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蓉  陈芬 《现代地质》1996,10(3):295-302,T002
通过对辽西石炭纪含煤地层的详细研究,发现辽西石炭系不仅有太原组而且有较厚的本溪组,在地层及沉积特征方面与内蒙古大青山煤田的石炭系十分相似。两煤田均形成于近山滨海平原的古地理环境而非前人认为的山前冲积平原。作者在杨家仗子煤田7#煤顶板发现的沉凝灰岩层可以与华北地台东部太原组中部遍布全区的火山事件层对比  相似文献   

2.
山东淄博地区石炭纪含(竹蜓)地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石炭纪含(竹蜓)地层在山东境内出露比较广泛,包括淄博、章邱、峄县、莱芜等地,以淄博及章邱一带出露较好。石炭纪含(竹蜓)地层可分为上石炭统本溪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二部份,含(竹蜓)石灰岩的层数和厚度在山东各地不一,变化较大。谭锡畴(1922)在淄川、博山地层柱状图中,将含(竹蜓)石灰岩作为博山组(Poshan Formation)的下部,相当于山西的太原组。李四光、赵亚曾(1926)在山东境内找到三处石炭纪含(竹蜓)地层,即:章邱煤田、博山煤田及峄县煤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部分暴露式煤田已勘探和开发,这就必然要加强寻找隐蔽式煤田,作为煤炭工业发展的后备基地。我们曾预测出一个隐蔽式煤田,后经勘探证实。兹将本煤田地质概况,预测找煤的步骤及体会介绍如下: 一、地质概况本煤田分布于本省一个地堑内,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全长30公里,宽3公里,面积约90平方公里。属老第三系褐煤煤田(图1)。 1.地层本区地层由前震旦系变质岩、混合岩、白垩系赤色地层、第三系含煤地层等组成(图2)除前震旦系在煤田两侧有出露外,其它地层全被第四系覆盖。依据钻探的揭露,按顺序从老至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贺兰山胡芦司太石炭纪地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贺兰山呼鲁斯太煤田位于宁夏东北部,处于华北陆台、祁连山地槽的毗连处。贺兰山石炭纪地层厚度大,含灰岩多。研究该区石炭纪地层对煤田地质勘探及邻区地层划分对比都有一定的意义。现仅选含灰岩层数最多,厚度较大,动植物化石较丰富,地层出露良好的呼鲁斯太地区作一报道。本文所附化石资料,除部分由笔者鉴定外,皆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  相似文献   

5.
本煤田位于皖北濉溪和肖县之间,煤田地层上部为第四纪冲积层所掩盖,煤系属二叠纪石盒子系、山西系和上石炭纪太原系。第四纪地层,厚约60—80公尺,系粉黄土及粘土夹砾石层,部分地区夹流砂较多约5—10公尺但有些地区流砂极少,甚至没有。煤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西乌珠穆沁旗-林西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学研究与重新归并划分,并进行了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及不整合面地层的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了测区各地层的基本层序、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将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划分为3个沉积层序,建立了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格架.石炭纪-早二叠世本巴图组(CPb)、格根敖包组(CPg)和阿木山组(CPa)三者为石炭纪-二叠纪西乌珠穆沁旗海槽同期异相地层的观点,能很好地解释这几套地层的相互关系.寿山沟组(P1ss)地层呈超覆不整合覆于以前地层或地质体之上;大石寨组(P2ds)为达到最大海泛面时海(水)下火山喷发的产物;哲斯组(P2z)是海盆地萎缩期的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7.
山西石炭纪三种地层单位的划分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华北石炭纪地层的文献中,组(Formation)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涵义却因不同作者而异,造成了岩石、年代地层单位的混淆。山西是华北石炭纪地层的典型地区,本文在厘定华北石炭纪岩石、年代、生物地层涵义之后,将山西石炭纪岩石地层单位自下而上划分为湖田组、太原组和山西组;将年代地层单位划分为中石炭世 Bashkirian-Moscovian 阶和晚石炭世Kasimovian-Gzhelian,Asselian,Sakmarian 阶;将生物地层单位由老至新划分为 Fusulina-Fusulinella,Triticites,pseudosch-Wagerina(s.l.)(竹蜓)带及若干亚带,并将山西石炭纪三种地层单位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一、镇江煤田地质概况镇江煤田位于镇江市西南约21~25公里,地处丹徒县上会乡、上党乡和句容县东昌乡境内。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宁镇褶皱带汤(山仑)复背斜的南冀。整个煤田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展布,只是煤系地层在过镇江—宝埝公路时,受到茅山断裂延伸带的影响,地层走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大青山煤田包括拴马桩煤系和石拐煤系,其中石拐煤系五当沟组的G、J、L煤层是大青山煤田主要可采煤层,煤岩组分中镜质组占绝对优势,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依据有关矿区瓦斯涌出量连续观测显示,该区瓦斯涌出量大,并随开采深度增加而加大。在构造上本区位于大青山复背斜南翼,压扭性构造发育,对煤层气起到较好的圈闭作用,在五当沟组中分布的致密油页岩在纵向上阻止了煤层气的逸散。根据大青山煤田各种地质因素分析.认为大青山煤田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煤田的北部、中部可作为重点开发区。  相似文献   

