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传授子女写诗的秘诀时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里所说诗内的功夫,应该是指写作的基础知识和技巧;至于诗外的功夫,涉及面就相当宽泛了,既有书本的,又有社会的,既有理论的,又有实践的,是一个提笔为诗者知识容量、人生阅历、思想修为、勤奋程度.  相似文献   

2.
用形象化、精炼化的语言即采用诗歌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这样做的好处是:①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②对知识脉络一目了然,对其思想内涵理解的更加深人。这种做法对于人文地理来说效果特别明显。如选修(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一节可用下面一首诗“三峡工程”作为课堂总结:  相似文献   

3.
~~有苎翁泉,又呼陆家井。唐隐士陆羽号‘桑苎翁’,著有《茶经》传世。陆家井为苎翁泉。余杭县志也有类似记载。”(《集刊》1986年第一期总第三期)于是把陆羽著《茶经》的地点进一步定格在余杭双溪。接着,又有张堂垣先生的《陆羽泉记》,称:“弟子沈君偶见《双溪十景诗》,其中记有苎翁泉,知余正苦于寻觅,乃撕下此页,辗转送来。”又说:“根据县志记载,几经查访,果在双溪附近找到苎翁泉。又据《双溪十景诗》、《苎泉怀古》诗和《余杭县志》所记,陆鸿渐隐居苕溪,当更确切。”(《集刊》1989年第一期总第六期)所谓的《双溪十景诗》被称为“古书”,…  相似文献   

4.
明朝是旅行家辈出的时代,王士性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位。他“少怀尚子平之志,足迹欲遍五岳”,其一生游历,除福建外,遍及当时的两京十二省。“余已遍海内五岳,与其所辖之名山大川而游,得文与诗若干篇记之矣。”其所记之文即是众多精彩的游记与记游诗,结而成集为《五岳游草》,其文“极简练,而又文采焕然”。  相似文献   

5.
苇韦 《中国地名》2014,(6):46-49
政尚清廉诗传南北首倡神韵独领风骚勤于著述名垂千秋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一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为清初名著一时的“神韵派”领袖,济南府新城县(今山东桓台)人。生于明崇祯七年,卒于康熙五十年。死后因避清世宗雍正皇帝(名胤祯)讳,改名士正,清高宗乾隆皇帝觉得“正”与“祯”差异较大,为避免一代诗宗的本名年深日久而流失不传,于是特赐名士祯,又补谥文简。所以,长期以来,满清的各种官修文献中都称他为“士祯”,其本名反而长期不传。  相似文献   

6.
漫话历下亭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游览过大明湖历下亭的人.恐怕没有人会不记得亭南东西长廊朝南廊柱上镌刻的这副对联。此联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书,出自杜甫《陪李兆海宴历下亭》一诗。全诗为:“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夏,杜甫在其“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齐赵之游中来到了济南,与当时的北少郡太守李邕相遇甚欢,遂在大明湖中历下亭摆酒,并留下此千古绝句。 “历下…  相似文献   

7.
石鼓山位于衡阳市东北,是蒸水与湖水的汇合处,有“湖南第一胜地”之称。郦道元《水经注》载:“临丞有石鼓,高六尺,湖水所经。”这里是一峰屹立,山水相映景色十分秀丽。“石鼓郁嵯峨,截然踞沧洲”。自古以来,历为游览胜地。据《南岳志》载:“三国时,诸葛亮练水师在此。其所以叫石鼓山。”有两种说法:一说山形似鼓;二说蒸水与湘水会合,水激石崖,其声似击鼓。晋代庾仲初的观石鼓诗称:“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又曰“翔霄拂翠颠,绿涧漱崖间。”在  相似文献   

8.
据考古学家报道,汉代马王堆中发现的未腐烂的2000多年前的西汉古尸手中就握有丁香。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早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即有记载,称之为“丁于香”。丁香人药最早见于南朝齐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里,称之为“鸡舌香”。丁香是植物丁香树的花蕾,因为其形像“丁”字,且有强烈的香味,故称之为了子香,简称丁香。又因之花蕾干燥后酷似鸡舌,又名鸡舌香。日本《和汉药考》中还有“百里馨”、“瘦香娇”、“如宇香”等雅名。我国唐代诗人陆龟蒙《丁香》诗中赞之“殷勤鲜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香”。五代南唐主李煜…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歌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形式。《尚书·虞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永者,咏也。发心声以文字,即为诗;谐声和律,歌之以咏志"。而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其心声、心志必然受到该  相似文献   

