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华诗 《海洋与湖沼》2005,36(3):226-226
海藻遗传学是研究海藻遗传和变异的遗传学分支,是海藻种质改良的理论基础。第一部藻类遗传学专著《The Genetics of Algae》是1976年出版的,主编是美国藻类学家R.A.Lewin先生,此后没有这方面的专著出版。这本由中国海洋大学张学成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秦松研究员、上海水产大学马家海教授、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璞研究员等编著的《海藻遗传学》是我国在该领域的首部专著,  相似文献   

2.
范晓,男,出生于1942年10月,1967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藻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海藻化学和藻类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尤其在海藻工业的开拓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自70年代开始,他主持完成了农业部的“全国海藻资源调查及其利用”,“海藻Algin提取新工艺”,“电渗析法提取甘露醇工艺研究”,以及基础理论方面的“海藻化学组成的研究”等;国家科委“八五”攻关课题及科学院重点项目“海藻活性碘的研究”,“海藻碘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海藻化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纪明侯 《海洋与湖沼》1965,7(3):306-328
三百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从红藻制取琼胶的方法,并且还从褐藻中制取玻璃制造业所需的钠碱,但是只到1881年,Stanford首次从褐藻中发现褐藻酸,并提出其工业用途后,海藻的化学研究才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后,随着海藻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对海藻发生了兴趣,对各种海藻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成分,特别对褐藻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藻化学及其工业利用的研究是在解放以后才蓬勃发展起来的。解放前,这门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当时海藻养殖业极为幼稚,养殖对象只海带一种,养殖规模很小。在海藻工业利用方面,褐藻的利用尚未萌芽,红藻的利用,全国只在北方有几家利用天然冷冻法生产琼胶,生产凋敝。1927—1949年的23年间,一共只有8篇报导,主要为海藻含碘及其他无机元素的分析测定。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藻化学及其工业利用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三十年来,随着褐藻工业的发展,各方面相应地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不仅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海藻化学及其工业利用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研究员编著完成的英文版专著日前已由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和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该英文专著作为浙江大学-施普林格合作出版的优秀学术专著系列--<中国科技进展>丛书(Advanced Topic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之一,由浙江大学和德国Springer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浙江大学-施普林格科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德国Springer出版公司负责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外的发行,浙江大学出版社负责中国大陆地区的发行.该英文专著是我国第一部在国外发行的有关中国边缘海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专著,由6章29节组成,共计101万字,662页.  相似文献   

6.
书讯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宋金明研究员完成88万字的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专著———《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日前已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专著由曾呈奎院士、秦蕴珊院士、袁业立院士分别作序,山东泰山科技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全球变化研究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心的重大科学问题,而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又是全球气候变化与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区域性响应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迅速发展,海洋学研究实现了空前的学科交叉,海洋学过程研究获得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海藻中的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晓  王孝举 《海洋科学》1994,18(4):16-20
碘是自然界中的稀有元素,除动植体内含有一部分有机碘外,基本是以无机盐的形态存在。已有的研究表明,生物体的组成与生存的环境及营养条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海洋是“无机盐之宝库”,这直接影响了海洋动植体的化学组成。特别值得研究的是,海洋生物体内碘的分布最为典型地反映了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论及了海藻这一特定海洋植物中碘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特征。以此为借鉴,研究中国海藻中碘的化学特性,为更有效地利用海藻中的碘提供理论基础。1海藻中碘的分布特征由于海藻生长在海水这一特…  相似文献   

8.
范晓  张燕霞 《海洋科学》1987,11(2):63-66
海洋中的藻类资源极为丰富。海藻的化学组成特殊。它除含有大量的诸如海藻胶、淀粉、甘露醇等非含氮的有机化合物以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一般陆生植物无以比拟的碘、钾、钙、镁、铁、锰、钛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的维生素。据研究,海藻作为食用的价值就在于其碘化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作用;大多数海藻对人体和动物既无毒性又无过敏反应,对人体是属于疗效保健食品,而对家畜、家禽  相似文献   

9.
顾宏堪 《海洋与湖沼》1997,28(1):111-112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年学者来金明同志独立完成的35万字的《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专著,将于1997年1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著是中国第一部海洋界面化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专著。作为学科交叉新的生长点,海洋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的研究在国际也不过刀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仅有10多年。由于海洋沉积物一海水界面过程参与了海洋中许多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所以已成为当今海洋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是著者及其研究组10年来把当今海洋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沿海经济海藻化学成份的测定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于1988-1990年在中国沿海十几个省区采集大型经济海藻样品60余种,应用高压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米光栅摄谱仪等分析手段,全面系统地测定其化学成份。结果表明,其中的有效成份为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维生素、脂肪酸、纤维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目前在于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海藻并建立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纪明侯 《海洋科学》1981,5(3):63-63
藻胶(Phycocolloid)海藻中的绿藻、红藻和褐藻,都含有多种高分子多糖。其中褐藻和红藻所含多糖分散于水中呈高粘度或高凝胶强度,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藻胶通常就是指这些有经济价值的海藻多糖。 褐藻胶(Algin)是从褐藻加碱提取出来的一种水溶性高粘度胶体。为各种褐藻所共同含有的一种细胞间多糖。褐藻胶包括水溶性褐藻酸钠、钾、铵盐以及水不溶性褐藻酸及其钙、铁盐等,但在市场上  相似文献   

