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工作机理的定性解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的部分应用实例曾在本刊做过介绍,本文以应用实例为依据,对本项探测技术的工作机理做一些定性解释.在电磁能量的返回方式,测量对象与探测结果的表示形式方面,与典型大地电磁法进行了比较.简要叙述了本项探测技术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天然电磁辐射测深工作的定性解释以及工作机理的观测验证曾在本刊做过介绍,为了深入研究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的机理,对不同类型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在本文中给出了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示对于深部薄层探测是有利的,例如,探测深部油层.指出了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的一些局限及局限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程一  李桐林  周帅 《地球物理学报》2022,65(3):1125-1134
航空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可快速、高效地完成面积性重力梯度数据采集工作,在矿产资源勘查、军事目标探测等诸多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航空重力梯度动态测量误差补偿方法是重力梯度动态测量数据处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首先对旋转式重力梯度仪误差传递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在综合考虑重力梯度仪系统非理想因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建立了多种非...  相似文献   

4.
台湾浅滩浅海水深SAR遥感探测实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浅海地形SAR遥感成像机理,提出星载SAR图像浅海水深遥感探测新技术.利用该遥感探测新技术与浅海地形SAR遥感图像,在台湾浅滩海域进行了浅海水深SAR遥感探测实例研究.SAR遥感探测水深值与实测水深值的比较结果显示,SAR遥感探测水深值的均方根误差达到2.5 m,误差小于10%.表明SAR具有探测浅海水深的能力,本文提出的浅海水深SAR遥感探测技术是收敛与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GPS应用的新拓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叙述了近年来GPS技术应用于探测地震电离层异常的最新进展。利用地基GPS和LEOGPS技术探测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或电子密度Ne)的技术日趋成熟,应用于监测地震电离层异常的工作也取得一定的进展。由于这些工作比较新,文中所引用的结果有的还未正式发表,对文中图件的任何进一步引用,务请做明确标注。  相似文献   

6.
地下管线探测是测绘和物探专业相结合的一项工作,对地下非金属管线探测目前最适用的方法是探地雷达法.为提高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线的效率和探测准确性,使管线探测专业人士可以更好的掌握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线技术,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线的工作原理及在北京市近45000 km地下管线基础信息普查工作中大量实验,对不同管径、不同埋深、不同材质的管线进行雷达探测,对比分析各种管线雷达图像的特征.文章分析出管线管径的不同表现在雷达图上是抛物线水平距离跨度的不同,管径越大,水平距离跨度越大.管线埋深的不同则表现在雷达图抛物线拖尾部分水平距离不同,埋深越深则拖尾部分跨度更长.不同管径和埋深的管线在探测的时候需要采用不同中心频率的雷达天线进行探测.管线材质的不同则特征更明显,直接表现在有无多次波出现和多次波的强弱、是否屏蔽深层有效信号、同相轴相位表现形式及波形特征等各个方面.该研究成果可指导今后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管线竣工验收时的管线探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导水构造的超前预报是预防煤矿突水的关键,根据导水断层的致灾机理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提出探测断层带位置和富水性的综合矿井物探技术:采用矿井地震反射波法探测断层的位置和形态,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技术确定断层的富水情况,该方法组合兼顾构造位置及富水性的探测,克服了单一地球物理场勘探方法的局限性、降低其多解性.同时结合钻探技术,实现导(含)水断层的多方法、多参数综合精细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8.
无线电磁法(WEM)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线电磁法(WEM)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人工源电磁探测技术,它通过一个固定大功率发射台发射0.1~300 Hz超低频/极低频电磁信号来探测地下地质结构.国内对WEM法的应用已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际试验工作,例如,大功率发射台辐射的电磁场计算,不同距离电磁信号发射接收试验,油田深部结构探测试验等.从试验的结果看,WEM法在提高电磁测深数据质量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非开挖特深管线的探测技术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最近几年对非开挖施工大于3m的深埋管线探测的4种物探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地面高精度磁测、井中磁梯度探测、探地雷达、电磁法探测等技术的工作原理、数据处理、应用的成功实例,并总结了各自探测技术的优点、缺点,讨论了物探方法在对非开挖管线的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反射、散射和透射电磁辐射的过程中,地表或大气中的目标地物将产生与它们自身性质相关的偏振特性.多角度偏振探测技术就是利用物质的这种偏振特性,对目标地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测,是当前遥感识别目标地物的一种新手段,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基础性试验研究阶段.本文从多角度偏振技术的物理机理出发,阐述了该种技术在当前“月球探测热”中的应用设想,表明在当前“重返月球”计划中多角度偏振探测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最后讨论了今后多角度偏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天然电磁辐射测深技术是一项利用天然电磁场探测地球介质相对电阻率与介质埋深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此项技术主要探测在天然电磁场作用下在近地表形成的综合电场的垂直分量,根据其频谱的局部变化构制岩层相对电阻率与埋藏深度的直方图,进而对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分布特征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本文主要以探测实例说明本项技术的应用效果及其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电磁辐射"EMOLS"仪观测结果原理及震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华平  肖武军 《地震》2004,24(1):96-103
“九五”期间研制的“EMAOS”电磁辐射仪,其接收原理是按大地电磁测深的原理改进而研制的。选择接收频段为0.01~10Hz,该频段探测深度在0~20km,是浅源地震发生的层位。记录的电磁扰动是在应力场作用下,动电效应产生的电磁场。电场和磁场同时记录增强了信息可信度的判断能力,记录震例表明,异常规律与已有模拟结果基本相同。因此,已总结的模拟记录预报指标等可在数字记录结果中使用。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ain results of developing a method for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rock resistivity. The method uses continuou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man-made or natural origin as a sounding signal. Underground electrical antennas are used as sensors. The physical basis of this method is the dependence of rock resistivity on the degree of fluid saturation, which changes under mechanical stress variations in geological media.  相似文献   

