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级应急响应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个支持多级分布、服务级联的信息服务综合架构和集成机制,并应用于应急响应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探讨了应急响应地理数据虚拟化、分布式异构环境下应急响应地理信息数据/功能服务技术、多级应急地理信息目录服务构建技术等,为构建有效的多级应急响应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要求能够实时分发和显示以定位信息为主的多源海量消息.本文针对公安行业目前GPS定位系统在多源消息接入、海量信息实时分发和显示技术的不足情况,提出多源海量消息多级实时分发技术以及基于独立缓存与批量更新技术的展示技术,介绍了该方法采用的系统构架、多源消息的接入、海量消息多级分布技术以及实时数据的高效展示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城市众多管理部门对城市GIS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不同层次的共享需求,在分析文件级、数据平台级、系统功能级以及Web服务级四种共享交换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业务流技术设计了一种集成多级共享交换模式的数据模型。结合无锡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项目的建设,给出了模型在城市GIS数据交换平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以期对其他城市同类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应用MATLAB设计高效多级抽取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如何应用Matlab设计级联梳状(CIC)滤波器、半带滤波器和有限脉冲响应(FIR)滤波器。并设计了一种高效的多级抽取滤波器,将该算法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多级抽取滤波器能满足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基于信息流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针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进行风险量化和估计,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信息流的风险评估系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风险评估系统能用于各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评估,为组织实现自己的安全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基于信息流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针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进行风险量化和估计,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信息流的风险评估系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风险评估系统能用于各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评估,为组织实现自己的安全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变化信息标报中提出的地理信息更新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化轮廓线的地理信息目标更新重构方法。首先针对每种变化轮廓线图形类型,设计了基于目标标识动态性、拓扑关系、维数、形状、位置、方位等六参数变化参数描述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基于交(∩)和差(\)两个集合操作算子的目标正负差更新计算方法,设计了"新建(Create)""删除(Delete)""图形替换(Update)""图形并入(Merge)""图形切割(Split)""移动(Move)""旋转(Rotate)"等7个更新操作算子;用实际与模拟数据对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为地理信息更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疫情数据成为民众关注的重点,涌现出了大量可视化图件,及时地向公众传达着疫情的数量信息和时空分布及变化,帮助大众快速了解疫情当前状况、推断发展趋势。本文从疫情数据可视化表达内容的维度出发,分析不同可视化的表达形式以及其对疫情数据的加工程度,结合示例把可视化分为“1阶”、“2阶”和“多阶”,并分析各自表达的数据类型、表达方式、设计特点和信息传递。同时,针对疫情可视化中的不足,探讨了数据统计中制图单元多级选择、数据分类中的极值处理问题,以及疫情可视化手段中不同颜色的内涵、质底法地图中区域面积和统计单元的影响、符号地图中符号压盖处理、热力图中比例尺的影响、统计图表和标注信息等在疫情可视化中的设计问题,指出疫情可视化设计中的视觉效果误用、设计过于复杂的误区,最后指出疫情信息可视化应具备讲故事的能力、问题针对性的特点,以图面简洁、高效信息传递为根本,为制图者合理设计图表和用户理性阅读疫情地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莱州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工作流技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三层体系结构设计,实现了土地管理办公自动化和国土信息的对外发布。系统采用可视化流程设计,并预留GIS接口,方便今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系统建成后,大大提高了莱州市国土资源局各业务部门的业务处理速度和协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业务管理流程梳理及信息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面向"国家局—直属单位/地方测绘主管部门—下属生产单位"的多级业务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并通过多部门业务协同管理快速搭建技术、跨网络的信息交换与系统集成技术、基于空间数据的图表结合测绘业务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建设了信息化测绘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测绘项目管理业务的多级联动及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测绘业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红藻石和蓝藻石概念及分类归属的综述和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红藻石和蓝藻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实例,发现在以往碳酸盐岩颗粒分类中没有红藻石和蓝藻石的合适位置.鉴于红藻石重要的成因意义和造礁作用,有必要明确红藻石的概念和归属.珊瑚藻本身极易钙化,经生物矿化作用最终保存下来的珊瑚藻屑一直放在生物碎屑中,而红藻石是由非固着的珊瑚藻构成的钙质独立结...  相似文献   

