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建谱 《铀矿地质》1994,10(3):175-180
本文介绍了土壤样氦气测量方法勘查隐伏陷落柱及其找深部铀矿的简要原理和应用效果。通过对5个实例的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在陷落柱边缘及其中部氦含量变化明显;在隐伏铀矿体的垂直投影部位,地表有较好的氦异常。从而说明:用该法可为煤矿寻找隐伏的陷落柱,可以探测与成矿有关的岩溶塌陷构造,寻找铀矿及各种断裂构造,可以为各种受断裂控制的热液矿床指明远景地段,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HE-602型氦质谱计是核工业部北京铀矿地质研究所,于1978年底研制成功的专用测氦质谱计。该仪器灵敏度高,精确度好,体积小,重量轻,是目前适用于野外氦气测量的主要测量仪器。氦气测量是一种寻找铀矿资源的新技术,是根据氦的放射成因及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对不同介质(如水、土壤、壤中气、岩石样品等)中氦浓度的测量,寻找断裂构造带,进行区域地质研究和构造填图;圈定铀成矿远景区,探测深部铀矿;勘查地热资源以及预报地震。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IP—1型离子泵测氦仪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技术特性。通过野外工作,证明仪器具有性能比较稳定、灵敏度较高,便于携带等特点。介绍了仪器在已知铀矿床上开展放射性水化学找矿的试验结果。测量资料表明,在有利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水氦异常能较好的指明深部铀矿化范围。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华北地区火山热液型铀矿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深部铀矿体的关系,选取冀北覆盖区典型的隐伏火山热液型铀矿——大官厂铀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大官厂矿区布置了土壤调查采样,并在有矿钻孔和矿化钻孔上方采集了土壤样,进行土壤瞬时氡、活动态铀及210Po测试分析,探讨这3种地球化学特征与深部铀矿体的关系。结果显示:高品位钻孔附近的土壤瞬时氡明显高于矿化孔,同时,土壤面积样中瞬时氡的高值与深部铀矿体对应较好;高品位铀矿钻孔中210Po略高,但面积性分布的土壤样中210Po的离散度小,分布较均匀,在矿区和无矿区的数值无差别;高品位孔中的活动态铀无明显异常,在土壤面积样中,活动态铀的最大值位于已知的无矿区。由此获得初步认识,在大比例尺上探测深埋藏铀矿体时,土壤瞬时氡浓度异常可以指示深部隐伏铀矿体的异常,而活动态铀与210Po异常不及瞬时氡灵敏。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来测量土壤或基岩中氡气的轻便仪器,并以苏格兰南部已知铀矿脉上的测量结果作为应用的例子。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每天可测80点。讨论了使用该法寻找铀矿时的一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小我国北方隐盲型砂岩铀矿找矿中钻孔布设的盲目性,实现快速评价,在二连盆地SNT地区开展了土壤氡法寻找砂岩型铀矿工作。经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在测区内固定了有一定规模的氡异常晕6个。通过氡异常评价并结合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条件,预测了3个远景段,经钻探在其中的一个远景段中发现了砂岩型铀矿化,表明在我国北方中一新生代盆地中开展土壤氡法寻找隐盲型砂岩铀矿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氦元素具有惰性和很高的扩散系数,同时,是一种在水中溶解度低,不易被吸附的稳定元素,其基本来源是~(233)U,~(232)Th的放射性衰变产物。因此,近些年来氦被认为是探测深部铀矿体的一种可能的指示元素。氦元素在地下的垂直分布是随深度递增的,而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是地质,矿产诸因素的函数。地下氦源通过扩散和液相渗滤来不断向地表迁移。岩石裂隙对扩散有着更重要的意义。由于近地表的土壤疏松,故其中的氦气多与大气中的氦造成平衡,因此壤中氦气测量在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近年发展起来的各种微区测年方法及其优缺点,重点介绍不同时期电子探针化学测年法在晶质铀矿/沥青铀矿定年研究中的发展状况及前人使用的分析测试条件,并展望了该方法在晶质铀矿/沥青铀矿定年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研究,认为该方法在铀矿物定年研究中将大有作为,尤其是在微小铀矿物(〈10μm)和多期次、多阶段铀矿体的微区定年研究中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徐凤山 《铀矿地质》1990,6(1):34-41
为进一步提高物化探方法找深部铀矿的效果,解决当前找深部铀矿中的一些地质问题,本文研究和分析了我国大部分铀矿床、区的地球物理平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可能反映的成矿、赋矿地质条件,据此探讨了找深部铀矿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式:伽码场高或偏高,铀含量分布离散度大,活化铀量高,钍铀比值小,钾高,附近水中铀、镭、氡、氦偏高,地表有微弱的放射性和非放射性异常,区域上处于重力梯度带和低稳磁场区以及遥感图像上的线性和环形“色线”发育、交汇叠加区的地质体,其深部很可能有隐伏铀矿存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应用壤中汞气测量在512、513等铀矿区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但在投入大面积生产时就显出了野外采样工具笨重和方法的有效灵敏度低等弱点。钋法找铀矿已在生产中较为广泛的应用。能否用钋法副样进行土壤汞量测量(简称土壤汞法)?土壤汞法能否反映深部铀矿信息?这是生产中提出的问题,需要通过试验解决。为此,我们从1982年至1983年先后在513和510两个矿区进行了此项试验与应用的研究工作,并已取得较好的成果。本文就其主要成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刘庆余 《物探与化探》1987,11(5):352-357
本文主要论述土壤热释CO2测量法在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上的试验效果,实测结果表明,该法是有效的.文章还对CO2法找钻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关取样技术、样品加工和分析测定方法也作了概述.