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屠厚泽 《地质与勘探》1992,28(12):53-57
1991年9月,笔者应德方邀请,作了为期3个月的学术性研究访问,对柏林工业大学、克劳司塔尔(Clausthal)大学深钻所和德国大陆科学超深  相似文献   

2.
大陆科学钻探基地球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和克里沃罗格超深钻的重要发现,检验了当代地学理论,使人们重新认识地壳结构等许多问题,因而促进了地球科学和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陆科学钻探是地球科学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原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和克里沃罗格超深钻的重要发现,检验了池代地学理论,使人们重新认识地壳结构等许多问题,因而促进了地球科学和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和最重要手段,在解决“向地球深部进军”战略科技问题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国内外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历程和深钻的发展现状,分析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特点与态势;围绕中国大陆科学深钻,梳理其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的目标、优先发展方向与发展途径建议。大陆科学深钻能够为地球动力学过程、地质灾害、地质资源和环境变化等全球关注的地球科学前沿问题提供独特的研究途径,但是其实施深度又受超高温和超高压等恶劣井眼环境的制约;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促进了大陆科学深钻中各项技术的发展,为超深井和特深井科学钻探提供重要支撑。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应以9000~15000 m特深井为目标,注重“超深”“深时”和“深观”等领域的科学问题,优先发展地球深部构造、深部生命、深时气候和深部资源探测等方向,研究超深物质、动力学过程和岩石物理等实验技术,研发超高温超高压环境下的钻井、测井和长期观测等技术与装备,促使我国深地探测能力和水平实现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陆深钻计划的第一口超深钻孔的位置,已选定在巴筏利亚州勃  相似文献   

6.
“地质超深钻探”国家专业实验室发展规划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砚藻在国家教委和地质矿产部的支持下,“地质超深钻探”实验室已经落成,大部分设备已到位安装。学校为这一实验室配备了专职队伍并建立了学委会。1993年在德国召开的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会议上发布了关于...  相似文献   

7.
钻掘工程国内外发展水平与差距及建议(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 )4 大陆科学钻探4 .1 国际发展现状4 .1.1 SG - 3和KTB超深孔取得重大技术成就至今世界范围内完成科学钻探深孔已有 10余口 ,其中取得重大科学成就和技术创新的是前苏联完成的SG - 3和德国的KTB超深孔。SG - 3超深孔终孔深度达 12 2 6 1m ,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深的钻孔。该钻孔采用Uralmash15 0 0 0巨型钻机 ,其转盘功率为 36 8kW ,卷扬机功率 2 30 0kW ,具有钻深 15 0 0 0m的能力。SG - 3孔还应用了涡轮钻具和轻型铝合金钻  相似文献   

8.
张良弼  肖庆辉 《地质论评》1991,37(5):468-470
大陆科学钻探是当代地球科学的重大前沿之一,也是一项高科学技术领域。它是继深海深钻计划之后,又一项将促进地球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型多学科基础研究计划。联邦德国于1985年2月正式实施大陆超深钻(以下简称KTB计划),它是联邦德国80年代国家级十个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之一,1989年完成了先导孔,1990年9月主孔正式开钻,现正以每天20m的速度钻进,是世界上深钻工作很有特色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联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采矿系的冲洗液岩粉流动状况模拟装置及测试方案。试验装置高45m,配备了先进和现代的测试手段,可通过实测确定钻孔环空中的流场、岩粉的运动速度和运动特性。由该装置获得的研究结果为德国大陆深钻计划(KTB)超深孔钻进时确定岩屑的来源深度提供依据。此外该装置还可用于与钻进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关的泥浆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0.
科拉超深钻:期望与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拉超深钻的钻进和探测首次提供了以前无法达到的深度的有关古老大陆地壳成分和构造的直接资料,岩石密度和它们弹性的各向异已成为当今地表地质正式描述形式和参考剖面的主要参数,所给出的完整模型的证据是基于科拉超深钻的探测及辅助的地表地质研究,模型认贝辰加矿区是一个幔源火山岩-侵入岩中心式成矿系统的水平部分,本文还对铜-镍硫化物矿床出条件给予了新的解释,并用助于理解贝辰加矿区在贝辰加一依曼德-瓦尔朱格缝合带  相似文献   