12.
海藻中碘的化学种态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化学分离结合中子活化法研究了海带、网翼藻、海黍子、松藻、石莼、礁膜和江篱7种海藻中总碘及水溶性碘、有机碘、I-和IO3-等不同形态碘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藻中碘及其化学种态差别较大,海带中碘含量最高,达734×106(湿重),且99.2%的碘为水溶性碘.其他几种海藻中碘含量较低,且水溶性碘仅占16.5%~40.8%.海藻浸出液中碘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占浸出总碘量的61.0%~92.7%,其次为有机碘占5.5%~37.4%,IO3-含量最少,仅占1.4%~4.5%.该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海藻的富碘机制可能不尽相同.从食用的角度看,其中碘的生物利用度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何培民 《海洋科学》1992,16(4):22-22
上海水产大学受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委托,于1992年2月24日~3月9日举办“第一届海藻生物技术培训班”,为期14d。本届培训班由上海水产大学王素娟教授等5位教师主讲,主要介绍国内外海藻生物技术进展及最后成果,并系统地讲授海藻生物技术理论知识及传授紫菜体细胞育苗技  相似文献   

14.
海洋资源化学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仲怀 《海洋科学》1995,19(4):71-73
海洋资源化学是海洋化学中一门新的分支学科。英国J.P.Riley等(1975)[2]对海洋中无机物、海藻及海洋药物等的提取技术和工业有较详细的阐述。此后德国K.Schwochau(1985)[3]发表了海水中无机物提取的专题文章。但是,整理出版成专著的是我国的孙玉善教授(1991)[1],此书总结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及一些新的论述,是海洋资源化学发展历史的总结,对近代海洋资源化学发展概况作了较完整的阐述。对推动我国海洋资源化学的研究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海洋资源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基础学…  相似文献   

15.
纪明侯 《海洋科学》1981,5(3):48-51
1980年8月在瑞典举行了第10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会议目的是交流海藻学方面特别在海藻的养殖与化学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所长、吴超元副所长和纪明侯同志代表我国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我国首次参加海藻学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 会议于8月11日至15日在瑞典哥德堡(G(?)teborg)市的“Svenska M(?)ssen会议中心”举  相似文献   

16.
宋金明 《海洋与湖沼》2020,51(4):695-704
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年来,海洋化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科学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洋化学的发展愿景。建国初期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是我国海洋化学研究的主要奠基者和引领者,70年来一直是我国化学海洋学、海洋生物资源化学利用以及海洋腐蚀与防护等领域的中坚力量,为中国海洋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1950—1990年,系统获得了渤黄东海重要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发现了黄东海溶解氧存在最大值系冬季保持而来;构建了大型海藻经济组分提取的系统化方案,奠定了世界最大规模海藻化学工业的基础;系统开拓了我国海洋腐蚀与防护领域的研究。1990—2020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化学研究全面与国际接轨,系统研究了中国近海化学要素特别是微痕量无机/有机组分的分布迁移转化特征及机制,提出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系统思路;研制成功褐藻多糖硫酸酯治疗肾衰新海洋药物,发现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海洋活性物质,在应用海洋化学领域也有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青岛日用品化妆厂合作研制生产的海藻精华系列化妆品,已投放市场,为美化人们生活增添了一新品种,于1990年获全国首届美化生活商品大赛金奖。这种新型化妆品,是由营养性海藻多糖及色素等提取物为添加剂的天然型化妆品,具有安全和保健效果,产品质量达到部颁标准,是国内首次研制生产的以海藻提取物为原料的化妆品,为我国海藻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属国内首创。该产品投资少、见效快、工艺操作简单、原料丰富。如生产5—10吨海藻提取物,则可生产100吨化妆品,年产值可达几千万元,  相似文献   

18.
海藻中的色素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叶绿素(Chlorophyll)、类胡萝ト素(Carotenoid)和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海藻中除含有与高等植物共有的一些色素外,还含有进化较为低级的特殊色素。类胡萝卜素是海藻中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类色素。据有关专家保守估计,每年全球天然类胡萝ト素的总产量约为108t(Zechmeister,1958),而褐藻黄素是最丰富的一种类胡萝ト素,且是许多海藻的特征色素。由于类胡萝ト素功能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和性质的独特性,因而使之成为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药物学和物理学,以及其它分支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结果,较全面、系统地综述了各种海藻中类胡萝卜素的结构、分类、性质和功能等,并对其在食品、医疗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范晓 《海洋科学》1991,15(2):17-18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青岛日用化妆品厂协作,经过近两年的试验研究,一种独具特色的天然化妆品系列海藻精化妆品研制成功。1990年9月由青岛市科委、青岛市一轻局共同组织的专家鉴定会正式通过。专家们认为,海藻精化妆品的研制是国內首创,产品性能独特、安全保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细胞激动素(Cytokinins)是植物激素的一种,广泛存在于陆生和水生植物中。绝大多数细胞激动素是嘌呤环的衍生物,在C5位上有一个取代基侧链,它们的化学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Skoog et al.,1970)。细胞激动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张,调节细胞分化,形态建成及延缓衰老等。 人类将海藻作为肥料利用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最初人们将施用海藻肥取得的促生长效果归因于海藻含有多种无机营养成分。近30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研究表明,海藻中含有多种植物激素,其中的细胞激动素是关键的功能成分,对植物具有特别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而且,作为一种内源性植物激素,细胞激动素在海藻本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促进藻类细胞的分裂、伸长、活性延迟及细胞内营养物质的运输等(IL. etham et al.,1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