宣讲、平台部署和监测需求调研工作。介绍了监测准备情况,包括工作准备、技术准备、经费准备和生产准备,为实现从地理国情普查转向常态化监测奠定了良好基础。阐述了武汉市"十三五"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包括基础性监测、专题性监测、数据库与平台更新维护、统计分析与成果编研发布。就如何开展地理国情监测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从完善指标体系、创新专题监测等方面把握监测重点,从加强融合分析、成果编研和数据挖掘等方面深化成果应用,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组织协调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结合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标准时点核准与验收入库工作的实践,阐述了作业内容和实施方案,探讨了标准时点核准阶段的数据更新、成果验收和资料入库三个重要环节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法,并结合郑汴一体化城市扩展监测,对地理国情监测的总体结构、技术路线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开展常态化、业务化地理国情监测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对实现科学决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浙江省地理国情监测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机制初步框架设计,并从目录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业务流程体系和工作保障体系4方面对工作机制进行阐述,为制定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机制、全面开展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质量,本文以辽宁省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实践为依托,对地理国情监测时期与地理国情普查时期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同时对影响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与总结。参考地理国情监测的相关技术设计与规范,结合笔者参与的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案,为今后地理国情监测更加高效有序地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兴大数据反映了人、物、信息在空间上的流动和聚集,体现了社会经济要素的动态分布和相互关系。结合自然资源部下达的2018年国家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武汉市大数据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监测试点",创新开展了"地理国情+大数据"融合研究,从城际人口流动和城市人口分布2个方面开展了武汉市人口空间格局识别,揭示了武汉市对外人口流动规模和方向,城市内部居住和就业人口分布的圈层差异、人地关系和跨江出行特征。  相似文献   

9.
根据重庆开展地理国情监测试点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系统阐述了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选取、技术方法及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实践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常态化推进,需要对监测的源头、方法、过程和成果进行监督管理,以保障监测成果的公正性,提高地理国情监测的权威性。本文在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基础上,从工作保障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两个方面展开,探讨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管理体系框架,旨在指导重庆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理国情监测进入常态化阶段,监测成果在自然资源调查和统计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监测成果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地理国情监测过程质量符合技术设计要求,本文从质量管理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出发,结合检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确定过程质量抽查的关键点,并最终保障监测成果真实、准确、可靠,为今后地理国情监测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理国情监测是全面了解国情、把握国事、制定国策的基础性工作。基于2018年度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结合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生产实际,探讨了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成果的质量控制方法,针对生产中出现的典型质量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为常态化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统计分析是实现地理国情数据向地理国情信息转换的重要手段,可以从不同维度反映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等要素的内在空间特性及其相互作用。针对大数据统计分析面临的高效管理、高强度计算和深度服务需求,提出了地理国情大数据统计分析的技术框架,并从大数据存储与融合、统计计算关键技术、服务建模与应用3个维度探讨了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的核心流程。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升地理国情监测和统计分析在自然资源监管、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中的应用水平,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朱巧云 《东北测绘》2014,(2):168-170
地理市情监测是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对地理市情的现状与变化进行动态监测、统计和分析,客观准确地反映各类地理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并揭示其时空分布规律的活动。本文探讨了武汉市地理市情监测的标准体系建设、监测内容、关键技术路线等,对地理市情要素进行动态监测和统计分析,定期发布监测和分析成果,有效促进了该项工作的业务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检验与评定方法,明确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抽样过程、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给出了地表覆盖类、地理国情类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样本质量评定指标和批质量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理国情监测已经成为测绘与地理信息发展的重要工作,必将对测绘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介绍了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概念;从全面普查、动态监测、统计分析、定期发布4个方面论述了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任务;并从城镇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4个方面阐述了地理市情监测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地理市情监测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7.
剖析了地理国情和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明确了测绘地理信息与地理国情监测的关系,分析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优势和劣势,对今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以其三维、实时且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管理模式,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新的信息获取途径和方法。本文分析了BIM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应用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了BIM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的模型创建、变形预测、信息获取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测绘单位可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工作,挖掘建筑BIM成果中蕴含的地理要素信息,为全覆盖的地理国情监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地理国情、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的基本内容,详细地论述了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开展荒漠与裸露地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基础数据整合及预处理、解译提取、基本统计分析及综合统计分析等方法。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恰库尔图镇为研究示范区,介绍了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数据源,开展相关研究的情况,并展示部分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服务国家生态文件建设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国家《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中对桥梁运营期间的管理要求,结合武汉市几座跨越长江和汉江的各类大型和特大型桥梁的结构特点,以及为了有效地保证大桥的行车安全,阐述了大桥管理中应实施变形监测主要内容;并结合武汉长江二桥等桥梁的监测实践,验证了变形监测在运营管理中的作用。文中还介绍了城市桥梁管理中的有关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