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目视解译信息空间的模拟、模式维数对模式样本集线性可分性的影响、模式空间各模式类别可分性测度OIF指数及迹准则判断原理等模式识别原理出发,初步讨论了在遥感影象自动分类中利用辅助数据的理论依据,并以藏北西扎地区草资源调查中利用辅助数据进行自动分类的实例说明辅助数据提高自动分类精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美测绘科技台作议定书,美国地质调查局EROS数据中心遥感专宇埃丹欣克先生和彼得森女士于86年11月15日至12月12日来我所讲学并进行软件移植试验。二位专家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近几年来遥感技术的最新发展,其内容有:TM和SPOT影象的前处理、滤波技术在影象增强中的应用、彩色系统变换技术及其应用、影象分类方法、利用辅助数据及平滑技术改善分类结果的精度、数字影象配准和镶嵌等。  相似文献   

3.
刘晓龙  李英成 《测绘科学》2006,31(4):120-122
本文提出对于有固定轨道的遥感数据订购利用遥感卫星轨道矢量图与全国行政境界矢量图可以快速准确查询出需要订购的景号,对于没有固定轨道的遥感数据订购利用全国行政境界矢量图可以快速准确计算出需要的拐点坐标从而为编程订购提供保障,同时还提供多种订购方法。本文还研究了遥感数据的建库,利用遥感影像(TM与SPOT)的信息建立全国遥感影象数据库,提供多种查询方法。最后本文提出遥感数据订购与管理的工艺流程,并对遥感数据订购与管理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TM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在于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土地资源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本文介绍TM数据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阐述了减少夸大变化程度的根本措施在于提高每次单独分类的精度及不同时相遥感数据的空间配准精度。通过对多时相TM数据单独分类结果的对比,得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GIS和遥感之间的关系,并综合应用GIS信息和遥感光谱数据,进行了改善遥感图象分类精度的试验。选取陕北黄土高原安塞县真武洞为试点,以1987年Landsat-5 TM影象窗原始波段为代表,利用GIS数据库中的地理信息,在以常规光谱特征为基础的模式识别基础上,引进了以光谱效应为基础的模式识别方法及静态层、动态层的概念,通过遥感光谱信息和地理信息分别生成的动态层和静态层两个层理相结合,进行了改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精度的尝试,并给出了试验结果。另外对地理信息和影象复合的方法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汪天富 《浙江测绘》2001,(2):26-27,30
本文记述了采用TM和SPOT影象数据融合进行的宁波市土地动态监测试验过程,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分析和解释来提取土地利用分类变化信息,及对监测精度的比较分析和得出的结论建议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将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地理数据与遥感数据复合的可行性;从方法上探讨了将≥10℃积温、地形高程、年降水量三个影响和反映区域气候资源条件的主要指标,按一定的地面网格系统和数学模式进行量化,并使之与经过优化、压缩处理的陆地卫星TM数据进行信息复合;在应用上,以长白山南坡长白县境内的山区自然环境为例,进行了区域气候资源的研究工作。该研究方法改变了遥感影像的单一信息结构,丰富了图像信息含量,完成了地理数据的数字传输、处理、存储及影像化显示。实现了区域气候资源分类界限指标遥感判读的定量化。为提高遥感应用的地学科学性探索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提高遥感数据分类应用性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日前对遥感数据进行自动分类的常用算法及其改进方向,指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多元、多维信息复合技术是提高遥感数据自动分类应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遥感图像数据复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图像数据复合是将多种遥感图像数据融合成一种新的图像数据的技术 ,是目前遥感应用分析的前沿 ,它主要包括几何配准和彩色变换两个方面的内容。几何配准采用相对配准和绝对配准两种方法 ;彩色变换采用 RGB彩色系统和 IHS彩色系统之间的变换。对SPOT和 TM图像数据进行复合实验 ,获得了一种新的复合图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有关草资源调查的草原分类原理在计算机上实施的可能性,及如何利用辅助数据和影象数据复合技术问题,并以藏北高寒牧区大面积、高精度的草资源调查计算机分类的实例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卫星遥感土地利用调查精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江苏省土地利用卫星遥感调查的实践,对以陆地卫星TM为主要信息源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和耕地资源调查的定位、定性和定量精度进行分析研究,对应用卫星遥感进行土地利用调查的可靠性、适用范围和提高精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CBERS-02卫星影像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BERS卫星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巴西空间研究院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遥感卫星,CBERS-02卫星数据总体质量比CBERS-01卫星有所提高,本文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CBERS-02卫星影像信息进行提取。研究中首先用6S模式对影像进行大气校正,然后选择RBF为支持向量机方法的核函数,并用交叉验证方法得到影响RBF核函数的两个最佳参数值进行学习完成信息提取,最后将提取结果制作成矢量图。通过研究得出用大气校正后的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分类精度有所提高;与最大似然法和最小距离法相比,支持向量机方法分类精度较高。通过将研究结果与ETM+影像进行比较得出,CBERS-02卫星影像精度能够满足应用需求并能代替TM/ETM+数据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角点特征的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前鑫  杨英宝 《测绘科学》2013,38(3):160-162,133
本文通过对Harris算子进行改进,自适应地提取角点特征,然后基于角点特征进行由粗到精的匹配,完成影像的配准;并利用MODIS影像、TM影像和HJ-1卫星影像3种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进行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自动配准方法能够达到亚像素级的配准精度,是一种高精度的影像配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合贝叶斯理论和MRF的主被动遥感数据协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凡  李海涛  万紫 《遥感学报》2012,16(4):809-825
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和马尔科夫随机场MRF(Markov Random Fields)的主被动遥感数据协同分类方法。该方法依据光学与微波遥感数据在地物提取中的各自优势,首先对ASAR后向散射系数进行入射角归一化,然后构建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和MRF的分类器,以归一化后的ASAR双极化数据与TM7个波段共同参与分类。分别对ASAR入射角归一化的有效性和主被动协同的必要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的分类精度达到89.4%,较未进行角度校正的主被动数据协同分类的精度提高了4.1%,较单独TM分类的精度提高了11.5%,体现出主被动遥感数据协同在分类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TM影像与GIS矢量数据的自动配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TM影像和GIS矢量数据自动配准方法。首先建立TM影像和GIS矢量数据的近似变换关系,在此基础上以矢量地图上的信息(水系、道路网等)为先验知识,利用多尺度模板匹配法对TM影像中的线状信息进行自动提取。把自动提取的结果作为像方观测,矢量地图数据作为地面观测,通过广义点摄影测量原理和方法,解算出TM影像的外参数,实现新的TM影像和旧的GIS矢量数据的自动配准。实验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本文方法达到了像素级精度,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自组织网络在遥感土地覆盖分类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孙丹峰  汲长远  林培 《遥感学报》1999,3(2):139-143
设计完成和比较了自组织网络的几种算法在遥感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非监督和监督学习结合方法进行遥感土地覆盖分类,各算法在分类性能上无显著差异,因此可采用算法和较简单的单竞争学习网络,根据最邻近原则进行非参数分类。  相似文献   

