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地质与勘探》创刊40周年。40年来,在冶金部的领导与关怀下,在冶金地质历届老领导亲自指导与冶金地质全体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地质与勘探》走过了40年的历程,回顾过去刊物办的很有特色很有成效,取得了辉煌成果,对冶金地质找矿与经济发展作出重要了贡献,《地质与勘探》深受广大科研、教学工作者,特别是生产第一线同志们的普遍欢迎,成为国内同行业里一份有较大影响的刊物,这都凝结着历届《地质与勘探》编辑人员工作辛勤汗水与心血,在这里我代表地质总局向历届在《地质与勘探》编辑部工作过的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和问候。  相似文献   

2.
贺词     
《地质与勘探》创刊至今已有40个年头了。在冶金部党组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与广大读者的关怀下,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发展做出了优异成绩。 回顾40年的发展历程,刊物所以获得各方面的好评和广大读者的喜爱,我认为主要有四条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报道思想,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二是得到冶金部党组及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三是得到各兄弟地质部门和  相似文献   

3.
《地质与勘探》1 957年创刊 ,至今已有 45个年头了。值此创刊 45周年之际 ,谨向为《地质与勘探》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届编委和编辑部的同仁表示衷心的祝贺和诚挚的谢意 ,感谢广大作者、读者的关心与厚爱。《地质与勘探》已出版 3 7卷 ,3 77期 ,发表文章 73 0 0余篇 ,计 3 850万字 ,举办讲座及专题介绍 2 0多种 ,是一份深受广大地质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矿产勘查与科研人员欢迎的综合技术性刊物 ,成为他们了解最新地质理论与技术 ,扩大视野、拓宽思路的好帮手。现在《地质与勘探》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 0 0 1年进入…  相似文献   

4.
贺词     
值此《地质与勘探》创刊四十周年之际,我作为你们几十年的老朋友和忠实读者,向贵刊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编辑部的同志们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和敬意! 四十年来,《地质与勘探》编辑部在冶金工业部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为冶金工业发展及其矿产地质勘查服务的宗旨,已经出版发行了349期,发表了大量影响大,水平高,实用性强的优秀文章,介绍了大批国内外地质找矿勘查工作的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经验。特别是针对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和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及时开辟新的专项栏目,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的科学研讨和提出对策建议,并出版了一些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著作和《国内外地质消息》等系列专刊,及时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提供了  相似文献   

5.
任重道远     
《地质与勘探》杂志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40年里程。 40年来,《地质与勘探》做为一本深受教学、科研,尤其是找矿勘查第一线广大同志欢迎的专业技术刊物,在国内地质找矿勘探界颇有影响,为推动我国矿产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欣逢《地质与勘探》创刊40周年,我以一名老探矿工程工作者的身份,向《地质与勘探》编辑部的领导与全体编审人员致以亲切的感谢、慰问和祝贺。是您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忘我的辛勤劳动,浇灌了探矿工程这支鲜花。  相似文献   

7.
由冶金部地质局和冶金部安环司主持的1987年度冶金地质探矿和安全工作会议,于2月24日至28日在太原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冶金地质各勘探公司、武警黄金部队、物探公司主管探矿、安全工作的领导、处(科)长、工程师、专业干部和部分先进队、机台的代表以及先进个人,共77人。长春冶金地质学校、《地质与勘探》编辑部、中南冶金机械厂也派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8.
值此《水文》创刊三十周年之际,谨向《水文》杂志编辑部的同志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尊敬的《水文》读者、作者和审稿者对《水文》多年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三十多年来,我国水文事业取得了很大进展,科技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为水利水电和其他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局一贯  相似文献   

9.
《地质与勘探》2006,42(6):102-102
原《地质与勘探》总编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林镇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林镇泰同志1935年10月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62年4月毕业于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稀有放射矿产地质勘探专业。曾任冶金工业部北京矿山研究院、冶金工业部地质研究所技术员、情报组组长;1970年5月起任《地质与勘探》编辑部负责人、副总编;1982年5月起任《地质与勘探》总编、冶金工业部资料馆副馆长、冶金部遥感中心副主任(正处级)等。林镇泰同志长期从事《地质与勘探》编辑工作,曾任冶金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矿…  相似文献   

