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东旭 《地质科学》1982,(4):386-394
对东焦式磷矿(和与之相当层位的磷矿)的时代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分布在太行山的这个含磷岩系是震旦亚界的产物;另一种认为,它属滹沱群范畴。近来,王启超等把这一含磷岩系建为东焦群,归入滹沱超群内部。对于含磷的嵩山群、榆树砬子群、大罗圈河群等的时代,也有不同认识。另外,对这套含磷岩系或磷块岩的成因更有多种不同见解。有的认为是冰碛物,有的认为是海相沉积,有的认为其中磷块岩(如曲阳)是次生富集结果,有的则认为它是热液成因,凡此等等。 根据对太行山等地的野外观测和有关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分布在各地的这个含磷岩系彼此间可以对比,为滹沱群内部的产物,系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2.
昆阳磷矿沉积环境与矿床地球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扬帆 《地质与勘探》2011,47(2):294-303
滇东地区昆阳磷矿床是特征海相沉积大型磷矿床,位于扬子古地块西南缘,矿区内广泛出露下寒武统筇竹寺组(ε13q),为含磷岩系顶板岩系;中谊村组(ε12z)含磷岩系和小歪头山组(ε11x),含磷岩系底板岩系;寒武系沉积基底为上震旦统灯影组(Zbdn),其间均具有冲刷面,显示舍磷岩系出现在地球变暖期,即海进旋回沉积早期.磷矿沉...  相似文献   

3.
位于湘鄂交界的东山峰磷矿,是我国南方晚震旦世磷块岩建造中的一个大型层状磷块岩矿床。东山峰磷矿在矿层赋存部位、含磷岩系岩性组合、古地理条件、沉积环境、成矿机理等方面,与区域内同层位的其它磷矿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特点。这里着重从东山峰磷矿杨家坪矿段的地质特征,分析该磷矿的相旋回建造及成矿机理。一、含磷岩系特征及沉积相 (一)岩矿石的结构及沉积构造东山峰磷矿赋存于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上部,下距冰碛层400米左右。含磷岩系属碳酸盐岩相,厚度20—153米,一般为70—80米,由炭泥质白云岩、含磷白云岩、白云  相似文献   

4.
陶永和  梁永忠 《云南地质》2002,21(3):267-283
滇东地区存在两套含磷岩系,十个磷块岩层位,可归纳为三类成因、四个工业磷矿层,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沉积阶段、四个工业磷矿床成矿区。其中,研究较深的中谊村段磷矿,是由成矿地质背景和环境因素控制的八种主要成矿作用和四个成矿富集阶段多重反复叠加形成的生物沉积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5.
荆襄地区陡山沱组磷块岩的类型、成因和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东旭 《地质科学》1983,(4):392-401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初步研究成果并结合有关地质资料,分析、讨论了荆襄陡山沱组含磷岩系的磷块岩类型、成因和沉积环境。通过分析可知,组成磷块岩的磷灰石有不同的形成方式;磷块岩沉积在海退旋回中粘土和硅质沉积向碳酸盐沉积的转变阶段;磷块岩矿床形成在陆缘海内与深水有联系的浅水地带。 矿区含磷岩系特征综合于图1。  相似文献   

6.
陈治 《地下水》2012,34(5):131-132
开阳磷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海相沉积磷矿床之一,位于扬子古陆的西南缘。矿区磷矿主要产于前寒武世陡山沱期(Z1p)。含磷岩系底板有砂岩、页(泥)岩、白云岩,显示磷矿沉积前的盆地复杂环境。区内沙坝土矿段矿体最厚,向其他矿段逐渐减薄,显示该地段可能是盆地的沉积中心,近期勘探资料表明,东翼依旧是矿区最有利的找矿靶区。矿区各矿段间矿石构造的无规律性,表明沉积时的环境多变性,部分矿段含磷岩性顶板出现硅质岩,表明陡山沱后期盆地沉积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79,14(3):279-282
我国寒武纪早期含磷岩系中产出丰富的小壳动物化石,其层位居于含老三叶虫动物群的层位之下。这个动物界早期演化的第二阶段--从软身躯演化而来初具硬骨髂的阶段,目前研究甚差,绝灭种类甚多,许多化石是分类位置未定的。1975年后,笔者和其他人先后在四川省峨眉县麦地坪,贵州省织金大院及湖北省宜昌县天柱山的寒武系底部含磷岩系中,用化学法处理出大量图钉形态的小壳化石。  相似文献   

