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西地区变质岩系基本上都呈南北-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点苍山变质带和哀牢山变质带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延伸800多km,向南东延伸至境外.滇西地区作为青藏高原构造域东南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大陆动力学领域走滑构造研究的热点地区.以往研究多侧重于对红河-哀牢山剪切带的走滑运动和点苍山、哀牢山的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2.
(一)地质概况元阳大坪金矿床位于哀牢山构造变质带南段南西侧,沿金子河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区内除少量煌斑岩、辉绿岩及中酸性脉岩外,其余均为闪长岩类。闪长岩体出露面积约100km~2,其中矿化面积约20km~2。外围为哀牢山变质岩系及古生代地层。  相似文献   

3.
<正>印度板块自从新生代以来(约60 Ma)向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导致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的形成(Lee and Lawver,1995),并伴随着印支地块沿着北西-北北西向的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发生了左旋侧向走滑位移(Chung et al.,2005)。在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东部边界哀牢山-金沙江断裂附近分布着北西向产出的新生代巨型富碱侵入岩带(张玉泉等,1987)。该富碱侵入岩带中产出有受大  相似文献   

4.
金平铜厂铜钼矿床赋矿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金平铜厂铜钼矿床赋矿岩体位于哀牢山-金沙江新生代成矿带南端,红河走滑断裂西侧,赋矿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斑岩及二长花岗岩组成。岩体锆石阴极发光图(CL)环带构造发育,不同环带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锆石LA-ICP-MS U-Pb年结果表明赋矿岩体主要是35.1±0.3Ma形成的。含矿岩体形成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红河-哀牢山左行走滑断裂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云南祥云马厂箐富碱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治华 《地质与勘探》2009,45(4):343-351
云南祥云马厂箐岩体是马厂箐铜钼矿的主要赋矿围岩,处于扬子板块西缘与北西向的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东侧交汇部位,属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二长斑岩和正长斑岩.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Th和U)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和Ti),且Ta、Nb和Ti具"TNT"负异常;LREE/HREE值为8.04~23.99,8Eu值为0.72~0.88,负Eu异常不明显.岩石的La/Yb和(La/Yb)N比值高,LR/HR、La/Sm和Ce/Yb变化较大.岩体的岩浆起源于壳一幔物质混合的一种所谓EM Ⅱ型富集地幔源;其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是俯冲进入上地幔的地壳物质与地幔物质发生了源区混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于碰撞后的板内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
云南哀牢山构造变质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前言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哀牢山构造变质带,以其独特的线形延伸、复杂而多期的变质迭加以及变质带东西两侧地质演化的明显差异,早为云南乃至国内外的地质工作者所瞩目;长期以来是讨论云南地质构造的核心课题。早期,从不同的角度,对哀牢山进行探讨,给以不同的地质构造名称,如“哀牢山变质带”、“哀牢山凸起”、“哀牢山地脊”、“哀牢山褶断带”等等。这些探讨,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哀牢山地质构造的特点,且都认为是不同地质构造单元间  相似文献   

7.
<正>1地质概况大坪金矿位于哀牢山构造带南段,行政区划隶属云南省元阳县。矿区出露奥陶系(O)、志留系(S)和泥盆系(D)地层,一套碎屑沉积岩及碳酸盐岩。岩浆岩主要有闪长岩,部分花岗闪长岩、二长岩-二长石英岩脉、辉绿岩、煌斑岩脉。金矿体为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产于小新街断裂附近的闪长岩体中,受次级北西向断裂控制。石英脉长度一般小于500 m,最长大于1200 m,厚0.4~0.6 m,延伸比  相似文献   

8.
<正>1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云南南涧县太平村(割救母村)附近,构造位置属于红河断裂及其派生巍山断裂右旋走滑作用下所形成的巍山盆地南端。区域构造主要受南部公郎推覆构造带、东部金沙江一哀牢山断裂带及巍山盆地中轴断裂的控制(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李兴振等,1999)。区内的岩浆岩属于喜马拉雅期大佛山岩群。其主要沿莲花山—大佛山背斜核部断裂贯入,岩性以正长斑岩和二长斑岩类为主。区内岩体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岩石  相似文献   

