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五”、“九五”期间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幅度增长,大中型气田分布规律的深化研究密切关系到天然气储量的增长势头。克拉通盆地下层序古隆起控气理论和上层序非构造圈闭控气机理是克拉通大中型气田富集分布的基本规律,前陆盆地是我国富气盆地类型之一,其冲断带下盘大型造圈闭群、前缘斜坡岩性尖灭区带与浅层次生气藏、前缘隆起上的断块圈闭群等是该类盆地有利的天然气富集区带。依据充分的地质资料,结合我国天然气勘探实际,提  相似文献   

2.
南海及邻区前中生代构造演化与东特提斯构造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海及邻区的前中生代地层分布研究为基础,划分了该区域前中生代的褶皱基底分区.其中,晋宁期褶皱基底主要分布于琼南地块和昆嵩地块,围绕其周缘发育的依次有加里东期、海西期等褶皱变质基底,从华南大陆向东南沿海,其基底也依次由老变新.在基底分区及前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的前中生代的缝合带的分布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海南岛的九所-陵水构造带、西沙北海槽、中央海盆的北侧可能存在一条“琼南缝合带”,作为马江缝合带的东延.前中生代的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两个大的地质时期,即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时期,构造演化的特点主要是各地块的多次碰撞与张裂作用,最终形成了多个变质褶皱基底和多条古缝合带.软流圈的对流作用可能是控制各地块多次碰撞与张裂作用的主要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胶东-朝鲜半岛中朝扬子碰撞带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胶东半岛北缘的栖霞陡崖剖面、胶莱盆地南缘的诸城皇华店剖面以及朝鲜半岛临津江群的野外露头地层、古生物、岩性等特征的研究,推论中朝与扬子碰撞带的南部界线位于皇华店至朝鲜军事分界线之南。  相似文献   

4.
说起“三八线”世人无人不晓,人们不会忘记战火连天的朝鲜战场,更不会忘记40多年前的“板门店谈判”。由谈判划定的“三八线”,一度成为一触即发的导火“线”。如今“三八线”已向海上延伸,成为朝鲜与韩国新的争夺热点。——题记1998年,作为世界上最不稳定地区之一的朝鲜半岛又度过了极不平静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韩国新总统金大中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工作的日益进展,第三系孢粉化石资料也随之日渐丰富.笔者经过系统整理建立了广东第三纪十一个孢粉优势组合带,并通过对这些孢粉组合带的研究,与我国东部各盆地包括南海北部大陆架第三纪的古植物群进行对比.“孢粉优势组合”这一术语系沿用地植物学对现代植物群落中优势科,属进行统计的方法移用于地层中的孢粉化石,按百分比的最高含量作孢粉优势组合统计,并根据组合特征,用于鉴定地质时代.笔者认为从已知时代的地层中采用“孢粉优势组合”这一方法,不仅在鉴定时代、划分地层、进行区域对比;而且在反映古植物地理区内不同时代的古植物群面貌,回溯过去古植物群的演化历史等,均具有相似于“标准化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项目批准号项目名称申请者单位起止年月40403012冰期旋回中海洋浮游植物群变化的有机地球化学记录李丽同济大学2005.01—2007.1240406010东北热带太平洋近表层沉积物生物拢动作用研究杨群慧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01—2007.1240406011南海自然铝的成因及其对寻找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陈忠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05.01—2007.1240406012南海新生代演化与印支地块挤出作用相互关系的物理摸拟研究孙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05.01—2007.1240406013台湾以东海域加瓜“楔形”带的构造演化及其对冲绳海槽弧后二次扩张…  相似文献   

