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妙兰 《岩矿测试》1984,(2):176-178
本文选用水溶性比TBP小30倍而对钍、铀分离效率高的P350为萃取色层的固定相和对有机萃取剂吸附容量大、传质速度快的新型大孔吸附树脂x-5(聚二乙烯苯)为支持体,以含15%HNO_3和15%NH_4NO_3(或7%Al(NO_3)_3)及2%酒石酸的混合液为铀、钍上柱液,采用5N HCl及0.2%NaF分别解脱钍和铀,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用水溶性比TBP小30倍而对钍、铀分离效率高的P_(350)为萃取色层的固定相和对有机萃取剂吸附容量大、传质速度快的新型大孔吸附树脂x-5(聚二乙烯苯)为支持体,以含15%HNO_3和15%NH_4NO_3(或7%Al(NO_3)_3)及2%酒石酸的混合液为铀、钍上柱液,采用5NHCl及0.2%NaF分别解脱钍和铀,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之。  相似文献   

3.
铀、钍在地壳中的含量平均约3ppm至8ppm。地球化学探矿样品一般要求测定低于地壳平均值的含量,如1—2ppm的铀或钍。在一次分离的溶液中测定两个痕量元素是最可取的。 Pollock在抗坏血酸存在下以硼酸掩蔽氟,用TOPO(三辛基氧膦)的环已烷溶液一次萃取铀和钍;由于要分取萃出液测定,故不能充分降低检出限。陈文华等先用氟掩蔽钍TOPC萃取铀,再用铝掩蔽氟连续萃取钍,虽弥补了上文之不足,但需两次萃取。本文采取一次萃取铀、钍,然后用0.8%氟化铵的2N硝酸溶液反萃取钍,分别在有机  相似文献   

4.
罗津新 《岩矿测试》1984,(3):270-272
本文叙述了阳离子交换纸对钍的予富集、吸附条件及干扰情况。发现在保温条件下,静态吸附10分钟就可以获得分离富集目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操作手续,缩短了实验流程;为钍的快速测定提供了简便方法。 对含量为0.1%钍的样品,本法15次测定变动系数为3.26%。本方法可测定样品中0.00x—x%钍。 试验部分 一、试剂: 钍的标准溶液:准确称取高纯硝酸钍[Th(NO_3)_4·4H_2O]2.380克,2NHCl加热溶  相似文献   

5.
试验了用~(234)Th示踪,一次分解试样测定~(234)Th,~(232)Th和~(234)U/~(238)U,~(230)Th/~(232)Th的快速方法。试样经Na_2O_2熔融分解,并以P350萃取色层法分离铀、钍。然后分别电沉积制备无自吸收铀、钍α源进行α谱测量。本法适用于铀矿石、岩石和土壤试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阿尔泰202号伟晶岩脉中的富钍独居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晶岩中的含钍独居石,国外已有报导。近年来,E.A.乔宾(Jobbins)和C.M。格拉曼查理(Gramaccialli)分别报导过产于斯里兰卡和意大利伟晶岩中的富钍(或富铀)独居石;王贤觉和D.罗斯(Rost)分别报导了成分为Ca Th(PO_4)_2的独居石族新矿物,王贤觉命其为磷钙钍矿(Cathophorite),D.罗斯命其为布拉帮石(Brabanite)。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的是将试样处理成pH为2.5—3.O的硝酸溶液,以NH_4NO_3作盐析剂,用磷酸三丁酯(TBP)甲苯溶液萃取,再以EDTA洗滌萃取液消除部分干扰元素,最后用碳酸铵溶液反萃取以达到分离目的的固体螢光法测定铀。本法根据各种螢光法测定铀的优点及其特点修订后,适用于对土壤淤泥、动植物组织中的具体操作。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較高。  相似文献   

8.
铀试剂Ⅲ或[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2,7-双[<偶氮-1>-2-苯胂酸]铀试剂Ⅲ在强酸溶液中,同钍生成稳定的翡翠绿色的内络合物。而试剂本身的水溶液则为粉红色,稳定时间长。反应的灵敏度为0.01-0.02微克Th/毫升,对于定量测定钍的适宜含量为0.05-1微克Th/毫升。钍的测定在酸度为4-10~N的盐酸中进行;溶液中的SO_4~(2-),PO_4~(3-)H_2C_2O_4,及一些其他物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推荐一种用萃取色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铀和钍的方法。溶样后,用Fe(OH)3沉淀法预富集铀和钍,再用UTEVA树脂分离,使分离的铀和钍电沉积在不锈钢圆盘上,再用α能谱法测定。用晶质铀矿、珊瑚和花岗岩标准物质评价该法。测得的铀和钍含量及^234U/^238U和^230Th/^234U活性比值与标准值十分一致。发现钚的存在会干扰分离,但利用氨基磺酸亚铁还原就可解决此问题。该法的化学回收率与阴离子交换法相近,但萃取色谱法能用较少试剂进行较快分离。  相似文献   

