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边坡工程岩体质量的灰色聚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对某金矿边坡工程岩体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合理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工程勘察成果, 使地质成果通过定量化更为可靠与可信, 既为边坡岩体稳定程度的直观判断提供了依据,又为边坡稳定性计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数。与以往的评价方法相比, 灰色聚类法克服了严格数值界限的弊端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蚁群聚类算法的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玮 《岩土力学》2009,30(11):3476-3480
由于岩石边坡影响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不能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在工程类比的基础上,一般采用聚类的方法。但由于边坡工程问题环境的复杂性,岩石边坡稳定分析的聚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模糊、随机优化问题,采用传统方法难免带来很多局限性。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首次把蚁群聚类算法这种新近提出的仿生聚类算法引入岩石边坡工程领域,以解决其稳定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分析岩石边坡稳定问题的新方法。该方法在分析岩石边坡工程实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蚁群聚类算法,以工程类比的思想判断岩石边坡的稳定状态。工程应用证明,该算法可以自动把岩石边坡分成几种类似的状态,判断准确率较高、计算速度较快,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岩石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值得在岩石边坡分析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相关度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英  高永胜  丁春梅 《水文》2006,26(4):39-42
本文在模糊聚类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对聚类效果进行有效性检验的方法。在考虑不同指标权重、相对隶属度和距离函数的共同作用下,引入模糊划分的类间模糊相关度公式,并定义了聚类有效性函数来优选最佳聚类数,引用划分的平均模糊熵对有效性检验方法确定的最佳聚类数进行验证。通过实例应用,结合成因分析与二元对比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聚类有效性函数的性能进行了检验,分析聚类效果,说明了本文提出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检验方法具有较好的判断功能。  相似文献   

4.
聚类分析是一种对事物按一定要求进行分类的数学方法,并已成为数值分类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随着模糊数学的发展和渗透,模湖聚类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逐渐得到应用。但从实际应用来看,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聚类结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失真现象,为此,人们在研究新的聚类方法,以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模糊图聚类分析法就是其中一种,它是将动态聚类的基本原理与模糊图连通强度概念相结合而得到的,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可以判断分类结果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加以修改,调整分类,直到得到合理的分类结果。模糊图聚类法实用、简便,应用此法,我们在物化探资料处理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人工利用显微镜对岩石铸体薄片进行鉴定的低效和普通聚类分割算法对图像边缘分割效果差的问题,本文从岩石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割算法的多聚类中心加权分割新方法,并使用该方法训练了一个适用于岩石铸体薄片的分割模型。使用该模型可以快速地完成对大量薄片的鉴定任务。该方法通过构建新的聚类距离提升了对薄片各组分边缘和内部的分割效果,将多聚类中心的方法和加权的聚类方法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对薄片边缘部分的分割。利用来自疏松岩心的铸体薄片图像进行分割实验,并将本文提出的聚类分割新方法与普通的聚类分割算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本文方法的分割误差比普通分割方法的误差最高降幅达37.2%。与现有深度学习分割算法对数据量和数据类型的高要求相比,多聚类中心的加权聚类分割算法更适合地质领域中的分割任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动态聚类法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谢全敏  夏元友 《岩土力学》2002,23(2):170-172,178
针对常规动态聚类方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敏感性以及聚类结果与样本输入次序有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动态聚类方法,此方法对三峡库岸36个边坡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个具有全局最优解的动态聚类方法,其结果明显好于常规动态聚类方法。  相似文献   

7.
聚类分析在中国新生代古植物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生物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古植物地理学研究中,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新生代植物群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化石属名和化石采集地的对应关系用二进制表示,尝试应用聚类分析中Ward’s method方法对古近纪和新近纪植物群分别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较为吻合,因此,此聚类分析法可以对植物区系划分进行适当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行南  李纪人 《水文》1996,(5):14-19
针对淮河中游防洪调度决策的实例,用最高低水位经分段折算,作了语义量化;根据方法库模拟结果来判断某种状态的语义可信度,由半正态分布隶属函数来确定;对各种 状的语义可信度间的转换,采用了模糊聚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K——均值聚类法又ISODATA聚类法,是一种对地质样品进行分类的有效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该方法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地质样品的分类,类与类之间一般存在着模糊界限,因此,有时会发生“错分”和“错判”现象,对于这些模糊现象如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还不如用模糊数学语言描述更为自然,更为符合实际。在六十年代的后半期,自从美国的控制论专家Za Deh(查德)提出了模糊集合概念形成模糊数学以来,Za Deh、Bellman等人曾提出将模糊集合理论应用到聚类问题上的一些设想,以后Ruspini灵活地将模糊集合理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Ruspini聚类方法”,这是模糊聚类的最早  相似文献   