8.
毛铁  杨瑞东  高军波  毛家仁 《地质学报》2015,89(12):2374-2388
在上扬子地台早寒武纪梅树村期,沉积了许多大型磷块岩矿床。贵州寒武系底部磷块岩发育,是我国重要含磷层位。贵州寒武系底部磷矿的研究历史比较悠久,研究方向主要还是集中于含磷物质来源以及磷块岩成因方面的研究。前者主要解决的是磷质来源与磷质赋存问题,但对于磷矿的就位问题研究较少。因此,对于磷矿控矿规律及含磷岩系沉积微相等有待深入。在总结前人研究的的基础上,对贵州织金-清镇一带寒武系底部含磷岩系进行大量的野外调查、剖面测试以及地质资料总结分析。认为清镇地区处于潮下低能泻湖环境,以条带状磷块岩和条带状磷质硅质岩为特征;织金戈仲伍一线,属于潮间-潮下高能沉积环境,沉积碎屑状磷块岩为主,局部沉积小壳生物磷块岩;织金熊家场浅滩和生物滩发育,属于潮上沉积环境。另外通过钻孔资料分析,发现织金地区寒武系底部磷块岩厚度变化很大,主要受灯影组顶部古喀斯特不整合面控制,滨岸磷质碎屑受沿岸海流的改造,搬运至古喀斯特洼地地区堆积,形成较厚度的碎屑状磷块岩。古喀斯特高地地区,受滨岸海流影响,沉积的磷块岩较薄,因此,建立织金寒武系磷块岩成矿控矿模式。该研究对贵州寒武系底部磷矿找矿预测工作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元古代末期震旦系陡山沱阶和早古生代早期寒武系梅树村阶是全球两大成磷时期.贵州瓮福磷矿含磷岩系—早震旦世陡山沱组磷矿a矿层与b矿层,是震旦系陡山沱阶成磷事件的典型代表.瓮福磷矿含磷岩系为在浅水陆棚地区沉积的一套与磷矿有成因联系的岩石组合,属于浅海台地相型;含磷岩系具备早期准备阶段、磷质富集阶段及晚期磷质贫化消失阶段的沉...  相似文献   

10.
扬子区寒武系底部含磷岩系主要蕴藏于梅树村期地层中,因沉积相类型多样,含磷岩系复杂,沉积厚度变化大,含大量磷矿资源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研究区13条含磷岩系剖面进行野外勘查和大区域横纵向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含磷岩系沉积层序自下而上显示颗粒由粗变细,层理类型由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粒序状层理转为平行层理,生物屑减少至消...  相似文献   

11.
黔中地区震旦纪含磷岩系时空变化及沉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中地区聚磷盆地是在南沱期沉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陡山沱早期海侵时期,福泉-瓮安-开阳-温泉一带为半封闭海湾,从东部上升的含磷酸盐洋流运移到此半封闭环境,产生了胶磷矿沉积,之后黔中古陆快速隆升,早期形成的胶磷矿处于滩相环境,受波浪作用改造,形成砂屑磷块岩矿床;开阳地区富磷矿形成与矿层顶板及其间的假整合面对应,磷矿层形成后受强烈的暴露淋滤影响。在黔中古陆的南东侧外陆棚区,含磷组分难以聚集,形成厚度薄、品位低的磷块岩矿床;在灯影组沉积期-早寒武世期间,贵州大部分处在广阔陆表浅海环境,仅在织金形成相对深水泻湖相沉积,含磷酸盐的上升洋流运移至其中形成低品位磷块岩矿床。通过黔中地区震旦纪典型磷矿床含磷岩系及顶、底板地层的相剖面及时空变化分析,建立了黔中地区磷矿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织金县新华含稀土磷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产于早寒武世梅树村阶底部含磷岩系中(上磷矿层),磷矿伴生的稀土REO含量达333.45×10-6~974.15×10-6,平均640×10-6,为含稀土磷块岩沉积矿床。通过对新华含稀土磷矿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的研究,从岩相古地理、生物成矿基本特征、稀土元素物质来源、成矿作用、成矿模式等矿床成因进行的探讨,初步认为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严格受地层、岩相古地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川西磷酸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枢  陈其英  陈开会 《地质科学》1973,8(3):196-216
川西磷酸岩的特征,对阐明磷的沉积作用和磷块岩的成因,有一定的重要性。多年来,四川省地质局在该区作了大量的详细的勘查和研究。这里仅就我们的工作所及,讨论磷酸岩的一些沉积学问题。一、含磷岩系的岩性序列与岩相系列掌握含矿岩系本身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变化更替的规律,对沉积矿床的勘查是很重要的。这种变化规律,可以用岩性序列与岩相系列表示之。岩性序列是含矿岩系的各个岩类在纵剖面上转换的次序,反映它成生时期沉积盆地的地质、自然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诸方面的状况及其在时间上的演化;而岩相系列则是含矿岩系的各个岩类及其组合在横向上的转换次序,反映上述诸方面状况在空间上的演变。  相似文献   

