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桩端灰岩溶洞探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基桩施工过程中,判明桩端3倍桩径深度范围内,灰岩岩体内是否隐伏溶洞等不良地质情况,进而决定是否终孔、浇灌基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以地震反射波法为理论基础,以单发单收地震勘探和基桩检测技术作为现场作业方法的基础,并吸取两者对勘探资料的解释经验,扼要介绍了运用该方法对湖南涟钢某工程人工挖孔嵌岩桩的桩端灰岩的检测结果及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2.
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指在桩位采用人工挖掘成孔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硬层或基岩层),然后清孔、吊置钢筋笼、浇注砼而成的高承载力、大口径基桩。近年来,人工挖孔灌注桩在桩长、桩径、施工技术与设备方面有许多创新和改进。1护筒的埋设在复杂的流砂地层和水域施工中采用直...  相似文献   

3.
西南地区常见碎石土-基岩斜坡地基,在此类地基上的嵌岩桩基础,其上覆土层、嵌固段基岩多为倾斜。然而岩石试样中结构面倾角改变时,岩石试样的强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故当嵌固段基岩存在层面且层面具有倾角时,往往对桩基的水平承载特性影响很大,所以基岩层面是影响嵌岩桩水平承载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物理模型试验,通过改变嵌固段基岩层面倾角,得出嵌固段基岩不同层面倾角对于桩顶位移,桩身内力的发展规律,进而研究其对水平受荷嵌岩桩承载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碎石土-层状基岩斜坡地基场地中,嵌固段基岩存在层面会降低嵌岩桩水平承载性能。相对于完整基岩,嵌固段层状基岩存在水平层面时,临界荷载下降了17%、最大弯矩值下降了23%、最大剪力值下降了37.5%;而嵌固段基层层面为倾斜时,嵌岩桩水平承载性能下降的更多,且层面倾角为逆向30°时比顺向30°更加不利于嵌岩桩的水平受荷;桩身最大弯矩点与最大剪力点位置随嵌固段层状基岩倾角变化影响比较小,最大弯矩点位置几乎没有变化,最大剪力点位置在嵌固段基岩层面为顺向30°与逆向30°时下降了1倍桩径。该项研究可为在不同层面倾角下的层状岩体斜坡地基上受水平荷载的嵌岩桩设计作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在软质基岩中的设计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元斌 《地学前缘》2002,9(2):400-401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受力明确、施工工艺简单、方便快捷、质量易于保证、经济效果好且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因此 ,除路桥工程外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己被广泛地运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尤其是近年来 ,由于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物的发展 ,一定区域内 ,人工挖孔桩己成为典型的基础形式。在曲靖地区 ,尤其是在曲靖—沾益断陷盆地的西侧 ,下伏基岩土层多为下泥盆统沉积的风化软质基岩 ,岩性以钙粉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在这一地区 ,尽管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己被广泛运用 ,但由于没有充分的试验资料分析 ,风化软质基岩承载力变化…  相似文献   

5.
岩溶区冲孔桩施工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区因溶沟、溶槽、石芽、鹰咀、溶洞、土洞等发育,基岩面起伏强烈,给岩溶区桩基础施工带来较大困难。钻孔桩、挖孔桩施工技术在复杂岩溶地质条件下适应性较差,冲击钻孔技术对不均匀地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实践证明冲击钻进是岩溶发育区最佳的嵌岩桩基础施工技术。本文重点论述岩溶区不同地质条件下相应的冲孔桩施工方法和钻进事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阮广招  陈亨顺 《福建地质》1995,14(2):144-148
本文通过大口径桩孔基岩钻进,探讨了PZ系列组合式牙轮钻头结构特点、合理钻进参数的确定及碎岩机理。工程实践证明,牙轮钻头是我国目前大直径桩孔嵌岩施工较为理想的工具,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徐敏  童小东 《岩土力学》2006,27(Z2):909-913
利用自平衡测试技术,对江苏省刑侦技术大楼的两根人工挖孔嵌岩短桩的承载力进行了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人工挖孔嵌岩短桩的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桩端超前钻进注浆工艺及其系统将岩层注浆技术与基桩工艺相结合,经由桩端岩层超前钻进注浆系统在桩端岩层实现桩端注浆造孔,在钻孔内高压注浆,通过充填、固结岩层的裂隙,使桩端与桩端岩层成为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岩层固有承载力,实现在桩端不充分入岩的情况下,起到桩端入岩的效果,在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施工造价的同时,提高基础桩承载力。是一种可缩短施工进度,成本合理可控又能保证承载力达到入岩水平的桩端处理技术措施,为今后嵌岩桩设计施工提供一定技术参考,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聚能爆破在大直径硬岩钻进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在各种深基础工程施工中,嵌岩桩的比例正逐渐上升。这类桩孔的施工,常常由于基岩硬度大,研磨性强,或者遇上大孤石、漂石,造成钻进效率低、事故多、成本高,有的甚至由于无法钻进到设计深度而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大直径硬岩钻进,已经成为当前岩土工程施工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王铁行  刘衡  杨波 《岩土力学》2013,34(7):2072-2076
首先对嵌岩桩进行了现场钻孔抽芯试验和静力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冲击成孔工法施工且桩侧存在弱胶结土层时,桩底沉渣厚度普遍较大,远厚于规范允许值;当荷载达一定值时,呈现突发性下沉且下沉量较大,主要与厚层沉渣导致端阻力未发挥作用有关。试验结果说明:当采用冲击成孔工法施工且桩侧存在弱胶结土层时,现有嵌岩桩设计方法同时考虑端阻和侧阻作用是不妥的,嵌岩桩单桩承载力宜仅按土层和嵌岩段侧阻力确定。进一步基于数值分析对嵌岩段摩阻力分布及变形等承载性状进行研究。在施加荷载一定条件下,嵌岩深度与基岩强度越大,下沉量越小,且厚层沉渣嵌岩桩沉降存在嵌岩深度效应。随着桩顶荷载增大,嵌岩深度与基岩强度差异导致的下沉量的差值增大。嵌岩段桩侧摩阻力沿深度呈马鞍型分布,嵌岩深度与基岩强度较小时,嵌岩段下部峰值比上部峰值大;嵌岩深度与基岩强度较大时,嵌岩段下部峰值则比上部峰值小。在桩顶荷载一定条件下,嵌岩深度越小,下沉量越大,越有利于侧摩阻力发挥,嵌岩段桩侧摩阻力越大。由于厚层沉渣存在,嵌岩段桩身轴力沿深度方向从桩顶荷载逐渐衰减为0,嵌岩深度越小,衰减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