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6.8级地震的中期和短期以及短临阶段异常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从新疆大区域范围到震源区,对这次地震前地震活动图像和前兆观测资料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不同孕震阶段各类异常的基本特征。结果认为,6.8级地震前异常的中期阶段,新疆中强地震平静显著;短期阶段中等地震显著增强.震源区出现前震活动;同时全疆定点前兆观测资料出现较为明显的短期异常,并观测到少量的临震异常。异常具有准同步性、显著性、突发性和响应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976年11月7日盐源6.7级地震的前震——主震前短期内在震中附近地区出现的地震的地震学前兆特征进行了研究。其特征是:短期小震活动条带展布的方位变化;震中区地震频度出现陡增异常;临震前地震记录P波段高频成分增加及震源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前兆异常与强震时空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桂芬  王华林 《地震研究》1999,22(3):221-227
本文研究了云南三次7 级以上强震前的小震活动, 前兆异常总台项频数变化, 地下水时空特征。得出在大震前3 ~6 个月前兆异常台项总频数的升高现象与30 ~39 级小震向震中区收缩的时间大致同步, 可能是大震前的异常从短期向短期临震过渡的时间标志。震前1 ~3 个月出现的前兆台项总频数异常峰值和水位、水氡的场兆现象则是异常进入短期临震的时间; 峰值回落是震源区进入临震状态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调制模式和调制比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而简略地介绍了调制模式和调制比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它是把外因、震源区在临震前的不稳定性以及前兆显示有机地结合起来预报地震的。该预报思想和方法可操作性强,易于普及,并有一定的抗混沌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溧阳两次地震的前震活动现象,发现溧阳两次地震的前震活动图象具有某些共性特征:(1)前震活动的时间尺度雷同;(2)前震活动频度和强度同具有时强时弱的分期活动特点;(3)震前孕震空区形态相似;(4)临震前地震活动同具有条带分布图象;(5)前震活动在时—空图形上分别形成“时—空”弯形平静区。溧阳两次同源地震前震活动图象具有共性特征这一客观事实,可能反映两次地震在同一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具有类似的孕震破裂过程。追溯这些过程,它们可能同受震源区及其附近的同一介质和构造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地震前兆三阶段发展过程的观测结果与理论(英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我国一系列强震及中强震前的丰富的前兆观测资料为基础,发现并研究了地震前兆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α阶段总的说来是前兆从震源区向外围地区发展的一个较长的阶段。β阶段表现出地震前兆有一个快速的发展,因而前兆几乎在各处同时出现。在γ阶段上,地震前兆则从外围地区向震源区发展与恢复。然后就要出现临震异常阶段,最后发生主震。 用量纲分析方法得出并讨论了前兆时间T与未来地震的震中距R及震级M之间的以下一般关系式,其经验系数m,C_1,C_2应在不同具体情况下分别定出:M=C_1l_(?)(TR~m)+C_2 为了解释所述的地震前兆的三阶段发展过程,文中研究了一个简单的震源孕育物理模式。该模式引用了流体(水)扩散引起失稳及震前的非地震滑动引起波动状长周期形变的概念,而地震前兆的三个发展阶段则可以与地震孕育过程的三个相应阶段相联系。 根据本文所得的结果,地震预报的三个阶段可以在物理基础上来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7.
2003年巴楚-伽师6.8级地震中短期异常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年2月24日P楚—伽师6.8级地震中短期异常和中短期预测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与总结。结果认为,6.8级地震前新疆6级地震平静4年多,5级地震平静2年,中期阶段地震平静显著;短期阶段5级地震显著增强,震源区出现前震活动,同时全疆定点前兆观测资料出现较为明显的短期异常并观测到少量的临震异常。不同孕震时段的异常特征是6.8级地震中短期预测的依据,因而也是当前经验预报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某些调查和实验观察资料,对震前动物行为异常的地区分布与某些其他可能性短临前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震前动物异常不仅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未来地震的发震构造和某些活动断裂的条带区和极震区或高烈度区,而且与这些地区的地质条件有关。同时,前震和某些其他前兆(声发射、地气、地下水组分、电场等)的临震变化在这些地区也较为集中,即这些可能性短临前兆因素构成了激起震前动物行为异常的地球物理背景。这些结果有助于揭示动物异常与其他前兆因素的关系,并可为判断动物异常与未来地震的关系和合理选择动物观察点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构造地震的前兆理论——震源孕育的膨胀-蠕动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较详细地讨论了构造地震的震源孕育情况;在考虑了动摩擦效应后,进一步对震源孕育过程和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提出了震源孕育的膨张一蠕动模式.该模式将孕震过程划分为: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膨胀)、前兆蠕动(断层面局部破裂)、加速蠕动(短期和临震)、整体错动(断层面全部破裂)--发震、震后调整等六个阶段.最后讨论了两类不同前兆、蠕裂和崩裂、非弹性变形(膨胀)速度的变化、各种前兆异常的基本形态、短临前兆的物理基础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膨胀-蠕动模式可能是认识地震前兆现象本质和发展预报技术的一个物理和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80年5月由美国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象台举办的“地震预报讨论会”对于以识别前兆性地震活动图象进行地震预报的研究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在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关报告中,提出了几种具有前兆意义的地震活动图象:①广义前震,一般指大震发生前的一定期间内,在未来震中附近发生的异常地震活动。其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区别前震与一般的正常地震活动。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前震活动有可能从序列特征、震源机制、震源参数的演变、振  相似文献   