14.
磷块岩矿床的形成总是同特定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相联系的。从古地理分布看,它们多半产在该成矿时期的海侵前缘带、陆表海和深水盆地的过度部位或水下高地的周围地带。磷矿层多出现于海侵序列的底部或下部,但是含磷岩系本身则既可以是退积式的,也可以是进积式的。  相似文献   

15.
昆阳磷矿磷块岩的矿物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阳磷矿是我国下寒武统最大的磷块岩矿床之一,矿层赋存于下寒武统渔户村组的中谊村段地层中(罗惠麟等,1982),矿层有上、下两层,分别称之为“上磷层”和“下磷层”,中间为一“白泥层”(含磷粘土页岩)分隔(Yeh Lien-tsun et al.,)。含磷岩系的岩性序列特征见图5。罗惠麟等认为,本段地层均为台凹相沉积,其中“下磷层”的形成环境为潮下低能及间歇性高能带,“白泥层”为潮下低能带,“上磷层”为潮下高能带,再往上则向潮间坪过渡。本文研究磷块岩的矿物组成,主要是矿石矿物磷灰石和粘土矿物的特点,并讨论磷灰石成份同矿石类型和形成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区前震旦纪沉积变质磷灰岩矿床,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于中元占界红安群黄麦岭组下段和上段含磷岩系中。下部含磷岩系分布于大磊山周围,有磷灰岩1一3层,平均厚2~18m;上部含磷岩系发育在左家湾一双峰尖一带,产磷灰岩1一2层,厚1.5~13m。本区沉积变质磷灰岩可分为浅粒磷灰岩、变粒磷灰岩、锰质磷灰岩及碳酸质磷灰岩等四种类型,其P_2O_5含量一般为4.6~26.1%之间。黄麦岭组属于海湾一浅海相沉积,又可细分为海湾相粉砂岩、磷块岩一粉砂岩、粉砂岩一磷块岩及浅海相白云岩等四种不同相区,其中以第2~3相区磷矿最为富集,形成好多小一大型磷矿床。早一中元古代火山岩喷发活动,是本区磷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此外,扬子期一燕山期的强烈构造变形与变质作用,对本区磷灰岩矿的富集与改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79,14(2):187-189
近年来,由于大量采用化学处理法弥补了野外采集和机械处理的不足,在我国的寒武纪早期的含磷岩系中发现了丰富而多样的小壳动物化石,计有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腹足动物、海绵动物、似牙形石以及大批分类位置不明的化石。这些发现为地层的细分与对比、矿床成因与古地理分析以及探讨动物界的早期演化规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报道了发现于陕南宁强县宽川铺寒武纪早期地层的群体动物化石,并记述一种似牙形石化石。  相似文献   

18.
先锋磷块岩产地,地处寻甸县西部,为南北向展布的滇东磷矿带中段。由于所处古构造、古地形及古地理的差异,含磷岩系的特征、厚度、组构等均受沉积岩相制约。磷块岩位于含磷岩系下部,由胶磷矿磷基、内碎屑、鲕粒、骨屑、白云石及少量陆源砂构成,具化学沉积作用,机械沉积作用特征。一、含磷岩系划分  相似文献   

19.
在江苏新海連市、安徽宿松,在結晶片岩系中有規模很大的磷块岩矿床。湖北孝感、內蒙集宁丰鎭、东北鳳城及陝西蘭叶等地的片岩系中,也相繼发現了含磷层。在国外,苏联西们利亞的斯留殿斯卡、朝鮮的永柔、越南的老街(层位尚未完全肯定),也有类似的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20.
陕西沉积型磷矿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块西南缘、秦祁昆造山系南缘及华南陆块北缘,赋矿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寒武系。通过总结省内景福山式、胡家沟式、天台山式等5个类型磷矿成矿时代、含磷岩系地层、岩石组合、矿石类型的成矿地质特征,划分了沉积型磷矿成矿远景区,分析了找矿潜力,对寻找新的磷矿产地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