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银矿的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主要以共伴生为主,近年来独立银矿找矿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系统搜集了国内外银矿数量与规模、储量和分布等内容,梳理了中国银矿资源分布及储量分布规律,总结了中国银矿资源特点。在对全国490处银矿矿产地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中国银矿的成矿规律,划分了海相火山沉积型、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脉型和层控型)、沉积变质型、沉积型和新生风化淋积型等7个银矿预测类型,其中前4个应该作为重点预测类型,并划分出32个成银带,编制了"中国成银带分布图",为中国银矿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查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该区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将区内银矿按成因、成矿作用、矿床地质特征等划分为三类六型。指出了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矿是本区银矿的重要类型。总结了银矿的找矿标志,提出了本区银矿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  相似文献   

3.
闽省银矿地质工作起步较晚,近两年来,才在沿海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地区开展银矿的普查找矿工作。几年来,外省—特别是华南和邻省银矿地质工作有重大发展。在借鉴其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经验的基础上,对照福建的地质构造条件,笔者认为,福建有着良好的银矿成矿地质条件。为此,试图对福建银矿类型划分及各类型特征、标志,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银是现代国防、尖端科技不可缺少的材料,也是人民群众用于装饰美化生活的贵金属之一。【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收集了湖南银矿床储量和分布等内容,在对全省93处银矿床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湖南银矿床成因类型、主要预测类型及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化学异常、重砂异常等成矿控制因素,总结了湖南银矿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至2018年,湖南省发现银矿床93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55万t,占中国查明银矿比例4.71%,郴州、衡阳、永州三市,占全省总查明量的89.40%。银主要与铅锌、金、铜、钨等共伴生,以伴生矿床为主、共生矿床及主要矿床为辅。对各矿床划分了岩浆作用形成的矽卡岩型、岩浆热液型,含矿流体作用形成的浅成中—低温热液(MVT密西西比河谷)型,沉积作用形成的机械沉积(砂岩)型、化学沉积(页岩)型,表生作用形成的风化型等6个银矿成因类型及预测类型,其中前3个为主要成因类型及主要预测类型,编制了湖南银矿主要预测类型分布图。【结论】划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共4个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湖南银矿除洞庭湖以外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岳阳—邵阳一线以东,资源储量主要分布于七宝...  相似文献   

5.
皇城山银矿床属火山岩型中低温热液矿床,为丰富此类矿床的研究内容和服务领域,总结该类型银矿成矿条件及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成矿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以期为该类型银矿的普查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银矿是广东优势矿种之一。在对广东银矿成矿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各类型银矿的预测模型,并利用地质参数体积法在MRAS资源评价系统平台上估算了广东银矿的潜在资源量,进而对其资源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银矿资源量有望增加2倍以上;岩浆热液型、叠加(复合)型和浅成中—低温热液型是广东银矿的主要矿床类型,也是未来找矿的主攻类型。根据预测结果,广东银矿资源量主要集中于富湾、凡口和厚婆坳地区,建议在这3个地区设立勘查部署区。  相似文献   

