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针对预报业务改革后县站的实际资料条件和具有的优势,通过地(市)台选用日本传真降水数值预报作预报因子,区(县)站选用本站温、压、湿要素作为预报因子,两者相结合制作分片客观定量降水预报的方法,为区(县)站根据市台指导预报和本站要素制作本地降水客观定量预报,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省计算机远程网建成,全省各地(市)、县气象局通过此网可以获取省台大量预报产品,这些产品对地(市)、县的预报制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省台天气预报指导中心的作用,使地(市)、县气象局获得省台的预报产品后可以系统、完整、方便、快速的显示、打印出来,我们开发了《陕西省气象台信息指导服务系统》,地(市)、县气象局通过此系统可以快速查看显示省台网上的各种天气预报、火险预报、降水量表、传真图显示。EPP预报,地方数值增强模拟预报等,为地(市)、县局制作天气预报提供了准确的指导信息。1系统的…  相似文献   

3.
汪克付 《气象》1994,20(3):47-49
简要介绍了一个与STYS接口的省-市-县配套的市级暴雨综合物理诊断预报自动化系统,即市台根据省台的指导预报信息,启动市台预报系统作出响应,再结合县站单站预报指标,综合判断作出全区预报。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县站直接使用市气象台指导预报,不独立做短期预报的可行性进行一些探讨,为今后县站调整预报业务提供依据。为了说明问题,现以绍兴市局各台站的降水预报及市台(绍兴,下同)与上虞站的温度、暴雨、寒潮预报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市台分县指导预报、县站独立预报及县站临近订正预报效果进行检验、对比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目前县站预报业务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指出:县级台站制作天气预报应在上级指导预报产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天气实况、经验指标等优势,重点做好临近订正预报,切实提高县站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制作县站解释预报的信息源有两个.一个是上级指导预报提供的空间场信息,另一个是单站要素中蕴含的时间场信息.这两种场信息构成了局地天气预报的信息座标系.县站是气象预报系统纵向输出的终端.县站预报系统由于外界负熵流(信息)的输入可使系统熵(不肯定性)减小.那么,若达到预期的预报水平需要的信息量是多少?其中指导预报提供的信息量又如何评价?研究解决这类问题将有助于对指导预报功能和解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淄博市预报业务人员队伍现状和业务布局进行了调查,对市气象台指导预报和区县局的订正预报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当前天气预报业务布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应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市县预报业务布局和流程,为实现省、市、县天气预报业务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分县指导预报评定检验系统是根据业务工作需要,以"辽宁省气象台中短期指导预报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为评分标准,使用VB语言为工具,应用分县指导预报及每日实况等基础资料开发研制的。系统实现了54个县站24—168 h的降水、温度等指导预报产品以及实况资料的自动入库、评定功能;建立了辽宁省指导预报评分统计平台,实现了对全省中短期指导预报产品按不同的预报项目、预报时段和预报区域的评定检验功能,基本实现了指导预报评分的标准统一化、操作简单化、报表规范化及评分自动化。通过对指导产品分站、分区和分时效的预报结果检验,可找出天气预报的薄弱环节,提高指导预报的水平,为各级台站提供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指导预报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指导预报准确率及各市县级台站对指导预报的有效使用及评价。  相似文献   

9.
我局从1985年起发布指导预报.几年来,指导预报从中长期发展到短期、短时,从公众发展到专业,从天气发展到农气,形成一个包括长、中、短、短时、专业和农气在内的、完整的指导预报业务技术体系.通过指导预报,推动了台站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目前,台站分工明确:市台承担研制和发布指导预报任务;县站以转发指导预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和资料随着预报业务的发展,我省各市(地)台和县站预报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给我省预报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不断提高预报服务的整体效益,很有必要对目前市(地)县的预报能力作出评价。本文采用天气较复杂,暴雨较多的1989、1990两年各市(地)台、县站12小时、24小时晴  相似文献   

