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隆回忆录     
唐博 《地图》2006,(3):76-85
嘉庆三年(1798年)八月十三日,承德避暑山庄。这是我的八十八岁生辰,也是我传位永琰之后度过的第三个“万万寿节”。虽然有嗣皇帝的朝拜,儿孙满堂的喜庆,文武百官的祝贺,我依然高兴不起来。三年来,中原腹地烽火连天,早已没有了康乾盛世的太平景象;三年来,每天都有城池失陷、长官阵殁的噩耗,早已没有十全武功的赫赫威名。我总有一种不祥的感觉: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在我有生之年怕是难以结束了,朝廷几十年积累的金银财富怕是要消耗殆尽了。即位之前,父皇给我留下了殷实的家底和广阔的舞台;退位之后,我给永琰留下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地图》2004,(6):27-27
8卷本《中国历史地图集》,内容从远古近及清末嘉庆二十年,集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之大成,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然嘉庆以下的近200年间,我国的行政区划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时简时繁,时设时撤.头绪万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中国的行政区划有了新的变化,除沿袭历史上省县体制外,最突出的革新改制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3.
清代学者李兆洛对地图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炳贵 《地图》2000,(2):49-50
李兆洛 ,字申耆 ,晚年号养一老人 ,江苏阳湖 (今武进市 )人。生于乾隆三十四年 (公元 176 9年 )。嘉庆九年 (公元 180 4年 )举乡试第一名 ,次年又中进士 ,授庶吉士、散馆 ,被任命为风台知县。任职期间 ,政绩卓著。七年后 ,以丁忧去官。乡居期间 ,应友人之邀赴广东、扬州等地任职。晚年主讲江阴暨阳书院 ,前后达 2 0年。道光二十一年 (1841年 )病逝。李兆洛嗜好舆地学 ,著述丰富 ,并培养了很多人才。道光初年 (182 1年 ) ,阳湖人董方立以乾隆内府地图为基础 ,编绘了《皇清地理图》。道光十二年 (1832年 ) ,李兆洛在此图基础上 ,作了改进和创…  相似文献   

4.
《地图》2004,(6):27
8卷本<中国历史地图集>,内容从远古近及清末嘉庆二十年,集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之大成,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然嘉庆以下的近200年间,我国的行政区划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时简时繁,时设时撤,头绪万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中国的行政区划有了新的变化,除沿袭历史上省县体制外,最突出的革新改制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全国建立了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和广西5个省级自治区、30个自治州、150个自治旗、县.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的田螺坑自然村于2002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评选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之一。田螺坑土楼群是闽西南山区众多土楼中最美最壮观的一处。以一座清嘉庆年间建设的方楼“步云楼”居中,四周相继建有“和昌楼”、“振昌楼”、“文昌楼”、“瑞云楼”四座圆楼。和昌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圆形楼;步云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为方形楼;振昌楼:始建于1930年,为圆形楼;瑞云楼:始建于1936年,为圆形楼;文昌楼:始建于1966年,为椭圆形楼。据说这是目前福建惟一保存完整的椭圆形土楼。居高鸟…  相似文献   

6.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自主设立的GeoScience café论坛的"第一篇SCI背后的故事"系列文章选登。回想我的第一篇SCI论文,当时作了很多努力,也总结了很多经验与教训。希望我的这些科研经历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是2008年开始进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的,当时我的研究方向是两  相似文献   

7.
1994年至1996年我在海南挂职任三亚市副市长,分管工商、物价、金融、体改,同时也协助市长分管财政以及其他工作。那段时间,工作生活紧张繁忙,丰富充实,给我留下许多重要的难以泯灭的记忆。其间,199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派出代表团代表国家赴南沙海域巡视,慰问驻守部队官兵,我有幸作为代表团成员参加了这次巡视慰问工作。从1995年1月10日到1月19日,在舰船上生活十天,在祖国南海往还跋涉2000多海里,到达了我们魂萦梦绕的祖国最南端——曾母暗沙。在美丽的曾母暗沙,我和海口市张副市长一起,亲手将一面刻有"中国"一面刻有"海南"的祖国界碑投入曾母暗沙海底。据代表团很多同志说,我是来过祖国最南端的第一位政府女官员,是赴祖国最南端慰问部队官兵的第一位政府女官员,更是在曾母暗沙亲手投放祖国界碑的第一位政府女官员。今年1月10日,我到三亚出差,和三亚市委书记回忆起16年前这段经历,他建议我写下这段经历,甚至此文题目也听从了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峰 《地图》2005,(4):40-42
清代盐区有11个,两淮盐区是政府盐税收入的大户,为此清政府很重视两淮地区的盐务,曾多次修订有关两淮地区盐法的志书,如《两淮盐法志》肇修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一续于雍正六年(1728年),再续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续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四续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此可见一斑。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一幅地图,与两淮盐政的管理有关,虽图名未注,  相似文献   