10.
孔海君 《地理教学》2011,(9):2+67-F0002
巴厘岛以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典型的海滨自然风光闻名于世。它是“花之岛”、“诗之岛”、“天堂岛”,这里沙滩细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百鸟争鸣,有如人间仙境。岛上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让人留连忘返。巴厘岛的沙滩美不胜收!尤其是位于伯诺阿半岛的努沙杜瓦沙滩,其沙细洁,光着脚丫踩上去软软的,那么的舒服。  相似文献   

11.
“风雨送 春归,飞雪迎 春到”。正当窗 外稀疏地飘落 着雪花时,电 话里传来了 《中国地名》萧总编的声音。他以报喜的口吻告诉我:“你的谈岑参的新疆地名诗一文已在2002年第6期发表。已寄给你了,不久就能收到。”又告诉我:“还有一个好消息,是著名学者陈桥驿给  相似文献   

12.
李白,人称“诗仙”,他的诗飘逸隽永,气势豪迈,可以说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李白是一位旷古奇才,他的知名度在中国高之又高。李白其人,在唐代文学界,乃至自古至今的整个中国文学界,都是一种奇特的现象。他的身世、行迹都有许多费解之处,本文就此作一简略论析,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3.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当时杜甫在成都已住了5年,诗中的“西岭”,历代注家都未作明确说明,究西岭何处? 历代注家都以“西岭”泛指岷山,言岷山在杜甫所居草堂的西面,在四川西北绵亘西南,岷山有千里雪。这注释未如人意,既笼统又含混。再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名》2009,(2):13-13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风俗语的两部曲。  相似文献   

15.
两只蚂蚁走在路上,突然看见一只很大的梨。一只蚂蚁说:“咦,大梨,(意大利)”另一只蚂蚁说:“噢,大梨呀!(澳大利亚),嘻,搬呀(西班牙)。”另一个又说:“偶来试(俄罗斯),抱家里呀(保加利亚)”……听它们这么一说,我也想谈一谈这丰富多采的地名。世界上的地名数不胜数,就像一个万花筒,有的形象生动,有的风趣雅致,有的地名本身就是历史和小说,还有的是神话、传说和诗歌。  相似文献   

16.
《史记·项羽纪》所载“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的“吴中”,历来一些辞书和史记读本、选本注释为“江苏吴县,今苏州”。唐代颜真卿则认定是“湖州”。颜真卿在离湖州刺史任赴京前夕,即唐大历十二年(777)五月,为弁(卞)山项羽庙复立《项王庙碑》,并述于碑阴:“西楚霸王当秦之末,与叔梁(项梁)避仇于吴中,盖今之湖州也。虽灭秦而宰制天下,其魂魄犹思乐兹邦,至今庙食不绝。其神灵事迹俱见竟陵子陆羽所载《图经》。”(石佚,文见《颜鲁公集》)这是他任湖州刺史五年,依据前人及陆羽《图经》的记载,并考察了弁山等处有关项羽遗迹后作出的判断,是信…  相似文献   

17.
苏轼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自然,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气势雄浑,豪迈不羁;书法擅长行书、楷书,取法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善画竹,学文同,亦作枯木怪石。论画有卓见,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诗”,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并强调了时人不敢强调的作品的“娱乐性”和“神似”两个问题。这两点实际是要不要提高作品的艺术性,要不要在…  相似文献   

18.
漫话哈密瓜     
哈密瓜是人人喜爱的甜瓜, 新疆维吾尔语曰之“库洪”。众所 周知,西瓜的可吃部分主要是瓜瓤,哈密瓜则全是吃瓜肉,两者比较,各有风味。自古以来,哈密瓜的身价很高,古代诗人杨诚斋在 《咏瓜诗》中写道:“风露盈篮至, 甘香隔壁闻,绿团罂一捏,白烈玉 中分。”此诗把哈密瓜的形、色、香 都描绘得淋漓尽致了。许多国际 友人来中国吃过哈密瓜,都大加 赞赏。故有人称誉它为“天下第一 瓜”。  相似文献   

19.
曹成杰 《中国地名》2013,(11):28-29
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古代妇女缠足始于何时,裹足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却始终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20.
天然保健食品——竹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食用竹笋历史悠久,曾有“素食第一品”、“无笋不成席”之说。远在二、三千年前,竹笋已成为席上珍馔。古往今来,竹笋以特有的清香和鲜美,博得人们交口称赞。杜甫曾有诗赞笋:“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清代画家吴昌硕在《竹笋图》上留下“客中虽有八珍尝,哪及山家野笋香”的诗句。竹笋既可作为时鲜蔬菜;又可以加工成玉兰片、笋干、腌笋和笋罐头,特别是玉兰片;堪称笋中珍品。竹笋味美质嫩,营养丰富,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据分析测定,鲜笋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及磷、镁、铁、钙等矿物元素和多种维生素。鲜笋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