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阴雨标准。2—3月日T≤12℃连续≥ 3天;3月日T≤14℃连续≥ 5天。统计结果,我县低温阴雨天气结束平均期是在3月6日。 因子与定性预报。我们在寻找预报因子中选择了一个前一年本站11月的T与之作相关,结果比较好(表一)。从表可见,如前一年11月的T≥18.3℃,则次年的低温阴雨天气结束期是在3月10日前,反之,结束期在3月15日后(3月11—14日历史未出现过,暂未定界限,以下未出现过的照样本定界限)。只有59年和77年相关不太好。历史概括率为  相似文献   

2.
二月底到四月初是我县早稻播种期,也是冷暖空气在桂北、桂中一带交绥的季节,一定强度的冷空气侵入我县,常造成日平均气温低于12℃以下的烂秧天气,因此,准确地作出低温阴雨出现时段的长期预报,对早稻抓住时机适时播种防止烂秧是很重要的。几年来在我局应用多因子点聚图分区百分率综合的方法,提前十五天作3月1日到4月10日低温阴雨出现时段的长期预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预报方法简介 1、根据冷空气活动与前期天气存在着复杂的韵律关系的特点,我们把3月1日到4月10日按历年出现低温阴雨的状况,分成以下8个时段:3月份1到4日、5到8日、9到11日、12到16日、17到19日、20到23日、  相似文献   

3.
我站在1970年普查历史资料中,发现7月气压最低值出现的早迟,与3月20日以后出现的低温阴雨天气有较好的相关。一般在7月20日前出现低值,则次年无“倒春寒”天气,在7月20日后出现低值,则次年有“倒春寒”天气。从1972年起,我们在春播预报中运用这项指标,8次(年)预报,8次准确。在制作今年春播天气预报时,查资料是1979年7月30日出现气压最低值,预计1980年春播后期有“倒春寒”天气出现。实际如何,且看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4.
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是我区春播大忙时期。但这段时间内往往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长时间的阴雨低温,造成倒春寒天气,给早稻播种造成严重影响。近两年来,我们以“社前青蛙叫,早禾播二道”这条农谚为线索,制作春播期有无倒春寒的中期预报,收到较好的效果。 农谚“社前青蛙叫,早禾播二道”在我区流传较广。“社”是指春社,在春分附近,是指3月中旬或以前如果发生青蛙叫,后期将有一段较长时间的阴雨低温天气。春季青蛙叫发生在燥热的夜晚,燥热之  相似文献   

5.
春播期冷暖时段的中期预报,多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所采用的预报因子都是前期的气象要素和环流形势,有些因子物理意义不够明确,预报质量不稳定,效果不够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1982年3月1日开始接收日本第4~8天的中期地面、500mb形势预报,采用当日的形势系统预报信息来作当日的气象要素预报,因子物理意义明确。用1982年春播期和1983年春播期前期的预报传真图建立了一条MOS预报方程,经1983年春播期后期的使用,效果很好,报准了3月下旬一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和一次回暖天气过程,使我县早稻播种避过了低温阴雨,抓住了有利的回暖天气,防止了早稻烂秧,抢上了播种季节,领导和群众  相似文献   

6.
早春(2—3月)低温阴雨天气是我国南方早稻育秧期间的主要气象灾害。多年来,这种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方法一直是气象工作者致力探讨的课题。本文介绍这种天气过程的一种长期预报方法,它简单易行,经过多年预报业务使用,效果较好。 一、早春低温阴雨天气标准 根据多年的调查和试验,我局确定的早春低温阴雨天气过程标准为表(1)所列。  相似文献   

