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基于欠压实成因机制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预测的准确性,这里从提高地震层速度场的计算精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地层孔隙流体压力预测技术。①该技术针对浅部地层(无测井曲线的地层段)采用三维约束DIX反演方法和叠加速度体、层位数据计算浅部地层的地震层速度体;②针对中深层地层(有测井曲线的地层段)采用叠后波阻抗反演方法和叠后三维地震数据体、测井数据、层位数据计算中深层地层的地震层速度;③沿着研究区的某一浅部地层分界面将浅部地层与中深层地层的地震层速度体进行拼接处理,得到一个完整的地震层速度体;④采用"Fillippone方法+Eaton方法"的组合方法进行三维地层孔隙流体压力预测。某区页岩气地层的实际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技术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其预测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与实钻井一致,且目的层的地层孔隙压力平面分布特征与地质认识一致,有助于指导研究区后续的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段天柱 《地质与资源》1992,28(3):309-314
沁水盆地黄土塬区地表黄土覆盖厚度不均,地震波速度差异较大,对地震勘探的激发有较大的影响.针对区域地表地层特点,设计地震地质模型,分析不同激发层位地震正演记录.结合试验区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了正演模拟记录.结果表明,合理的激发层位能够有效压制干扰波,突出目的层位反射波,提高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原始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刘映辉 《云南地质》2000,19(4):460-466
提出以地震剖面控制地层对比的总体框架 ;以附近的野外露头剖面控制层组划分 ,利用野外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来进行地层层序对比 ;未钻井前在野外剖面上寻找可能的特征标志层 ,与钻井剖面进行细致的地层对比 ,确定标志层后再进行层组划分及小段对比的地层对比方法。即地震控制大框架 ,组合层序控制大套层位 ,标志层控制层组及小层的对比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区域探井或参数井地层的划分和层位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段天柱 《地质与资源》2019,28(3):309-314
沁水盆地黄土塬区地表黄土覆盖厚度不均,地震波速度差异较大,对地震勘探的激发有较大的影响.针对区域地表地层特点,设计地震地质模型,分析不同激发层位地震正演记录.结合试验区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了正演模拟记录.结果表明,合理的激发层位能够有效压制干扰波,突出目的层位反射波,提高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原始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常规矩形处理时窗在复杂构造区难以满足同套地层采用同一处理参数的缺陷,提出基于地质层位约束的窗口定义方法,改善复杂构造区地震成像品质。首先拾取地质层位,然后根据处理环节需要引入地质层位约束处理范围,实现地质层位约束下的处理。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层约束处理方法,提高了处理精度,较好地解决了无层位约束处理导致的同套目的层成像特征差异较大的难题。该方法对目的层一致性处理有更强的适应性,能有效提高复杂构造区地震成像品质,减少构造解释风险。  相似文献   

6.
异常地层压力的综合预测方法及其在营尔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测异常地层压力的方法主要有以测井资料为主的平衡深度法、以地震资料为主的地震层速度法、以实测压力为主的经验关系法和数值模拟法,单独使用某一类方法预测地层压力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综合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该方法将现有的测井、地震资料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进行了综合与改进,预测过程充分利用了营尔凹陷的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压力测试资料,预测的地层压力与实测压力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用该方法来研究异常地层压力是有效的.研究发现营尔凹陷异常地层压力十分发育,纵向上,从浅至深可以依次划分为具有不同压力特征的4个压力带:常压带、浅层超压带、压力过渡带和深层超压带.通过测井、地震资料预测压力剖面的综合对比发现,各压力带的分布主要受地层层位和岩性控制.  相似文献   

7.
在对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21井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中, 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成果与地球物理中的速度分析相结合,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为指导, 对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层进行速度研究, 目的在于预测出储层内部有利砂岩发育区及储层埋深, 为井位论证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首先以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 确定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通过单井相划分、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层序界面, 通过层序对比和追踪, 建立起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 并以此作为速度研究的模型层位, 利用模型迭代层速度反演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层序地层格架内部的层速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目标层序白垩系清水河组(CX0-CX3) 的层速度分布规律是: 南及东南部砂体发育区地层速度高, 北部泥岩相对发育区地层速度低, 速度的高低反映了砂岩含量的多少; 速度图上高速区和低速区的平面分布形态, 与属性图的平面分布范围和形态基本吻合, 振幅属性图上的异常体是高速异常体, 速度与振幅类地震属性在反映储层非均质性和砂体横向变化方面是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此外, 在层序格架下的层速度反演基础上得到的目标层序CX3界面的平均速度图, 其系统误差和随机噪音的影响小, 时深转换所得CX3界面构造图等值线走势合理, 即使井资料较少, 也能得到形态正确精度较高的构造图.模拟勘探评价5个阶段的误差分析表明, 钻前预测误差不超过0.33%, 有效降低了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深度设计误差和风险.   相似文献   