9.
<正>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哀牢山构造变质带,以其独特的线形延伸、复杂而多期的变质迭加以及变质带东西两侧地质演化的明显差异,早为云南乃至国内外的地质工作者所瞩目,长期以来是讨论云南地质构造的核心课题(范承钧,1986)。这一带地区以往地质工作以1∶100万和1∶20万区调成果为主,近年来随着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哀牢山构造变质  相似文献   

10.
位于西藏西北部和新疆西南部中间地带的西昆仑-喀喇昆仑山地区的羊湖、昝坎和苦子干火山岩岩体是哀牢山-金沙江新生代钾质碱性岩浆岩带的西延部分,A r-A r测年结果为18 M a~12 M a,结合该地区岩体的岩石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哀牢山-金沙江新生代钾质碱性岩浆岩带的岩浆作用东早西晚,始于始新世中期(41 M a)到更新世(0.3 M a~0.07 M a),岩浆作用时间长达40 M a。这一现象与印度、欧亚两大陆碰撞时间在50 M a~45M a至今是一致的,暗示其成因与印度、欧亚两大陆碰撞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二道沟镍矿115号岩体为原生硫化铜镍矿,岩体赋存于二道甸子-南木条子背斜北西翼内侧东西向裂控岩体群中.岩体侵位追踪于两组剪切裂隙形成的张性断裂中,以裂控岩体为主要含矿岩体,岩体与围岩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12.
区域地貭概述一、矿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中之位置: 本区为一陆台边緣区,是著名的呈北西—南东向的哀牢山結晶杂岩带,它的东北边是康滇古陆,西南边是滇越海槽。含矿超基性岩带大致与哀牢山平行而分布于結晶杂岩带的西南麓。  相似文献   

13.
马厂箐富碱斑岩体是马厂箐铜钼矿的主要赋矿围岩,属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岩体为喜马拉雅期的富碱杂岩体,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二长斑岩和正长斑岩.稀土元素丰度与分配在不同岩石中是不一样的,马厂箐岩体中∑REE为106.29×10-6~297.9×10-6,LR/HR为8.04~23.99,La/Yb为9.8...  相似文献   

14.
桃花村辉石角闪二长花岗斑岩位于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中段,是区内富碱斑岩带的组成部分。针对岩体中含有的单斜辉石,进行了其锆石U-Pb年龄和稀土元素组成分析。锆石LA-ICP-MS U-Pb测年表明,岩体侵位于35.9 Ma±0.5 Ma(MSWD=2.2,n=14),属始新世,与剑川-北衙区域已知新生代富碱性斑岩的年龄相近,也与整个金沙江-哀牢山剪切带新生代富碱岩浆岩的时代一致,认为与欧亚大陆碰撞后期陆内走滑拉分等作用引发的复杂壳幔作用密切相关,其演化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多地幔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15.
姚安和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2,自引:7,他引:32  
姚安岩体和马厂箐岩体属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位于NW-WNW向哀牢山-金沙江深大断裂东侧。姚安岩体主要为正长斑岩,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两岩体化学成分上具有富碱、高钾的特点。岩石富轻稀土和Rb、Sr、Ba、Th、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岩石的Rb/Sr、La/Nb和Ba/Nb以及LREE/HREE比值高,铕异常不明显,ISr值偏高,εNd值偏低。研究表明:(1)姚安岩体和马厂箐岩体形成于喜山期大陆弧伸展环境。两岩体的岩浆均起源于富集地幔(EMII),其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是俯冲带地幔楔内壳-幔物质源区混合的结果;(2)尽管姚安和马厂箐岩体在成岩构造背景、成岩时代、成岩方式和源区特征以及成分上高碱富钾等方面具相似性,但它们在岩性和组成上仍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源区物质部分熔融程度不同,以及岩浆结晶时温压和氧逸度等条件的不同所造成;(3)金矿化主要与相对高温、低压和高氧逸度的碱性系列岩浆活动有关,而铜矿化则主要与相对低温、高压和低氧逸度的碱性-亚碱性过度系列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1矿床地质特征元江红土型镍矿床位于云南省元江县和墨江县交接处,属扬子板块与思茅-印支板块之间的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之中的墨江超基性岩带。墨江超基性岩带岩体主要由纯橄岩、二辉橄榄岩等蚀变而来的蛇纹岩组成,并含有少量铬铁矿等暗色矿物,其中安定岩体和金厂岩体为带内较大单元(宋学旺,2006)。元江富镍红土风化壳就发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野外对哀牢山构造带漠沙镇、戛洒镇两地的哀牢山群中的构造形迹和形变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将哀牢山构造带的应力场初步划分为韧性和脆性两期,并通过对构造带中的各种小构造(片理、劈理、褶皱、构造透镜体、擦痕及节理等)进行构造解析,初步获得了哀牢山构造带中至少存在两期构造应力场,其主压应力方向: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向挤压,现今构造应力场继承了古构造应力场;最后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简要分析了哀牢山构造带两种不同构造应力场的动力来源,即可能与构造带所处的周边板块和深部流体挤压作用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18.
包亮亮  刘阳  陈四新  等 《江苏地质》2017,41(2):200-206
通过对安徽铜陵宝山陶矿区成矿规律的分析,提出矿区的成矿母液主要来自燕山期的新屋里岩体后期分异。多次涌动的新屋里岩体在燕山晚期形成成矿热液,这些热液沿着该地区在印支期形成的层间滑脱断层和切割较深的北西向断层通道输送,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发生右偏,使得矿体多富集在层间滑脱断层和北西向断层交汇处,特别是北西向断层的右侧。矿液在运移过程中逐渐远离新屋里岩体,随着温度的下降,矿液发生分异,形成靠近岩体的宝山陶矽卡岩型铜矿,以及远离岩体的泉水冲、大竹园矿段铅锌铁矿。  相似文献   

