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基于NSCT和SURF的遥感图像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一全  沈毅  陶飞翔 《遥感学报》2014,18(3):618-629
SURF(Speed Up Robust Features)算法是对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的一种改进,应用到遥感图像匹配领域中可以大大提高匹配速度,但是匹配精度略有下降。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和SURF的遥感图像匹配算法。首先使用NSCT分别分解参考图像和待匹配图像,得到各自对应的低频分量;然后把这两幅低频分量图像作为SURF算法的输入图像进行预匹配,降低高频噪声对匹配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预匹配结果求解变换模型的参数,并采用随机抽样一致RANSAC(Random Sample Consensus)算法剔除误匹配点对,解决了SURF算法存在的错误匹配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SIFT算法、SURF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具有更高的匹配精度和更快的匹配速度,且抗旋转、噪声、亮度变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特征提取算法对不同传感器平台获取的影像空间相对关系估计的适用性问题,该文以不同来源的影像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分析。采用基于特征的影像匹配算法SIFT,SURF,ORB对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匹配,利用RANSAC算法进行粗差剔除,随后使用归一化的八点法估计基础矩阵,最后采用辛普森距离统计像素均方根误差。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速度的情况下,SIFT算法对于各类影像的相对位置关系估计有较好的精度;ORB算法在速度上有较大优势,检测和匹配的特征点数目最多;SURF算法的速度和精度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3.
对低空无人机影像的快速拼接技术进行研究,采用SIFT算法和SURF算法对尺度不变特征进行提取,根据特征描述符间的欧氏距离进行特征匹配,并使用RANSAC算法对匹配中产生的误匹配点对进行剔除,然后利用单应性矩阵实现无人机的影像拼接。实验结果表明,SIFT算法和SURF算法均能较好地对影像特征进行提取,SURF算法在效率上更优,RANSAC算法的剔除效果较好,能够得到良好的拼接影像。  相似文献   

4.
相比于SIFT算法,在图像匹配速度上SURF算法具有明显优势,但其错误匹配率较高,因而选择合适的距离比阈值可有效提高匹配的准确度。由于影像的纹理结构各不相同,以RANSAC算法优化后的点对结果与SURF直接匹配得到的结果的比值作为动态调整的依据,提出了基于动态自适应调整阈值的SURF改进匹配算法。实验表明,自适应调整的阈值能使匹配正确率提高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SURF算法的无人机遥感影像拼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影像匹配的研究上,SIFT算法在特征匹配方面的应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最近几年,有研究者提出了SURF算法,该算法是在SIFT算法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后得到的新算法。为了比较这两种算法在影像特征点提取上的优劣性,本文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程序,并采用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了算法的实例验证。发现相比于SIFT算法,SURF算法在影像特征点提取中无论是运算速度还是提取的特征点数量都有较大进步。基于此将SURF算法应用到无人机遥感影像拼接中,并通过高斯滤波对拼接影像进行平滑处理,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拼接影像。  相似文献   

6.
多种角度比较SIFT、SURF、BRISK、ORB、FREAK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IFT、SURF、BRISK、ORB、FREAK等图像特征匹配算法具有不同的鲁棒性,本文利用Mikolajczyk和Schmid所提供的数据集,对这几种算法从匹配速度,应对图像旋转变换、模糊变换、光照变换、尺度变换、视角变换时表现出的鲁棒性等角度进行比较。本文采用的评价指标是两幅图像中成功匹配的特征点对数。经比较分析后发现,SURF和FREAK算法表现出的鲁棒性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SAR影像匹配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Frost滤波对SAR影像的斑点噪声进行预处理,再结合SIFT和SURF算法对滤波后的SAR影像进行特征点提取,使用Matlab程序实现立体影像无痕拼接,实现了SAR影像的高精度匹配,该方法提高了SAR影像的匹配成功率,减少了匹配时间。  相似文献   