11.
临震前的突跳性前兆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但其成因尚在探索过程中。一般认为,临震前震源地方出现予滑是引起突跳性前兆的原因之一。但据有关的研究,予位移量很小,它很难直接引起如此剧烈的前兆变化。因此在予位移和突跳性前兆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高放大过程。这种高放大过程应当具有爆发的特征。我们认为过热液体的暴沸  相似文献   

12.
前震和普通震群震源深度分布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赵根模 《中国地震》1990,6(4):57-66
本文从强固区模型和地壳应力分布特点出发,讨论了前震和普通震群在震源深度分布上的差异性。分析中国大陆39组震群震源深度数据。结果表明,普通震群多数分布在强度较低的上地壳,前震和前兆震群比普通震群要深得多,可能达到中下地壳,差别显著。为减小测深误差的影响,建议把相对深度特征值△H作为一种识别前震和普通震群的可能标志。普通震群最大深度H_(max)一般≤16km,而前震的H_(max)均>16km。震群的震源垂直尺度△H_1≤10km,而前震的△H_1>10km。震群的最大深度距平值△H_2≤6km,而前震的△H_2>6km。  相似文献   

13.
山丹地电阻率台站距离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Ms6.1地震震中仅43km,在震前1年尺度一短期阶段前兆性变化突出,属于在强地震孕震晚期阶段震源区及附近的典型前兆性变化。应用“异常一震源地点一活动断层一发震机制”之间的特定关系,分析震前山丹地电未检测到明显临震信息的原因,可能是由本次地震的发震应力场分布和山丹地电相对于本次地震的位置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千岛群岛1995年12月3日择捉岛近海M_W7.9地震有明显的前震活动。用修改的联合震源定位法(Hurukawa,1995),我们同时重新定位了前震、主震和余震,从大地震成核过程的观点详细地研究了前震活动。重新定位的地震分布和它们的震源机制说明,1995年择捉岛近海地震是北美和太平洋板块间的板间地震。它的震源区与1958年择捉岛近海地震(M_W8.3)和1963年乌鲁普岛近海地震(M_W8.5)的震源区重叠。主震发生前9天,第1个震级为6.4的直接前震发生在前震区的最深处,接着发生了多个前震,包括另外3个M≥6.0的前震,它们发生在第1个前震的东边和东南边。前震区以每秒几厘米到数十厘米的速度向海沟轴扩展。事件的每日数量逐日增加,前震区的最终大小约80×30km~2。最后,主震破裂开始于前震区的最深点。这些观测事实与最近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室试验相符。理论和实验表明,前震是在一个宽的弱化带中局部凹凸体(asperity)的破裂,大地震成核过程就是在这一带中开始的。  相似文献   

15.
地震前兆资料的灰关联综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门可佩  夏建平 《地震》1995,(2):137-142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从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对唐山地震的前兆资料进行综合处理。结果表明,震前前兆综合映震场与临震场的关联度随震源应力场的加剧而逐步趋升且逼近1,这一特征可作为临震状态的标志。该方法对于地震预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取统一分析模式,系统地研究了1989年大同5.8级地震前河北省及其邻近地区各种前兆观测手段所出现的异常变化,并计算了这些异常所提供的前兆信息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大同地震之前前兆信息场的时,空动态图像,发现1989年大同5.8级地震前,河北省及邻近地区前兆信息场,先在震源附近及外围出现,尔后向震源区边缘迁移集中,在保持震源区边缘较强信息的同时,前兆信息又向外围扩展,不久即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17.
地震观测和预测体系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系统。过去十多年来,在中国大陆的危险区和试验场建立了多学科多手段的观测台网。积累了大量的前兆观测和环境因子观测的时间序列,它们和地震事件序列一起构成了极为宝贵的地震前兆信息资源。 观测事实多次表明:大震前,尤其是进入了短期和临震阶段,多种异常现象可能出现。异常区的范围一般超过震源区,异常不仅出现在发震断层附近,还可能不均匀地出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取统一分析模式,系统地研究了1989 年大同5.8 级地震前河北省及其邻近地区各种前兆观测手段所出现的异常变化,并计算了这些异常所提供的前兆信息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大同地震之前前兆信息场的时、空动态图像,发现1989 年大同5.8 级地震前,河北省及其邻近地区前兆信息场,先在震源附近及外围出现,尔后向震源区边缘迁移集中,在保持震源区边缘较强信息的同时,前兆信息又向外围扩展,不久即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19.
地震前兆现象的产生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力学的角度讨论了地震的发生过程,着重指出震源区内及其周围结构的非均匀性是产生前兆现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前兆现象可分成下列两种类型:其一是由应力增加引起的前兆。长期前兆一般属于此类。作为这一类型的实例,我们讨论了1983年日本海地震前群震活动性逐渐增强以及1989年洛马普列塔地震的主震前震源周围地震活动性逐渐增强和出现第二类地震空区的现象。另一种类型是主破裂突然发生前因缓慢破裂过程而产生的前兆  相似文献   

20.
杨军  田韬  卢永 《中国地震》2011,27(2):113-125
通过回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震前兆波的研究与地震预测实践的进展情况,分析利用地震前兆波进行地震预测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有意义的进展及其在科学上面临的困难,分别对前兆波及其定义、前兆波预测大地震事件基本依据、前兆波观测技术概述、前兆波的地震预测意义进行了探讨.文中定义了地震前兆波,以固体均匀弹性中的介质点波动方程和大量震例总结的前兆波阶段性特征,说明利用地震前兆波预测大地震事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文中阐述了前兆波观测技术的发展要求,并提出了改变目前的被动观测状况、对观测目标区域发生破坏性地震的短期和临震前兆进行主动观测的科学思路;应强化对地震震源区的观测,利用前兆波携带的信息研究震源及其附近地区的介质参数变化,对实现短临地震预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