19.
榍石作为副矿物在哀牢山-红河剪切带新生代富碱侵入岩中广泛存在。原位获取榍石矿物内部微量元素、U-Pb年龄和Sm-Nd同位素的空间变化对获取矿物和岩石的成因演化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四级杆/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Quadrupole/Multi-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Q/MC-ICP-MS)与激光剥蚀系统(Laser Ablation,LA)联用,对哀牢山-红河剪切带5个富碱侵入岩体(桃花岩体、宁蒗-永胜岩体、哈播岩体、铜厂岩体和十里村岩体)中榍石开展了微区原位微量元素、U-Pb年代学和Sm-Nd同位素研究。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富碱侵入岩中榍石为岩浆成因,亏损Rb、Ba、P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Th、U、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榍石的稀土配分图均表现为明显右倾,不具有或具有弱的Eu负异常。与云南北衙、马厂箐矽卡岩矿床中的热液榍石相比,本文榍石在稀土元素组成上,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总量、较高的Th/U、LREE/HREE和Ce/Ce*比值,具有较低的Eu/Eu*、Nb/Ta、Zr/Hf比值。微区原位LA-Q-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研究区富碱岩体中榍石结晶年龄在32.5~37.9Ma之间,代表了岩体形成时代,与三江地区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及其附近新生代富碱岩浆活动高峰期(~35Ma)一致,属于青藏高原晚碰撞期岩浆作用的产物。榍石微区原位LA-MCICP-MS Sm-Nd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榍石颗粒的Nd同位素组成均一,表明榍石结晶过程中寄主岩浆的Nd同位素组成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各个富碱岩体之间的榍石Nd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在-6.8~-2.1之间,与全岩的同位素特征一致,表明榍石的原位微区Sm-Nd同位素可以作为富碱侵入岩研究中有效的示踪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上围花岗岩岩体出露于江西省龙南县最南端,区域上处于闽赣后加里东隆起西南缘与湘桂粤海西-印支凹陷带的交汇部位,是南岭花岗岩带南亚带之贵东(-上围)-白沙-大坝近东西向花岗岩带的组成部位,位于产铀的贵东岩体东侧(周新民,2007)。岩体周缘仅有震旦系、泥盆系和白垩系分布,第四系冲积层在岩体内沿沟谷发育。泥盆系出露于岩体北东缘、东缘、南西缘,为一套长石石英砂岩、灰岩、砂页岩互层的复理石建造。上白垩统分布于岩体北西缘,为一套陆相、河湖相红色粗碎屑岩。上围岩体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