10.
新水井铀(钍)矿床位于甘肃省龙首山成矿带,是碱交代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其矿体完全产于钠交代蚀变花岗岩中,成矿过程可划分为钠交代蚀变、铀钍矿化和成矿后3个主要阶段。文章对该矿床花岗岩原岩、蚀变岩及矿石开展了系统主微量元素分析,采用Grant等浓度线法探讨了钠交代蚀变和铀钍矿化阶段的元素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钠交代蚀变阶段为富含Na、Ca、过渡族元素(Sc、V、Cr、Co、Ni)、U、Th及CO2、H2O等挥发分的复杂流体,钠交代过程中原岩中的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部分轻稀土元素(LREE)不同程度带出;而铀钍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则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U、Th、PO43-等成分,CO2等挥发分大量逸出。结合前人研究,认为新水井矿床成矿流体可能来自地幔流体和大气降水热液的混合;等挥发分CO2的逸出是新水井矿床最重要的矿质沉淀机制,导致了铀钍矿物和磷酸盐矿物(磷灰石)的共沉淀,而磷灰石的沉淀又促进了以磷酸盐形式搬运的Th元素的沉淀。  相似文献   

11.
pH3.0时,从0.01M丙二酸介质中用4%的Amberlite LA-1或LA-2的二甲苯溶液定量地萃取钍。用1M盐酸从有机相中定量地反萃取,然后用钍试剂作显色剂,在545nm处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通过选择性萃取和反萃取使钍与其他元素分离。  相似文献   

12.
TOPO萃取光度法连续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铀和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钍在地壳中的含量平均约3ppm至8ppm。地球化学探矿样品一般要求测定低于地壳平均值的含量,如1—2ppm的铀或钍。在一次分离的溶液中测定两个痕量元素是最可取的。Pollock在抗坏血酸存在下以硼酸掩蔽氟,用TOPO(三辛基氧膦)的环己烷溶液一次萃取铀  相似文献   

13.
砂岩铀矿成矿过程与氧化还原分带: 铀系不平衡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铀系不平衡技术被用来研究新疆伊犁盆地库捷尔太砂岩型铀矿床的氧化还原分带和成矿过程.取自该矿床的26个样品的铀、钍含量以及234 U/ 238U, 230 Th/ 234 U和230 Th/ 238U活度比值分别用ICP -MS和α能谱仪进行了测量.不同氧化还原带岩石的铀、钍含量和钍/铀比明显不同: 强氧化带岩石的U、Th含量和Th/U比分别为12.4 μg/g, 4.5 μg/g和0.48; 弱氧化带分别为20.4 μg/g, 5.0 μg/g和0.38; 过渡带(矿化带)分别为169.7μg/g, 4.7μg/g和0.07; 还原带(未蚀变带)分别为6.8μg/g, 3.7μg/g和0.87.其同位素特征亦有明显差异: 氧化带岩石234 U/ 238U大多大于1, 过渡带(矿化带)岩石部分大于或等于1, 部分小于1, 还原带(未蚀变带)岩石大多大于1; 氧化带岩石230 Th/ 234 U和230 Th/ 238U大多大于1, 过渡带(矿化带)岩石大多小于或等于1, 还原带(未蚀变带)岩石大多大于1.这可作为砂岩型铀矿床矿体定位的指示剂.铀系不平衡特征还示踪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钍铀比值是反映铀成矿信息的重要参数,地面伽玛能谱钍铀比值(Th/U)、分量钍铀比值(FTh/U)可分别指示花岗岩地区构造蚀变带型铀矿浅部及深部的矿化信息,从多角度、多尺度呈现铀富集环境。本文重点探讨利用Th/U、FTh/U分别提取浅部和深部铀成矿信息的可能性,并在粤北书楼丘铀矿床已知勘探剖面进行方法有效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Th/U、FTh/U能分别指示浅表和深部铀成矿环境; Th/U、FTh/U与浅表、深部铀富集程度呈负相关,且建立了钍铀比值与铀富集程度间的判别关系; FTh/U除与深部铀富集程度相关外,还与铀矿体中心埋深有关,FTh/U幅值越大,矿体埋深越深,并进一步建立FTh/U幅值与矿体中心埋深间的半定量关系式。综上,利用钍铀比值法在书楼丘外围开展铀成矿有利地段预测,并取得较好应用效果,成功预测4片浅部、5片深部铀成矿有利地段,其中FTh/U-2号深部异常已被钻探工程揭露证实。本次研究对书楼丘地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部署与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硅质岩是若尔盖铀矿田碳硅泥岩型铀矿的重要含矿岩石之一。研究表明,硅质岩w(SiO2)平均值为95.72%,几乎不含陆源泥质沉积物,其Al/(Al+Fe+Mn)均值为0.21,Al-Fe-Mn三角图和Al2O3-SiO2成因标准模式图均表明其成因具有热水沉积特征;MnO/TiO2平均值为5.23,反映硅质岩可能形成于深海盆地环境;MgO/Al2O3平均值高达0.94,表明其形成于高盐度的海水沉积环境。在微量元素特征上,Th/U比值、Sr/Ba比值均远小于1,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左倾型,大多数硅质岩具有负Ce异常和正Eu异常,均表现为明显的热水成因。硅质岩、石英脉的δ30Si值为-0.1‰~+0.5‰,亦显示为热水成因。综合研究表明,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田含矿岩系中的硅质岩属热水成因,其铀平均含量达10.96×10-6,而钍平均含量仅有0.53×10-6,Th/U仅为0.06,属富铀的沉积建造;硅质岩的高铀含量和极低的Th/U值对铀的成矿十分有利,由热水沉积作用所形成的硅质岩系为后期铀的成矿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岩矿中铀和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金芳  张兆祥 《岩矿测试》1990,9(3):243-244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矿试样中铀和钍的含量时,由于其化学性质相似,需进行预分离。我们用偶氮氯膦Ⅲ为显色剂同时测定U和Th,并采取经典的计算方法求解,实现了岩矿试样中痕量U和Th的同时测定。实验部分一、主要试剂和仪器1.U、Th标准溶液分别含U和Th为5.00μg/ml、4.88μg/ml。2.CL-5208萃淋树脂(85—90目,北京矿冶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从5L水中用铁、铅、钡和铈作载体,系统分析~(234)U、~(238)U、~(228)Th、~(230)Th~(232)Th、~(224)Ra、~(226)Ra、~(228)Ra和~(210)Pb的含量或比值。铀、钍经Fe(OH)_3沉淀富集后用TBP萃淋树脂柱分离,用激光荧光和比色法测定,同位素比值用α谱仪测量,化学回收率在90%以上,测量下限分别为1μg/L和3μg/L。镭、铅经硫酸盐沉淀富集后,用EDTA在不同pH条件下分离,~(224)Ra和~(226)Ra用射气法测定,~(228)Ra和~(210)Pb分别用其β子体~(228)Ac和~(210)Bi在低本底β装置上测量,测量下限分别为2.5×10~(-2)、8×10~(-3)、4×10~(-3)和5×10~(-3)Bq/L。  相似文献   

