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厂峪金矿是我国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床位于华北台地北缘附近的中生代强烈构造—岩浆活化区,金矿体产于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的脆性断裂和构造片岩的片理之中。金矿体的产状与韧性剪切带不一致;金矿与韧性剪切带形成之间有大的地质间断,表现为大时差和有构造岩浆活动。金品位与韧性剪切变形的强度不相关。这些表明金矿属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刘连登,1987,1990,1991)。金矿与中生代花岗岩具紧密的时空联系和地球化学关联性,属岩浆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2.
湘东北大洞-万古地区金矿构造成矿定位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大洞—万古金矿区的成矿作用受到区域构造成矿的控制,即受到黄金洞—平江韧性剪切带的构造作用的控制;另一方面,矿区的二级构造已经成为燕山中晚期金矿的定位构造,即矿区北北西向断裂大部分是控矿、容矿构造。湘东北的陆内活化至少经历了陆内挤压和陆内拉张2个演化阶段,冷家溪群是金的矿源层,大洞—万古金矿区的构造成矿作用是主要成矿作用,金矿化是剪切带长期活动的结果。剪切带具有水平剪切和垂向推覆两种滑动作用,这就决定了金矿体在走向上和倾向上具有透镜体分布的特点。从万古金矿、鲁源洞金矿、大洞金矿矿脉在走向和倾向的产出形态可以看出,富矿体都产出在构造张性扩容空间内。  相似文献   

3.
李宏臣 《地质找矿论丛》2001,16(3):167-172,205
根据华北陆台北缘金矿的赋存部位和富集特点,划分出9种金矿类型。金矿的形成主要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多形成于韧脆性剪切带的上部;金的迁移和富集经历3个阶段:(1)地体表壳岩矿源层形成阶段;(2)地体拼贴期韧性剪切带形成阶段;(3)中生代、部分古生代岩浆-构造带形成阶段。控制金矿分布的是古生代近EW向和燕山期NE向构造带,主要为继承早期地体拼贴边界的长寿断裂。金矿集中区位于长寿断裂的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4.
杨耀宏 《福建地质》2015,34(1):52-58
平和大茂山金矿处于福安—平和火山喷发带与上杭—云霄北西向火山喷发带交会部,平和钟腾大型复合破火山的南侧,石人山火山构造洼地的东北侧,构造部位独特。金矿(化)体贮存于火山构造洼地边缘的环状断裂带中,金矿化与火山构造密切相关,属火山期后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矿床,该区具有良好的金多金属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5.
李晓瑛 《矿产与地质》2001,15(4):247-250
从产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特点,论证胶东地区的金矿为花岗岩-绿岩地体剪切带超大型金矿。  相似文献   

6.
红石山南锑、金矿位于阿木乌苏—鹰嘴红山金、锑、铁、钨Ⅳ级成矿带中段南部,赋存于长城系古硐井岩群近东西向脆韧性断裂(韧性剪切带)之中,按锑、金矿(化)带的相对位置划分为东部锑、金矿(化)带和西部金矿(化)带。东部锑、金矿(化)带圈定三个锑矿(化)体,西矿段金矿化带发育两条规模较大的含金构造蚀变带,带内金矿以构造蚀变岩型和韧性剪切带型为主,次为石英脉型。金矿(化)体呈斜列式排列,与主构造线方向一致。通过对红石山南锑、金矿地质特征、矿(化)体特征及化探异常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在综合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类比"原理,指出研究区Au、Sb矿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胡积球  马涛 《甘肃地质》2017,26(3):18-23
土地堂金矿位于碧口金、铜、钴成矿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蓟县纪阳坝岩组中,区域上金矿床的分布受早期NEE向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体的展布严格受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的NEE向脆—脆韧性断裂构造控制,且与印支期花岗闪长斑岩脉空间关系密切,特定的岩性组合和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着金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形态。通过分析研究金矿床与韧性剪切带发展演化之间的关系,初步认为土地堂金矿不具有典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特征,其成因类型应为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8.
白日其利金矿位于青海省北昆仑岩浆弧带南侧,为一典型构造蚀变岩小型金矿。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而复杂,主要含矿构造既经历了元古代—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上侵导致向南的推覆作用,又经历了新生代青藏高原抬升拉张环境下导致向北的滑脱作用,显示出张扭性和压扭性双重特征。结合地表观察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结果,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含矿构造(F1)地表产状为NE陡倾,深部为SW陡倾,金矿(化)体极可能位于低阻异常带且构造显示张扭性特征膨大部位,其深部找矿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9.
竹园北金矿处于秦岭造山带北带临潭—宕昌断裂带上,金矿体主要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毒砂化、绢云母化为特征,载金矿物为褐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黄钾铁钒。断裂构造及侵入岩是基本控矿因素,近NW向构造蚀变带和化探异常发育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0.
东平金矿位于辽西凌源-阜新金成矿带上,金矿(化)体主要赋存在硅化构造角砾岩、硅化流纹岩和硅化流纹质角砾熔岩中.矿石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其中自然金约占80%,银金矿约占20%.激电中梯及钻探结果显示矿体主要受北北西向构造控制,金矿(化)体主要位于高阻低极化率的F2构造蚀变带内.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综合异常22处,Ⅰ-4异常区经钻探验证发现多个隐伏金矿(化)体.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比邻区赵家沟金矿,初步推断其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同时认为区内北北西向构造蚀变带内具有的黄铁矿化、强硅化和碳酸盐化是主要的矿化蚀变信息,高阻低极化率及Au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带是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哈维特金矿床位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Gabgaba地块,是苏丹东北部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金矿床。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控矿构造研究,初步揭示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类型,基本查明了矿区的构造特点及其含矿性,为矿区进一步勘查指明了方向。该矿区金矿(化)体呈脉状,严格受NW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产于低绿片岩相的片理化带内,主要以含金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绢英岩或碎裂岩的形式产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绢云母化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就矿床成因类型而言,应属于造山型金矿床。综合分析矿区构造特征发现,矿区脆-韧性剪切带具左行特征,其内广泛发育NW、NE、NEE、NNW、NNE向断裂构造;NW向左行左列断裂、NE向右行左列断裂和NEE向右行断裂是本区最主要的含矿构造,而NNW、NNE向断裂多为成矿期后的断裂构造;矿区构造形成演化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挤压变形、后挤压和伸展作用三个阶段,金成矿作用主要形成于后挤压作用阶段。矿区今后勘查找矿工作应重点针对NW向、NE向断裂构造控制的金矿体展开。  相似文献   

