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基于电流型PWM控制器UC3845的反激式开关电源,论述了设计原理、参数计算及实例应用。基于该类开关电源具有输入电压范围较宽、结构简单、外围电路元器件少、输出电压稳定等优势,将设计实例应用于测井仪井下探管直流电源系统。实测表明设计的基于UC3845反激式开关电源输出稳定,±5 V电源输出纹波系数小于0.8%,±15 V电源输出纹波系数小于0.5%,能够满足测井仪井下探管对于直流电源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单片机控制交流稳压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以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的交流稳压器的设计原理,介绍了一种高精度的电网电压测量电路。  相似文献   

3.
运用单片机技术,设计了无线遥控的家电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发送部分由无线发送电路、无线发送控制电路组成;接收部分由无线接收电路、继电器构成的开关控制电路和可控硅调光电路组成。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完全准确实现家电的无线控制。另外,可以根据实际生活需要设计相应的电路,对家中所有家用电器实现多功能的控制,让家居生活更优质、高效、舒适、安全。  相似文献   

4.
钻进过程自动节能与保护微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钻进过程自动节能与保护微机控制系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史玉升1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系统组成:该系统主要由电源、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接口电路、键盘、传感器、双向可控硅、降压起动装置等组成.见图1。工作原理:无论是超载、卡钻、断相还是轻载,都会使电动机的...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用单片机STC89C52及SJA1000总线控制器组成CAN总线智能节点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硬件电路,并详细介绍了SJA1000初始化、接收及发送数据程序的框图及程序设计.设计中程序均已通过调试,介绍的设计方法易于掌握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方便使用者学习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大功率复合频率电源是电法勘探中必需的信号源。大多数电法勘探仪器信号源的控制电路都采用大功率IGBT模块设计,因为IGBT模块具有输入阻抗高,速度快,通态压降低,热稳定性好,以及高电压和大电流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控制电路较复杂,体积大,抗干扰能力较差等缺点。这里重点介绍一种采用可控硅BT151(晶闸管)作为主要逆变器件,通过对L/C储能器件域值的合理选择,研究与设计了一套性能稳定,复合频率直流逆变电路,为电法勘探仪器采用大功率SCR器件提供了研究基础。该电路设计成果已成功的应用在国家"十一五"支撑课题项目中。  相似文献   