10.
灰色聚类自动识别岩性及微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少斌  刘忠群 《沉积学报》1996,14(2):124-130
在前人沉积大相及亚相研究的基础上,作者采用灰色聚类方法,即灰色决策矩阵、白化函数、标定聚类权、聚类系数等的求取方法,以松辽盆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三段第二砂层组为例,进行岩性及微相自动识别,其识别结果与常规方法定相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判别分析在岩石可钻性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判别分析根据已知岩石级别判别未知岩石级别,或者对已经认定的岩石级别进行检验的方法。此法不仅快速简便,准确性高,而且易于在地质勘探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滇东24个剖面的渔户村组中谊村段的各种单因素(包括岩段厚度、组成岩段的岩石薄片单因素——白云质、硅质、泥质、磷质、陆屑及盆屑,和岩段的24种光谱元素)的统计资料,采用趋势面分析、因子分析、非线性映射及对应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进行处理,获得各种岩相古地理方面的定量化信息,使滇东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者相古地理的相区分类、划界以及各类相区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定量的合理解释,提高了岩相古地理的研究程度。同时这也是岩相古地理定量研究方法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羊草沟盆地的煤层厚度,煤层大型结构、沉积旋回、岩性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结合物探资料、浅部开采资料及岩芯的观察,从不同角度详细论证了羊草沟盆地中部无煤带不是河流冲刷造成的,而是正断层错失造成的。这一些论对今后的探方向及采煤恭发置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探地雷达电磁波在河道传播的正演模型,并模拟了水下不同构造的典型工况,得到了相应的二维反射图像。和实际探测的河道图谱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模拟图像的分析和实际雷达探测图谱的解释,研究了探地雷达方法在河道探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Rivière粒度资料解释法以数学方法模拟实测粒度累积曲线、并援用若干曲线特征参数判别沉积物形成的流体动力条件,是独树一帜且甚有成效的环境分析方法之一。孟加拉深水扇细粒沉积物经此方法检验,表明半远海环境构成了该深水扇的沉积背景,在此背景下,穿插有低密度阵发性浊流的直接生成物或出现沉积物受等深流的局部改造。总体能量较弱的流体动力环境有利于该地区正常地层记录的保存。  相似文献   

16.
刘媛 《化工矿产地质》2012,34(2):126-128
分析测量中标准物质的利用在于保障数据的正确性,所以不论采用何种标准物质的测量方式,均应符合以上定位。标准物质在分析测量中的作用,主要为:保障分析方法、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保障产品质量,及用于实验室认证工作。为最大实现以上应用功效,应保障标准物质的有效期、有针对性的使用标准物质,充分考虑测试方法的不确定性和使用质量控制图,并积极研发纳米标准物质作为未来技术提升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对地应力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地应力场中的坝基岩体稳定分析应考虑计算块体侧面的阻滑力。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个坝基岩体稳定分析的三维计算方法,并以长江葛洲坝工程坝基岩体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此稳定分析方法可进一步挖掘岩体稳定的潜力,提高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8.
曹海虹 《江西地质》1999,13(4):295-298
本文以计算机程序处理岩石粒度分析数据为基础,介绍了程序设计过程,原理等,通过本程序的运用解决了过去人工按计算器进行数据计算易出差错,计算结果误差大,耗进长,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所建立的多种力源作用下地幔运动的数学模型,运用涡旋力学理论,分析了地幔速度场激发机制的动力过程,探讨了地幔和岩石圈运动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矿产勘查模型的建立原则——以个旧锡多金属成矿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矿规律研究和系统分析基础上建立矿产勘查模型时,应考虑不同层次勘查对象的查明程度的差别。根据“方法—目标—成果”构式的不同划分勘查类型,根据矿化类型及矿床产出位置的不同划分亚类型。建模过程中要进行成矿标志分析和方案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