8.
针对不同尺度影像特征点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不变性特征的算法。以经典的SIFT特征点检测算法为参照,详细分析了SURF特征点检测算法,并通过实验从特征点提取速度和适应性2个方面对Moravec、Harris、SUSAN、SIFT、SURF等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URF算法提取影像特征点的速度较快、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结合机载Li DAR数据与同机影像数据的直接定位模型的计算精度与生产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SURF匹配算法自动选取影像连接点的直接定位技术。首先对直接定位过程中控制点选取和IMU与相机旋转角误差进行探讨,然后对SURF、NCC、SIFT影像连接点选取方法进行对比,最终选取SURF匹配算法获取影像连接点。以Li DAR点云差值来修正地面点坐标高程值,结合SURF匹配算法进行直接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算法相比,SURF可自动获取精确的影像连接点,且计算速度快,便于直接计算定位模型,达到快速获取像点地理坐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改进ORB算法的遥感图像自动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遥感图像自动配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定向二进制简单描述符(oriented brief,ORB)算法的遥感图像自动配准方法.该方法主要由3个步骤组成:首先是特征匹配,利用改进的ORB算法提取特征点,并建立描述符进行匹配,获取初始控制点;然后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方法,结合变换参数估计,剔除可能的错误匹配;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的变换参数,对图像进行几何纠正.分别利用2组卫星光学遥感图像和1组SAR图像进行基于改进ORB算法的自动配准方法试验,并与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msform,SIFT)算法和加速鲁棒性特征(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SURF)算法的自动配准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与SIFT算法和SURF算法相当或者更高的配准精度,并在配准效率上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分维扩展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仅用一个分维值难以区分不同的形态,首先需要对原分维概念予以扩充,即把原来仅局限于无标度区内的呈直线形分布的常数分维扩充为包括无标度区上下界以外区域在内的,呈反S形分布的变量(函数)分维,使分维方法的应用不受观测尺度的限制;其次,要研究表达扩充分维的数学模型。文中论述了反S形扩充分维的数值实现方法和增强描述复杂现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地图目标局部分形描述的元分维模型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元分维模型,可以用于描述地图目标的局部形态特征变化,为地图目标的进一步分析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建筑物三维建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静  靳奉祥  王健 《测绘工程》2007,16(5):57-60
给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仪所获得的点云数据来实现建筑物三维建模的方法。文中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仪的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给出对点云数据处理的过程和方法,阐述建筑物三维建模的方法,并用实例介绍整体方法的实现过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步长(即基于不同采样率)的高光谱图像响应曲线分形维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不同的采样率下对光谱响应曲线进行采样,计算相邻点的光谱响应差值,统计采样点的差值总和,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分形维.为了提高计算效率,运用多线程的技术将高光谱图像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分形维由多核计算机同时并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  相似文献   

15.
Pattern based map comparison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ap comparison techniques based on a pixel-by-pixel comparison are useful for many purposes, but fail to reveal important aspects of map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contrast, pattern based map comparison techniques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structural similarity, although with these approaches the comparison problem becomes open ended, since there is an unlimited number of ways to characterise a pattern. Two types of pattern based technique are used here to analyse the test sets of maps. The first, a fuzzy polygon based matching technique, focuses on the meso-scale aspects of pattern. It is based on the areal intersection of land use polygons on the two maps being compared. The areal intersection, areal complement, and polygon size values are fuzzified into an appropriate set of categories, a set of fuzzy inference rules is applied to derive memberships in local matching categories, and finally the local matching category memberships are defuzzified to yield local matching values for each land use polygon on the reference map. The second approach, fractal analysis, captures macro-scale or global qualities of the maps. Two measures are calculated here: the radial dimension and the cluster size—frequency dimension. The polygon matching approach provides only limited insight when applied to the case of the map set representing differences in classification. It proves much more effective when applied to the problem of change detection, revealing areas where the pattern has changed and giving local measures of the degree of change. The approach is particularly useful in the case where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random change at the pixel level, as changes in the underlying pattern are extracted from the noise, while pixel based approaches largely detect the noise.  相似文献   

16.
刘春  丛爱岩 《测绘工程》1998,7(1):41-44
从GIS地理特征分形分析入手,利用量规维数的求解来加归区域曲线的无标度区和分维值,并把这一分维值与GIS中典型的分形特征相联系,探讨了分维值的含义及其作用,以获得GIS下地图应用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形几何原理,推导出几种新的河网分维,并讨论了它们的制图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不同尺度、来源的地图上同一要素通常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地图空间要素相似度在GIS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论文在总结前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位置(距离)、形状、大小三个方面给出了面状空间要素相似性度量模型:以分形维数和面积/周长(紧凑度)作为相似特征的形状相似度;以中值距离作为相似特征的距离相似度;以面积或周长作为相似特征的大小相似度。最后,以多尺度面状空间要素为实验数据,通过比较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相似性度量模型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以中值距离、分形维数作为相似度指标的度量模型综合考虑了面状要素局部结构和整体分布,在面状空间要素相似性度量方面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王荣 《测绘学院学报》2000,17(2):154-156
在Bergman表示的基础上,对二维复合介质找到一套基函数,利用本征函数展开建立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二维复合介质Laplace方程的求解方法。得到了这类Laplace方程解的一般结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线状地图要素的自相似性分析和分维估值,研究了线状地图要素的形状结构特征随量测尺度和比例尺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使综合过程自适应进行和保持图形形状特征的线状要素自动综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