10.
太原西山石炭纪牙形刺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万世禄  丁惠 《地质论评》1984,30(5):409-415
太原西山石炭系为我国北方石炭系标准剖面。近十多年来,随着区域地质调查和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开展,在山西其它地区石炭系与太原西山标准剖面的对比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从生物地层学角度探索新的更为有效的对比手段。众所周知,太原西山石炭纪地层中的古无脊椎动物,诸如腕足类、珊瑚和(竹蜓)类以及古植物等,均有较详细的研究。但对地层对比意义较大的一类微体古生物——牙形刺,至今还一无所知。可是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日本、欧州一些国家和苏联,石炭纪牙形刺研究已有十几年或  相似文献   

11.
《地质论评》1987,33(1):101-101
我国是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建国以来,我国的地质工作者在含煤地层的古生物学、沉积相;煤岩学、有机地球化学、煤地质学、煤成气及煤田地质勘探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了迎接1987年将在我国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石炭纪地  相似文献   

12.
刘之远  张文堂 《地质论评》1951,16(1):106-106
山东贾汪煤田附近四周高山,都是寒武奥陶纪地层所构成,露头清楚,层序整齐,最适合研究地层的地方。该地寒武奥陶纪地层,按其岩性及化石来说,可与南满及华北相比。兹分别叙述如下: 中奥陶纪地层,即马家沟灰岩,出露於煤田的边缘,厚约300-400米。顶上与石炭纪地层的含铁质紫红色泥质页岩成假整合接触,底下与贾汪页岩成整合接触。本层上部呈灰褐色厚层状灰岩,产Actinoceras sp.及Asaphus sp.。下部是灰色薄层矽质灰岩,未获化石。下奥陶纪地层,即分成贾汪页岩与三山子灰岩,前者说是页岩,实在是一种薄层状土黄色含泥质灰岩,厚约12米。後者原系谢家荣教授所命名,是一种灰或灰白色  相似文献   

13.
勃利煤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跨依兰、桦南、勃利、七台河.宝清、密山等市县。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45公里。 煤田内晚侏罗世含煤地层厚3000多米,含可采煤层60余层。自下而上分为滴道、城子河、穆棱三组,统称鸡西群。主要岩性为灰一黑灰色中细砂岩,粉砂岩及煤层,局部为砾岩、粗砂岩。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大青山石拐子煤田的地层及其间几个不整合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蒙古大青山石拐子煤田的地层及其间几个不整合的意义”。作者将大青山的二叠三叠纪萨拉齐系分为石叶湾统(可能与华北石盒子系对比)与脑包沟统(大多相当於华北石千峰系)。侏罗纪下部可分为二系:即长汉沟系与石拐煤系(后者又分为召沟统与五当沟统)。石炭二叠纪拴马椿煤系与其下的什那干灰岩系(上震旦纪)的不整合可能为华力西早期造山运动的结果。另一不整合介於下侏罗纪石拐煤系与其下的二叠三叠纪萨拉齐系二者之间,可能代表印支运动,暂定名为大青山运动。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西乡县东南约50公里木竹坝至下高川一带,石炭纪地层广泛出露。上统为灰色厚层灰岩,中统为乳白或灰白色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  相似文献   

16.
常青 《地质论评》1985,31(5):437-445
大同煤田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南,呈北东—南西走向,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20—30公里,面积1972平方公里。赋存双纪煤,素有煤海之称。与煤伴生的高岭岩不仅为耐火材料,且为陶瓷原料,其优质高岭岩,主要用于北方各大瓷厂。因此,大同煤田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陶瓷原料基地。类似大同煤田高岭岩的岩石,不同学者命名不同,如“高岭石泥岩”、“耐火粘土”等。高岭岩一词由沈永和先生首先提出,他于1958年研究内蒙大青山高岭岩之后,撰写了《论高岭岩》一书,认为这种岩石在产状、结构、矿物成分、化学组成以及物理性质上,都有其一定的特  相似文献   

17.
阜新煤田位于辽宁省中部,含煤盆地展布为北北东向,长130公里,宽8—20公里,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在这个广阔的范围内,沉积了巨厚的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图1). 含煤地层有阜新组、九佛堂组和义县组宫官营子段。  相似文献   

18.
<正> 第十一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北京,1987)论文集(英文版)共五卷,全套约2,000页。其中第二、三两卷已出版,其余二卷正在印刷中,预计年底前全部出书。各卷内容如下:第一卷——大会概况和大会学术报告,多为综述性报告,包括中国的石炭纪地层、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地理及煤炭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欧洲石炭纪古地理演化;石炭纪古地磁学的应用及石炭系的主要划分等等;第二卷——石炭纪地层学(18篇),石炭纪一二叠纪界线及二叠纪地层学(11篇),古无脊椎动物学(12篇)及古脊椎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铜川地区井下太原组的孢子和花粉,计有41属,95种。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与国内外已知资料对比、分析,指出该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世。该成果不但为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地层划分、对比提供古生物依据,而且也为我国石炭纪孢粉学研究提供了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20.
杜寬平  沈玉蔚 《地质科学》1959,2(7):209-213
近几年来人们发表了不少有关华北石炭纪及二迭纪地层的论著,其中尤以讨论太原西山区者居多。应当指出,解放后在该区所展开的大面积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已经积累了丰富资料。对该区的地层划分、接触关系和地质时代等问题的意见已渐趋一致。然而,就最近陆续发表的资料看来,尤其是在地层划分方面仍然有些混乱,所使用的术语亦不相同,这样下去对山西省以至华北地层的对比工作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