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06,(3):28-32,F0003
为了解世界发达国家防雷减灾工作情况,推动我国防雷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国防雷技术发展现状和需求,基于中、法防雷科技合作及双方在人才技术装备方面的优势,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人事教育司、培训中心和上海市气象局联合主办的中法防雷技术人员培训班,于2006年3月28~31日在北京完成国内培训后,又组成以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刘宪华副司长为团长、人事教育司胡欣助理巡视员为副团长的中国气象防雷技术培训考察团,于2006年4月2~14日在巴黎顺利完成了国外阶段的防雷技术高级培训和考察。  相似文献   

2.
12月16~22日全国防雷工程技术培训班在广州举办,培训班由中国气象局防雷减灾办公室主持,邀请了广东、湖北、四川、上海等省、市的防雷专家,介绍防雷工程技术,各省、市共60名防雷技术骨干参加了培训,还进行了工作交流和技术研讨,培训班取得了圆满成功。全国防雷工程技术培训班在穗举办@区永平  相似文献   

3.
吴建军 《青海气象》2007,(F06):4-5,14
1引言 防雷减灾是气象事业中的一个重要服务领域,随着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政革的实施和深入开展,防雷减灾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特别是肪雷减灾的工作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青海省气象局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中,按照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成立了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气象局安排,2010年贵州省防雷减灾中心组织完成了5个农村防雷示范工程项目,并通过省局组织的工程验收.为了今后贵州省农村防雷减灾工程建设达到预期的雷电防护效果,该文从一起典型案例分析人手,通过示范工程基本情况介绍,指出贵州省农村防雷的技术难点,根据农村防雷实践经验,提出农村防雷工程实施应注意的问题及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防雷工程技术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中国气象局安排,2010年贵州省防雷减灾中心组织完成了5个农村防雷示范工程项目,并通过省局组织的工程验收。为了今后贵州省农村防雷减灾工程建设达到预期的雷电防护效果,该文从一起典型案例分析入手,通过示范工程基本情况介绍,指出贵州省农村防雷的技术难点,根据农村防雷实践经验,提出农村防雷工程实施应注意的问题及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6.
依法促进鄂尔多斯市防雷事业发展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气象局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内蒙古自治区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11号)、《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履行法律职责,依法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有必要对全市防雷减灾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分析.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依法促进防雷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6年,在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东省气象部门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切实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有效抗御了“妮妲”、“海马”等强台风、30次大范围暴雨、强寒潮等重大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保障服务成效显著;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署了新一轮气象现代化合作备忘录,印发了贯彻落实实施意见、考核评价办法和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气象现代化迈上了新征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被评为全国创新工作项目,在防雷减灾体制、综合预算管理改革等方面的探索获得中国气象局充分肯定,改革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11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防雷工程的设计图纸实行审核制度,并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据国家防雷设计规范和有关行业的设计标准进行审核。为了推动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结合我们多年的防雷工作实践,对防雷工程图纸的设计审核方法加以探讨。1防雷工程设计审核的主要依据规范是设计审核的依据。目前应用的防雷设计规范有: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T50314-2000《智…  相似文献   

9.
《广东气象》2001,(2):26
继2000年《广东气象》以增刊形式出版了第三期《防雷减灾工程技术专辑》之后,省内乃至全国各地纷纷来函来电索要增刊。为了推进广东省防雷减灾工作逐步规范化、法制化,把防雷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也为了满足全国各地防雷减灾工作者的业务需要,《广东气象》拟于2001年第三期之后,再以增刊的形式出版第四期《防雷减灾工程技术专辑》,欢迎广大气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防雷减灾工作的同志积极撰稿,介绍自己在防雷减灾工作岗位上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技术。现将专辑征集的主要内容分列如下:       1.防雷减灾理论及其应用;    2.防雷设施建设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督、竣工验收方面的理论技术问题的研究;    3.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分析讨论;    4.重大雷电灾害案例的分析;    5.有关最新防雷理论技术规范的译文。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稿件格式请参照《广东气象》投稿简则(见《广东气象》2001年第1期P50页)。稿件、磁盘请寄《广东气象》编辑部收,也可发E-mail,地址是:yqw@grmc.gov.cn。稿件截止日期:2001年8月30日。         《广东气象》编辑部   2001年5月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气象局新一轮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精神,结合近10年来湖北省防雷减灾事业发展历程,介绍了全省雷电业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按照适应气象事业的发展和雷电业务轨道建设的需求,探讨了全省防雷体系内部运行机制整合调整的形式和具体内容;提出了依法拓展防雷工作领域的思路和对策;最后,对全省各级防雷中心进一步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月5~10日,部分省(区、市)气象局防雷工作管理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代表共38人,代表们就各自在防雷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发展防雷事业。会议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产业处处长杨维林主持,新疆气象局副局长周恒出席了开幕式并做了讲话。会议首先由新疆气象防雷中心的代表介绍了新疆在防雷检测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新疆的防雷减灾工作经过了5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与内地其它省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防雷检测方面。他们认为,第一…  相似文献   

12.
正1引言2016年6月24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文件,11月14日中国气象局与住建部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中国气象局等11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的通知》,12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68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3日,GRAPES-Meso(水平分辨率为30 km,简称为GRAPES_30 km)通过了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组织的专家评审,2006年7月26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正式发文,同意将GRAPES_30 km作为中国气象局的业务系统投入运行,并于2006年8月初正式将GRAPES_30 km的产品下发到全国各级气象台站.  相似文献   

14.
广西防雷产业十年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广西从1990年起开展防雷减灾工作以来,经历了起步经营、调整探索、依法管理三个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广西防雷减灾机构、防雷减灾管理职能的变化、防雷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确保防雷事业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20日上午,全国气象灾害防御和管理工作会议在贵阳隆重召开。来自全国气象部门、国家民政部备灾处等的近百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就如何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和管理工作进行了研讨和经验交流,对《关于防灾减灾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说明,并对气象灾害标准有关文件进行了讨论。在此次会议中,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发来贺信,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到会并讲话,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作主报告,贵州省气象局局长罗宁致欢迎辞,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宋连春主持会议开幕式。全国气象灾害防御和管理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本刊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农村雷电灾害情况,依据1998~2004年全国雷电灾害人员伤亡事故不完全统计的数据,分析事故特征及其成因,并对农村防雷减灾提出建议.研究表明:中国农村雷电灾害严重,灾害的发生主要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针对农村现有条件,提出防雷减灾的总体纲要和具体措施,是对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利探究.  相似文献   

17.
2010年7月10日上午,由中国气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共同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牵头承办的2010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正式启动。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减少自然灾害给国家、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由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2009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的基础上,中国气象局联合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共同主办了2010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  相似文献   

18.
《干旱气象》2007,25(1):13-13
2007年1月16—17日,由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主办的“2006年度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根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006年工作要点安排,为了加快推进自治区防雷减灾条例立法进程,4月11-28日,组成由常委会部分人员、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自治区气象局、农业厅、供销社有关人员参加的调查组,深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对自治区雷电灾害多发地区防雷减灾工作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信息是影响国民经济建设、防灾减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领导下,江西气象部门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气象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气象预报服务产品不断增多,为江西经济建设、防灾减灾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