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卫志斌  瞿锋  程伯辉 《测绘科学》2007,32(3):125-126
北京房山人卫站的卫星激光测距系统长期存在着接收敏度低,并由此产生的卫星激光测距数据精度不高、稳定性差以及数据采用率低的问题。针对该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结构现状和接收探测器C-SPAD的特点,我们重新设计了光学接收小系统,对微光电视监视系统也进行了改造。从国际网反馈回来的数据公报可以看出,这些改造大大提高了北京房山人卫站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接收灵敏度,从而观测数据的稳定性、精度以及数据的采用率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2.
测绘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包括天伺馈分系统、遥测射频分系统、综合基带分系统、影像数据接收解调分系统、影像数据现场处理分系统、数据记录存储分系统、监控管理分系统、时频分系统、通信与数传分系统和技术保障分系统。在对接收系统进行方案设计时,应对系统主要参数进行计算。文章介绍了测绘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总体设计的方案及系统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测绘》2014,(3):85-85
利用卫星数据的传输.可快速且准确地获取地震灾害信息。目前,新疆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遥感地震灾情地面接收系统建设完成。  相似文献   

4.
许建民  刘金林 《河南测绘》2007,(2):13-13,18
一、概述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测量用户还应有卫星接收设备。 (1)空间卫星群:GPS的空间卫星群由24颗高约20万公里的GPS卫星群组成,并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各平面之间交角为60°,轨道和地球赤道的倾角为55°,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这样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地平线以上可以接收4到11颗GPS卫星发送出的信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机动接收处理的特点,提出一种具有一体化、通用化和小型化特点的高速遥感数据接收处理平台。该平台通过采用嵌入式变频与光电前端技术、嵌入式高速解调技术和ATCA高性能计算架构等技术实现了2 Gbps以上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小型化接收处理,可应用于高机动遥感卫星地面接收处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房山人卫站近期在人卫激光测距系统完善和改造工作中的一些进展 ,特别是对接收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 ,对主镜、副镜、 4 5°反射镜镀多层介质膜以及安装调度。伺服系统和近地靶校准的改造工作。从2 0 0 4年 1月份的观测情况统计可以看出 ,改造后的系统在观测数量和测距能力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GPS、Galileo及其组合系统导航定位的DOP值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Galileo系统的轨道参数模拟了Galileo系统的卫星位置,并计算出DOP值,比较了同一地点同时段内GPS和Galileo的能见卫星个数及DOP值。与单个系统相比,GPS/Galileo组合在任意地点、任意时刻的观测卫星个数增加.其DOP值明显变小;同时计算了组合系统在不同卫星高度角情况下的DOP值变化,发现在卫星高度角较高时仍可以接收到四颗以上的卫星.其DOP值也能达到导航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SPOT卫星系统性能及应用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地球资源遥感卫星是众多遥感探测器中最主要的一种,它的目标十分明确,它是探测地球资源与环境的遥感卫星。美国的Landsat、法国的SPOT、中巴合作的CBERS、日本的JRS、欧共体的ERS、加拿大的Radarsat,印度的地球资源卫星都是属于此类。它们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遥感卫星。在法国国家宇航局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对北京密云卫星接收站的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在中国直接接收、存档、和处理SPOT  相似文献   

9.
通过SF-2050G型星站GPS(无基站)与Trimble 5700 GPS(有基站)在长江三峡库区河段比测试验,结果表明SF-2050G与Trinble5700GPS具有同样高质量导航、测量定位精度。SF-2050G型星站GPS在接收卫星信号同时接收海事卫星差分信号,获得了良好的测量精度。使之在各种条件下无须基站可实施卫星导航与测量。减少了差分基站所投入的成本与时间;扩展了GPS接收使用条件,提高了导航、测量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丰华 《中国测绘》2008,(2):17-17
2008年年末前,俄罗斯一家研究所计划将生产40万至50万个Glospace导航仪,这种导航仪能接收俄罗斯格罗纳斯、美国GPS和目前正在研制的欧洲伽利略三个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  相似文献   

11.
在对卫星导航接收系统中两种常见的功率倒置阵列天线调零模型:基于参考信号的最小均方误差模型和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小功率模型,利用分块矩阵求逆特性从理论上证明了这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性,并针对不同模型的特点指出了这两种模型各自不同的应用场合,通过仿真对理论分析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从而为卫星导航接收系统中的抗干扰调零天线的理论建模、仿真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应用激光荧光雷达系统测量海上溢油类别以及植被、岩矿、土壤、地被物等荧光光谱的方法与技术。该装置由N_2激光源、OSA光学光谱分析仪、卡斯格伦望远镜接收系统三部分组成。该装置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25—60m远处测量各种物质的受激发射荧光。该仪器用标准灯谱进行了校正。  相似文献   

13.
DVB-S(数字视频广播系统)是一种符合工业化标准的数字卫星广播新技术,中国气象局利用该技术建立起成本低廉、应用广泛的我国卫星遥感数据共享接收平台,可准实时获取美国EOS、NOAA和我国FY等系列遥感卫星数据。在使用该接收系统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信号干扰等原因,接收到的部分MODIS条带影像中存在异常数据,影响使用。鉴于DVB-S共享接收系统具有多站接收的特点,且各地面站的接收范围存在较大重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利用多站重叠区内的同名像元,对含有异常点的MODIS 1B级条带影像进行修正的方法(包括影像选择、重叠区匹配、异常点替换等),并通过Visual C++编程实现了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重力频移方程,可通过两个接收机接收GPS卫星信号确定频移观测量,由此可确定任意两点之间的重力位差,进而确定它们之间的高程差。在频移测量中,经典多普勒效应是最主要的干扰源。本文阐述了影响频移测量的各种误差源,特别研究了用于消除多普勒效应影响的一种方法,称为多普勒消除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使频移测量的精度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周期误差的精密检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双频激光测量系统作为一个高精度和自动化的测量平台,并采用一种严密的解算方法,使周期误差的检定更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 ,人类面临着全球可持续发展 (SD)战略的信息社会 (SI)。航天 /外层空间 (Outer Space)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科技的发展 ,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信息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监控工具。人们通过卫星可获取遥感 (RS)信息、属性 (DCS)信息、定位 (PSS)信息。通过通讯卫星系统 (SCS)传输信息 ,即遥信 (RI)。与航天 (外层空间 )相对应的地面 ,必需要有发射和接收信息的系统。无论在卫星上还是在地面上信息的输入、输出 ;信息的存取 ;信息的处理 ;信息的加工等等无一不是用计算机来进行的。地面上成熟的信息处理与加工技术可以搬到卫星上去。而所谓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的监控系统无非是庞大的、超巨型的、非线性的、开放式的、多类别的、多层次的、多元的、高维的、动态的、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即天 (外层空间—航天 )地 (地球表面环境 )人 (人类社会及人类智能 )信息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本文简要地反映了作者近几年来积累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7.
用曙光并行机辅助星载SAR系统中一些问题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SAR)的工作原理,详细讨论了星载SAR的系统设计。其中着重讨论了脉冲重复频率(PRF)的选择、它与多普勒带宽的关系、发射干扰与星下点干扰的影响、距离模型、方位模型、地面测绘带宽、数据舆速率等问题。为了对SSAR产生的大容量数据进行处理。我们介绍了曙光-1000并行机,并利用它对星载SAR进行了系统仿真的并行处理,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理,运用模糊集合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模糊和精确相结合的测评工程的系统结构及其数学模型。通过测评实践,证明这一系统结构及其数学模型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且效果显著,计算简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