10.
《地质与勘探》编辑委员会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六日至八日在北京举行.冶金部地质局局长朱国平出席了开幕式和闭幕式,并讲了话.编委会主任编委、冶金部北京冶金地质研究所所长康永孚和编委会副主任编委、冶金部地质研究所副所长雷新民分别主持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编委会成员和特邀代表共29人.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1982年参与《湖南地质》创刊筹备工作伊始,一直没有离开该刊编辑部,前后十年有余。在创刊十周年之际,回顾十年历程,并非无益。《湖南地质》刊物,是按照地质部1981年《关于公开出版地质成果的通知》中有关规定方申报筹办的,经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批准,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注册登记,领取期刊许可证后,于1982年8月创刊号问世,成为地质部地质成果公开出版系列综合性地质科技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陕西地质》是陕西省地质矿产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内容包括地质学各专业,着重刊载陕西地矿局及地矿系统单位在陕取得的地质研究新成果和新的地质技术、方法。目的是通过报导、交流和讨论,提高地质理论研究水平和地质队伍素质、促进地质科学的发展,推进我省地质找矿及矿产应用开发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陕西地质》1983年创刊,每年出刊两期,公开出版发行。1992年为创刊十周年,连同增刊已出20期。除国内发行和交换外,国外订阅和交换刊物的已有近四十个地学单位。十年来,《陕西地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地矿部系统省局级刊物中被认为是较好的刊物之一。这与积极为《陕西地质》撰稿的作者和关心、支持本刊的广大读者是分不开的。在此,《陕西地质》编辑部谨向作者和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铀矿地质》出版已经30年了,创刊伊始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为本刊题写了刊名。随着铀矿地质工作的发展,刊物有了重大的变化,从单一的铀矿地质逐步发展多学科、多专业,包括了铀矿地质各个领域。本刊编辑部为适应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还组织了“花岗岩成矿研讨会”、“铀富矿成矿条件”等专题研讨会,从而使刊物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成为广大科技人员交流经验、探讨学术的喜爱的园地,对于指导找矿勘探和科研、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刊曾两次获得原子能出版社系  相似文献   

14.
1988年4月5~8日,冶金部地质局在成都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安全工作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冶金地质工作会议精神,总结1987年冶金地质探矿和安全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号召全体职工奋创探矿生产全国一流水平。参加会议的有冶金部安环司、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的负责同志和各先进队、先进机台的代表,以及有关研究院所、专业公司、学校、武警黄金部队指挥部、《地质与勘探》编辑部的代表,共78人。会议听取了冶金部地质局副局长成辅民同志所作的题为“深化改革,确保安全,奋力争创全国探矿生产一流水平”的报告。 (一)报告首先估计了冶金地质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地质》为面向国内外的区域地质调查专业性刊物,暂为不定期。内容着重反映区域地质调查和有关成果,交流经验,推广新方法、新技术,报导区调动态,并介绍有关地质及其他边缘学科新理论、新观点等。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者以及从事矿产普查、勘探和地质科研、教学的同志们,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6.
日月穿行,星转斗移.《中国地质》(及其前身刊物)自创刊以来,至今已经历40个春秋,迈进了不惑之年.40年来,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在地矿部(地质部)党组(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在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下,《中国地质》虽然几经曲折,甚至停刊,但终究还是走过来了.坚定地走过来了.《中国地质》由创刊乃至成熟的进程中,无不浸透着地矿战线的广大作者、读者辛勤耕耘的汗水和心血.当此《中国地质》创刊40周年喜庆之际,谨代表编辑部向为它作出贡献及关心它成长的所有同志,深表我们最诚挚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相似文献   

17.
《地层学杂志》2007,31(4):I0006-I0006
《生物进化》杂志创刊于2007年3月,是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关于自然和生命的科普刊物。本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编辑部设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内。  相似文献   

18.
喜报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成功入编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这是本刊自创刊以来首次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近年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编辑部及主办单位高度重视办刊质量,为提升期刊质量,改选和扩大了编辑委员会成员,增加学术界有影响力的专家,编委由原来的28人增至52人。为扩大稿源,编辑部主动向专家约稿,策划出版了多期专辑,对所收稿件认真审核,坚持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严把刊物的质量关。  相似文献   

19.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好!在全国各行各业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日子里,我们召开《中国地质》创刊50周年的座谈会,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编辑部委员会,向今天光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50年来关心、支持、帮助《中国地质》并为其发展做出过积极贡献的领导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50年来默默耕耘在《中国地质》这片热土上的历任编辑和编委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还要特别向那些一直关注《中国地质》成长的广大作者和读者们…  相似文献   

20.
祝贺和感想     
《地质与勘探》在我国矿床学和找矿勘探领域里是很有影响的刊物,受到教学、科研,尤其是广大生产第一线同志的欢迎。作为一名读者,除了衷心祝愿《地质与勘探》在今后的岁月里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祖国地质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以外,还想借此机会谈一点菲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