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系统温度梯度观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直梯度是小气候观测的突出特点,为研究矮杆作物和高杆作物农田小气候合理的梯度观测设计标准,以小麦和玉米为例,对2012年郑州和泰安两地麦田和玉米田气温和裸温垂直梯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气温与裸温的垂直梯度变化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均有很好的一致性,可利用裸温不同层次间垂直梯度变化特征确定气温传感器合理的安装高度;根据麦田和玉米田裸温垂直梯度变化特征,考虑到温度防辐射罩高度限制,矮杆作物田小气候气温应在距离地表面25 cm、50 cm和150 cm高度附近分别设置观测层次,高杆作物田小气候气温应在距离地表面25 cm、50 cm、150 cm和300 cm高度附近设置观测层次。  相似文献   

2.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需要适宜的气象条件.因此,调节温室内气温和湿度条件,改变温室内局部小气候环境,加强田间管理,可防治和控制霜霉病发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3.
马玉堂  时念平  马风桐 《气象》1989,15(8):51-54
一、概述 在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中,人们常常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某些小气候资源的开发、改造和利用,并从中取得各种效益。例如粮、菇间作技术的开发就是农田小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很好例证。但是,由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环境极其多样化,许多类型的  相似文献   

4.
湿地小气候效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对局地小气候具有调节作用,研究湿地小气候效应特征能更具体地了解湿地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本文以河北省衡水市的衡水湖为例,利用衡水市11个常规气象观测站数据,通过对湖区及湖区外各季节不同气象要素的对比,对衡水湖各个季节的小气候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衡水湖具有冷岛效应、湿岛效应和风岛效应,能够调节周围的气候特征;(2)衡水湖的小气候效应具有季节特征,衡水湖各季节平均的冷岛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湿岛效应由强到弱分别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风岛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小气候效应最强;(3)衡水湖的小气候效应具有昼夜特征,夜晚的冷岛效应强于白天,湿岛和风岛效应正相反,白天的强度大于夜晚。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架设于稻田的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系统,并采用气象站数据与该系统采集的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该系统的实用性,且构建数据到报率、数据可靠率等指标对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高精度的农田小气候信息,实用性强;数据到报率达94.5%以上,系统运行稳定;数据格式错误和数据异常时次少,数据可靠率达85.2%以上;雷电灾害是影响系统稳定性、可靠性最主要的因素.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总体效能较好,在农业气象研究和服务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州90年代稻瘟病发生的气候因子分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梁平 《贵州气象》1999,23(2):31-33
90年代气候特点是暖冬凉夏,加上本州地形复杂,区域性小气候较为显著,稻瘟病发生面积大,程度重,品种抗性丧失,是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因子,适宜的气候条件是稻瘟病流行的主要因子,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适宜稻瘟病发生的气候指标:对镇远县1987-1997年穗稻瘟病发生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穗稻瘟病发生程度预测方程。根据90年代我州稻瘟病发生情况和气候特征,对我州稻作区进行初步区划。在这一项目的分析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国外小气候学的发展情况国外对小气候进行有系统的研究是从十九世纪后半期开始,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一些国家已广泛发展,1930年以后陆续出版各种小气候专著。近二、三十年来由于观测技术的进步和各种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小气候学的发展特别迅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现在小气候学发展的情况是在观测方法上除过去的常规观测外广泛采用遥感、遥测,例如利用铁塔在不同高度安装遥测仪器作近地层梯度观测,用直升飞机、低空探空仪和系留气球等进行空中观测,利用人造卫星和红外辐射仪观测温度,利用雷达观测局地降水形成过程,利用激光雷达观测城市、山地和  相似文献   

