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应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基于中国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探索创建由数据分析模型、软件硬件设备、数据库、网络通讯等构成的挖掘处理系统。对海量前兆观测数据进行挖掘处理,获得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信息,并行于前兆台网观测数据产出流程,形成常态化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产出流程,为推进智能化地震前兆监测、提升数字化地震台网信息处理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地震前兆台网跟踪分析工作的展开,推进前兆台网从观测向观测、应用并重的转变,强化观测数据质量产出,发挥其观测数据在震情监视、地震会商中的作用,使监测与预报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服务地震监测和科学研究。统计了2014年以来的前兆跟踪分析不明原因数据资料和预报研究中心地震会商数据资料,通过对比研究,试图探索跟踪分析新的数据记录方式。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近三年来山西地震前兆台网数据跟踪分析的基本情况,对常见的典型干扰事件进行分类梳理,找出影响山西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明确数据跟踪分析工作的意义,为进一步做好前兆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在前兆台站和区域中心全面展开。地震前兆数据跟踪分析产出的事件记录,展现了前兆台网观测数据的动态变化情况。本文从地磁学科数据跟踪分析的现状出发,提出该学科数据跟踪分析注意事项,并通过事件分析缺时段和过度分析、数据类型选择、事件起止时间、事件分析描述、图件绘制与标注、事件类型分类及地球物理事件分析等多个方面,对地磁跟踪分析中常见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地磁学科数据跟踪分析的推进工作提出措施。希望为地磁台站观测人员更好地开展数据分析研究及产出应用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地磁学科的预测预报与科学研究提供坚实基础,推进地震前兆台网日常工作重心从观测为主,向观测、应用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山东省地震前兆台网地下流体学科数据跟踪分析工作概况,从观测系统、自然环境、场地环境、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事件、不明原因等方面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跟踪到的非正常变化事件。通过数据跟踪分析,查明了山东区域前兆台网流体学科观测运行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提高观测数据质量。并对荣成鲁32井水温观测数据出现的典型非正常变化事件进行了跟踪分析,判定其为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6.
山东地震前兆观测数据跟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2014-2016年山东区域地震前兆观测台网数据跟踪事件记录,分类梳理6类典型事件,总结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数据跟踪分析可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更直接有效的产品,可直观反映地震前兆台网的监测效能和制约因素,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地震监测与预测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地震前兆数据跟踪分析产出的事件记录,展现了前兆台网观测数据的动态变化情况,本文中以此为基础资料,从前兆观测的3大学科选取典型事件,分类深入剖析,探讨安徽地震前兆台网的典型干扰因素及其规律,为前兆数据的应用提供更加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承德地震前兆台网2014—2017年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对常见典型干扰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影响制约承德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与观测资料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承德地震前兆台网2014-2017年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对常见典型干扰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影响制约承德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与观测资料质量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2014年8月以来广东省地下流体台网数据跟踪分析工作产出的6大类非正常变化事件记录进行了归纳汇总,并结合广东地区历史地震研究和观测背景,回顾了广东东源2015年5月15日3.3级地震发生前,广东地区出现的水化学短临异常跟踪分析事件。结果发现,数据跟踪分析工作能及时发现观测数据异常,并有效识别前兆异常和各类干扰,能够在震情跟踪和地震预测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震前兆台网中心负责全国地震前兆数据的汇集、管理、交换和服务,为全国震情跟踪和地震分析预报研究提供数据保障。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前兆数据集成和分布式管理提供了多种技术途径,中介绍了这些数据集成和分布式管理技术,分析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研制了一个数据传送软件用于前兆数据的汇集,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传送、数据显示和图形显示。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地震前兆数据汇集和管理需求及具体情况,既可以采用某一种方法,也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广东前兆台网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已开展两年多,为提高数据质量监控能力、数据异常识别能力和数据跟踪分析能力,通过分别介绍7大类前兆观测事件,针对其常见问题,如图件标注、事件描述等进行讨论,以及各类事件下,广东省前兆台网各学科仪器、测项的总体情况,分别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为日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球物理台网观测数据是反映前兆台网数据变化信息的重要部分,可为监测数据质量评估、地震分析预报会商、地震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充分利用这些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事件数据记录,研制了基于MapSIS的地球物理台网事件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事件记录的人工交互分析、自动统计分析,基于震情自动触发的专题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具有功能全面、运行稳定的优点。该平台现已在全国地震前兆台网、地震分析预报会商中部署使用,可为地震分析预报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西区域地震前兆台网实际情况,研制了地震前兆数据智能监控分析软件,完成了山西前兆台网模拟数据下载核对及上传、模拟数据分析、曲线查询及日志浏览、监控日报下载及工作日志分析等功能,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因人为因素引起的错误等。介绍了该软件的开发环境、设计思路、功能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前兆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开展以来,各区域前兆台网开展了如何改善跟踪分析质量及推进产出应用、台网观测背景等方面的研究[1-3],部分前兆观测台站也就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前兆数据异常排查与判断方法也进一步拓展和深入[5-8].新源地震台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前兆观测以形变学科为主,2015年5月对原有的前兆观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张家口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构成、连接、数据的流程等。台网中心的投入运行,使前兆信息监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高采样率带来的地球物理、化学场的高频变化信息,为地震短临跟踪预报和开发新的地学科研思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首都圈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首都圈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库平台、数据库结构以及数据汇集与共享服务, 给出了首都圈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复制的维护经验。为保障首都圈二市一省的数字化前兆数据能及时、连续地汇集到首都圈地震前兆台网中心, 研制了一个数据传送软件, 以便在数据库复制出现故障时将数据从二市一省前兆台网中心传送到首都圈地震前兆台网中心。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传送、数据显示和图形显示。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山西区域地震前兆台网的基本情况,分析总结近五年来山西局监测信息中心前兆台网室取得好成绩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措施,为实现山西区域地震前兆台网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地震前兆数据的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要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全国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及其前兆数据来源和特点,重点分析了该中心的数据管理、数据服务及应用。全国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在剖析地震前兆数据的结构和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了自行研制的基于双表数据结构的CAPOmen平台来管理和维护各种前兆数据,并枚举了该平台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前兆台网中心还运用Web和FTP等网络传输手段与用户及研究单位进行各种数据交换和共享,提供以CAPOmen 平台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的基于浏览器的前兆数据查询、浏览、下载及其他服务等。并对地震前兆数据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前兆台网管理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所辖的5个台站,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实现了综合化、数字化、自动化、遥测组网。该台网拥有一个台网中心、7个子台、28个主测项、11个辅助测项,日产出形变、电磁、流体科学的观测数据8万3千组。 地震前兆数字化遥测台网由多个台站多种手段组网而成,集前兆观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为一体,实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及时采集、传送也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台网设备的正常工作做保证。现将我们在管理数字化前兆台网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1 数字化前兆台站的第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