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970 ̄1989年9 ̄10月丹江口水库流域50个雨量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常规的统计方法,对该流域持续性降水的气候特点,候雨量变化特征以及降雨与入库洪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客观分析。由此得出的有关结论对丹江口水库流域秋季短、中期降水预报业务和水库合理调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6年丹江口水库流域50个代表站月平均和水资料以及常规天气图资料(500hPa、700hPa、850hP及地面图)和500hPa月距平资料,地丹江口水库的异常降水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其分析结论可为今后预报水库流域一年中最后一场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和做到及时收水、蓄满水库,兴利防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丹江口水库流域30个雨量站,1956年至1989年9-10月份降水资料,分析秋季连阴雨并分型、找出预报指标,为预报提供定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丹江口水库流域,9、10月份的月平均入库流量预报正确与否,是能否蓄满水库和有水兴利的关键.本文利用6月份北半球500hPa平均高度的偏差图过滤相似,预报出9、10月分各月平均入库流量,供水库调度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黎平  钱永甫 《高原气象》1996,15(4):508-514
根据1980-1987年巴家咀水库中水文站及雨量站的流量和降雨强度资料,建立了一个利用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平凉雷达站的偏振雷达实时遥测降雨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实时水文预报的模式,当接收到以无线电方式传输来的雷达资料后,该中进行包括各子流域的降雨总量,径流,汇流及到达水库的流量、洪峰流量和时间等水文参量的预报,并在计算机临视器上显示,在打印机上打印并存盘,这一方法与普通水文预报方法相比具有  相似文献   

6.
根据1980—1987年巴家咀水库流域各水文站及雨量站的流量和降雨强度资料,建立了一个利用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平凉雷达站的双线偏振雷达实时遥测降雨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实时水文预报的模式。当接收到以无线电方式传输来的雷达资料后,该模式可进行包括各子流域的降雨总量、径流、汇流及到达水库的流量、洪峰流量和时间等水文参量的预报,并在计算机监视器上显示,在打印机上打印并存盘。这一方法与普通水文预报方法相比具有及时并能了解云发展趋势等优点。这一模式的建立及应用为防汛指挥、水库的调度提供了可靠、直观的依据,它将气象部门的高科技成果用于水文领域,开拓了气象雷达的应用范围,使雷达在暴洪监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8年丹江口水库流域五场暴雨的入库流量和降水量(08~08时)资料以及同期的500hPa、700hPa、850hPa 高度场及地面天气图资料,对这一流域 1998年7、8月份发生的五场致洪暴雨的气候特征、大尺度环流背景及物理量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水库流域致洪暴雨的成因,为今后加强对致洪暴雨的预报提供判据。  相似文献   

8.
丰满、白山水库中期降水预报方法黄秀娟,于通江(吉林省气象台,长春130062)1资料说明1.且样本取自丰满、白山气象台搜集整理的流域逐日平均降水资料,1951~1991年6~9月共5002个样本。豆.2凡各流域日平均降水量R>1mm为降雨日。豆.3丰...  相似文献   

