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给国土资源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土地政策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通过认真学习《十一五规划纲要》,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土地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及土地规划、耕地保护、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土地征收征用等方面,迫切需要国土部门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供坚强的政策服务与保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职责,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土地管理的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国土资源部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头一年,为了做好"十一五"期间土地勘测规划的各项工作,广西区土地勘测规划院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勘测规划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而最近一个时期,各级政府都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包含其中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也正在制定之中.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已经是人们的共识.笔者结合我省大多数农村的村庄布局及农民的生活、生产习惯就新农村建设规划一抒已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具体部署.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那么,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国土资源部门应如何认识?如何支持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以电话或书面采访的形式,对河南省一些基层国土资源局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为了制定好"十一五"规划,2005年5月,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由中研室、中农办、财政部、建设部、人民银行和贵州省的有关同志,到韩国就"新村运动"进行了考察.我作为考察团团长,深深感到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建议>的精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高度,切实有效地加以推进,要借鉴韩国经验,形成奖勤罚懒的机制,在政府的支持下,主要靠农民自己的努力,尽快改变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式之一,有着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内容,其合法性是客观的,法律和政策依据齐全,只需要站在依法行政观念上,正确适用法律和政策,即可解决建设当中认识不一致的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一、新型农村社区是村庄建设的新政策新农村建设起始于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它是经济建设的新生事物,至今,从中央到地方非常重视,并列入重要日程。对此,河南省委、省政府既有规划纲要也有实施性文  相似文献   

8.
2008年8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10月23日, <纲要>正式公布实施.作为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 <纲要>关系社会各业,关系千家万户,其发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1月13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受邀走进中国政府网演播室,就贯彻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与主持人和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通知>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要求,科学分解并层层落实<纲要>确定的土地利用主要指标,尽快组织完成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并依照法定程序报批.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完成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已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发布.记者就<规划纲要>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1.
<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不是第一次提出的工作目标,但党中央在新的背景、新的形势下,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又一次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并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作出了全面部署,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入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紧接着,浙江省、宁波市等不少省、市的规划大纲经修改完善后也陆续通过了国土资源部评审.不久前.新一轮规划修编中第一个省级规划<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获国务院批准.全国各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也是3月份全国“两会”的热门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体现了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决心和信心,集中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项光荣的历史使命。其中,严格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科学土地利用规划、积极搞好土地整理等内容,与国土资源工作密切相关。近日,记者就国土资源部门如何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采访了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福和。  相似文献   

14.
探索土地开发整理新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期间一项重大任务,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实践证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密切相关.努力创新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笔者在本文就此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这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如何加强土地和村镇规划管理,服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这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如何加强土地和村镇规划管理,服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管理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国土部门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点问题.提出了严格保护耕地,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最好支持;新农村建设要依法用地、规划先行;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中低产田改造,是新农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新农村建设的长期任务等一系列观点.切实有效地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18.
商务部、国土资源部日前联合下发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提高和坚持集约化发展,做好土地利用和发展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做好农村建设用地的控制和保障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重要任务.为此,必须引起重视,认真研究,抓好落实,确保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编制出科学、合理、详尽的规划,从而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结合惠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农村建设用地的现状、特点,进行剖析,提出新一轮修编中农村建设用地的控制与保障的重点和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下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它将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大力推进农村建设.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如何搞好国土资源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学习文件的体会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