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始资料索引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针对我国现阶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建设过程中雷达原始资料状况及气象业务发展、教学、科研工作对该类资料的管理需求.尝试设计了适于我国日前布网多普勒天气雷达原始资料的索引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同样可供由不同类型雷达构成的区域雷达网、全国雷达网雷达原始资料管理作参考。该数据库系统的建立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用Visual C^ 6.0作为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用Microsoft Access 2000做数据库。实现了雷达资料信息入库,修改,查询,资料导出,资料转换,资料回放,数据库备份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基天气雷达技术系统发展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我国天气雷达从常规雷达发展到单极化多普勒,再到双极化多普勒,雷达获取目标的参数信息更加丰富的过程。分析了常规、单极化多普勒、双极化多普勒雷达工作原理及其产品信息。对于我国新一代S、C和X波段的天气雷达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阐述了毫米波段多普勒测云雷达工作原理及其产品。对新一代天气雷达网进行了分析及展望,双极化将是我国天气雷达网升级改造趋势,为弥补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盲区,小型移动电扫描雷达也是一种辅助主雷达网可移动灵活布网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数字组网系统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网的联网观测优势,依托已有科研成果,开发了多普勒天气雷达三维数字组网软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整体设计、系统框架、主要功能模块、数据处理流程和相关算法,分析了系统性能及组网结果的实用性、可靠性,讨论了实际应用中影响组网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业务运行测试及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在微机上可实现约15部雷达、频率为6min左右的高时间频率的三维组网;算法合理,组网结果可靠;为中小尺度天气分析提供了便利,为临近天气预报开发等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有必要对软件系统进行升级,以便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提高组网结果质量。  相似文献   

4.
冰雹是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天气雷达是探测冰雹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多普勒天气雷达网除体扫模式的局限外,复杂的山地地形对雷达波束造成的遮挡,对于雷达探测冰雹天气现象的不利影响非常大。针对雹云回波的垂直结构特征,考虑0℃、-20℃层高度和回波强中心高度几个关键参数,分析雷达探测雹云的区域覆盖能力。以位于低纬度高原的云南省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网为对象,分析其探测雹云的覆盖情况,并按探测效果进行了区域分型。与实际降雹天气的对比表明,该评估方法衡量雹云探测范围较合理;云南多普勒天气雷达网雹云适合探测区约占全省面积的75%,约2%的面积部分遮挡,0.2%被完全遮挡,遮挡比较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昭通东北部和临沧东北部。云南省规划的9部雷达全部业务化运行后,理论上90%的地面降雹区能被雷达有效监测和识别,约有3%的地面冰雹区只有当雹云发展到8 km以上才能被识别,约6%只能探测8 km高度以下的回波,可能导致漏判、误判,约8.5%面积为冰雹识别的盲区。  相似文献   

