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加快服务型政府转型,促进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选择。加大政府部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应用推进力度,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和手段,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应用发展,是国家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任务。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作为浙江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担负着组织与指导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国土资源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的职责,而且从工作的整体性考虑,某些内容还须由  相似文献   

2.
<正>7月27日,省国土资源科技信息中心、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举办全省征地信息公开查询平台系统上线应用培训班,省厅各相关处室,全省各市、州、县(区、行委)国土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据介绍,经过建设,全省征地信息公开查询平台系统建设项目已上线运行。省级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是推进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的重要举措。征地信息公开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也是征地工作的重要环节。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印  相似文献   

3.
正1月3日至4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在安吉县召开全省国土资源政务公开新闻宣传干部培训工作部署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全国国土资源政务公开与新闻宣传工作研讨会精神,总结近年来全省国土资源政务公开、新闻宣传、干部培训工作经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国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办公室主任赵建平主持会议。11个市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厅办公室、人事处、法规处、审批处、耕保处、科教处、厅新闻宣传中心、厅信息  相似文献   

4.
2003年工作回顾 2003年是贯彻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的第一年,是落实<浙江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浙江省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的起步年,也是"数字浙江"和"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启动的关键年.在国土资源部、省政府信息办的指导下,在省国土资源厅党组的重视下,省厅与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起,做了许多扎实而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政务公开是促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得到落实,保证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的有效渠道,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提升行政管理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国土资源管理是行政权力较为集中的领域,涉及广大公民和法人重要的财产权利,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政务公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浙江国土资源》2005,(7):50-51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政府机关建设工作的重点.为加快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浙江省国土资源厅7月6日在义乌召开了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会议,这也是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全省信息化工作会议.来自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近二百名代表出席了会议.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松林、副厅长潘圣明等厅领导出席会议;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查宗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还特邀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克湘介绍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国土资源部近日通报2016年度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执行情况检查结果,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以总分91.5分名列前茅,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成效明显。近年来,该厅政务公开工作成绩突出,已连续6年被国土资源部评为"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省级示范单位",连续5年获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表彰,连续6年被省政府办公厅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召开全省国土资源政务公开新闻宣传干部培训三项工作部署会,这三项工作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政务公开是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新闻宣传是政务公开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渠道,干部培训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包括政务公开、新闻宣传的基础性工作。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全国国土资源政务公开与新闻宣传工作研讨会精  相似文献   

9.
6月25日上午,省国土资源厅、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萧山区政府联合在杭州市萧山区义蓬镇市民广场举办浙江省暨杭州市纪念第19个全国"土地日"专场服务活动.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楼小东、副厅长王永民等领导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近年来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建设高效透明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举措.省级版系统已经在省厅运行一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桂林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桂林经济发展大局,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大建设"和广西国土资源厅提出的"十大工程"为抓手,以实现"双保"(保增长、保红线)、"双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目标,力争在国土资源服务保障上有新的突破、耕地保护有新的加强、矿产资源整合开发有新的进展,地质环境管理上有新的成效,全面稳固创建服务型、创新型国土资源管理机关.着力抓好以下十二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驻农垦国土资源局哈尔滨分局(以下简称哈局)相当于县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管辖范围是黑龙江农垦总局哈尔滨分局下属的九个农场。哈局从2006年开始建设政务信息网站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开通。在国土资源部2007年全国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情况检查中,被评为县级“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示范单位”。本文以哈局政务网站为实例,对县级国土资源政务网站的设计策略与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赵蕾 《国土资源》2014,(10):59-59
近日,《2013年四川省国土资源公报》正式发布,这是四川省首次发布年度国土资源公报。 发布年度国土资源公报,是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实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这一平台,帮助政府部门、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知晓、运用相关成果数据,增强保护资源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西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做得有声有色,这与广西国土资源厅领导的重视密不可分.广西国土资源厅领导是如何理解"国土资源文化",对当前推进国土资源文化建设有什么好的建议?为此,记者采访了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肖建刚.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2014,(6):64-64
正5月15日是辽宁省第八个"政务公开日",今年政务公开日的主题是"深化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此次政务公开日活动坚持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的原则,拓宽工作领域,深化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促进政府机关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以来,广西国土资源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土资源部党组和自治区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把创先争优作为全面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创先争优,勇破两难,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这一主题,通过打好八个"主动战"、开展"五大行动"等系列措施,以"学习韦寿增先进事迹,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为主线,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广西国土资源系统的党建工作得到了深化,国土资源政务服务水平和国土资源保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也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广西国土资源厅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按照打好八个"主动战"的要求,为打造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机关,做好各项政务服务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广西国土资源厅政务服务工作水平,笔者在总结分析广西国土资源厅政务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该厅政务服务工作水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加强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和行政为民的通知》及《关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2004]86号)要求,国土资源管理的行政事务和主要措施,要通过网站,向全社会公开、提供网上信访、网上举报的渠道,以加强管理的透明度。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已经成为进一步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做到便民、利民、为民,促进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必要手段。对此,我省的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非常重视,把网站建设纳人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一些市地级国土资源局已经开通了自己的网站,但大多数的部门还没有建成,特别是县一级单位。一些已经建成的网站,有的也存在着不尽完善的地方。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网站早在2002年就已经开通,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改进完善,目前已经较为完备,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栏目设置、功能等方面,都能够很好地满足政务公开的要求,在此,结合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网站建设实际,提出一套国土资源网站建设的主要设计思想及实现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日前,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窗口办文大厅向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政务服务窗口发出倡议,积极开展“四级联创齐争、打造满意窗口”活动,共同打造广东省国土资源系统服务社会的大平台,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新贡献。倡议书提出,加强政务服务窗口建设,一要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规范服务。  相似文献   

20.
6月8日,省政务公开办公室主任王伟力等对省国土资源厅政务公开、国办发[2012]26号文件和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并给予高度评价。对省国土资源厅积极创建政务公开新机制予以成分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