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波束与单波束测深数据的融合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在全面分析和总结多波束海洋测深主要误差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相邻条带测深数据融合处理进行多波束测深系统偏差补偿方法;并提出以单波束测深数据作为控制,进一步提高多波束测深整体测量精度的数据处理方案;详细讨论了数据融合处理中的数值解算可行性和稳定性问题,相应提出了两步平差方法。本文最后使用我国自行研制的条带测深系统实测数据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机载激光测深中的波浪改正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我国新研制的机载激光测深系统基本配置,提出了3种可供选择的波浪改正计算方案(也称为深度值归算方案),具体分析了3种方案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并从理论上对3种改正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多波束波束脚印位置归算方法忽视收/发换能器位置差异给深水测深带来的显著影响,以及新算法虽顾及收/发差异但效率偏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顾及传播曲面的高精度快速波束脚印位置归算算法:①基于多波束测量和声线传播原理,提出波束传播曲面模型;②将扇区内波束分为插值结点和待插值点;针对前者,提出采用迭代搜索和插值的方法避免建立完整的传播曲面;③针对后者,利用插值结点参数,提出基于多项式插值的方法获取其发射单程时间和声线俯角、方位角;④综合完成所有波束脚印位置归算.浅水和中深水区试验表明,本文方法的交叉线检验精度与Cari s相近,且均优于传统算法;相较Cari s计算结果,本文同号波束脚印的深度偏差分别为0.35‰水深和0.11‰水深,且计算效率分别提高了8% 和35%.  相似文献   

4.
多波束测深全覆盖测量分辨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际海道测量规范,采用多波束测深手段的特等和1 a等全覆盖测量,可归纳为多波束测深全覆盖测量。多波束测深全覆盖测量对海底目标物具有不同的探测标准。本文在推导多波束测深分辨率模型的基础上对多波束测深全覆盖测量分辨率进行研究。根据全覆盖的原则,推导了多波束测深全覆盖测量的最大航速。通过算例分析,分别给出了纵向与横向分辨率的分布,并对测深扇面的宽度和航速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组成及基本性能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水库测量的应用特性,分析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库测量中的主要技术流程和处理方法,提出了不同产品应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RTK结合测深仪实现无验潮测深的原理和方法;对无验潮测深技术中影响水深测量成果精度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实用可行的控制方法,减少水深测量过程中的累计误差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Imagenex DT101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技术指标和组成,讨论了Imagenex DT101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影响数据精度的因素;同时结合在某大型水库测量的应用特性,分析了在水下地形测量中Imagenex DT101多波束测深系统的主要技术流程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进行水下地形测量过程中误差源来自多个方面,其中声速是影响数据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受到温度、电解质、压力以及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传播速度和方向发生着梯度变化。如果不对声速加以改正会产生深度和水平误差,使水下地形失真。因此,精确测定水下声速剖面,并对测量数据加入声速改正,有利于提高测量数据精度,保证水下地形真实有效。本文以辽宁省大中型水下地形测量项目为例,基于IMAGENEX DT101多波束测深系统,对声速在水下传播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建立动态声速改正格网方案,并利用AML Minos. X SVP水下声速剖面仪精确测定了水下剖面声速,在HYPACK MAXHysweep测深数据处理软件中加入声速改正值对数据进行声速改正,提高了水下地形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
水深测量是海洋测绘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船载多波束回声测深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但无法进入沿岸浅水区域和海礁密集区域。近年来,机载LiDAR的出现和发展填补了沿海浅水区域水深测量技术的空白,已成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水深及海底地形探测方法。本文介绍了现有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机载激光测深系统,给出了机载激光测深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机载激光测深的关键技术,归纳并总结了该技术目前所存在的技术难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CH20021361 多波束与单波束测深数据的融合处理技术/黄谟涛(天津海洋测绘研究所)…∥测绘学报.—2001,30(4).—299~303 分析和总结了多波束海洋测深主要误差源,提出了通过相邻条带测深数据融合处理进行多波束测深系统偏差补偿方法,并提出以单波束测深数据作为控制,进一步提高多波束测深整体测量精度的数据处理方案;讨论了数据融合处理中数值解算的可行性和稳定性问题,相应提出了两步平差方法。以我国自行研制的条带测深系统实测数据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船载水陆一体化综合测量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海岛、海岸带等水陆结合部一直是开展海洋测绘的困难区域。近年出现的机载激光测深技术尽管可应用于海岸带、海岛礁等区域的测量,但由于受限因素较多,未能实现我国大部分水陆地形的无缝拼接工作。船载水陆一体化综合测量技术通过多进程网络技术集成三维激光测距、多波束测深、定位定姿等技术,弥补了传统测量方式低效率、高成本、获取水陆高密度的三维空间地理信息困难等不足,作为新兴的海洋空间探测技术优势明显。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船载水陆一体化综合测量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系统组成及原理进行了介绍,同时总结了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the error sources in multibeam echosounding system, a data processing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systematic errors in multibeam survey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overall swath, a data fusion technique using single beam survey data as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single beam and multibeam echosounding is then presented. Some questions involved in solving the adjustment problem, such as its feasibility and the numerical stability,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a two-step adjustment method is suggested. Finally, a practical survey data set is used as a case study to 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相似文献   

13.
1 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multibeamechosoundingsystems,especiallyshallow_watermappingsystems,havebeendevelopingrapidlyforvariousapplications .Themainmotivationforgoingfromsin glebeamechosoundingtomultibeamechosoundingisthecapa bilityofproducingmapsofmu…  相似文献   

14.
机载激光测深海面扫描轨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机载激光测控技术的椭圆扫描原理,推导出在椭圆扫描方式下计算激光海面扫描轨迹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编程模拟运算,绘图和扫描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测深数据在环境噪声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海底信号和环境噪声小波变换模的极大值在不同尺度下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提出了利用多尺度小波变换分析测深数据的方法,从而达到降低环境噪声对测深数据影响的目的。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A comparison between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from passive optical sensors and airborne laser scanning is presented. A short overview and th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echnologies are outline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ith respect to various aspects are discussed, like sensors, platforms, flight planning, data acquisition conditions, imaging, object reflectance, automation, accuracy, flexibility and maturity, production time and costs. A more detailed comparison is presented with respect to DTM and DSM generation. Strengths of laser scanning with respect to certain applications are outlined. Although airborne laser scanning competes to a certain extent with photogrammetry and will replace it in certain cases, the two technologies are fairly complementary and their integration can lead to more accurate and complete products, and open up new areas of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7.
杨小伟  王伟  张聚铭 《北京测绘》2014,(1):29-32,21
三维仿真纹理是建立3D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提出利用不同图层的DLG数据制作真实三维仿真纹理的方法,利用Photoshop提供的强大滤镜等功能实现了自动化处理。给出了基于矢量数据生成三维仿真纹理的生产流程、各要素纹理效果设置以及自动化生成方法。通过这一技术,实现了三维仿真纹理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