18.
阮琼  黄章杰  尹家元 《岩矿测试》2000,19(3):235-237
在pH为 2~ 3的HAc介质中 ,4 - ( 2 -羟基 - 4 -硝基苯偶氮 ) - 1 -苯基 - 3-甲基吡唑啉酮 (HNAPMP)与钍反应生成 2∶1的稳定络合物 ,λmax=540nm ,ε=4 .96× 1 0 4L·moL- 1·cm- 1,Th质量浓度在 0~ 2 .8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钍钨合金中钍的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 (n =5)小于 1 % ,加标回收率为 97%~ 1 0 2 %。  相似文献   

19.
《西北铀矿地质》2001,27(1):57-62
应用萃取色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铀和钍已经开发出来,样品准备好之后,用氢氧化铁(Ⅲ)沉淀预富集铀和钍,然后用UTEVA树脂分离,分离后的铀和钍被电解淀积到不锈钢盘式压片机上后,用α-光谱测量法测量。应用沥青铀矿石、珊瑚和花岗岩参考物质对方法进行验证,被测定参考物质的铀、钍含量和^234U/^238U及^230Th/^234U活度比值均与推荐值一致,发现钚的存在干扰测定,但应用氨基磺酸亚铁还原后,消除了钚的干扰问题,该方法的化学回收过程与阴离子交换法相似,但萃取色谱法应用化学试剂少,分离速度更快、更迅速。  相似文献   

20.
一、铀钍矿(Uranothorite),(Th,U)SiO_4,是富含铀的钍石变种,该矿物比世界各地发现的铀钍矿含铀均较高.红褐色、黑褐色,玻璃和油脂光泽.镜下黑褐色,不透明至半透明,不溶于盐酸.电子探针分析矿物化学成分(%):SiO_210.53,19.95;TiO_20.30,-;FeO2.73,3.52;CaO2.27,-;ThO_247.79,50.87;UO_232.49,27.44;P_2O_54.15,-;总计100.26,101.78.X光粉晶强线:5.21(2),4.69(10),3.54(10),2.66(8),2.22(5),2.05(5),1.83(9),1.180(5),1.120(5).该矿物产于西矿区白云石型铌稀土铁矿石中,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