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引言 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中南部。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十分明显,气候要素四季变化突出。黑龙江是全国第一粮食大省,而绥化市是黑龙江省产粮大市,是松嫩平原的产粮大市。近年来随着集中供热取代了小型锅炉取暖,大雾天气明显减少。但燃煤取暖、汽车尾汽及作物秸杆焚烧等原因使绥化市的霾天气增多.对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2.
利用绥化市北林区气象局2014年的观测资料,从气温、降水、日照方面概括2014年绥化市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绥化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  相似文献   

3.
以绥化市测站数据为基础,同时选取气温和降水2个主要气象要素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最小二乘法和滑动平均法对1961-2010年绥化市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探讨并统计年代际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来,绥化市春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夏季虽有增温趋势,但不显著。降水量呈波动变化并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4.
以绥化市测站数据为基础,同时选取气温和降水2个主要气象要素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最小二乘法和滑动平均法对1961-2010年绥化市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探讨并统计年代际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来,绥化市春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夏季虽有增温趋势,但不显著。降水量呈波动变化并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绥化市近年来的大风灾害天气个例,从气候学角度对大风灾害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绥化市近年大风灾害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为准确判断大风天气的发生、发展,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正1引言2007年1月29-31日,绥化市出现了一次大风降雪天气过程,降雪中心在绥化市的北林区降雪量为10 mm。望奎、庆安、绥棱降雪量为8-9 mm,其余县(市)降雪量为4-5 mm,全市平均降雪量为7 mm。此次大风降雪天气是一次常见的过程,但是由于这是绥化市入冬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雪,给道路交通和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不过对春季保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受高空低涡和地面低压的共同影响,绥化市2012年7月28日午后出现了入汛以来最强的暴雨天气.此次暴雨天气严重影响了绥化市人民的生产生活,强降水产生的局地洪涝使得农田积水,给道路交通安全及城市排水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近年来暴雨预报已成为绥化市夏季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的重点,因此,准确地预报出暴雨天气落区、强度以及影响的时空范围,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可以为防灾减灾提供更加科学的天气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卫星、雷达、自动站资料对2018年7月24-25日绥化市区域性暴雨进行了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号台风"安比"北上移至黑龙江,携带大量水汽和冷空气,500hPa高空槽与地面台风低压形成深厚的辐合系统,为本次暴雨提供环流背景。来自黄海、渤海的暖湿水汽伴随着低空急流沿着副热带高压588线外围向绥化市输送;另外高空槽受到副高阻挡,移动缓慢,是绥化市降水长时间持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使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呈现海陆差异为主要驱动的东亚季风气候、内陆高原山地差异驱动的中高纬大陆性气候并存的特点,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山高原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等五大气候带。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是年际变率(描述某气象要素在不同年份之间变化的量)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  相似文献   

10.
巾帼不让须眉“十佳”榜上提名——记绥化市气象局局长周玉芬1997年7月1日,周玉芬当选绥化市“十佳公仆”的消息在气象院内掀起一股不大不小的波澜。作为既无权又无钱的市气象局局长,在地方“名人”排行榜上能占有一席之地,在全省气象部门也算得上首开先河了。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气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由绥化市环保局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可知,可吸人颗粒物PM10是绥化市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PM10来源广泛,人为影响因素主要是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建筑施工等,自然影响因素主要是大风干旱引起的沙尘等。通常情况下,在本地污染源及其排放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污染物浓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外地污染源的...  相似文献   

12.
正1引言绥化市是国家商品粮、食用粮的主要基地和农副产品对外的创汇基地。以烤烟、亚麻和甜菜三大经济作物为主,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绿色食品之乡[1]。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誉[2]。2研究内容与方法本论文基于绥化市设施农业生产专业的天气预报技术研究,共分为四部分:土壤墒情数据采集和气象数据观测、采集及整理,数据对比分析部分和结论。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绥化市2007年气象资料、部分历史气象资料及北半球环流场资料。对2007年发生在绥化市的严重夏季干旱气候事件,从干旱特点、环流场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夏季干旱发生在夏季降水少水周期中,前期气候背景是春季多水,干旱特点是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程度重;干旱原因为长时问高温少雨;异常的大气环流是造成高温少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1引言绥化市作为黑龙江省产粮大市,暴雨、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是为农预报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2013年绥化市出现了近十几年来最为严重的汛情,主汛期降水异常偏多,给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主汛期降水特多,海伦、青冈、明水等地夏季降水量超过其年平均降水量。7月30日的短时大暴雨天气,强降水时间短、强度大具有明显的突发性特征,使前期内涝严重的海伦、青冈等  相似文献   

15.
认识和预报亚洲季风气候:前沿突破点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斌 《气象学报》2008,66(5):653-669
改进我们对季风变化和可预报性的认识以便促进季风气候预报的发展是当前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下属的国际季风研究(IMS)和亚洲季风年(AMY2007-2011)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本文从以下方面回顾了亚洲季风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1)季风变化的机制和数值模拟,(2)可预报性的物理基础和极限,(3)气候预报的现状.文章的讨论侧重于周尺度到年际尺度,特别提出了季风气候研究中存在的若干科学问题和研究前沿上的可能突破点,讨论了季风预报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促进未来的季风研究,加深我们对季风气候动力学的理解,以及提高对亚洲季风气候变化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林凤  粟艳杰  赵明文 《黑龙江气象》2011,28(1):35+42-35,42
1引言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北坡和东南坡。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6℃~-1℃之间,无霜期70~110 d,平均年降水量400~550 mm,由于热量不足和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旱涝、低温冷害、霜冻、冰雹等,这些灾害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1引言我国自主研发的T639全球中期数值预报系统的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数值预报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数值预报模式日益完善,计算精度不断提高,但是预报值与实际值之间始终存在误差,并且影响气温的因子较多且影响因子复杂。通过分析绥化市2015年10-12月的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与对应的T639 2 m温度差值的变化特征,研究地面风场、冷暖平流和天气状况对绥化市气温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省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适宜种植以双季稻为主的三熟制。但受季风气候不稳定性影响,时常发生异常天气,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光热等农业气候资源减少,影响农业稳定发展。本文分析了我省建国以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1引言绥化市位于北半球中温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季冰雪覆盖;夏季降雨集中,气候温热湿润;春、秋两季气候宜人。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3-4.0℃,≥10℃积温2400-2 700℃,无霜期120-140 d,日照时数2 600-2 900h。全市平均降水量483 mm,东北部年降水量在550 mm左右,西南部年降水量在400 mm左右,7-8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2013年绥化市出现了近十几年来最为严重的汛  相似文献   

20.
孙立勇 《气象》1991,17(5):1-1
一、引言 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此区热量资源丰富、气候湿润,每年随着夏季风的进退活动均有一段雨季。然而,高温高湿对商品的贮存和运输影响极大,现就该区商品贮存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