5.
文中描述了华南暴雨试验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的处理方法,建立了一套集图像显示、数据预处理及风场反演分析为一体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分析应用系统。该系统生成了三维正方形网格和经纬度网格的回波强度值,以及经噪声控制和速度扩展的径向速度风场,提交了华南暴雨试验雷达数据库。该文以1998年6月9日08:00(北京时) 探测数据为例,给出了华南暴雨试验区内4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反演雨强图和两部雷达的风场反演拼图,并进行了暴雨中尺度风场结构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测、分析和研究尺度小、生命史短、致灾重的龙卷等强对流天气三维精细化垂直结构及演变规律,江苏正在龙卷易发区苏北平原建设高时空分辨率的双偏振雷达网。本文为支撑苏北龙卷雷达网建设,从龙卷雷达组网的必要性出发,重点分析苏北龙卷雷达组网策略。研究表明:(1)苏北龙卷雷达网拟采用大天线、全固态、高性能技术指标的X波段双偏振雷达组网,采用不同的观测模式,可获得空间一致性好、时空分辨率高且丰富的探测数据,满足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快速、精细化探测要求。此外,采用较高的脉冲重复频率等扩展测速范围,解决X波段雷达速度模糊问题。(2)经理论计算与比较,苏北龙卷雷达网可采用正三角形组网拓扑结构,取累计空间密度值90%,雷达间距为60km时,波束直径b_s特征值为282.0m,最低波束高度b_h特征值为52.6m,探测灵敏度Z_(min)特征值为2.7dB;X波段雷达组网与S波段业务雷达相比,在60km探测距离处,其波束直径减小了约2倍,0°仰角盲区高度降低了约1.5倍,探测灵敏度降低了2.4dB。即在方位分辨率、探测盲区、弱回波探测能力、数据空间一致性等方面均得到提升,可提供更多低于1km、甚至百米的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资料,便于捕捉龙卷等强对流天气。(3)苏北龙卷雷达网在盐都、阜宁、大丰、宝应、兴化(龙卷易发区),各布设一部固定式X波段全固态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综合考虑在苏北平原雷达选址的各种因素,最终雷达网基本单元拟采用近似正三角形(N=3,L=45~65km)的拓扑结构。5部高时空分辨率的龙卷探测雷达组成3个近似正三角形的单元,镶嵌在S波段雷达业务网内(盐城、淮安、泰州雷达中间)。后续可进一步增加雷达数量及拓宽观测区域,例如在高邮等龙卷易发地区,可增补X波段天气雷达或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  相似文献   

7.
广东天气雷达组网策略及在台风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气雷达是台风监测的重要探测工具,雷达资料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遇到多雷达运行不同步、资料采集不及时等问题的困扰。采用区域雷达服务器中央控制运行模式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以0606号台风"派比安"为例,介绍了广东省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在台风监测方面的策略和运行模式。多雷达拼图大大拓展了雷达的监测范围,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技术能够揭示台风环流的中尺度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8.
全国多普勒雷达网的建立,使我国气象观测网的监测手段和监测能力大步提高,对监视强对流天气和强降水天气以及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如何将这一先进技术应用到地面气象观测中,目前还很少有人尝试。作者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就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对积雨云和雷暴等对流天气的监视作用作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应用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各种信息,结合云天实况指导对“积雨云”和“雷暴”系统的观测,帮助更及时、准确地判定其生成、方位、强度、范围、距离等。  相似文献   

9.
读图     
<正>德国雷达网:期待更好的降水扫描覆盖德国气象局(DWD)业务雷达网中的16部雷达,在1987—2000年间陆续建设完成,其中1994年以后建设的雷达为探测范围更大的多普勒雷达。2009年开始,DWD实施雷达网的现代化建设,雷达更新为新的极化C-波段多普勒雷达。2012年雷达成功增加了5分钟体扫描功能,为提高临近预报质量打下基础。图中给出最近召开的欧洲雷达气象会上,DWD展示引入极化多普勒雷达系统前后,雷达降水扫描探测范围从125km增加到150km(图中给出两种分辨率覆盖区对比),强降水系统因此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单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15  
廖玉芳  潘志祥  郭庆 《气象科学》2006,26(5):564-571
本文对发生在常德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区内的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冰雹、龙卷)在雷达回波强度场及速度场上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归类分析,既用实例证实了美国强对流天气在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上的表现特征同样适用于中国,又对其表现特征进行了完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当地的基于单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并根据雷达实时体扫资料对强对流天气进行语音、文字自动报警以及对风暴移向、移速进行预报作了实用性的探讨。在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应用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的我国,该方法为制作强对流天气预报提供了较系统的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建设的深入发展, 雷达气象产品系统开发和资料应用越来越迫切。文章介绍了开放软件系统模型, 分析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和我国气象业务网发展状况, 提出和研究了可供新一代天气雷达使用的开放系统的分布式业务模式, 研究和设计了雷达气象产品开放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文中的分布式开放型雷达产品系统的结构和模型, 对其他类业务和科研系统的开发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吴翘 《广东气象》1994,(3):39-41
1992年民航广州中心气象台从美国EEC公司引进一部DWRS-885多普勒天气雷达,这部雷达除了保持和发扬EEC以往多年来制造雷达的传统经验外,还第一次在发射机的调制器中增加了D-Q电路,使雷达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了新的突破,而且这个方法对所有其他类型的雷达都适用,为全面提高该厂各种雷达发射机性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国天气雷达界借鉴。l民仅广州乡普勒天气雷达的引进背景1988年民航广州准备引进一部S波段大功率远程探测多普勒天气雷达,从当时世界各雷达厂家生产情况分析,S波段天气雷达厂家中,EEC是生产该类型雷达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13.
多普勒雷达回波在辽宁一次暴雨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2004年8月27~29日发生在辽宁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个例,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并结合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进行诊断分析,确立了辽宁区域性暴雨模式,并揭示了多普勒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基本径向速度等产品在短时强对流性天气预报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雷达组网拼图建立精细化人工增雨作业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汪毅  杨光 《气象》2011,37(1):107-111
利用安徽省合肥、阜阳、蚌埠、黄山4部S波段多普勒雷达,江苏南京、徐州2部S波段多普勒雷达,河南驻马店以及江西九江的S波段多普勒雷达,对这8部同型号的多普勒雷达进行组网和资料拼图插值,通过GIS数据和地理空间转换,建立了2~8 km高度强度场雷达拼图,并根据火箭弹道轨迹方程,计算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仰角、方位角和用弹量,精...  相似文献   