7.
印支运动以后,在现今的南海及其周围存在过2个古海洋,其中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消失于南海北部陆缘区、北巴拉望-礼乐滩-南沙地块以北的古海洋为“中特提斯”,而早第三纪期间消失于南沙地块以南沙捞越一带的古海洋为“古南海”。它们的结束时间和消失的古地理位置完全不同。对它们的正确识别和区分,对目前进行的南海周边地区中一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极为重要。对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中生代岩相古地理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结果支持如下结论:中特提斯洋的延伸是从苏门答腊的Woyla缝合线,过婆罗洲的Meratus缝合线。然后绕西南婆罗洲地块至加里曼丹岛的西北(Lupar带或者Boyan带),进入南海西南角(南沙-礼乐滩-北巴拉望地块等以北),再接南海北部陆缘区内的中特提斯缝合线。该区中生代海相地层的分布明显受构造演化的控制,整体趋势是向南退缩。印支运动以前、早-中三叠世的海侵广泛分布于古特提斯带及以南地区,涉及华南,中南地块,马来半岛及以南地区;印支运动基本结束了古特提斯带的海侵,因此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的海侵主要限于中特提斯海域及以南地区,如与中特提斯洋相邻的陆域,包括华南的湘赣粤海湾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的海侵、中南半岛东南部早侏罗世的海侵以及新加坡早侏罗世的海相地层。白垩纪海相地层主要分布于中特提斯以南地区,如加里曼丹岛。  相似文献   

8.
根据野外观察分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新生代时期鲁西地块的深、浅部构造特征、地震活动性以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鲁西地块新生代浅表主体断裂构造格局为NW—NWW走向断裂构成的多米诺式组合,震源机制解和野外观测揭示,其具有左旋走滑性质,并与NE向断裂共同控制了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和发育。地球物理资料揭示,鲁西地块深部15~20km处存在一条缓倾滑脱带和大规模低速异常体,浅表多米诺式断裂体系归并到该滑脱带,表现为深浅部构造的脱耦性,深部高低速异常体的过渡区域控制发育了鲁西地区两条NW向中强地震带。动力学成因上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导致地壳减薄、地幔上涌并在地幔楔中发生小尺度对流有关,并造成了鲁西地块的隆起抬升。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与弱小国家的交往史上,从来没有美国主动伸出橄榄枝的时候。现在,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10月,一直被美国称为“无赖国家”、“恐怖活动支持国”的朝鲜,收到了这样的一枚珍贵的橄榄枝: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邀请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访问美国。不仅如此,美国还应允把朝鲜从“恐怖活动支持国”的清单上撤下来,并在一定前提条  相似文献   

10.
南海东北部中生代海相地层的分布及其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东北部的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东沙隆起、潮汕坳陷和台西南盆地等4个地质构造单元中,除发育巨厚新生代地层外,还发育并保留较厚的早白垩世和早侏罗世海相地层.这些地层的地震反射特征表现为大角度倾斜、可连续追踪和中低频的反射层序.由叠加速度推算的层速度为4.3-5.0km·s-1.这些中生代地层具坳陷型沉积特征而与新生代断陷型充填式沉积明显不同,残存厚度约4 000-5 000m.东沙-澎湖-北港隆起带是中生代华南地块与南海地块的缝合拼接带.该拼接带显示为地壳增厚和高磁异常,古特提斯在此消亡.  相似文献   

11.
黎满球 《热带海洋》1994,13(4):9-16
根据香港附近海区1985,1986年两次台风大浪的实测资料,以有效波高为相应水平,对波群作统计分析,得出可供海洋工程参考的波群连长、波群重复长度、波出现频率以及波群中最大波高与有效波高的关系等。并将统计值与理论值作比较,结果表明:统计值大于“连”的理论值,而与包线理论中采用合田修公式的计算值相近。  相似文献   

12.
根据香港附近海区1985,1986年两次台风大浪的实测资料,以有效波高为相应水平,对波群作统计分析,得出可供海洋工程参考的波群连长、波群重复长度、波群出现频率以及波群中最大波高与有效波高的关系等。并将统计值与理论值作比较,结果表明:统计值大于“连”的理论值,而与包线理论中采用合田修正公式的汁算值相近。  相似文献   

