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无锡地区的天气谚语中,有许多反映前后期天气相关的谚语,几乎全年各季皆有,如:“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伏里西北风,腊里船勿通”、“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清明桃花水,立夏田开裂”、“惊蛰闻雷,小满发水”、“清明无雨旱黄霉”、“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煞鳅”、“九后一次雪,百天要发水”、“霉里  相似文献   

2.
章正英 《气象》1979,5(2):13-15
在县站的予报中运用群众经验时,应针对不同的予报对象,抓住实质,深入验证,灵活运用。现谈谈我们验证天气谚语的几点做法: 一、验证天气谚语要研究其内在联系 保定地区流传着很多关于偏东风与降水关系的谚语。如“偏东风,雨祖宗”;“东风不转,阴雨不断”;“雨后东风雨更凶”等,到底它们之间有何关联,如  相似文献   

3.
我国劳动人民有着丰富的测天经验,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诗经里,就有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的记载,意思是说,早上西方有虹时,这天将会下雨。这就说明,群众测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用多种形式记载和流传下来的天气谚语和测天经验,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4.
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作斗争中,积累了许多与潮汛有关的天气谚语。例如:“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五、六”,“潮来有雨落”,“月傍星、发大水”,“台风等潮”等等。对于日、月引潮力与天气变化的关系,近年来已广泛引起气象工作者注意。 本文试图分析潮汛与天气变化的某些相关规律,以及本站如何以群众看天经验为线索,结合天气形势和单站指标,制作中期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技》1975,(1):33-34
每年2、3月份,是田阳地区早稻播种育秧阶段,这时正值冷暖季节交替,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每当冷空气南下,往往造成低温阴雨天气,给早稻播种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做好春播期预报服务工作,抓住冷尾暖头播种,防止早稻烂秧,我们在学习群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年观察分析,发现癞蛤蟆活动与春播期冷暖天气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几年来,我们利用癞蛤蟆的活动规律来预报春播期天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75,(6):33-34
群众经验“春风唤秋雨”、“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反映了天气演变存在着180天、150天的韵律关系,采用这种韵律关系,关键在于确定冷空气活动过程的预报指标。群众看天经验有很多是以风报雨,我们受到启发,采用了一月中最多风向作为预报因子,点绘最多风向曲线图,配合高空风时间剖面图、地面要素时间剖面图,构  相似文献   

7.
广文理 《气象》1976,2(2):16-16
“倒风要下雨”,是我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条看天经验。自1965年8月以来,我们遵照毛主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对“倒风要下雨”这条群众经验先后进行了120次的观测、验证和运用。实践证明,这条群众经验用来预报由睛转雨的转折性天气,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唐口是我县终南公社东面廿多里处的一个生产大队。站在我站观测场东望,常可看到该队附近的山脚下有一种云雾现象出现。当地群众称此为“唐口拉烟雾”。且很早广泛流传有“唐口拉烟雾有雨”的天气谚语。(一)烟雾与降雨的规律为了验证“唐口拉烟雾有雨”这条天气谚语,我们十多年来,一直对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7,(3):13-16
一、从“三暖一寒”说起“三暖一寒”或“奇暖三日必有一寒”,说的是内蒙地区冷暖交替的天气规律。意思是:暖几天,特别是“奇”暖几天之后,就要变冷。换句话说,一个突出的升温过程是寒潮降温天气的前奏。这条经验在内蒙颇为流行,广大气象人员对此也都有体会。本文围绕着“三暖一寒”列举大量现象,人对大量现象的概括、归纳与可能的解释中提出寒潮天气形成过程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一、预报思路: 农谚说:“一日大风百日雨”,“春季大风翻、百日下满湾”,“九尽狂风起、一百天下雨”。这些谚语说明天气变化存在着一定的韵律关系,也就是说前期的风和后期的雨存在着一百天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小麦“青干”群众又称“腾死”,是灌区小麦生育后期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危害程度随天气特点,作物生育状况,地势土质和农业技术措施而异,一般发生“青干”年份小麦可减产5—10%,严重的可达20%或以上。因此分析和掌握“青干”发生规律,找出预防措施对我区小麦高产稳产有一定意义。一、“青干”发生时期及其成因农谚有:“夏至后的雨,麦头上的霜”、“小暑前后的雨,秋天的霜”,说明“青干”主要发生于小麦灌浆成熟阶段,就灌区而言,大约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这段时间里,  相似文献   

12.
红云与天气     
陈洁 《气象》1978,4(11):13-13
早晨或傍晚,天空往往飘着绚丽的红云,有时绯红,有时紫红,有时淡红,霞光映照,光彩夺目。我地流传着不少有关红云的天气谚语,下面谈谈我们学习群众经验、观测红云的体会。 早红云与晚红云 “早发红云晚发雨,晚发红云晴几天”。我们统计了86次,  相似文献   