7.
江彪  陈毓川  王成辉  张大权  白鸽 《矿床地质》2015,34(6):1295-1308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多样,找矿潜力巨大。文章运用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银矿床进行了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的初步研究,并将其初步划分为38个银矿床成矿系列(组),59个亚系列。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与各成矿系列的演化关系归结出中国银矿床成矿谱系。研究表明,中国银矿床成矿系列结构及演化具有时空不均衡性、银矿床类型演化渐趋多样化、矿石建造类型演化渐趋复杂化等特点,文章指出了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研究对全国银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的指导意义,并结合银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特点分析了银矿床今后找矿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8.
刘昭平  吴建章 《福建地质》1996,15(4):177-189
本根据闽浙沿海火山岩地区银矿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的研究及近年来的矿产勘查,成矿预测和专科研成果,综合论述了闽浙沿海火山岩地区银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和矿床特征,分析和总结了银矿的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和成矿系列,同时指出,火山热液充填充代型银矿是本区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成因类型,并阐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姆驮山银矿地质特征及物化特征,并通过与凤凰山银矿地质特征对比,两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矿床类型、控矿因素、矿物成分等几乎相同,因此认为姆驮山银矿具有中型甚至大型银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贵金属地质工作取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庆文 《吉林地质》1993,12(2):1-14
本文总结近年来吉林省贵金属金、银矿取得的地质找矿成果和新进展。主要有:第三纪含金砾岩型金矿的突破、太古宙绿岩型金矿远景的扩大、荒沟山地区老岭群金矿的新进展、海沟金矿储量的增长、东风矽卡岩型金矿的发现;提交了大型山门银矿、评价了八台岭金、银矿及百里坪银矿远景区的发现。主要介绍金、银矿产出的地质背景、矿化类型、矿床地质特征,部分总结了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供今后开展普查及提高找矿效果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区域构造成矿分析和成矿系列理论,在分析研究区域地质构造、银矿床成因及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划分了湘南银矿床成因类型,指出湘南地区存在与花岗岩类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Ⅰ)、与一定地质时期和地层单位有关的层控矿床(Ⅱ)和与表生成矿作用有关的风化淋滤矿床(Ⅰ)三大类银矿床;其中I类型银矿床占主导地位,Ⅱ类型银矿床仅在局部产出,Ⅰ类型银矿暂不具工业意义。同时,圈出了东坡-许家山、坪宝、铜山岭-后江桥3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我省尚未找到单独的或共生的银矿床,已知的银矿主要与铅、锌、铜矿伴生。伴生银矿床类型的划分,根据主要金属元素产出特点和成因类型可分为“三类”、“七型”:即伴生银矿铅锌矿床类、伴生银矿铜矿床类、其他伴生银矿床类;热液充填型、热液交代型、矽卡岩型、沉积再造型、沉积砂岩型、铁锰黑土型、黑色页岩型。根据其成矿的围岩、岩浆岩、构造等条件、以及矿体形态、蚀变、矿物共生组合、银的赋存特征等方面,略述了各类型伴生银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最后,据我省以往银矿的地质工作情况,以及国家目前对银的需求程度,提出了要加强银矿地质工作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河北平山县刘家坪富银矿矿物组合及选冶研究徐海江,范书魁,徐国志,毛骞(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050031)关键词银矿,选冶工艺,河北1矿石矿物共生组合及银矿物特征平山县刘家坪银矿是国内外少见的富银矿。矿床成因类型特殊,有待进一步探索。矿石矿物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大地构造环境控制了不同类型的银矿床。火山弧和岛弧控制了浅成低温热液型和黑矿型银矿床。裂谷带的地垒之上产出有浅成低温热液银矿床、中深中温次火山热液银矿床、斑岩型银矿床和矽卡岩型银矿床。裂谷带的地堑之中产出有五元素矿床、碱性火山岩中的块状硫化物型银矿床、沉积岩中的块状硫化物型银矿床、砂岩型铜银矿床。  相似文献   

15.
浙江主要金银(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好寿  徐步台 《地球学报》1997,18(Z1):179-181
应用Rb-Sr等时线法测定了浙江不同类型金、银矿床(璜山金矿、治岭头金银矿、毫石银矿及拔茅、大岭口含银铅锌矿)的成矿时代。不同类型矿床的Sr、Pb同位素组成有显著的差别表明其成矿物质有不同的来源和成因。特征的Pb同位素组成还可以作为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正史及有关地理著作中的历史信息,列出秦巴山系所经甘、陕,豫、皖四省境内产银县39个和产铅县12个。分析古代银(铅)分布特点,结合现代地质科研成果,划分出三大银矿成矿带、两个银矿成矿亚带和七个银矿成矿区。简述了赋矿地层、岩性、银矿类型等特征,并对该区找银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对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控制特点和规律:银矿赋矿地层以泥盆系最多,其次是中元古界、石炭系等,按赋矿岩性则以碳酸盐岩最多,变质岩次之;古老地块边缘裂陷槽和增生带、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多组构造汇聚部位及陆相断陷盆地是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海相火山岩、陆相火山岩、侵入岩控制着我国不同地区和类型的银矿产出。分析了我国大型、超大型银矿的找矿前景和方向,提出川西义敦岛弧带、川滇黔接壤地区和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大型、超大型银矿的重要找矿区,继续加强我国陆相火山岩型大型、超大型银矿的寻找和研究;重视在萤石矿床分布区、黑色岩系分布区找银矿及火山岩地区找银锰型矿床;充分利用银矿找钨、锡等其他矿种。  相似文献   

18.
银矿床类型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晋东北地区银矿王要成因类型为与火山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银矿床(包括石英脉型银矿、火山岩型银矿、(隐)爆破角砾岩型银矿),其次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银矿、层控银锰矿床(包括氧化淋滤型锰银矿和铁锰帽型银锰矿).银的主要成矿期为燕山期.在沉积作用、火山一次火山热液作用和地表氧化淋滤作用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19.
松树川银矿床产于燕山期闪长玢岩接触部闪长玢岩体内,矿化类型为硅化蚀变破碎带类型,矿体受区内的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及裂隙构造控制,矿床为受次火山作用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独立的银矿床,矿床工业类型为脉状银矿床。  相似文献   

20.
杨敏之 《矿床地质》1998,17(Z6):1027-1028
基于对冀北三个银矿带、含银岩石建造类型、7个主要银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控矿地质条件、成矿时代、成矿期、成矿阶段、矿石物质组成研究基础上,着重对银矿床近矿围岩蚀变带、蚀变岩岩石类型、蚀变矿物系列、交代作用物质平衡、蚀变岩分带性、形成物理化学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银矿床近矿蚀变岩分带标志,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