8.
剩余层速度分析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解释中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介质的地震波速度与岩石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岩石类别和其中含流体的状况。剩余层速度分析是在分析层速度数据基础之上,进行剩余层速度计算,突出局部速度异常,配合BSR分布及振幅异常分析,预测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范围。本研究通过对BSR层层速度和剩余层速度的计算,并且结合多种特殊地震属性以及BSR分布范围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了解层速度和剩余层速度在水合物解释中的指示意义:①地层层速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岩性分层、岩石类别和含流体状况,高值层速度与地层厚度、压实作用和岩石性质有关,含水合物地层的层速度往往比一般地层的层速度高;②剩余层速度消除了地层厚度和压实作用的影响,高值剩余层速度主要是由岩性的差别引起;③结合BSR和其他地震属性分析可判断剩余层速度是否由水合物引起;④含水合物地层中,剩余层速度越高水合物的含量越高;剩余速度越低,说明泥质含量越高或者是气体的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2)
乌什凹陷沉积盖层、地震反射层及构造层的研究对乌什凹陷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井旁速度谱拟合曲线、声波合成地震记录、VSP测井资料、结合具体井位钻井资料,以及乌什凹陷和温宿凸起的地层分布、地震反射波组特征,对该区地震反射层特征、层位关系以及构造层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该地区从三叠纪以来,地层整体上呈连续沉积,但部分地层缺失;(2)该地区地震反射层有T3、T5、T6、T8、Tg反射层及T6-T8-2反射层系;(3)将该区划分为前中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三大构造层。  相似文献   

10.
正确地获得地震波传播速度资料,不仅能提高地震时间剖面的精度,而且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地层与构造的地质结构,并为区别与煤有关的岩层顺序提供依据.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由于岩性及岩石物理性质(如密度、孔隙度、矿物成分、胶结物、水及气体)不同,速度也就有差别。应用地震测井求取各地层的平均速度、层速度及用折射波法求取界面速度,然后利用这些实测的速度资料来确定地震波速度与地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多波资料综合解释方法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多波层位识别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利用井中纵、横波速度求取地层密度、孔隙度的改进方法;研制了以小波分解与重建为基础的沿层分频处理法和高分辨剖面重建方法,提高了薄层识别的横向和纵向分辨率;发展了精度高、误差小计算薄层速度的补层加权法;介绍了各向异性介质参数反演的遗传算法,走时法以及P-SV波AVO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多波解释系统的总体框架。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均经过实际地震记录和数值模拟计算的检验,对丰富多波地震资料的解释理论,形成多波解释系统,扩大应用领域,提高应用效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西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寿阳平头镇三维地震勘探区位于寿阳-阳泉构造堆积盆地的西北部,属黄土丘陵地貌,梁、峁比较发育,相对高差一般在30~50m。本区第四系覆盖较厚,纵横向变化大,且该地层中夹有砾石层和钙质结核层,难以成孔。地震激发与接收困难较大。通过多次的试验工作,最终确定采用变观措施来解决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极差问题:避开黄土覆盖较厚地段,将炮点变观到较薄地段或者是基岩出露地段,并尽可能加深炮孔到理想激发层位。通过变观处理,记录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Q模拟与反Q滤波层位标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作者应用Futterman模型的相速度频散关系式导出了地震记录的Q值正演模拟与反Q滤波层位标定方法,并将该方法分别应用到实际地震层位标定中,处理结果表明,这两种层位标定方法较目前常用的直接层位标定方法具有较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陆东凹陷稳定标志层不发育、地层对比难度大的问题,在岩电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将火山作用与沉积作用相联系,确定火山喷发期次。应用井震联合层位标定技术,精细制作合成记录,建立地震标志层与井上典型岩电特征的关系,完成地层对比与划分,有效指导了储层预测和井位部署。  相似文献   