12.
利用TM图像处理及构造岩性解释研究了线-环构造与金矿床的关系,建立了金矿遥感解译模型;通过研究金矿上的波港特征,建立了金矿波谱特征模型,最后确立了金矿遥感找矿信息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在翔实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对湖北大悟大磊山金矿床进行矿区填图,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充分分析大磊山金矿的控矿构造及矿床成因,认为该金矿导矿、配矿构造是一种新的构造类型,二者均不是断裂构造,而是燕山期区域广泛的岩浆活动使得大磊山花岗岩穹窿上隆,导致围岩沿接触面下滑,形成剪切带,该剪切带为后期热液提供了导矿、配矿通道;新元古代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为金矿提供了较高的金元素背景值,燕山期岩浆活动不但使金元素活化、迁移,也为金矿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金矿的矿床成因是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根据含金石英脉充填煌斑岩脉裂隙的地质特征,利用LA-ICP MS锆石U-Pb定年法获得了煌斑岩成岩年龄为126.8±2.0 Ma,从而限定了大磊山金矿成矿年代。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鹰嘴山金矿容矿围岩的研究及加里东期超基性岩含金性的评价,认为鹰嘴山金矿的金主要来自超基性岩,而且超基性岩浆的侵入为黒茨沟组火山岩中微量金的加剧活化提供了热力条件。同时研究了断裂控矿性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鹰嘴山金矿是一个与超基性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提出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发云夼金矿床与兰德砾岩型金矿床有关控矿容矿构造,矿体,矿石,矿床成因等特征的对比研究,从矿床地质角度确定发云夼金矿床是与层间滑动断层有关的角砾岩型金矿,而不是砾岩型金矿床,这种类型的金矿床与兰德等砾岩型金矿床在成矿,控矿机理上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北大沟金矿床矿石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奎城 《地质与勘探》2010,46(4):616-621
黑河市北大沟金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发现的与火山热液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床的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矿石的结构为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胶状结构。矿石的构造为致密块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金矿物为自然金,以裂隙金为主,其次是粒间金,包裹金只占少数,金矿物以细粒为主,载金矿物主要为石英。金的赋存状态较简单,属易浸型矿石,有用组分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工业利用价值。北大沟金矿与三道湾子金矿的矿石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相似,显示北大沟金矿的深部及外围具有巨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经区域化探异常查证及矿点检查所发现的王家沟金矿床产于商丹断裂南侧,是南秦岭泥盆系北成矿带新发现的一处小型矿床,其矿化地质特征完全可与镇-旬地区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相类比.王家沟金矿床矿脉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中金以微细浸染产出,并富含砷、锑和汞.因此,王家沟金矿床的发现使柞水-山阳晚古生代沉积地区也成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新产地,对今后在柞水一山阳寻找微细浸染型矿床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西洋鸡山金矿矿相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洋鸡山金矿矿相学研究楼亚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洋鸡山金矿,矿相学,矿物标型特征,隐爆角砾岩江西瑞昌洋鸡山金矿为长江中下游钢-金矿田中一个典型的独立金矿床。矿体赋存在燕山早期石英闪长玢岩与五通组地层接触带附近的隐爆角砾岩筒中,矿...  相似文献   

19.
张松林 《福建地质》2010,29(4):289-295
长兴金矿床主要产于长兴岩体钾长混合花岗岩及其外接触带交溪组变质岩中,矿体受断裂(裂隙带)控制,呈透镜状、不规则脉状分布,综合分析认为交溪组变质岩为初始矿源层,加里东期混合岩化使金在有利构造部位形成初步富集,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构造-岩浆热液叠加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床,其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卢克标 《福建地质》2004,23(2):104-109
奖坑金矿主要产于推覆体前锋的一系列叠瓦状缓断裂以及推覆体的后缘陡断裂中,为混合岩化、糜棱岩化变质热液金矿床。金矿体埋藏较浅、规模较大、品位、厚度较稳定。通过地球化学测量、地质构造等特征研究,预测金矿成矿规律.扩大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