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当前土地开发整理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土地开发整理规模日趋扩大的同时,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将极其深远.土地开发整理必须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必须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全面论述了二者的关系,并提出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即坚持不破坏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为基本前提同时论述了今后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复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资源相对贫乏,随着城乡建设和工业发展,耕地数量以每年433万亩的速度递减,同时,人口却以每年1300万~1400万人的速度增加,更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因而势必影响经济平稳、持续发展.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约2亿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因此,加强对土地复垦对策的研究,提高土地复垦率,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矿山环境现状与管理模式设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贯彻国土资源保护的国策,迫切需要加强矿山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我国矿山环境形势严峻 并呈进一步恶化趋势 1.采矿业占用并破坏大量土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由于采矿而被破坏的土地约1.4万~2.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各项建设用地及其它破坏占用耕地  相似文献   

4.
采矿对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系统地介绍了采煤对土地资源破坏的现状,分析了采煤对土地资源破坏的因素,并提出了避免或恢复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矿业是辽宁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矿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地质问题.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在所难免,轻则留下坑洞,破坏自然地貌,污染环境;重则诱发地质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其中,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就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环境地质问题,几乎每一处矿山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类固体废弃物(废石、废土、尾矿等)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或由于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矿山地质灾害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或由于露天采矿场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广西矿业经济在全区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矿业在带动和促进广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矿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其中,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就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环境地质问题,几乎每一处矿山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类固体废弃物(废石、废土、尾矿等)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或由于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矿山地质灾害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或由于露天采矿场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过程是对现有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必然影响到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整理不当将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地的生产能力,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重视土地整理生态化设计,不仅可以改善生态,也有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土地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污染的状况及原因土地污染,是指各种有机物、污染物通过不同方式进入土地并在土壤中积淀,从而破坏土壤生物群体组成,破坏土壤结构,当其数量日渐增多,超过土地自我调节阈值,便使土地生态平衡被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污染大致可以分为:重金属污染、农药和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多种类型。我国的土地污染特别是耕地污染较为严重。目前,全国有1/5的耕地受到重金属的污染,耕地的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农用化学品污染等已导致农  相似文献   

9.
煤矿采空塌陷导致土地破坏状况及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际资料的分析,就采空区塌陷形式和土地破坏状况及危害进行讨论.采空区塌陷破坏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造成长期或潜在影响.本研究为有关部门防治采空塌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矿区复绿不只是“覆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矿区土地整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节约土地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在完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基础上,与农业土地开发、基本农田建设、工矿废弃地复垦、新农村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等相结合,构建矿区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 近年来我国矿山开采占用和破坏的土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且土地修复率(本年恢复面积/累计占用破坏面积)有下降趋势.对此,笔者认为应着力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构建矿区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