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讨论利用GIS技术、以地理信息为载体,对小灵通基站、网关等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表达,并可实时转入话务等数据进行话务量分析、可用时隙分析、同步状态分析等,使电信部门的资源管理实现信息数据可视化、管理流程直观化,为“小灵通“资源管理提供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服务.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当前地理信息档案管理的现状及面临问题,介绍了HDFS文件管理系统、云存储、Elastic Search检索、非结构化数据、知识图谱等5种主流大数据处理技术,并针对当前大数据技术在省级地理信息档案资源大数据处理平台构建和基于地理信息档案的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这2方面的应用方向及带来收益进行了论述,得出大数据技术能够大幅提升地理信息档案资源管理的智能性。  相似文献   

3.
长城资源调查成果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为了科学合理地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需要构建长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以陕西省明长城为例,介绍了GIS技术应用于长城资源管理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并基于ArcGIS Explorer进行插件式开发,构建了长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长城资源三维可视化展示,信息查询检索等,提高了长城资源管理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针对黑土耕地资源管理中幅员辽阔、空间基准不一、精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结合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优势,通过本底数据制作、数据库建设、平台研建等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黑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并给出实现方案,为黑土耕地资源管理与保护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有资产的日益增多,管理部门需要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手段,以便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公平。本文结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非生产性房地资源管理情况,探讨基于GIS技术开发的非生产性房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房地资源信息数据展示、查询、统计和管理。同时分析非生产性房地资源信息采集时,GNSS、三维全景漫游、无人机航拍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这些现代测绘技术不仅扩大了测绘技术的应用领域,同时也提升了房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6.
地理国情监测变化信息是地理国情数据动态更新的基础要素,其数据的精确程度对于提高国家资源管理的综合决策水平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在阐述地理国情监测变化信息价值特征的基础上,就信息提取的主要方法和流程展开分析,并指出地理国情监测变化信息提取过程的质量控制策略.期望能进一步提升地理变化信息的可靠性,从而为地理国情监测和资源管理应用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蔡先华 《地图》1995,(2):32-33
森林资源数字地图集的研制蔡先华(南京地质学校)森林资源数据是反映森林资源现状动态变化及资源管理的数据,它具有来源广、类型多、数据量大、变化快等特点。科学地管理、表现这些数据是运用好这些数据的前提。地图是表现森林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过去通常用常规地图(...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明长城调查成果涉及大量的数据,为了科学合理地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构建了陕西省明长城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本文介绍了基于GIS技术构建该系统的主要技术和方法。系统采用了两层架构设计方法,在ArcGIS Explorer平台上,利用Visual Studio进行插件式开发,实现了陕西省明长城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该系统的建设提高了数据的管理水平,为长城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美国许多政府机构都负责采集地理信息,主要是为本部门自己使用。这种信息可用于规划,资源管理,科学研究,以及作用为广泛数据的空间基础,它往往是以生产机构方便的形式作为一种副产品格式公布于众。在另一方面,美国国防测绘局(DMA)直接为军方和海洋事业用户采集和提供测图,海洋制图,大地测量和地理信息等数据,这些数据组或产品易于使用,并能完全支持各种用途,DMA将生产大量的矢量产品格式(VPF)的数据,并且能  相似文献   

10.
围绕气象数据的收集、预处理、传输共享、分析处理和可视化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利用海量气象数据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及如何将分析处理得到的信息直观形象地在地图上进行展示,为实时气象信息服务平台的实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GIS以面向服务为特征,地名本体作为地理领域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义网条件下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至关重要。提出一个用于表达、存储、管理与获取地名本体数据的地名本体服务系统框架,从地名本体服务接口、资源管理引擎、地名本体引擎等3个方面设计地名本体服务功能组件,讨论3个功能组件的实现策略,并通过一系列Web服务接口发布地名本体数据,文中的研究工作对推进地名本体服务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马泉 《测绘技术装备》2015,(2):31-33,11
以城市地理信息分析为需求,在现有地理国情普查生产数据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分析等学科知识,试验构建了城市交通网络信息数据,并在网络信息上进行了一定的综合分析试验,建立了相关的基本作业流程和方法体系,为国情普查数据的深层次挖掘和数据整合做了一定程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马磊 《河南测绘》2007,(4):20-21
一、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IS)能把人们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同地理位置和其它有关的电子地图结合起来。这样,就可根据用户需要将这些信息图文并茂地输送给每个用户,也可按目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以满足决策层的要求。停车场是一个与地理信息紧密相关的对象,与之管理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数据信息,如停车场的编号、名称、位置、车位数、性质、形式、变动情况、主管部门和负责人等等相关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4.
开放灵活的校园服务平台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关健,其难点是校园信息数据的描述、组织和共享.在探讨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对象校园信息的组织方法、过程,以及服务平台设计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对象的校园信息组织管理模式与校园信息平台设计框架,实现了集"人员"、"资产设备"、"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一体化的校园信息服...  相似文献   

15.
1.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获取 统筹国内外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获取能力,获取满足要求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包括航空航天光学遥感数据、SAR数据、机载LiDAR数据等,为开展重要地理国情信息普查、重要地理国情信息全国性监测和典型地理国情信息监测提供数据. 2.重要地理国情信息普查 整合、分析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专业部门数据,开展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地理界线等重要地理国情信息普查.形成重要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构建统一时点、标准一致的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基于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进行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统计分析与汇总,为重要地理国情信息全国性监测和典型地理国情信息监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DEM数据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价值,需要进行重点保护。本文分析了信息加密、信息隐藏和信息伪装技术关系,突出了DEM信息伪装的优势,重点分析了伪装算法设计、伪数据迷惑增强及算法评价等三个关键技术与解决思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房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参与部门广、数据种类多、数据更新频率快、数据量大等特点,如何将分散在不同部门间的房产相关数据进行有效整合、高效管理及智能分析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利用地理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房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房产信息的有效整合,通过对房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智能分析,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为公众提供更智能的民生服务和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多源时空数据的地表分类信息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土空间的发展,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等对于地表分类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如何采用数据挖掘手段高效准确地获取地表分类信息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在对多源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天地图等多源时空数据为数据源,参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分类方案,综合采用多维度地表分类、语义规则映射、空间综合映射、多场景特征判断、分类权重判断、空间聚合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地表分类信息进行挖掘。提出了一种汇聚多源数据优势的地表分类信息挖掘方法,对于丰富地表分类数据产品类型和信息的维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登记财产指标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分析2015—2020年北京市提升登记财产指标经验做法及国内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北京市不动产数据交易管理平台,对不动产数据安全共享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登记财产指标和助力不动产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文章提出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北京市不动产数据交易管理平台,并以银行二次抵押查询、中介机构房源信息查询与约号服务、存量房交易登记与水电气热同步过户、房源状态信息查询、房源信息分布统计分析为例,分析了具体的不动产数据安全共享应用场景,区块链技术保障不动产数据共享过程的安全可追溯,将对策建议进行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大气质量监测信息系统中ArcView GIS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GIS的原理和方法,以北京市大气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大气质量监测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分析,对数据库的建立、界面的设计、多媒体信息表述以及和其他应用程序的结合等关键技术做了分析和探讨。该系统能完成进行数据管理、数据查询、空间分析、趋势分析、制图制表等功能,具有界面友好、形象直观、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和维护等特点。该系统的建立将为北京市大气环境的管理提供高效、科学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