15.
WSR—88D算法和产品改进的用户反馈信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ee  RR 牛Fang 《气象科技》2000,28(2):56-58
WSR-88D(WeatherSurveillanceRadar1998,Doppler),即美国1988年定型生产的下一代天气雷达,是目前美国全国天气雷达网的布点雷达。该雷达是全相干体制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它不但具有常规天气雷达扭具备的可以观测降水回波强度分布的特点,而且还能获得云体内部风场分 结构信息,是研究强对汉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有力工具。1998年上海市气象局从美国引进了一部WSR-88D  相似文献   

16.
X波段双通道同时收发式多普勒偏振天气雷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致君  楚荣忠 《高原气象》2007,26(1):135-140
以我们研制的X波段多普勒偏振天气雷达为基础,介绍一种双通道同时收发式多普勒偏振雷达技术,并对其优缺点和应用问题进行讨论。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雷达,它可同时获取云和降水的强度信息(ZH)、多普勒信息(平均径向速度V,谱宽W)和偏振信息(差反射率ZDR,差传输相移ΦDP及比相差KDP和相关系数ρHV)。这些信息反映了云和降水粒子的范围、大小、运动变化和相态的不同,是全面了解云和降水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机理及其微物理变化过程的较好工具。它可广泛用于大气物理研究、人工影响天气、暴洪监测和临近天气预报等领域,对于提高云和降水物理研究水平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常规天气雷达数字化组网拼图的软件设计思想,包括单部雷达的数据格式、雷达局地直角坐标向地图直角坐标的变换以及准实时组网软件建立原则和结构流程。并介绍在IBM PC/XT微处理机上初步建立的华东雷达网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一次暴雨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莲芬  陈大任  张代平 《气象》1997,23(2):25-28
通过对199御7月14日的大-暴雨天气过程所获取的3824多普勒天气雷达平均径向风场资料的分析,发现边界层急流与较强的降水相伴。表明多普勒天气雷达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新一代天气雷达已全部投入业务使用,为各地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提供了大量高时空分辨率的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然而在业务运行过程中,发现多普勒雷达显示软件PUP有时会出现不能正常显示产品图像的情况,且很难查找到故障原因。  相似文献   

20.
牛淑贞  张素芬 《气象》1997,23(12):29-33
作者总结了1994-1996年714CD雷达观测资料在河南省短时生大灾害性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多普勒速率场上的中尺度天气系统,图像特征以及与短时暴雨,强对流天气的对应,并归纳出短时预报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