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捷  甘萌雨 《地理学报》2000,55(5):254-255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旅游地理学>(修订版)(保继刚、楚义芳编著)1999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的第一版先后6次印刷,印数达2万多册,在同类教材中位居前列,并得到了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的一致好评.1995年荣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中青年奖.此次修订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理科地理学"九五"规划教材,在一版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旅游研究及动态增删了若干内容.该书既是一本旅游地理学优秀教材,也可以说是我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一个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陆玉麒 《地理学报》2021,76(6):1571-1572
在给北京大学研究生开设"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近20年的基础上,贺灿飞教授经过进一步的系统化梳理与提炼,著述了《高级经济地理学》教材,于2021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一本面向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在我国经济地理学教材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代表着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生教学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正生物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但我国长期缺乏《生物地理学》教材。由殷秀琴教授等编写的《生物地理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于200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首次编著出版的适合高等院校地理专业本科的《生物地理学》教材,修订后的《生物地理学》(第二版)于2014年9出版。该《生物地理学》教材基于植物、动物区系,植物、动物群及其生态地理规律基本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由韩渊丰、张加恭、张争胜编纂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区域地理>(第二版)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全面继承和吸收了我国现代地理学各分支及区域综合研究的学术精华,同时在区域地理学的内容选择、学科体系、编写思路、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为我国普通高校<中国地理>课程的教材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张捷  甘萌雨 《地理学报》2000,55(2):254-255
“面向 2 1世纪课程教材”《旅游地理学》 (修订版 ) (保继刚、楚义芳编著 ) 1 999年 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的第一版先后 6次印刷 ,印数达 2万多册 ,在同类教材中位居前列 ,并得到了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的一致好评。 1 995年荣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中青年奖。此次修订作为面向 2 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理科地理学“九五”规划教材 ,在一版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旅游研究及动态增删了若干内容。该书既是一本旅游地理学优秀教材 ,也可以说是我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一个新进展。作为一本面向 2 1世纪的课程教材 ,该书把握了旅…  相似文献   

6.
姚鲁烽 《地理学报》2006,61(5):F0003-F0003
耿莉萍、陈念平撰写的《经济地理学》已于2006年3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是21世纪高等院校专业课系列教材之一。全书从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多学科角度出发,在系统介绍经济地理学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多要素综合分析和系统分析方法,对国家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空间经济问题展开研究。书中主要论述了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条件、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国际分工与竞争、经济活动全球化及其地理意义、经济全球化中的企业、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可持续痔展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杨士弘 《地理科学》2003,23(2):255-255
由朱颜明、何岩等编著的《环境地理学导论》,于2002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地学学科重要教材之一。研究生教材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国内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讨论环境地理学的书籍。为适应21世纪我国环境地理学高级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者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该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环境地理学研究和研究生教学实践的结晶。环境地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科,是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8.
李小建  娄帆 《地理研究》2023,42(2):563-579
教材在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强中国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本文选择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等国近期出版的13本教材,进行内容特点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教材均侧重于经济活动的不同空间维度分析,较少考虑经济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关系;但近期显示出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利用、绿色发展问题的部分关注。(2)对学科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权衡差别较大,除少数(4部)教材理论分析内容占重要地位外,多数(9部)以对近期世界和相关国家出现的重大且空间性明显的实际问题分析为主,同时注重其理论的解释。(3)面向英语国家使用的教材较多关注世界性问题和国际上代表性理论观点,其他教材在理论和实际问题分析中,注意突出本国经济地理学特色:俄罗斯经济地理学已转向社会经济地理学,德国在承继规范研究传统基础上突出关系经济地理学,法国关注世界经济地理多样性,日本关注城镇和乡村社区经济地理研究。受此启迪,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中,应注重把握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背景特色和研究成果特色,坚持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性,突出特殊政府体制下和特殊文化积淀下的经济地理机制,突出大国经济空间格局规律和经济...  相似文献   

9.
李小建 《地理研究》2021,40(9):2704-2706
贺灿飞教授是一位创新力旺盛的杰出经济地理学者.尽管我们保持着一定的接触,但是和他的著述见面的频率远远超过人际实际交往.近些年来,他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出版的中英文著作如雨后笋立,在演化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等领域很有建树.几个月前,又欣喜地读到他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100万字宏大著作《高级经济地理学》.这是他在20年来给北京大学研究生讲授"经济地理学进展"的基础上,将相关讲义系统梳理和提炼的成果.本书出版,标志着中国高水平的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必将在推动中国经济地理学教学与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旅游发展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非常活跃和发展演化很快的学科.近30年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演化带动了旅游发展理论的演变.回顾旅游发展理论研究的进展,依次有依附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社区研究方法、福特主义、弹性专业化和全球商品链理论,这些理论在旅游方面的应用和研究,从时间和数量上都明显滞后于生产实践活动,说明旅游研究还处于经济地理学科"边缘化"的地位.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在迅猛发展之时,旅游发展理论的建设更应与经济地理学紧密结合,由"边缘"走向"核心".  相似文献   

