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黑柱山地区位于青海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乌兰乌珠尔华力西期铜(锡)成矿亚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研究区工作程度较低,找矿远景不明朗。通过分析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化探、矿(化)体特征等,总结了找矿标志,分析了区内成矿条件及成矿远景,认为I矿化破碎带具有寻找石英脉型铜矿的潜力,AS6、AS7异常区具有寻找铜多金属矿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2.
重点研究扎很花铜矿点区域地质背景、矿点地质特征、矿体产出特征、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成因类型等地质特征,通过与小坝梁铜(金)矿床特征的初步对比,结合区内铜矿体的特征,认为该区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丁文利 《西部资源》2013,(1):84-85,89
克克齐—东道乌素矿区铜矿体分别产于石炭系中统本巴图组二岩段及上统阿木山组二岩段的海相火山碎屑沉积岩中,地表以铁帽的形式存在。明显的激电异常反映是本区寻找赋存在海相火山碎屑岩地层中铜矿体的有利标志。海相火山岩型是该铜矿的特定类型,岩石见有蚀变褐铁矿化、硅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阐述了铜矿床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体)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茫崖镇鸭子沟铜多金属矿区位于祁漫塔格山北坡鸭子沟地区,通过常规地质填图和地表地下工程控制以及室内综合整理和研究认为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区成型的为18、23、19、28号四个矿体,铜矿体在18号矿体,全区代表性的为铅锌。  相似文献   

5.
平江—衡阳地区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齐全,多期次岩浆活动强烈,为铜矿的形成与空间分布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条件。通过对柏坊铜矿床地质分析,下石炭系、二叠系和白垩系是本区的主要矿源层,为铜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矿区的构造为矿化提供了进一步富集的动力条件,使得矿质能够在有利的成矿空间内形成铜矿体。本文系统分析了矿区主要控矿因素,对进一步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上古生界石炭系中统本巴图组索伦山克克齐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规律,认为该矿床属于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对在索伦山有色全属成矿亚带寻找火山岩型铜矿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瑞典北部基茹纳地区土壤中含铜量丰富,被认为与该区露天草场一种叫“威斯卡里亚、阿尔盘纳”的小花分布一致。在威斯卡里亚和帕特哈瓦热中部两种不同铜矿化区均发现类似情况。本研究利用卫星资料,航空数字图象高程图和航空植被图对植被的含矿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其它地质方法所提供的重点靶区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8.
斑岩型铜矿是国内重要铜矿矿床类型,探明储量可观,分布较集中。因此,系统研究斑岩型铜矿矿床,对找矿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本文通过对斑岩型铜矿矿床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了斑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岩浆岩条件、围岩条件、围岩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同时对矿床的物质来源、成矿过程及成因作了相关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内蒙古镶黄旗哈登苏木金铜矿矿床出露岩体、蚀变特征、矿物组合等地质特征的分析讨论,初步确定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为钾化、黄铁绢英岩化,金属矿物组合为黄铜矿、自然银等矿物,该矿床为斑岩体有关的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托整装勘查区典型矿床研究和大比例尺专项地质填图等工作,对巴根黑格其尔铅锌矿床进行了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并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成果表明,矿床为一赋存于早二叠世大石寨组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中的矽卡岩型矿床,其成矿地质体是闪长岩,成矿构造为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以及叠加其上的NE向断裂构造,铅锌矿化和围岩蚀变在平面上均具分带特征,矿床深部及外围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歙县水竹坑铜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调查,初步查明矿山地质环境特征、矿山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并对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矿山对地质环境保护防治措施,达到了本次的调查目的。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集宁察右后旗兵图矿区外围位于三合明——伊胡赛铁、金、钨成矿带中东段,地表大部玄武岩覆盖,区域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及地球物理特征等研究成果表明矿体主要分布在东西向构造破碎带内及片麻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部位。通过本次地质规律研究及综合地质工作对成矿模型和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在玄武岩覆盖区圈定了矿致异常,钻探揭示在265.7m~265.9m见品位1.64g/t的金矿化体和弱铜矿化显示,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3.
纸房河铜矿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中南段兰坪—思茅凹陷盆地中部,属于改造型中低温热液矿床。本文在综合分析矿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阐述纸房河铜矿主矿体的特征,总结成矿规律。通过近期开展地质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发现主矿体后期受到了一系列层间发育的断层错断,矿体被破坏呈阶梯状。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矿床深部找矿圈定靶区。  相似文献   

14.
呼伦贝尔市及毗邻地区矿产资源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有“北国碧玉、绿色净土”之称的呼伦贝尔,不仅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同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经过科研单位及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呼伦贝尔市已发现矿产9类65种,占自治区已发现矿产总数的49%,探明或初步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产49种,矿产地300余处,累计探明总资源量317亿吨。按照资源赋存状况,我市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一盆两带”上,即:海拉尔盆地、得尔布干成矿带、大兴安岭成矿带。能源矿产、非金属矿产、黑色金属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海拉尔盆地;有色金属、贵金属则主要分布在得尔布干成矿带和大兴安岭成矿带上。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阐述广东省揭东县新寮岽矿区地质背景、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认为乌山岽矿段通过进一步开展工作,有望扩大矿体规模,寻找出中型以上铜矿床。  相似文献   

16.
寿王坟铜矿已探采六十余年,主体矿已开采殆尽。收集了本区地质综合资料,本次工作是以验证物化探异常、探索北翼接触带和对南翼接触带矿体进行"探边摸底"为主要目的。分两个阶段投入了地质、物探、化探及钻探相结合的勘查工作,新探获了11条铜、铁、钼矿体,并估算了一定的资源储量。通过地质工作,说明寿王坟铜矿深部仍有探寻矽卡岩型铜铁矿和斑岩型铜钼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胡雯 《西部资源》2023,(3):86-88
查干哈达庙铜矿床是近些年来在温根其乌兰—索伦山俯冲增生楔内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的铜矿床,但前人研究程度较低,仅对其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有所涉及,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矿床剖析成果,分别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时代系统研究,认为查干哈达庙铜矿床主要为VMS成因,存在后期叠加改造的特征,应为早二叠世产于俯冲背景下的弧前或弧间盆地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同时总结了矿床的找矿标志,为该区寻找晚古生代块状硫化物型富铜矿床提供了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斑岩型矿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约占世界铜总储量的50%以上,因此该类矿床一直是矿床学家研究的热点和矿业公司的首要勘查目标。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关于斑岩型铜矿床的资料,总结了斑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特征,斑岩型铜矿与钙碱性系列的侵入体的关系,矿体的赋存位置、围岩的岩性,斑岩型铜矿的蚀变组合和分带等,并对板块俯冲和大陆环境的斑岩型铜矿成因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凤凰 《西部资源》2014,(2):59-59
<正>近日通过专家评审的《中亚——蒙古成矿带及全球铜镍硫化物与铁氧化物铜金矿床铜矿资源分布规律与找矿战略区划研究》报告显示,在中亚——蒙古成矿带内划分出16个铜矿带,选出9个铜矿战略选区。该成果是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项目《全球铜矿资源分布规律与找矿战略区划研究》下属《中亚——蒙古铜矿分布规律与找矿战略区划研究》和《铜镍硫化物及IOCG型铜矿分布规律与找矿战略区划研究》两个子课题的研究成果,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保山市金厂河铜矿进行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分析,希望为今后该地区寻找铜多金属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