17.
地处西南的渝北地区地表覆盖类型复杂、土地利用多元化,仅依赖于光谱特征的传统遥感信息提取方法难以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利用决策树分类技术对渝北地区的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除光谱信息外还结合地质、NDVI、PCI等多源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8.42%和0.854 7,较传统的监督分类和仅依赖于光谱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有较大提高,这也表明基于多源数据的决策树分类技术对地表覆盖复杂地区的遥感影像分类比较适用,是遥感信息提取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单一雷达影像数据通常不能提供足够的用以监测干旱地区盐渍化的信息。雷达图像与TM图像的融合可以提高遥感数据的利用率,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和信息的互补性,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本文采用了GramSchmidt变换融合法将Radarsat和TM图像进行融合,并将该融合方法与一些常用融合方法(HIS融合、PCA融合、Brovey融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融合方法优于其他方法。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法(SVM)对Radarsat、TM融合后的图像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同单独Radarsat影像和TM影像分类结果相比,该融合分类法将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近30%和2%。因此该融合分类法更适合于遥感图像盐渍化信息监测。  相似文献   

19.
TM影像的居民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02,自引:5,他引:97  
杨存建  周成虎 《遥感学报》2000,4(2):146-150166
从对居民地的遥感信息机理分析入手,分析了居民地在Landsat TM2、TM3、TM4、TM5、TM7等各个波段上与其它地类的可分性。并探讨了增强居民地与其它地类的方法。同时进一步对各地物的谱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以水泥顶和瓦项房屋为主的居民地,其TM2、TM4、TM7的光谱值比较接近,而其它地物除新修道路外,都不具备这一特征。这一特征可以用如下表达式来表达,TM2-TM4〈T1;T  相似文献   

20.
陈雪  马建文  戴芹 《遥感学报》2005,9(6):667-672
遥感成像过程中,地面、大气等诸多要素的不确定性和波段之间的相关性等原因影响了分类精度,导致变化检测的不准确性。为了提高分类精度往往需要引入先验知识。贝叶斯网络是一种新的数据表达和推理模型,对数据没有严格的正态分布前提要求,通过动态地调整先验概率密度,能有效提高分类精度。以北京通州地区1996-05-29和2001-05-19两个时相的陆地卫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例,介绍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分类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两个时相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分类算法的后分类比较变化检测方法是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