7.
阐述采用SJA1000 CAN总线控制器,设计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实现方法。以该方法为基础,设计了CAN总线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接口电路、通信协议、数据帧格式,最后基于CAN总线通信的楼宇集中控制器和多用户CAN节点的硬件电路以及软件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8.
汾河防洪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汾河中游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是辅助管理决策人员在防洪决策活动中,具有智能作用的人一机网络系统。系统由图文信息系统、历史暴雨洪水、雨情水情测报、洪水预报调度、人工演绎系统、智能辅助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操作使用说明等8个部分组成。汾河防洪专家系统是该系统的智能分析部分。本文着重阐述了汾河防洪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途径、建立防洪专家知识库的步骤和技巧,以及系统的运行和扩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野外污染调查的水质快速检测系统,可以检测温度、pH值、溶解氧和氟离子四个参数。该系统的微处理器选用功能强大并自带24位A/D转换器的单片机MSC1210。文中给出了实现该仪器功能的硬件设计、软件模块框图以及部分程序流程图。该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处理能力强、精度高、功耗低等优点。现场使用表明该仪器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X射线荧光分析仪用靶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步进电机及其控制电路、光电检测电路、靶盘和齿轮传动五部分组成。该系统采用了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从而驱动靶盘按要求转动相应的角度,并通过光电检测电路进行闭环控制,最终实现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中靶的自动更换,解决了长期以来依靠人工更换靶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该控制系统的靶中心点定位偏差不大于1 mm,并能满足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测量工作中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周翠英  陈恒  刘祚秋  黄显艺  何兴 《岩土力学》2004,25(9):1469-1474
地下环境信息系统是运用岩土工程、地理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数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以GIS技术为基础,结合数据库处理、C 语言编程、OpenGL编程技术、三维图像处理技术建立的对地下环境信息进行数据综合管理和分析的大型信息管理系统。结合笔者开发的广东省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地下环境信息系统特点,阐述了重大工程地下环境信息系统的功能特征:探讨了GIS二次开发的主要技术,包括:SQL Server数据库处理技术、OpenGL三维图形编程技术、C Builder面向对象编程技术、MAPGIS二次开发技术等;建立了地层三维模型,并提出了映射变换和插值技术相结合的地层切剖原理,以及在地层三维显示和分析中实用的径向基函数插值、滑动最小二乘插值、分片Lagrange插值等方法;开发了数字制图与分析、地基基础设计计算与稳定性分析、三维空间分析的主要功能;提出了地面结构景观和地下空间一体化分析的研究方向,并初步实现其分析功能。最后,在东深供水改造工程中进行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这里以FT245BM芯片为核心,设计出微震仪的USB通信接口并实现了USB通信。阐述了FT245BM芯片的D2XX驱动程序下的访问方法,使用多线程的方式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运用Visual C++6.0编制了上位机软件,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3.
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广、准确率高的特点,在煤层地质构造的精细化勘探中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当前地震勘探装备多数体积笨重、施工布设大量线缆,效率低下,施工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煤矿井下高精度槽波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借鉴节点式地震仪的设计理念,将动圈检波器与采集控制电路、时间精度保持电路以及电源电路一同集成在一个完整的腔体中,省去大线传输,观测系统灵活、无约束,解决煤矿井下复杂工况环境下多道数地震数据采集的问题。并设计授时同步装置,通过GPS授时与温补晶振相结合的时钟机制,解决各个采集单元间的时间同步性问题,实现采集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高集成度化。经过实验室及现场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数字路基与仿真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南卓铜  李新  李述训 《冰川冻土》2002,24(5):646-651
在软件工程流程中,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是基础, 不同的体系结构要求不同的底层数据模型及相应的实现手段. 分析比较了适用于网络环境的两种体系结构, 文件服务器架构和客户/服务器(C/S)架构,选择胖客户C/S架构作为本系统的基础体系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青藏铁路数字路基与仿真平台"要求体系结构能支持网络分布式环境、易于功能扩展、具备可操作性等特点, 描述了系统的工作流程, 给出具体的系统配置及开发集成的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5.
微型检波一体化三分量地震仪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一种微型便携式地震仪的设计思路,该仪器具有本安防爆,重量轻、低功耗、高精度、高采样率等特点,内置三分量检波器,采集数据原位数字化且原位存储,能极大限度地抵抗外界干扰,提高采集信号的信噪比,实现了地震勘探检波一体化的理想采集条件。该仪器适用于恶劣环境条件下的高精度浅层多波勘探,如岩土体强度的原位测试、残余煤厚探测与工程检测等。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仪器应用范围广阔。   相似文献   

16.
数字AGC(自动增益控制)是数字地震仪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本文对DFS-V型数字地震仪中的数字AGC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建立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图和工作方框图,对第一乘法器、第二乘法器、数字电平检测器、扩展和压缩发生器进行了深入的电路分析。最后结合主要的时序图,对DFS-V型数字AGC的整体工作过程进行了全面地评述。  相似文献   

17.
运用Excel及其内置的VBA语言开发设计了土工试验数据处理程序"数据处理小旋风",用代码建立一个模块包含10个子过程,一个工作簿事件。该程序具有简洁友好的界面,快速化智能化,能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应用于静力触探中的数据采集系统,给出了系统电路原理图并主要介绍了MAX132芯片及它的软件算法。该系统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主要采用可编程的±18位串行A/D转换器MAX132进行数据采集并转换,通过RS232串行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进行异步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煤层瓦斯含量预测过程中数据记录、处理设备存在的多种不足,研究了原有曲线拟合方法的误差产生原因。利用大量数学建模计算,通过两种曲线拟合算法优化,并综合考虑现场测试需求,完成了智能煤层瓦斯含量快速测定系统的上、下位机设计。其中下位机具有多组存储、时间设定、解吸速率曲线显示、逻辑推导、损失量拟合等多项功能。上位机通过基于VC++的程序设计完成了包括界面开发、数据库多功能查询以及拟合算法处理等多项功能。结果表明,智能系统在可操作性和数据拟合准确性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