7.
利用贵州8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7—2017年11月1日—4月30日逐日日降水、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总日照时数、云量、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资料,按照低温阴雨日标准,计算分析了贵州省的低温阴雨日,在此基础上利用GRADS绘制全省分布情况,了解低温阴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日数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自中部向南北两端递减,西部多于东部;在时间分布上,年平均日数的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线性递减趋势达9 d/10 a以上;出现的最多月份为1月,最少月份为4月。其结果对低温阴雨的监测、预报、预警、评估、研究及服务工作具有基础性指导意义,从而对进一步展开业务应用化做好公众服务存在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我们利用一月特征图形作二月低温阴雨预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年利用此图形较准确地报出二月七日至十七日的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现总结如下。 一、预报思路: 实践证明,单站作中、长期预报,必须遵循气候背景和大气环流的周期变化。而单站要素时间剖面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地大气环流的交替变化。所以,利用剖面图中的某些特征图形,来预测自然天气周期变化,比单从旬、月的资料找相关作预报较为优越。所以,我们根据天气变化的隔季相关,运用30天较好的韵律关系,用一月两完全高压夹一低压的特征图形,作二月的低温阴雨预报。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7,(3):10-12
一、预报思路和天气概况我区每年在春播期3月20日—4月20日,往往会出现1—3次5—7天或10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过程。我们根据预报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认为连阴雨天气过程的产生与大范围的环流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为此对1956年至1975年(缺1967年资料)3月20日—4月20日出现的25次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普查,发现我区产生连阴雨的前五天(±1天)在700毫巴中高纬度环流形势均为两槽一脊型。即我国沿海以东和乌拉尔山各为低槽,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五年春播天气是我县建站以来最差的年份,低温阴雨总日数达28天(历年平均17.3天)。3月份月平均气温8.5℃为历年最低值,日照仅有9.4小时,也是历年最少值;早稻播种的天气极为不利。但我们的中期预报抓住了3月下旬中期仅有的5天回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技》1975,(1):33-34
每年2、3月份,是田阳地区早稻播种育秧阶段,这时正值冷暖季节交替,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每当冷空气南下,往往造成低温阴雨天气,给早稻播种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做好春播期预报服务工作,抓住冷尾暖头播种,防止早稻烂秧,我们在学习群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年观察分析,发现癞蛤蟆活动与春播期冷暖天气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几年来,我们利用癞蛤蟆的活动规律来预报春播期天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7,(1):6-10
一、我区低温阴雨出现的概况 1—3月,北方冷空气南下时,常在我区造成低温阴雨天气(以TDR表示),影响育秧工作。据广东省气象台1975年编印的《广东省灾害性天气总结》中规定的低温阴雨标准,我区各地低温阴雨出现次数及平均值如下表。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空和地面常规气象资料、数值预报、自动站观测资料、及相关物理量场的要素,对2008年1月14日至2月20日,防城港市出现的一次严重的低温冷冻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以后准确预报春季低温阴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造成华南地区春播期低温阴雨的主导因子,一是北方有较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二是西南暖湿气流加强活跃,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当势均力故的冷暖空气在华南地区交绥并处于静止时,则形成低温阴雨天气。本文以形成低温阴雨的主导因子为基点,以指标站和本站资料为特征,试图从低温阴雨出现前3~5天寻找足以表征冷暖空气强弱的指标,以达到预报之目的。一、指标站的选择:我们在普查1980~1987年春播期的10分温阴雨天气过程中发现,过程前3~5天08时地面图上在20~25°N和35~45°N之间分别存在着一条弱静止锋和较强的冷空气,850hpa的西南风轴向北伸展到30°N,冷暖  相似文献   

15.
王运旭 《气象》1978,4(2):8-8
每年3月25日—4月10日,是我地早稻、棉花的大播期。在这半个月内,遇到连续10天以上的低温阴雨或强寒潮带来的霜雪冻害(统称倒春寒),对春播工作危害很大。多年来,我们对农谚“冬暖春寒”进行验证,并用来预报春播期有无倒春寒天气出现。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每年二、三月间我国南岭以南至两广沿海,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危害春季播种。陆川县地处广西南部,春播期间的低温阴雨是本站天气预报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历史资料分析,陆川县出现低温阴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17.
基于3个气象站点历年2—3月逐日平均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累积距平、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广西贵港市1960—2011年春播期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播期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以2月下旬气候变暖最显著;春播期1980年代中期明显偏冷、1990年代末始转暖,2000年代初期后增暖明显,最近几年维持偏暖但变暖不显著。春播期降水量由1980年代初之前的减少趋势转为之后的增多趋势(3月中旬增多趋势最显著)。重度烂秧低温阴雨天气主要出现在1960—1980年代,进入1990年代后频次数明显减少(最近5 a未曾出现);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均伴随降水出现(多为20mm以下)。春播期低阴雨日数的小幅减少趋势可信度不高,低温阴雨结束期主要出现在3月上、中旬并有推迟的趋势,倒春寒多发的3月中、下旬气温呈下降趋势,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当地农业仍面临春播期低温阴雨危害风险。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初肇庆罕见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等,从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冷暖空气活动和中尺度南支波动、单站要素变化特征等方面,对2008年1月13日-2月2日肇庆低温阴雨天气的成因,以及2月3日转折天气的预报技术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大气环流异常是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把单站要素变化特征与大型环流演变结合,将会提高分析、预报能力;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肇庆低温阴雨结束期的环流形势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饶平气象站1956—201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大气环流指数资料,分析饶平县低温气候特征,并分为低温寒冷型和低温阴雨型建立低温预报系统,结果发现:饶平县历年≤5℃低温日年平均日数4.0 d,主要出现在12月—次年2月,1月占48%,57年气候变化呈下降趋势,倾向为-0.089 d/年。饶平县历年低温阴雨年平均日数为5.9 d,近57年出现轻度低温阴雨年和重度低温阴雨年各占4成左右,中度低温阴雨年占2成,57年下降趋势不显著。对两种低温类型进行Mann-Kendall检验发现低温寒冷型突变点为1976年,下降倾向趋于明显为1987年开始;低温阴雨型突变点为1970年,下降倾向趋于明显为1999年开始。应用Morlet小波分析发现低温寒冷型存在5~7 a、10~12 a、准20 a周期;低温阴雨型存在5~6 a,10~12 a、准14 a、准20 a周期。使用主成份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两种低温天气预报方程,低温寒冷型预报日最低气温预报拟合方程预测试验绝对残差平均为0.8℃;低温阴雨型预报低温阴雨年日数预报拟合方程预测试验绝对残差平均为2.1 d。基于Visual Basic语言开发饶平县低温天气预报系统,低温寒冷型预报次日最低温度并与寒冷预警信号关联,低温阴雨型预报次年低温阴雨日数并与低温阴雨年景强度关联,目前该系统已投入使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低温阴雨是春季灾害性天气之一,它的出现对春季农事活动有重要影响,因此,低温阴雨的预报特别是它的中期预报历来是预报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介绍梧州地区北部低温阴雨中期预报工具及其制作过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