13.
甘肃河东地区伏期气温特征和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 言甘肃河东地区为雨养农业区 ,农业生产不仅和降水的多少有关 ,也与气温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从近几年情况看 ,由于长期干旱少雨 ,下垫面异常干燥 ,植被状况极差 ,尤其是 1 997年伏期 ,河东大面积持续酷暑天气 ,日平均气温超历史极端值或与之持平。由于高温作用 ,水汽迅速蒸发贻尽 ,土壤墒情极差 ,加之伏秋连旱 ,高温持续 ,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播种。因此 ,对于伏期干旱的研究 ,在研究降水的同时 ,对气温空间特征和时间趋势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中利用EOF、REOF ,对甘肃河东 9地市 5 6个测站 ,1 96 8~ 1 997年 30年伏期 4…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新疆区域自动站、乌鲁木齐风廓线雷达、多普勒雷达资料,针对2015年2月13日发生在乌鲁木齐地区的一次雨雪天气过程,从大气背景环境、风温垂直结构、冷暖平流及雨、雪相态转换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降水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是中亚地区高空脊向极区发展,脊顶北风引导极地冷空气南下,在西西伯利亚地区发展成大槽。大槽东移进入新疆地区后,槽后冷空气与北上的西南暖湿气流在天山山区汇合造成此次寒潮降水天气。乌鲁木齐机场出现雪转雨再转雪等相态转换,是由于先受冷平流控制,随着地面冷锋前部暖平流临近,低空暖层厚度加大,降雪粒子在降落过程中融化为雨滴,地面降水相态转为雨夹雪和雨,冷锋系统进入后,再次处于冷平流控制下,降水相态再由雨转为雪。风廓线雷达风场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空中冷暖平流的性质和转换与降水相态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风廓线垂直速度显示,降雪粒子与雨滴粒子相比,垂直速度较小且雨滴粒子主要集中在1000 m以下。利用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地面冷锋的移动、空中冷暖平流的变化,有助于对降水相态变化的预报。  相似文献   

15.
云向与天气     
李源 《气象》1978,4(5):6-6
在群众中常流传着“云跑西,披蓑衣;云跑南,雨成团;云跑东,一场空;云跑北,雨没得”等谚语。气象员也有许多关于用云向测天的经验,比如高、中云从西南方向或偏西方向有系统地侵入,予示天气不久由晴  相似文献   

16.
云霞     
同志,你打问高云霞?那可是干胡基地里泼水润(问)到向上了。我是云霞她哥。你也要到俺公社去,正好咱们一路走,一路片。俺妹子眼下是公社气象哨的头头,大伙叫她“公社里的管天人”。哎,不是我当哥的夸妹妹,俺公社谁不说高云霞有两下子,说风就是风,报雨雨就到。就连俺公社王书记也常问:“明格儿啥天气?”“多会儿有雨?”说云霞是公社的“气象参谋”哩。  相似文献   

17.
傲漫的夏季     
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在夏季的日子里,天上经常是晴空万里,骄阳似火;地上热气腾腾,炎暑逼人。有时也出现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但这仅仅是暂短的一瞬。一场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之后,接踵而来的仍然是酷热难耐的天气。人常说:“热在三伏”,热是夏季的标志。“三伏”就出现在夏季。每年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是伏期。在伏里经常出现烈日当空炎热酷暑的高温天气。比如一九七一年关中中部和东部,连续十七天最高温度在35℃以上。一九五三年、一九六七年连续出现八天日平均气温在30℃以上的炎热天气。极端最高达到42.6℃,安康和西安是我省夏季最热的两个高温中心,  相似文献   

18.
玉山地区终年四季多刮偏东风,风后多半下雨。群众谚雨有:“风是雨的头”、“四季东风四季下,只怕东风刮不大”、“东风吹、西风顶,不下雨不得行”,“风过午、连夜吼”等等。这些关于测风报雨的谚语,向有经验的老农访问学习,经过我哨几年来的反复实践验证,不断总结,初步摸索出风  相似文献   

19.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有5名专家参与了奥运会及残奥会开闭幕式消减雨技术保障工作,提供现场技术指导。专家们应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奥运人工消雨提供卫星、雷达和数值模式模拟等技术产品,为奥运会及残奥会开闭幕式的人工消减雨工作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因在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20.
天气变化,晴来雨去,冷暖交错,往复无穷。唯心论和不可知论认为:天机莫知,天有不测风雨。然而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天气变化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天有可测风云。目前,由于人们受科学水平和条件的限制,对天气变化的规律性,还缺乏完全的了解,天气预报工作,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作指导,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事物,揭露天气变化的矛盾,就能逐步摸清天气的演变规律,作出较准确的天气预报。近年来,我们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落实“两个服务”的实践中,反复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