9.
樊志超  周盛  高继林  彭月 《气象》2012,38(8):997-1003
在总结柘溪水库多年人工增雨发电试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资水流域的气候特征、防汛形势、发电需求和安全生产要求,确定了柘溪水库人工增雨作业的适宜时段。通过分析近5年资水流域37次典型降雨日的天气形势和降雨特征,将影响流域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归类分型为西风带降雨系统、东风带降雨系统和地形云,并进一步确定了柘溪水库人工增雨作业的优化布局和作业方式。在分析库区特大致洪暴雨典型个例的基础上,找出了柘溪水库人工增雨作业需要规避的强降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域。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水库库区气候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短期小气侯考察资料,经过超短序列订正,作出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水库对库区气候影响的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1.
灰色理论在夏汛中期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丹江口水库流域各水文气象站(点)7~8月降水资料,并根据有关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灰色系统GM(1,1)预报模型,对流流域1998年7~8月,1970~1989年同期中期降水峰日预报分别进行了试验和检验。其结果表明:应用灰色理论在中期降水预报业务中建立模型简单,使用方便,尤其对流域夏汛期降水峰日预报的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0~2015年汛期降雨实况资料确定红水河上游流域强降雨天气过程,利用常规实况资料和欧洲细网格实况格点资料,对强降雨天气过程按成因和影响系统分为冷空气型和台风及其减弱的低压型,并分析各型天气形势的特征,为提高红水河上游流域的强降雨预报能力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东飞来峡水库流域汇流特征,将全流域划分为5个支流,并采用求积仪分别计算各支流面积;然后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支流的面雨量,并将各支流面雨量对相应的支流面积进行积分,计算各支流体积降雨量;利用洪水过程飞来峡水库入库流量、出库流量和水库流域蒸发量对体积降水量预报结果进行验证,求出误差订正系数.结果表明: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水库流域体积降水量,经过误差订正后,预报准确率可控制在90%左右,基本满足预报业务服务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丹江口水库流域伏旱及其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70~1994年7~8月丹江口水库流域50个站平均雨量资料如同期500hPa历史天气图资料,对丹江口水库流域盛夏伏旱的时空分布,强度及其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区台短期室根据多年来在乌鲁木齐短期气象要素预报中的经验和引入数值预报产品后,所作的一些检验及预报方法研制工作,自1987年5月开始对各种有效的预报经验和方法做了进一步总结、检验、归纳和补充,针对降水和最低气温两个主要预报对象研制并完善了MOS、PP、专家系统等各种预报方法.在此基础上,为了对各预报模式和方法的预报结果进行比较客观的统计决策,我们  相似文献   

16.
雷达在水文预报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达可随时跟踪雨区范围、暴雨走向和降雨量的变化,而降雨是水文预报最重要的输入信息,对于水文预报、水库蓄放及江河流域水量的短时洪水预报都是很重要的.本文在介绍雷达测雨及国内外雷达测雨业务系统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国内雷达测雨在水文预报中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雷达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思路,探讨了雷达测雨在我国水文应用中的前景及其发展方向.数字化雷达测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字高程图等系列新信息,将进一步推动新一代分布式降雨-径流模型的开发,并将极大地拓宽水文预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七大江河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1,自引:10,他引:41  
徐晶  林建  姚学祥  毕宝贵  吴昊 《气象》2001,27(11):13-16
参考我国水文部门和各省气象台的做法,比较客观地确定了全国七大江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及其支流域的边界,将全国划分为71个子流域,并实现了各支流域内计算机自动选取代表测站。同时研究了各种面雨量计算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选定泰森多边形法为面雨量计算的主要方法。2000年6-9月在中央气象台进行了面雨量预报业务试运行,每天定时完成将24小时常规雨量资料和加密雨量资料合并作为实况资料,并将中央气象台短期降水预报指导产品24、48小时雨量预报场转换成站点降水,在此基础上计算各支流域的实况和预报面雨量,同时实现了面雨量实况和预报在MICAPS下的显示。  相似文献   

18.
人工神经网络法和线性回归法对降水相态的预报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全  黄小玉  宗志平 《气象》2013,39(3):324-332
本文主要对相同条件下线性回归法(LR)和人工神经网络法(ANN)对降雨、雨夹雪和降雪3种降水相态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检验.选取降水发生时和发生前6h的地面2 m温度、露点温度作为预报因子,对降雨、雨夹雪和降雪进行预报.应用国家气象中心2001-2011年我国地面756站实况观测资料,其中应用2001-2010年资料对方法进行训练,2011年资料用来对比检验预报效果.结果显示,(1)两种方法对3种相态降水都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对降雪预报最好,其次是降雨和雨夹雪;(2)两种方法对北方的雨雪分界线预报比对南方的好;(3)无论是对全国还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在相同条件下,ANN法的预报效果大都优于LR法,当温度和露点温度预报准确时,ANN法对北方的雨雪分界线能进行较准确的预报.  相似文献   

19.
利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建立包头市短期降雨预报方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在Citystar4.0版本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大青山区降水随高度的分布模式,计算出主要山区沟河的流域面雨量和降水总量,估计洪峰流量。在GIS(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下,研究山区面雨量的预报,通过建立包头市大青山区山体高度降雨量分布的经验公式,得到实现山区沟河流域面的面雨量,最终得到各个沟河流域的最大洪峰流量的估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初步建立了一个以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为依托的客观化短期实时降水天气概率预报体系,1998年汛期试用的结果表明:对短期降水天气预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降雨落区的预报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