11.
1990年9月将在联邦德国Regensburg召开“第5届国际科学深钻学术会议”会议期间国际岩石圈计划第CC-4组(大陆深钻协调组)将召开例会。本文是刘广志同志向该组主席M.D.Zoback教授和副主席R.Emmerman教授所作书面报告的主要内容,现刊出以供读者了解我国科学深钻动态与现状。  相似文献   

12.
KTB深部地壳实验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祝文 Kueck  J 《世界地质》1999,18(4):96-99
德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钻探了第二口超深孔,简要介绍了KTB计划完成以后,在现场组建的深部地壳实验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大地构造火成岩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方正  肖龙 《地学前缘》1998,5(4):245-250
大地构造火成岩岩石学是岩石学和大地构造学研究相结合的学科,与传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相比,它重视深部地质过程的研究,尤其是大陆动力学的成就。通过深部物质信息(火成岩及包体、中高级变质岩)的研究,反演深部物质组成,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对比提供深部证据;基性超基性构造岩浆带的研究是揭示古构造块体边界、超壳深大断裂的窗口;岩石圈组成的岩石学模型和垂向岩石圈分层界面的研究对于重新认识Moho面、低速层和大陆岩石圈结构意义重大。岩石学探针、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和科学深钻、超深钻是现代大地构造火成岩岩石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25日,南岭科学钻在江西赣州于都县银坑成功开钻。这是国土资源部地质找矿工作在江西革命老区的重要部署,是国家科技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Probe)在南岭重要成矿带组织实施的资源科学钻探井,也是未来超深大陆科学钻探的预导孔,设计钻探深度达到3000m,远远超过以往这个  相似文献   

15.
德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测井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德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KTB)钻成了世界上深度名列第二的大陆超深钻孔。在这宏大的计划当中,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KTB运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测井方法及测井技术。  相似文献   

16.
科拉超深钻的钻进和探测首次提供了以前无法达到的深度的有关古老大陆地壳成分和构造的直接资料。岩石密度和它们弹性的各向异性已成为当今地表地质正式描述形式和参考剖面的主要参数。所给出的完整模型的证据是基于科拉超深钻的探测及辅助的地表地质研究。模型认为贝辰加矿区是一个幔源火山岩-侵入岩中心式成矿系统的水平部分。本文还对铜-镍硫化物矿床产出条件给予了新的解释,并有助于理解贝辰加矿区在贝辰加—依曼德—瓦尔朱格缝合带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德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KTB)是一项庞大的科学工程,钻探了世界上第二口大陆超深孔.在这宏大的计划当中,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系统地介绍了在KTB运作过程中地球物理测井的组织、管理及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8.
下地壳深成地质作用的研究内容既有变质的和变形的,也有岩石成分及其物性,还有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的.明了某一方面的变化和演化必须综合考虑其它富面.强调多学科的系统运用.研究手段从包裹体、地震波速、实验、超深钻到大陆地壳的出露剖面和近垂直地震反射剖面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地学家对大陆下地壳深成地质作用认识向前迈进一大步.同时必须明确下地壳深成作用研究方法在许多方面是不同于常规的研究浅部地壳层次的方法,而且必须配之以精密的仪器、先进的技术和理论.  相似文献   

19.
科学钻探是直接获得深部地质资料的技术手段,深海钻探成果证实了板块构造学说及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并且对地震起因,古气候,气象变化的具有重要意义,陆壳科学钻探发现,在地壳深部700m处有流体循环,使传统的水热矿床形成理论受到挑战。德国KTB陆壳超深科学钻探获得9100m的温度剖面,使人们对地壳深部的状态有了真实的了解。我第一口超深钻的实施将对了解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接触带的演化及高压变质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93年9月在德国波茨坦召开的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会议上,许多国家的专家,根据三十几年的经验和当今的技术可能,提出今后施工大陆科学钻孔时,应尽量采用小口径深孔钻探技术,一状会议上的部分论文拉摘要译出,供参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