8.
杨文彬 《气象》1983,9(8):24-25
麦杆蝇害虫每年发生期的早晚,发生程度(数量)的轻重(多寡),直接关系到供销部门的农药、器械的进储数量和防治效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亦较大。准确地预报出麦杆蝇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期间小气候梯度试验资料.通过对数据处理方式的合理选择,对沙漠的湍流交换系数及湍流热交换、蒸发耗热、地面热源强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韦昭义  石昌军 《贵州气象》2013,37(Z1):78-80
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害虫简称"两迁"害虫,是黔南州水稻主要病虫害之一。"两迁"害虫的发生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受影响的天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该文通过对2008年在黔南州发生的严重"两迁"害虫进行气象条件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发生规律,对因地制宜做好水稻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及防治工作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沈觉成  高家表  陈万隆 《气象》1980,6(2):20-22
开展农田小气候的研究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途径。这里,根据我们的一些工作体会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着重谈谈农田小气候观测原则与一般参考书上很少介绍的农田光照、辐射、风速等项目的基本观测方法。 一、农田小气候观测的一般原则 农田小气候观测必须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对象来制订观测方案,以便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首先应该抓住作物生育的关键期和影响作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上     
《气象科技》1981,(6):47-47
《基本气候要素的小气候变化》(苏)E.H.罗曼诺娃著,王炳忠译,198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284页。本书是一本有关小气候方面的专著。书中综合了作者多年来从事小气候研究工作的结果,介绍了暖季丘陵地形区域降水的再分配、不同湿润度地带内坡地的蒸发力、丘陵地形条件下土壤的湿润状况,岗峦起伏地区风的状况以及小气候图的绘制方法等。此外,作者还就气象情报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开展中、小气候的研究,提出某些方法。作者还在本书中给出了苏联境内基本气象要素的小气候变化数值以及某些气象指标的空间变异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危害棉花最重的棉蚜、棉红蜘蛛、棉铃虫和棉盲蝽象4大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时段的气候条件和麦棉套种棉田生态因素,分析了4大害虫大发生的原因及预测预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卢皖 《气象》1993,19(1):46-48
根据1988—1989年人工覆盖和裸地栽培西瓜的小气候试验资料,分析了人工覆盖栽培西瓜丰产早熟的小气候效应,并提出了与人工覆盖栽培西瓜有关的几个农业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5.
矮杆小麦易于青干的试验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乳熟期前后,通过对矮秆小麦、高秆小麦两种株高类型的小麦田间小气候进行对比观测试验,分析矮秆小麦容易发生青干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璐  葛锦华 《贵州气象》2000,24(3):32-35
对毕节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高产品玉米地分别在不同时期进行小气候观测,初步总结出黔西北区高产玉米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表明玉米品种毕303每公顷296.3株这一密度群体结构,公顷产34.82kg,洋芋、玉米套作复合产量达45.11kg查对于其它品种及密度群体结构更为合理,能获得较佳的小气候环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陆面过程是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基本物理、生化过程之一。沙漠陆面过程及相应的小气候效应已经成为当前沙漠气象研究的热门问题。近年来,在沙漠陆面过程野外观测、陆面过程特征及参数化、陆面过程模拟、小气候及陆面过程对小气候影响等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对于沙漠小气候、沙漠陆面过程及沙漠陆面过程参数化进行了简要概述,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在沙漠地区气候考察、沙漠边界层高度、沙漠热力环流、绿洲效应、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特征、沙漠陆面过程野外观测试验及结果、沙漠陆面过程对气候的影响、沙漠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方面的成果,回顾了近年来利用地面观测设备和数值模式等对气候效应和陆面过程直接观测和数值模拟所获得的观测事实和模拟试验,并讨论了其陆面过程参数化对模拟的影响,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运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分析在台风“鹦鹉”外围下沉气流影响下深圳城区、山地和丘陵小气候区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温湿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小气候区夜间最低气温上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日较差减小,丘陵减小最明显;各小气候区最小相对湿度增大,而最大相对湿度减小,山地受影响最大;丘陵“炎热”和“较热”频次明显增多,但是“酷热”频次...  相似文献   

19.
校园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为研究不同下垫面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在广东海洋大学湖光校区选取三种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开展夏季小气候观测与数值模拟。利用 Origin、SPSS 和 ENVI met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校园现有的绿化和建筑布局下,风对小气候的影响较大;夏季无降水时,通风条件差的少遮荫草地温度高、湿度低,舒适感较差。(2)合理密植高大的绿化林,可以有效降低夏季地面温度。(3)ENVI met 模型在热带稳定变化的天气条件下模拟效果较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校园内区域小气候特征,其模拟结果可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和师生出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15年7月1日-8月31日,在陕西关中地区眉县、周至县2个猕猴桃种植代表县,选择40株徐香、华优品种5?8 a树龄果树作为观测样本,通过建立果园小气候站,观测果园内外气温变化,并同步观测果树高温热害生理变化.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果园小气候特征、果树高温热害指标,并构建果园最高气温预测模型.研究表明:7-8月果园内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