12.
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中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通讯专网机房集中监控系统的整体情况,组网方式,重点讨论了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对监控系统的管理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在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体会,从课程建设和教改的必要性、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大力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完善课程考核模式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对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托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前景,本文在对测绘体系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的定位,并结合其发展趋势探讨了对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5.
西施舌人工育苗及幼虫、稚贝生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施舌 (Coelomactraantiquata)室内人工育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西施舌在广东的繁殖高峰期为 5~ 6月 ,用阴干加流水刺激的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 ,其受精率和孵化率可达 98%左右。 1997年和 1999年两次育苗试验结果 :在盐度为 2 6 .0 0~ 32 .0 0、水温为 2 3~ 2 6℃条件下 ,幼虫在培育密度为 1~ 2mL- 1时生长较好 ,经 9~ 10d培育 ,可进入附着变态期 ,其壳长生长速度为14 .1μm·d- 1。稚贝阶段在日流水量为育苗水体的 1.5~ 2 .0倍时取得较好效果 ,其壳长生长速度为 112 .4 μm·d- 1。  相似文献   

16.
在简单分析“T”形天线和地波传输特点的基础上,以行业标准中对NDB覆盖半径和覆盖区中最小场强为切入点,运用电磁波传输和天线与地网的工程公式,探索了NDB天线和地网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据此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批量振荡吸附平衡法设计针铁矿和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解吸试验,对比研究了针铁矿和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解吸行为,并考察了不同K+浓度的溶液对蒙脱石吸附菲的影响,比较分析了线性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描述矿物吸附等温线的准确性,并从吸附热力学角度探讨了矿物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针铁矿和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解吸均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和解吸滞后现象;相对于线性吸附模型来说,针铁矿和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解吸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与蒙脱石相比,针铁矿对菲的吸附更为显著,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溶液中软阳离子K+的存在使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菲在蒙脱石和针铁矿上的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放热,同时伴随着熵值减小的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蒙脱石和针铁矿对菲的吸附能力均减弱。  相似文献   

18.
湛江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的形成原因有:过度的近海捕捞,严重的海洋环境污染,近海的捕捞渔民的经济效益下降和作业渔场面积减少。存在的问题有:需转产转业的渔民数量大,支持转产转业的资金数量有限,渔民综合素质较低,退出捕捞行业的成本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问题的措施有:政府出台相关的财政政策,积极发展海水养殖业,积极发展滨海旅游业与休闲渔业相结合,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在气田开采、集输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含醇污泥成分复杂,直接排放将导致周围环境污染.为减少有害污泥排放,改善处理工艺流程,以陕北某气田含油含醇污泥为样品,实验测定组分与粒度分布,分析分离效果差的原因;通过浓缩沉降实验研究含油含醇污泥脱水性能,筛选有效絮凝剂,确定最佳复配方案及投加剂量.实验结果表明:以质量浓度分别为500mg/L的PAC与40mg/L的SC-3为配方的复合絮凝剂具有良好的污泥脱水性能,浓缩沉降处理后含油含醇污泥体积缩小、含水率下降,且处理时间缩短.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文中配方可有效改善处理工艺流程,对保护气田环境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监管业务模型、数据模型,业务规则等的基础上,从技术角度阐述了广东省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监测监管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路径,并介绍了系统初步成果的应用推广情况。系统中的GIS辅助设计结合了数字城市空间地理框架成果,使在线监测和动态监管更加直观、生动。系统实现了广东省21个地市土地与矿业权网上交易的监测监管,为进一步深化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省级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监管平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