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以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成因为指导,针对区域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剩余重力异常中的局部重力高异常的空间分布,结合区域地质、路线地质调查成果,从三维角度认识重力高异常组合所反映的地质体主成分相构造地质特点,探讨重力高异常的成因机制,以揭示地质体的空间成生、演化规律,为区域地质调查中局部重力异常的解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成因为指导,针对区域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剩余重力异常中的局部重力高异常的空间分布,结合区域地质、路线地质调查成果,从三维角度认识重力高异常组合所反映的地质体主成分相构造地质特点,探讨重力高异常的成因机制,以揭示地质体的空间成生、演化规律,为区域地质调查中局部重力异常的解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蒋新华 《安徽地质》2005,15(2):94-96
介绍了重力资料用于1:25万区域地质填图的方法技术与成果。在中、小比例尺重力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资料处理和分析,能很好地圈定区域地质构造、侵入岩、沉积盆地的分布和形态,提高了区域地质填图成果的信息承载量。  相似文献   

4.
区域重力调查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珂 《物探与化探》2007,31(5):381-385
地质大调查以来区域重力调查取得了重要进展,1:100万区域重力调查基本实现了全国陆域的全覆盖,1:20万区域重力调查稳步推进,取得一批地质成果.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进步突出:普遍使用各类高精度重力仪和GPS定位系统;区域重力数据库信息系统和几种二三维正反演软件得到推广;制订了新区域重力调查规范.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区域重力调查要加快1:20万区域重力调查的工作进度,并合理部署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每个图幅的具体调查任务和设计要有针对性;要改进地改和GPS高程改正方法,提高地改精度;要提高区域重力调查成果的解释水平,改进报告编写.  相似文献   

5.
国外航空重力测量在地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介绍了20世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航空重力测量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目前国外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应用于我国中西部艰险、复杂地区及沙漠、沼泽等困难地区的区域地球物理勘探和基础地质研究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6.
深化解释提高区域重力调查的地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来区域宽力调查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批成果,特别是编制了符合“五统一”要求的图件,解决了不少地质问题,但资料研究和解释中存在不少问题。深化解释是区域重力调查工作发展到今天的客观需要。本文指出深化解释的目标是解决更多的基础地质问题和矿产预测问题,特别是工作区内的关键问题。对重力资料深化解释和重力与其他方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以及地质解释深化提出了要求。另外还对重力资料的处理和某些解释方面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看法。最后就实现深化解释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将茅山断裂带中段的重力数据分解为不同尺度的重力异常,用于研究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可以将重力数据分解为不同深度的局部异常和区域异常,局部异常解释为浅部地质体引起,区域异常解释为深部地质体引起。基于此种地质解释,分析了不同深度地质体与重力异常的对应关系,并对产生异常的原因进行解释,推断出该区的主要断裂构造,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形式与重力异常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地球物理区域场与局部异常场的研究在重磁资料信息分析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研究空间数据相关结构地质统计学出发,探索了解决重力区域场与局常场分离估值技术的另一条途径,推导了进行区域场与异常场估值的克立格方程组。最后通过某一区域重力资料的分析,说明该法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行政区域 :云南省丽江地区、大理州鹤庆县完成单位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内容简介 :测区地处西南三江中段 ,地质构造复杂 ,岩浆活动强烈 ,成矿条件良好。完成区域重力调查面积 90 0 0km2 ,建立三级重力基点 2个 ,完成有效重力观测点 1 5 1 4个 ,平均测网密度为 5 .9km2 ;采集测定各类岩 (矿 )石密度标本 1 799件。编制丽江幅G 4 7 (1 1 )和鹤庆幅G 4 7 (1 7) 1∶2 0万区域重力调查实际材料图 ;布格重力异常平面图 ;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平面图。云南丽江、鹤庆地区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说明书$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资料分馆…  相似文献   

