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仕碧 《贵州气象》2003,27(2):23-25
水稻生长季节长,在其生长过程中必须光、热、水资源丰富,匹配协调,才能为水稻生长发育、穗大、较多、高产、优质提供保证。但在实际生产中,水稻生长从播种育苗到成熟收获要经受干旱、低温冷害和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水稻高产稳产。谈谈如何利用金沙县气候条件提高当地的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量模型的水稻生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考虑生命活动与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从热力学出发,引入一维能量模型。在一维能量模型的基础上,将水稻对外界能量的摄取能力与水稻生长季中的气温变化规律联系起来,建立在气温变化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模型。结合气温增长率、水稻最适气温和不同阶段的生物量,以徐士良单形调优算法为基础,利用Forcal二维方程参数拟合,得到关于水稻自然增长率、气温波幅和初始值等参数的最优拟合。将最优拟合数据代入水稻的生长模型,拟合得到水稻的生长曲线和水稻生长随气温的变化趋势。以水稻的生长模型为基础,定性分析水稻的临界气温和最大生长率出现时间。通过分析发现,水稻生长季的临界气温与气温增长率无关;水稻的最大生长率出现时间为水稻分蘖后期、孕穗期。为考虑异常气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利用Matlab对水稻分蘖期低温和生殖生长期高温的水稻生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水稻后期高温对产量影响比前期受低温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3.
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数值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与外界环境条件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通过作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把水稻生长与环境条件有机地联系起来,对水稻生长过程进行定量的数学描述。本文探讨了水稻生长过程中干物质的分配规律,建立了水稻器官干物质积累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叶面积动态变化等模式。尽管还不够完善,但用它计算模拟水稻生长与产量形成的结果是较为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龙川县气候变化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龙川气候变化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热量增多、生长期缩短、安全生长期延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和秋季寒露风出现频率减少、农田水分条件较差、暴雨灾害增多、病虫危害加重等,是龙川县气候变化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稻产量预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1983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水稻生长与产量形成的数值模拟方法。对1983年试验建立的水稻叶、茎、根、穗等器官生长模式用梯形近似法求解得出描述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过程的递推表达式;对水稻群体同化能力、同化物分配转移规律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用最优化方法确定出模式参数的最优解,模拟了1984年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应用动力学方程建立四川内江市水稻的生长模型,通过FORCAL和MATLAB对方程参数拟合,并进行数值分析和定性分析,为水稻产量预报和气温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在传统的一维能量模型基础上,将水稻对外界能量的摄取能力与水稻生长季中的气温变化规律联系起来,得到水稻的生长曲线x(t),并通过相平面轨迹得到x—T曲线,定性分析水稻的临界气温和最快生长率出现时间。通过低温对水稻分蘖期和高温对生殖生长期影响的比较,得出如下结论:水稻后期受高温影响比前期受低温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黑龙江省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在黑龙江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2007~2009年多时相MODIS数据,在GIS、GPS的支持下,根据黑龙江省水稻生长的特点,选择水稻种植面积估算最佳时相,实现了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的动态监测,分类精度达到了85%。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时相MODIS数据进行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的动态监测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分配、转移这三个基本生理过程为依据描述水稻生长与产量形成的干物质增长积累过程,建立了单株水稻生长模式,并用1983年南京气象学院农气试验站“南粳34”水稻分期播种试验观测资料对水稻干物质增长和产量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式基本上能反映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实际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吴洪颜  张佩 《山东气象》2021,41(3):69-76
综合利用前人研究结果与江苏地区水稻生长所需的光、温、水特性,提出了江苏水稻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为适宜生长期、5—10月降水量、t≥10℃活动积温、日照时数;依据现有稻麦(油)两熟的耕作制度,确立了江苏水稻气候适宜性区划因子和分级阈值。基于1961—2019年江苏省及周边共85个站(市、区)的气象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水稻气候适宜性评估模型,并确定综合评估指数,利用ArcGIS的自然断点法,将江苏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晚粳种植适宜区进行区划。通过30a尺度下的年代际分析发现,由于适宜生长期延长和活动积温增加,使得四个品种特性的水稻适宜种植区域均有所调整,其中晚熟粳稻的种植范围北扩到淮河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世界异常天气气候的频繁出现,导致粮食生产下降,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关于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愈益引起各界的注意.现就目前国外在研究气候变化对亚洲水稻生产影响的情况,作一介绍: 一、温度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温度变化直接影响到水稻生长季长度.在非热带地区,由于热量条件受到限制,温度偏低,不仅会缩短生长季,而且也能延缓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据分析,平均温度降低0.5℃,就可能致使水稻减产.如平均温度降低1℃,生长季可缩短10天左右,并将使水稻延迟7-11天成熟,由此而造成减产.相反,若平均温度偏高,一般说来,可以扩大水稻的种植范围,增加水稻产量.但更重要的是,温度偏高,可以使中纬度大范围水稻区复种;此外,生长季延长,使水稻可种植的时间更有机动性,从而能较好地利用气候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