最后认为土壤热释CO2 测量法可成为一种找铀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Orientation surveys were conducted over five deposits to test the potential of determining helium in overburden gas as a pathfinder for uranium mineralization and other deposits containing uranium or thori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via fixed tubes emplaced at depths of 6 m in backfilled holes drilled for this purpose. Compared to the atmospheric background value of 5.24 ppm v/v He, a variable weak anomaly (maximum 5.45–5.65 ppm He) was found over part of the Angela uranium deposit, N.T., in an arid area where mineralization is mostly at a depth of 60–90 m, at or below the water-table. Helium contents were mostly at background levels over a uranium deposit in the Officer Basin, W.A., where mineralization is at the water-table at 30–35 m, although radon gave a marked anomaly. Neither helium nor radon indicated the Manyingee deposit, W.A., which has uranium mineralization in a confined aquifer at 60–110 m. Similarly, no helium anomalies were found over the uranium- and thorium-rich Mt. Weld carbonatite or mineral sands at Eneabba.There appeared to be no correlation between helium distributions shown by groundwater and overburden-gas sampling at Manyingee or Mt. Weld. At Mt. Weld, groundwaters contained 0.06 to 13.60 μ/l He and overburden gases 5.24–5.47 ppm He, with the higher gas concentrations over country rock, where waters had background helium contents. It is presumed that equilibration between overburden gas and the atmosphere is far more rapid than that between overburden gas and groundwater, so that any helium released from the water is quickly dispersed.Overburden-gas helium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to vary according to overburden type, being 5.24–5.32 ppm where sandy and porous and 5.30–5.50 ppm where clay-rich and less permeable. These background variations, which are greater than the total background-anomaly contrast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for shallow soil gases, have not been accounted for in most trial surveys, nor has the possibility of similar variations being due to analytical error. From the data obtained,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helium can be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pathfinder for blind or concealed deposits using soil gas or overburden gas as sample media. Previous work on the use of soil and soil-gas helium determinations in uranium exploration is reviewed in the light of these findings and the concept and techniques assessed.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都加速了对氦气测量方面(以下简称氦法)的研究,并取得了肯定的地质效果。大量实测资料证实,氦法是一种可用于区域地质研究和寻找能源资源(首先是铀矿普查勘探)以及地震预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沈毛根  姚莉英 《铀矿地质》1989,5(4):254-255
本文介绍了用稀王水冷浸、活性炭富集测定铀矿床和土壤样品中金的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证据权重法及其理论基础,根据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成矿理论,应用由ArcView3.2二次开发形成的砂岩铀矿勘查信息系统软件在克鲁伦盆地内提取控矿信息,最后通过证据权重分析综合证据因子,完成盆地内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的远景预测。  相似文献   

16.
王伟 《地质与勘探》2019,55(5):1241-1249
砂岩型铀矿是我国目前铀矿勘查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北方中新生代盆地有寻找砂岩型铀矿的广阔前景。由于其埋深大、上覆沉积泥岩层较厚,常规物化探方法在该类型铀矿的应用效果不佳。本文在二连盆地巴音杭盖地区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CSAMT)和土壤氡气测量,在重点异常地段进行了CSAMT正反演和土壤氡气抽气试验,然后对推测的砂体和土壤氡气异常部位进行钻孔揭露,结果表明砂体厚度和位置与CSAMT推测对应的较为一致,并发现了好的铀矿化线索。该方法为该地区下一步砂岩型铀矿地质勘查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对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开展地球物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晚期小岩体归宿及其在找矿中的意义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提出了晚期小岩体不是花岗岩浆演化的产物,而是相当于超浅成的次火山岩。由于它与铀成矿关系密切,因而花岗岩型铀矿与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机理相同。对比火山岩中两大系列铀矿,即与次火山岩有关的早期铀矿和与红盆发生发展有关的晚期铀矿,认为花岗岩中也应有相应的两期铀矿。今后找富矿、找深部矿时应注意寻找早期铀矿。同时根据花岗岩中面型蚀变体的存在,推论在面型火山岩铀矿深部应寻找次火山岩型铀矿。  相似文献   

18.
水溶液的pH值对铀沉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成酸性或碱性含铀溶液,而后又发生中和作用,这是形成铀矿床的一对极有利的条件。接近中性的水介质有利于铀的沉淀。中和作用是各种铀沉淀作用的触发钮。由中和作用引起的铀的还原沉淀作用称为中和还原作用。铀的还原沉淀是在水-铀比电位值△Eh_水~U<0的条件下发生的(△Eh_水~U=Eh_水-Eh_0~U)。铀的还原沉淀不仅是依靠Eh_水的降低,同时与Eh_水~U的回升或下降速率有关。花岗岩铀矿床中往往不存在强烈的还原剂,热液上升过程中,一般很难提高它的还原能力,这时中和还原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研究铀矿成矿机制和富矿条件的一条新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