9.
正地图学老师给我们上第一堂时说,"地图是有灵魂的"。她说这是30年前她的老师告诉她的,但是,地图的灵魂是什么需要靠我们每个人自己去体悟,并且是需要在我们亲自画过很多地图以后才有可能体悟到。此后,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我大概只做了一件事,处理地形数据,将全国的流域分级。枯燥、琐碎、重复、严格的训练后,我通过了论文答辩,毕业了。5年后,我第一次翻开中国地图  相似文献   

10.
尽管我走了全国很多地方,但对于我的家乡辽宁,却到达的地方有限。譬如全国知名的沿海城市大连,2003年我才第一次抵达。同样很有名气的志愿军赴朝作战出发地丹东,以及钢都鞍山,皆属于我从未涉足的地方。2005年我出版了我的一张远征路线图,看到我的行动路线在辽宁没有向东向南延伸.心情很不是滋味。疏于对家乡的行走,除了我本身努力不够.辽宁方面对我没有地理方面的需求也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1.
历练与成长     
正我是上海院第四分院一名制图工程师,2010年进入单位后经历了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天地图·上海等重点项目。5年里,我逐渐在坚守与忙碌中获得历练与成长。这些项目经历也成为了我宝贵的人生财富。2015年底,当我获悉上海市地理国情普查成果顺利提交,成为全国首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汇交省市,标志着上海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2.
各位实验区的同志,朋友们: 首先,我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这次会议,作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我第一次参加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的工作会议。我想的是。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说起来还有一点外行,但是从1983年开始在政府工作,后来到民主党派中央工作,逐渐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我的测绘路     
<正>第一次接触"测绘"这个词是在2008年,那年,我刚高中毕业。在选择测绘作为大学主修专业后,我就不止一次地向往,将来毕业后从事的到底是怎样一份工作?辅导员曾经跟我们谈起测绘,他说:"测绘就是一份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牛晚的工作。在工程上,项目还没有施工之前你就来了,在所有人准备为这个工程的竣工而庆祝的时候你却走了。"那时年少轻狂的我听后,似乎感觉有些不屑一顾。当第一次亲身接触到外业测量的时候,我才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艰辛。在野外作业的我们,一个个灰  相似文献   

14.
戴旭 《今日国土》2010,(2):36-37
前不久我曾参加了一个论坛,举办方当时邀请了60多个人,号称是中国战略界的精英,那天我本该在下午发言,但听了他们上午的发言,我忍不住就把话筒抢过来了。几乎所有人都在讲,我们的GDP已是世界第三,很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说我们再忍10年,就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5.
部党组分工由我联系中国土地学会工作,使我有机会参加2007年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与各位老领导、各位专家和同志们共商中国土地学会的大计,共叙友情,十分高兴。刚才,会议学习传达了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全面总结了2006年工作,安排筹划了2007年工作,认真研究了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欣悉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我表示热烈的祝贺!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是根据我的建议于1981年成立的,第一届会长由我来兼任。所以,每当学会有重大活动,我都欣然参加。今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只能致信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7.
我永远都记得初到纽约的景象,那是1994年一个夏日的早晨.此前,我已经连续坐了三天三夜的"灰狗"(长途巴士).那次我是从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出发,准备前往加拿大最东面的哈利法克斯参加一个数论会议,因此有机会穿越美国大陆.那会儿"世界杯"足球赛正如火如荼地在这个国家举行,每天早上我都从不同的州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在高速公路的休息处买一份当地的报纸.  相似文献   

18.
##正## 第一次听说玉树是在2006年,那一年国家测绘局组织实施的西部测图工程野外作业正式在三江源拉开了序幕,"玉树"这个散发着诗情画意的名称就此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谁曾想,2010年4月1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了这座高原名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面  相似文献   

19.
《地图》2006,(2):72-74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三十日,刚刚来到人世间的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富丽堂皇的宫殿.稍微长大一些,我才知道自己的阿玛是皇上,自己正身处父皇开创的盛世.叙齿排行老四的我,按照皇阿玛定的规矩,没有继承皇位的任何机会.我一生下来就由膝下无子的佟贵妃抚养,她经常跟我讲,皇帝是天下最尊贵的人.她的教诲,让我对太和殿的宝座有了一丝朦胧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正我长期从事地图的编制和编辑设计工作,有着设计各种地图的经验。但在一生的工作经历中,最使我刻骨铭心的是在1979年,我有幸被单位领导派去北京大学参加由侯仁之教授主持的《北京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编纂工作。这是北京市的第一部历史地图集,过去我们没有做过,也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但能参与这样一项开创性的科学研究和历史地图的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