10.
1992年9月17日至20日,由地矿部勘查技术司和区域重力调查方法技术中心共同组织的“区域重力资料解释推断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52个单位72名代表到会,直管局、地勘司、石油局和部高咨中心的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应用网函数插值方法进行重力区域改正计算是内蒙古物探队和内蒙古大学数学系合作进行的。是应用电子计算机快速处理重力测量数据一种新方法。有关网函数插值方法的实质、原理、推导及计算重力区域场改正的理论讨论、模型试验都已在不同文章中给予介绍。本文着重介绍网函数插值法用来进行区域改正计算的具体方法和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亮 《贵州地质》2002,19(1):44-51
通过采用先进的重力数据处理软件,对黔东南地区的1:20万布格重力场和剩余重力场等资料,进行了综合处理,重力解译,地质分析,获得了不少新信息和新认识,不仅证实了区内NE向断裂的存在,还发现了EW,NW,SN向的断裂构造,这是开展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和运用先进的重力数据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大地构造,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利用重力资料圈定沉积盆地,沉积厚度以及区域构造单元的划分,取得了良好地质效果。在四川盆地,松辽平原、鄂尔多斯地台,华北平原不仅利用重力资料划分了构造单元,而且为找寻油气产地提供了有意义的地质资料。例如,在博野坳陷中找到了任丘油田,黄骅  相似文献   

14.
依据理论模型实验的方法,讨论了利用重力资料圈定地质构造边界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了重力场垂向二阶导数、水平总梯度模极值、重力等值线梯度带、重力垂向一阶导数等方法在圈定地质构造边界方面的优缺点,为区域重力资料地质解释提供较为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1∶50万重力异常探讨贵州省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综合研究 ,总结了 1∶50万贵州省布格重力异常轴向方位角的数量统计规律 ,从而认识了区内重力异常的基本特征和发育方向 ,通过分析区域重力异常 ,结合地质、物化探等资料 ,对全省区域地质构造进行了划分 ,构成了由F1 ~F1 6组合的基本构造格架 ,为进一步研究本省的区域地质构造提供新的信息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利用二维频率域滤波程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47.4万平方公里的1:100万布格重力异常进行数据处理及地质解释,并用区域场计算了莫霍面等深度图。通过对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分析及其数据处理结果的地质解释,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重力异常特征、莫霍面形态、地质构造格架、构造单元划分、岩浆岩分布规律以及它们与矿产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比较系统和全面认识。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到区域找矿标志,以此找矿标志为判据,圈定13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曹洛华 《物探与化探》1983,7(4):233-238,232
80~81年我组与地质配合,在一个约65平方公里的岩体上进行基础地质研究和成矿预测,物探的任务是通过对区域物探资料的研究,提供岩体的空间形态。利用的资料主要有1:2.5万航磁、1:1万地磁、1:5万重力及部分1:10万电测深资料。其中磁法效果较好,而重力由于岩体与围岩仅有约-0.03克/厘米3的密度差,在岩体上虽然显示了重力低,但异常形态却不甚规则。为使重力异常能比较清晰,以改善重力资料的利用效果,同时,也为今后应用区域重力资料研究区域地质构造问题撑索一些方法,我们对重力异常值进行了变密度广义地改改算。现将该工作结果整理成文,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8.
南海灾害地质发育规律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论文将南海灾害地质按新构造、地貌和第四纪地质3个系列,及新构造灾害地质、重力灾害地质、侵蚀-堆积灾害地质、流体-塑性体灾害地质及结构不均性灾害地质5个类型进行了论述,系统探讨了活断层、滑坡、沙丘、浅层气、古河道等发育的区域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19.
桂西裂谷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已有的重力资料出发,结合其他地球物理及地质资料对桂西裂谷进行了探讨.该区重力在区域负布格重力背景上叠加有局部重力高带,并与深源磁场相对磁力高带吻合,与大陆型裂谷的重、磁特征相似,论证了桂西裂谷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区域重力调查工作,对断裂的空间位置及区域构造分区是主要地质任务之一。本文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进行深部场、浅部场的分析。通过场的分离对区域场与剩余场特征分析;经过异常转换信息划分区域地质构造界线,特别是对Ⅲ级构造单元的划分从重力异常成果中,获得三高二低趋势,通过深大断裂划分确定区域地质构造分区界线,从而重新划分该区Ⅲ级以上构造区块位置,本次工作成果将为今后该区研究工作带来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