13.
2月20日,一架朝鲜米格-19战斗机越过了“北方限界线”,飞临延坪岛附近海域。韩国空军6架F-5E战机升空拦截。朝鲜越“界”战机2分钟后折返北方。这是近二十年来朝鲜飞机首次越过“北方限界线”。此一事件并非孤立或突发,与当前的国际形势、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有直接关系,对我海上安全环境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盐湖的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昇松  唐渊 《海洋与湖沼》1981,12(6):498-511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星罗棋布的盐湖构成了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资源最富的著名盐湖群。该盐湖群位于中国盐湖带的西南端,大致在东经78°—100°、北纬28°—39°之间(图1)。尤其是,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的藏北高原和昆仑山-唐古拉山以北的柴达木盆地盐湖更为密集,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藏南无盐湖。  相似文献   

15.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6):F0002-F0002
山东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区位、科技和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制定出台《山东省海洋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积极构筑“一洲二带三湾四港五岛群”特色海洋经济区,(一洲: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二带:阳光海岸带黄金旅游区和健康养殖带特包渔业区;三湾:沿  相似文献   

16.
冰海脱险     
一月的朝鲜南浦港,正值冰天雪地、寒气袭人之际,在这里已装货半个月的天津远洋公司的“南屏山”轮解缆离开了码头,它压碎了航道上的冰层,缓缓向大同江驶去。船行5海里后,江面上的冰层越来越厚,使得“南屏山”轮行进困难。船上虽然有两名朝鲜引水员,但他们却不知道如何来处理当前出现的情况,他们甚至把船误引到  相似文献   

17.
北黄海盆地中生代地层的地质特征和油气潜力(英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的北黄海盆地沿东北方向可以延伸到朝鲜的西朝鲜湾盆地和安州盆地 ,而沿西南方向可以延伸到中国的胶莱盆地。长期以来该盆地的找油重点为第三系 ,结果收效甚微。2 0世纪 80年代末朝鲜在西朝鲜湾靠北黄海盆地一侧钻井数口且在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商业性油气流 ,自此中生代地层替代新生代第三纪地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人们希望在北黄海盆地的中生代地层中也能找出商业性油气流。本文以李四光 ( 1 979)划分的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理论为指导 ,将胶莱盆地、北黄海盆地、西朝鲜湾盆地和安州盆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 ,在详细分析了安州盆地、西朝鲜湾盆地和胶莱盆地的中生代地层分布、油气潜力及其类比关系后认为 ,北黄海盆地在基底结构及其上覆盖层的沉积特征上应具有与安州盆地、西朝鲜湾盆地和胶莱盆地相似的特征。目前 ,西朝鲜湾盆地和胶莱盆地在中生代地层中已取得重要的油气发现和油气显示 ,而它们主要是由下白垩统和上侏罗统组成。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北黄海盆地的中生代地层很可能成为有远景的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18.
红河断裂带是一巨型走滑断裂带,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成为印支地块和华南地块之间相互运动的主位移带。通过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碰撞期间,红河断裂带首先经历了左旋走滑运动,红河断裂带中央部分的左旋偏移量最大,达到约325km,印支地块向南东挤出,在5Ma BP后表现为右旋走滑,说明沿红河断裂带的剪切运动是红河断裂带西端与印度-欧亚碰撞边界之间距离的函数,随时间而减小并控制了印支地块与华南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19.
南海南部海区前陆盆地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南沙地块南缘与加里曼丹—巴拉望地块作为一个构造演化的整体进行研究,对南海南部构造边界的蛇绿—混杂岩及岩浆岩的分布和岩性,以及南海南部前陆盆地的构造与沉积特征加以描述、分析,发现前陆盆地系统的形成时间是自西南往东北,逐渐由晚始新世末—早中新世—中中新世,与南边的俯冲碰撞带形成时间相对应,认为南沙地块南缘与加里曼丹—巴拉望地块之间经历了一个与古南海消亡息息相关的连续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景祺 《海洋科学》1991,15(6):33-35
Ⅱ.4.4.中国对虾 中国对虾大量分布于黄渤海中、朝两国海域。真子渺等(1966)指出,黄海对虾有两大群:一为渤海沿岸群;二为朝鲜西岸群。邓景耀等(1985)根据多年调查研究和标志放流结果,肯定真子渺想法,并提出黄海对虾有两个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