11.
最近,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南威教授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自然地理学>(第二版)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这是我国地理学界在大学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2.
推荐阅读     
正1.詹秀娣,袁孝亭.高中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视角及其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2(4).2.张立峰,王向东.基于地理学"整体性"思想的中学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8).3.张亚南.课程标准卷高考地理学科命题摭谈[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  相似文献   

13.
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贺灿飞  郭琪  马妍  范帅邦  赵瑜嘉 《地理学报》2014,69(8):1207-122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广泛融合,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本文对这一时期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思潮演变、热点研究领域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西方经济地理学在经历了地理学的“新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新经济地理学”两个影响深远的变革后,研究领域和主题逐步走向多样化与复杂化。本文综述了8个热点研究领域,包括区域与地方发展、经济全球化、产业地理、劳动力地理、创新与创意地理、消费地理、环境经济地理和金融地理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经济地理学与政策研究的关系,最后总结了西方经济地理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末,由吴传钧主编的《中国学术大典·地理学》总结百年来研究中国地理的国际学者。"在20世纪前后约60年间,美、欧、日等资本主义国家派出的一些近代地理学的创建者来华考察。虽然动机不一,但也撰述了一些水平较高的地质地理学著作,促进了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其中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沪江大学执教的葛德石(George B.Cressey)所著《中国地理基础》一书,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中国近代地理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人口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世纪之前的人口地理学只是从属于传统地理学的人口地理研究.进入20世纪,人口地理研究尚未从人文地理学中独立出来,内容上延续了拉采尔的人类地理学思想;二战以后,人口地理研究逐步向人口地理学纵深发展,50年代人口地理学逐步成形.20世纪后半叶,人口地理学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出生率与老龄化、迁移与流动、人口与脆弱性等世界性...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传统区位理论早在20世纪初即已开始从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来考察产业集聚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与产业集群有关的企业网络、新产业区、区域创新系统等问题受到关注.至于新经济地理学,则是基于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运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来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及其动力进行模型化分析的.当前,国际经济地理学的多角度转向也相应带来了产业集群研究的多元化特点,因此,我国的产业集群研究应结合这一特定背景,以经济地理学(包括新经济地理学方法)为基础,结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而形成并突出集群研究中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研究动态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经济地理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自1954年日本经济地理学会创立以来,经济地理学先后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转换阶段。在起步阶段,区位理论和区域经济地理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在发展阶段,主要是致力于发展独自的理论,地域构造论和地域经济论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在转换阶段,主要是引进欧美经济地理学的最新成果,经济空间系统论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日本经济地理学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人文化的背景下,在研究方法论上和研究内容上均发生很大变化,主要体现为如下五个转变:①重新构筑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从“地域构造论”向“经济空间系统论”的转换;②扩大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现象,将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等纳入研究视野,从狭义的经济地理学向广义的经济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转换;③从地方尺度向全球尺度研究的转换;④从物质的生产和流动的空间过程及空间结构向非物质方面的转换;⑤从致力于发展独自的理论向注重和欧美经济地理学前沿研究领域相接轨的转变。日本经济地理学发展变化与最新研究动态对于同样处于转换期的中国经济地理学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李小建  苗长虹 《地理学报》2004,59(Z1):153-161
从地理学家的制度、文化、关系和尺度转向及主流经济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诸方面,评述了西方经济地理学近年的研究进展,指出这两支脉络交互学习有利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应科学借鉴西方经验,注重在研究中分析和提炼理论问题,不断引进相关学科理论,合理使用模型和计量方法,加强微观视角和政治经济研究;在此基础上,应重视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背景,科学看待已有研究特点,发掘特殊的思维方法.中国国情下的独特问题的研究,比如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区域文化与经济关系研究,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等,对于推出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成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区域研究中的外部性认识及其科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地关系"和"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两大传统,区域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重要体现.在地理学的"区域范式"下,存在两类不同的区域系统,即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它们在地表空间上的叠加会产生"空间冲突",并导致经济区域的外部作用.地理学已经发现和积累了大量的区域外部作用的地理事实.由于我国独特的区域制度和"行政-经济"区...  相似文献   

20.
余金艳 《地理学报》2021,76(2):503-503
科学思想与方法的创新及应用是学科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国家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的首批重点项目,"地理学方法研究"出版了《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包括专著、教材、译著三大系列,共32册的丰硕成果。《经济地理学思维》便是这批优秀成果中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