15.
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是以测井资料作为约束条件,将反映构造形态的地震资料转化为反映地层岩性特征的波阻抗资料。基于模型的波阻抗反演流程包括5项:测井资料处理,层位解释,子波提取,合成记录制作与层位标定,模型建立与修正。该项技术应用于成庄煤矿和大佛寺井田采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其中预测大佛寺井田4煤层的厚度与实际揭露厚度基本吻合;在成庄煤矿,与常规地震剖面仅有两个同相轴相比,9煤和厚15煤在波阻抗剖面上不仅有清晰的反映,而且T3波与T15波之间有多个层位呈现,其纵向分辨率明显提高;另外该区9煤沿层波阻抗切片与沿层振幅切片相比,前者可准确地划分出煤层厚度变化范围及无煤区。结合测井约束反演方法的特点,对煤炭资源勘探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在实际应用中府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Dix公式法和速度约束反演法,是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建立初始速度模型的两种主要方法。首先利用JY工区深水崎岖海底的资料对这两种速度建模方法的成像能力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得到合理的初始速度模型。此外,通过速度约束反演得到的初始速度模型可以沿层位生成平均层速度模型。再利用垂向上地层埋深与速度关系和横向上同一套沉积地层与速度关系来共同修正平均层速度模型,这样可以获得更符合地质条件的初始速度模型。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引入地质背景的约束有利于建立起更为准确的初始速度模型,为后续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地震各向异性在沉积岩石中是广泛存在的,针对各向异性资料进行处理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从地面地震资料中恢复出速度场并估算地下介质参数.传统地震资料处理通常假设地下介质是各向同性的,这将大量浪费大排列处的地震信息,而且它提供的叠加速度及层速度通常无法满足钻前压力预测的需要.针对最常见的层状VTI介质,利用P波走时资料,根据非双曲时差理论,通过速度谱分析方法获得水平界面双曲时差速度和地层各向异性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料进行动校叠加.将该方法应用于理论模型和西部某探区实际资料后,可以看出当目标层埋深较大时,为改善叠加剖面质量,提高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更好的追踪层位,必须考虑各向异性对P波走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沂沭断裂带及其近区不同地质时期地震液化脉构造对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沂沭断裂带及其近区,已发现震旦纪石旺庄组、寒武纪馒头组、古近纪朱壁店组和沙河街组四个层位发育震积岩,它们均是具有地震液化脉构造和其它地震成因层内构造的震积岩层。通过对比与分析,确认不同地层层位的液化脉构造具有某些共同特征,这反映了不同层位的液化脉构造的成因具同一性。笔者认为将具有地震液化脉构造共同特征的前寒武纪“molar tooth构造”,称作“泥亮晶灰岩液化脉构造”为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以往第三纪地层层位难以划分且与目前油气勘探的深入不相适应的现状,依据山前露头、单井典型的剖面,利用合成地震记录或生趣地震剖面综合了以塔西南坳陷、巴楚凸起、塔中低凸起为范围的区域地震大剖面,按照地震资料地层解释的原理,进行了横向区域追踪,并对塔西南坳陷地层层序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经反复追踪、对比、村定,准确地划分出了坳陷及其邻区第三系各地层层位,纠正了地层对比划分中的错误并改变了  相似文献   

20.
结合实际地震资料,采用以同相轴(波峰相位)为中心上下一个视周期内(穿时半个视周期)跳跃解释层位、以同相轴为中心上下3/2个视周期内(穿时3/4视周期)跳跃解释层位和严格按照同相轴(波峰相位)解释层位,并以解释出的层位为顶约束,以另一自动追踪同相轴解释的层位为底约束,内插建立层段地层切片;通过对不同方式制作的地层切片进行对比,研究了穿时对属性地层切片的影响。研究发现:轻微穿时对属性地层切片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地层切片上岩相分布的整体态势影响不大;瞬时相位和振幅瞬时值相关性不明显;当穿时超过3/4视周期时,振幅瞬时值属性地层切片上岩相分布的整体态势将受到很大影响,穿时程度越大,属性切片受到的影响也越大;穿时对属性地层切片的影响与时窗大小和属性本身的特性有关,时窗越小,影响越明显;与瞬时属性相比,切片属性为时窗内统计类属性时,穿时对属性地层切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