14.
短偏移距电磁探测技术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人工源电磁探测效果与收发距离有一定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收发距离为零的中心回线源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TEM)视电阻率定义和算法特点,回溯了从圆形回线到矩形的修正式中心回线装置的发展过程;概述了从中心回线发展到接地导线源短偏移瞬变电磁(Short-Offset TEM,SOTEM)理论上的可行性;列举了将LOTEM(Long-Offset TEM)从数倍于探测深度的观测区推进到近源区后的探测实例.对于频率域人工源电磁法,介绍了起源于MT(Magneto-Telluric)的CSAMT(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与电磁频率测深法不同发展道路.电磁频率测深将观测区从远区推进到了中区;广域电磁法通过全区视电阻率新定义不仅提高了解释精度,而且将传统CSAMT远场观测模式推进到中区探测模式;最后指出,如能采用新的点微元假设计算方法,可有望分离自有场和辐射场,实现频域电磁近源探测.  相似文献   

15.
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激发极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含激电效应(IP)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问题.首先,通过对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电磁场分量分辨率的分析,提出利用电场Ex分量提取IP信息的合理性;然后,给出了同时存在激电和电磁效应时的理论计算公式和算法,对一些典型地电断面进行理论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提取IP信息的几种可能方案.这些工作不仅为野外实测资料...  相似文献   

16.
An analysis of the equivalence phenomenon, analogous to that encountered in resistivity sounding, has been made for electromagnetic (frequency) sounding with the following systems: horizontal coplanar coils, perpendicular coils, vertical coplanar coils, and vertical coaxial coils. Cases analyzed are three-layer H and K type resistivity distributions. The theoretical responses for the EM sounding systems have been computed by the digital linear filter method using short filters. An analysis has been made of the resolution by the four EM systems considered f the equivalence effect. It is concluded that from the equivalence point of view electromagnetic (frequency) sounding has relatively better resolution compared to resistivity sounding for the H type three-layer cases. For the K type three-layer cases electromagnetic (frequency) sounding provides a serious problem in resolution similar to that encountered in resistivity sounding.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have been established for the H and K type cases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numerically quantify the equivalence involved in electromagnetic (frequency) sounding.  相似文献   

17.
闫述  薛国强  陈明生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12):4457-4463
在传统的勘探电磁学理论中,往往把岩层磁导率近似看成空气中的磁导率,从而得到简化后的电磁场响应式,主要用于指导非磁性介质情况下的电磁探测.本文开展了磁性介质的电磁响应理论、数值模拟和特征分析等研究,以便实现对磁性矿体的电磁精细探测.首先推导出磁性层情况下的电磁响应表达式;然后,计算了几种典型磁性介质地质断面的响应曲线,并对其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磁性层位于地表时,当表层相对磁导率μr1.2,磁性层对电磁测深曲线具体明显的影响;当岩层为中间层时,只要μr1.2,对H型、A型曲线中段会有影响.对H型曲线,主要表现在使极小值处的曲线抬高、变宽,以致使曲线形态发生变化;当磁性层处于最后一层时,不论岩层的磁导率是多少,对各类二、三层曲线来讲,不会影响曲线的形态,只是使渐近线前第一个极值点的位置右移,极值点至渐近线之间的线段变得较为陡峭.  相似文献   

18.
A simple scaling relationship is shown to facilitate comparison, correl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data recorded using the common experimental configuration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magnetic depth sounding. Applications of the scheme to field data from typical geological and landfill environments show that it is robust and, wher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TEM) data are available, enables easy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electrical static shift (galvanic distortion) in magnetotelluric and direct current (DC) sounding curves. TEM‐based procedures are suggested for both the direct removal of static shift in DC sounding curves and effective joint data inversion with the most‐squares criterion in the presence of static shift. A case study of aquifer characterization using sounding data from borehole sites in the Vale of York in England shows that static shift is a common problem in this glacial‐covered terrain and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joint DC‐TEM inversion strategy in handling distorted soundings.  相似文献   

19.
从瞬变电磁测深数据到平面电磁波场数据的等效转换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心回线源装置的瞬变电磁场是一种涡流场,在地下主要以扩散形式传播.平面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具有反射、折射等电磁学特性,为了借鉴平面电磁波场测深成熟的解释方法,文中开展了从瞬变电磁涡流场测深数据到平面波场数据的快速等效转换的研究.通过大量的理论模型的正演计算、曲线对比,误差统计,对瞬变电磁场、平面波场在地下传播机制特性的分析,建立了一种由瞬变电磁测深视电阻率数据向平面波场测深视电阻率数据转换的时间-频率等效对应关系.利用这一关系式,把扩散场数据快速转换成等效平面波场测深数据. 为进一步进行瞬变电磁拟平面波成像解释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