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明末清初测绘科技的回顾 ,分析了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及科技交流对我国测绘科技的影响 ,对当时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和社会背景做了深入探究 ,例举了清初我国与传教士合作开展全国地图测绘的全过程、取得的成果和使用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这一时期测绘科技的辉煌成就及其因后期的“闭关主义”政策和“天朝中心说”的自大守旧等人文背景和文化传统及科技政策的失误所造成的诸多历史遗憾。  相似文献   

2.
清代自康熙年间开始,我国在另有氙图的西方传教士的参与下,进行了史无前全例的全国地图测绘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测绘科技成就,但由于当时的闭关主义,科技政策,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名国社会错失追赶西方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3.
徐韬 《浙江测绘》1992,(2):35-39
《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规定:“专业档案馆或各单位的科技档案机构,根据需要可以兼管科技资料工作”。由于测绘科技资料与测绘科技档案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一直以来,我国各级测绘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将部分科技资料的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职责范围。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测绘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兼管科技资料工作是有利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十一五”期间测绘科技信息工作的回顾,分析了目前测绘科技信息的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讨论了今后测绘科技信息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对策等重大战略问题,试图为测绘科技信息工作的未来发展以及测绘科技信息技术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测绘学报》2004,33(4):370-370
中国测绘学会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组成2004年“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进行了2004年测绘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工作。经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和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批准,以下成果荣获中国测绘学会2004年测绘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6.
《浙江测绘》1992,(4):27-29
一、总则 第一条 根据全国《测绘科技情报网章程》,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 浙江省测绘科技信息站(下称“省站”)是全省测绘部门和单位进行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与协作的横向联系的组织形式。是全国测绘科技情报网的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7.
清代测绘科技的辉煌及其历史遗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汝辰 《测绘科学》2004,29(Z1):20-22
清代自康熙年间开始,我国在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全国地图测绘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测绘科技成就,但由于当时的闭关主义、科技政策、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中国社会错失追赶西方的历史机遇。《皇舆全览图》图成之后,由于过分保密,藏于内府,只有少数高级官吏才能看到,未能及时普及推广,致使地图的实用价值大大减少。当时所用的测绘方法,无文字记载说明,也很难普及,以致清朝中期一段时间,地图绘制又走上了传统的老路,甚至倒退到连计里画方也很少使用。这是清朝统治者封锁政策下的产物和后遗症。这次测绘发现经纬一度的长距是不等的。传教士们并没有把这些数据同牛顿的地球扁圆说大胆地联系起来,只是把测量结果留给了后人。康熙皇帝虽然是一位科学爱好者,但他在发展科学方面没有采取重要措施,而且有一系列的政策失误,诸如用人不当,不培养人才、不建立学术机构,把中外交流局限于宫廷之内,倡导"西学中源"说等,从而使中国失去了有可能在科学上与欧洲近似于"同步起跑"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经过一年多的策划和酝酿,中国测绘学会科技信息网分会日前基本完成了“中国测绘科技信息网”网站的框架内容建设和域名注册工作,正式向社会推出,网址是:www.chinacehui.org。  相似文献   

9.
“九五”以来,测绘系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测绘事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力度.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科技活动要闻●该院有12项科研成果已获1995年度测绘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基础GIS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荣获一等奖,“北京房山人卫站高精度人卫激光测距系统性能改进与运行研究”和“影像数字化扫描仪”获二等奖,其余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11.
刘自健 《测绘工程》1998,7(4):75-80
介绍明代和清代测绘的概略历史。这一时期,是中国从封建社会晚期最后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期也是中国测绘从传统的古代测绘逐步发展为近代测绘的时期,在中国测绘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  相似文献   

12.
儒家文化对宋代测绘科技的驱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汝辰  朱杰 《测绘科学》2008,33(1):241-244
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闻名于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指出"每当人们研究中国文献中考察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宋代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包括测绘科技在内的辉煌科技成就,其中中国四大发明的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都出现宋代。笔者认为,推动宋代测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代理学(新儒学)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牛汝辰 《测绘科学》2007,32(6):202-203,170
此文是作者继前几年发表《清代测绘科技的辉煌及其历史遗憾》一文的续文。此文回顾了自秦代至元代我国地图测绘的主要成就,特别是我国领先于世界的地图成果,这包括秦代大型地形模型图,东晋裴秀的"制图六体",宋代的石刻《禹迹图》和地形模型图,元代朱思本的画方地图《舆地图》和札马鲁丁的世界第一个地球仪等。可以说自秦至元我国的地图测绘技术始终处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信息化、全球化新形势下测绘科学与技术转型升级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分析了这种背景下测绘科学与技术转型升级发展的国家需求与必要性,明确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地位与内涵,研究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体系,探讨转型升级后测绘科学与技术在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保障中的应用与服务,提出和构建转型升级的学科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平台,提出重点发展方向、趋势和策略,为实现测绘科学与技术全面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树连 《测绘工程》1997,6(2):42-47,53
在考证的基础之上,概述了秦汉时代的测绘管理及测绘职官的设置、疆域测量、地图绘制与天文观测及其重大成果,由此得出了秦汉时代是我国古代测绘体系基本形成时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牛汝辰  朱杰 《测绘科学》2008,33(2):218-222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法、阴阳诸家均视科学技术为末道,或不屑为之,或持明确的排斥态度。惟独墨家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科学精神,重视对自然科学,包括测绘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探讨。在后期墨家的经典著作《墨经》中,保存了这一学派对包括测绘科技在内的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许多研究成果,在中国科技史乃至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墨家思想影响了魏晋时期鲁胜、刘徽,宋代沈括等科学家汲取了墨家的科技思想。李约瑟博士预测:"墨家思想所遵循的路线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已经产生欧几里得式的几何学体系了"。  相似文献   

17.
测绘行业的科技项目根据测绘行业内部的特殊性,可以分为科技项目申报和科研成果管理两部分,其中科研成果管理包括科技项目申报流程中产生的各种文档的管理,以及历年来积累的科研成果文档数据的管理。在测绘行业中,随着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深入,需要将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以项目的形式逐级申报和审批,并将申报过程中产生的文档、数据、审批信息、资质等归档,以备日后检索和管理统计,因此测绘行业需要一套面向本行业的、功能完备的、B/S架构的科技项目管理解决方案,为测绘行业科技项目管理开拓新的管理模式,并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科技奖励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对于某一行业或领域引导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激励创新主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科技奖励角度,通过统计和对比"十一五"以来测绘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数量、分布和完成主体的变化趋势,对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新形势下对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科技奖励在科技研发重点、推进区域协调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激励重要创新主体等几个方面引导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发展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林键 《测绘通报》2017,(4):130-133
针对目前对测绘历史的研究没有与博物馆学科相结合,难以在博物馆中展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国古代测绘历史框架。基于对测绘历史的研究,按照博物馆展陈的规律,将测绘历史按时间顺序分成萌芽、奠基、发展与繁荣、衰弱与转折4个阶段,每个阶段归纳为若干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梳理测绘历史。这种方法较好地平衡了历史的严谨性和展览的趣味性之间的矛盾。基于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布展与装修工程的实践表明:所提的中国古代测绘历史框架,不仅能够保证展陈历史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还有利于让社会大众认识测绘、了解测绘,宣传测绘历史和文化。实现了在博物馆展陈的背景下对测绘历史的挖掘,从全新的视角诠释了中国古代测绘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