11.
前言解释预报的基础是上级台的指导预报产品,常用的解释模式是"经验完全预报",即在上级台的指导预报完全正确的假定下,本站进行再加工,做出本站的具体预报.据理论计算:指导预报"基本正确"的下限水平是:概括率不能低于0.9,准确率不能低于0.3(对某一站而言,不是区域预报),在这样的水平下,县站解释预报的上限水平——预报成功率(CSI)大约为0.5,若指导预报低于上述水平,县站是没有能力解释的.据1970~1988年,7~8月资料统计,对大荔站的大于25(mm)降水而言,省台预报  相似文献   

12.
陕西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称NIFS短临系统)是一套集实况监测、智能报警、预警发布、人机交互和上下联动为一体的多功能预警业务系统。主要面向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的一线业务人员,通过与陕西省气象智能网格预报一体化平台、SWAN系统、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集约衔接,实现对省、市、县突发气象灾害临近预警服务的及时有效支撑。NIFS短临系统首创性研发了陕西0~2 h分钟降水预报、对流天气分类识别、暴雨客观预警等产品,通过报警信息自动推送、预报指导客观定量、上下在线互动留痕等方式,帮助各级气象台加快改进现有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流程体系,并为决策部门改进和完善陕西现行短临预报业务制度提供一定帮助。本文介绍NIFS短临系统主要功能及部分关键技术,包括天气实况监测、智能报警、强对流天气预报制作、人机交互订正、预报检验评估、智能管理等系统功能与暴雨预警信号智能报警关键技术,为其他省份气象部门研究开发本地短临业务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情况我市分县预报的研制试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一九九○年四月份开始进行全市分县预报对比试验.从九○年、九一年二年的对比试验结果来看,九○年市台预报和县局独立预报差距甚微,而九一年市台预报质量则明显高于县局独立预报.第二阶段从一九九二年开始,用市台预报替代县局独立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榆林地区辖十二县(市),过去地区台发布的长期预报都是以点报片,六个县(市)站各月都用本站独立的预报因子,通过六次独立的分析计算其结果代表某片加入到全区预报中来.笔者以为,六站中的某些预报因子相关性很好,只要取其一个,足可代表地区其它县(市),重复分析计算相关性好的因子,浪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加之,榆林地区农业气候区划报告亦得出下述  相似文献   

15.
根据江西省的气候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十五"建设工作指导方案,对全省环境气象指数预报的工作流程、指数分级、预报用语和运行方式进行了规范与调整,设计了省、市、县3级配套的环境气象指数预报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关键技术及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农用天气预报的定义,介绍了陕西省农用天气预报技术流程、指标体系及综合预报模型,并就进一步提升陕西省农用天气预报准确性及提高预报的服务效果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市、县开展农用天气预报业务提供相关理论与技术参考,实现陕西省农用天气预报业务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全面运行。  相似文献   

17.
影响我国冬小麦产量的气象因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收集整理了全国52个市、县冬小麦产量预报模型资料,总结撮出预报因子,通过定量分析,了解了影响各地区冬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大面积冬小麦产量监测和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VB语言为主要工具,编制了一系列适合于市、县级气象业务应用软件。包括:县发报业务系统,市对县指导预报产品的形成和分发,全市旬月报、农气报的分解和雨量收集,以及周边城市天气预报的调用等。通过试用,效果显著,极大地促进了临汾市气象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简单介绍了降水概率分县指导预报及面雨量的制作方法,为参考这两种指导预报的有关地区在命名规则及下发等有关事宜方面提供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思路为进一步提高市台对县站指导预报能力,针对当前天气预报水平和资料条件,我们在天气形势分型的基础上,分析、统计各天气型同各片降水量分布的关系。通过相邻各区(县)降水量的交叉相关分析,按照相关较好的原则确定分片结果。然后,按照不同天气分型的各片,根据天气图预报指标和降水数值预报的统计解释,建立了淄博市分片、定量客观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