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10月12日,英国伯明翰大学在上海举行招待会庆祝伯明翰大学与中国的世纪合作。招待会上,英国伯明翰大学宣布设立李四光奖学金,纪念李四光先生对科学和社会做出的杰出贡献。李四光先生于1914—1918年就读于伯明翰大学,被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
谢家荣     
谢家荣,字季骅,我国著名的地质、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1898年7月生于上海.1913~1916年在工商部地质研究所由章鸿钊等主办的地质班学习.毕业后进工商部地质调查所工作.后由于他工作上的成就,被派送美国留学,1920年获威斯康辛大学理学(地质)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后至1929年,前后任农矿部地质调查所、两广地质调查所技师、技正;北京大学兼任教授和中央大学、中山大学教授.1929年赴德国柏林地质调查所及弗兰堡大学研究煤岩学和金属矿床.1930年回国后任地质调查所技  相似文献   

3.
徐增亮男,1932年生于江苏江都,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教授,现任华东地质学院副院长,《铀矿地质》编委。1952年于东北工学院采矿系肄业后,赴苏联就读于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地质系,1956年毕业获地质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历任华东608大队1队地质科科长、西北182队地质科科长、甘肃省207工程指挥  相似文献   

4.
简讯     
朱庭祜教授逝世我地质老前辈,原浙江地质局总工朱庭祜同志,于五月四日病故,终年九十一岁。他1916年开始从事地质工作,1920年留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后  相似文献   

5.
陈祖伊     
陈祖伊男,1935年生于上海市,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理事、《铀矿地质》编委。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地质学院放射性元素矿床地质与勘探专业,回国后主要从事铀矿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获国防科委和部科技进步奖、全国科学大会  相似文献   

6.
业治铮院士     
《江苏地质》1999,23(3)
1917年出生,江苏南京人。  1941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地质系。1946年~1949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大学及密苏里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1951年~1964年,在长春地质学院任教,历任教授、系主任、教务长,1960年创?..  相似文献   

7.
郭智添     
郭智添男,1933年生总于福建龙岩,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东北地质勘探局工程师,《铀矿地质》编委。1959年毕业于苏联第聂泊尔彼得洛夫斯克矿业学院地质系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探专业,回国后历任二机部406队直属队副科长,基建工程兵26支队工程师、专题组长,  相似文献   

8.
张文佑     
著名地质学家张文佑,河北唐山市人.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历任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45年赴美、英等国考察研究,1947年回国,兼任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兼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5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立,历任该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胡绍康     
胡绍康男,1932年出生于江西南昌,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院长、《铀矿地质》常务副主编。1952年由北京大学物理系肄业,次年赴苏联就读于斯维尔德洛夫矿业学院铀矿地质专业,1959年初毕业。回国后主要从事中国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参与中新生代含铀盆地编图、华北地  相似文献   

10.
俞建章     
俞建章,字端甫,安徽和县人。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33年晋升副研究员,即去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进修,后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主任,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等职。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无脊椎古生物组主任。1952年起任长春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  相似文献   

11.
李学清     
李学清字宇洁,江苏吴县震泽人.地质学家、岩石矿物学家、地质教育家.早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1913年入农商部矿政司地质研究所开办地质专修班,1916年毕业即任新成立的地质调查所技术员.1920年赴美,入密西根大学,攻读矿物学与岩石学,1923年获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任地质调查所技师、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兼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自己执教办地质教育,是从章鸿钊1911年由日本学习地质回国之后逐步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下列四个时期:Ⅰ.草创时期(1912—1916):1913年,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开办了地质研究所—我国第一所地质专科学校。Ⅱ.成长时期(1917—1927)Ⅲ.发展时期(1928—1937)Ⅳ.艰苦时期(1938—1949)。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地质教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国庆     
徐国庆男,1932年生于浙江普陀,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1959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学习,1963年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南309大队11队地质科长和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第三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矿物包裹体委员会主  相似文献   

14.
李春昱原籍河南省汲县,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4年10月入德国柏林大学地质系深造,1937年6月以“最优等”成绩取得柏林大学理学院博士学位.同年冬回国前参加第17届国际地质大会,会后到苏联、比利时、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进行了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15.
《矿床地质》1988,7(3):1-2
著名地质学家程裕淇先生1912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善县。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38年荣获英国“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四川、西康、南京等地进行了大量地质调查工作,其中包括对磷块岩、砂金、煤、石油等矿产的地质调查以及火山地质工作。60年代程裕淇先生带领一批地质工作者对辽宁、山东、  相似文献   

16.
冯景兰,字淮西,河南唐河县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矿床学家。1918年考取北京大学预料。同年赴美留学,在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矿山地质、荣获矿山工程师学位,1921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矿床学、岩石学和地貌学、获地质硕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河南中州大学科学通论讲师,不久晋升为地质系教授,并任矿物地质系主  相似文献   

17.
波蒙(Jean Baptiste Armand LouisLe′once Elie de Beaumont 1798——1874)是法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法国地质学会会长.1822年,他到英国考察地质制图的原则和方法,回国后领导测制法国1:50万地质图六幅(1825—1840).1847年,波蒙发表著作《略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整整六十年了。我们化工地质工作者衷心祝贺学会六十周年诞辰。我国有悠久的地质活动历史,早在一万九千年之前,“山顶洞人”即知道“从相当远的地方采回赤铁矿”,辗碎作“颜料”,从事着简单的地质活动。1911年章鸿钊先生回国,1913年建立中国地质研究所。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我国地质活动进入了由经验而理论的阶段。新中国成立,我国地质工作也随之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当前,我国地质队伍已由解放前夕的200余人,发展成包括地质、冶金、石油、煤炭、建材、化工等系统地质队伍在内的百万地质大军。各种矿产资源的探明储量也由解放前  相似文献   

19.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5):F0002-F0002
汪集晹,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1935年10月生于江苏吴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PhD),同年10月回国后迄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9年改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著名石油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家朱夏,祖籍浙江省嘉兴市.194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同年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后参加川、康、黔的地质矿产调查、变质岩研究和中国地质图的编制工作.1947年赴瑞士国立工业高等学院和苏黎世大学深造.1949年10月回国,参与组建浙江地质调查所并任副所长.1951年参加筹建华东工业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