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们于1974年,1977—1978年测定了北京地区全新世和晚更新世54个样品的C~(14)年代数据。其中,考古研究所C~(14)实验室测定了34个样品(标本由陈方吉、张子斌、孙秀萍等提供,编号ZK),有6个数据已发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C~(14)实验室测定了20个样品(标本由本实验室和一○一地质队等采集,编号CG),有4个样品的数据已发表。现将44个样品的C~(14)年代数据列于下表。  相似文献   

2.
《地球化学》1972,(3):315-315
国际放射性碳年龄测定会议将于1972年10月18—25日在新西兰下哈特市召开。此次会议的意图是为了召集一部分重要的、积极从事放射性碳年龄测定技术的科学家。将要讨论的部分题有:年龄测定技术;参照标准;C~(14)的半衰期:C~(14)的缓慢变化;国际合作;计划;材料选择;年代学问题;海洋中C~(14)的变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冰缘发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是指以祁连山东段为主体的祁连、昆仑和秦岭三大山系交汇地段。本文根据野外观察和放射性同位素测年资料研究了现代高山冰缘带特征及晚第四纪古冰缘现象,对主玉木冰期以来冰缘环境发展作了探讨。文中引用C~(14)年龄是由兰州大学C~(14)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C~(14)实验室测定的。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同位素比值C~(13)/C~(12)和O~(18)/O~(16)在水文地质学领域的应用正在日益扩大。应用同位素方法示踪、测年和测温有助于解决下述问题:确定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能力和补给方向;确定地下水起源与形成;鉴别古代地下水提供古水文及古气候信息;测算地下水流速及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经积累了矿物中O~(18)∶O~(16)、C~(13)∶C~(12)、S~(34)∶S~(32)、Sr~(87)∶Sr~(28)、D∶H、Pb~(208)∶Pb~(207)∶Pb~(208)∶Pb~(204)等同位素比值的大量资料.运用这些资料,可以确定发生过成矿过程的古海洋  相似文献   

6.
一、贝壳材料C~(14)测年的可靠性关于贝壳材料的C~(14)测年可靠性,国内外许多文献中均曾进行过讨论。 1.曾有人将年龄为11000—12000年的贝壳材料,用分层腐蚀的办法对贝壳的内、外及中层分别进行C~(14)测年,其结果指出内、外层之间的年龄差别小于10%。 2.海洋的储存效应的影响使贝壳材料的C~(14)放射性比度要比同期生长在大气层的木头等材料低5%。  相似文献   

7.
自1974年起我们开展了测井解释灰分的工作。经过几年来的反复实验和计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理论基础 1.天然伽玛曲线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和碳的同位素C~(11)、C~(12)、C~(13)、C~(14)等。它们都不放射伽玛射线,有的只放射β射线,但β射线不是我们的探测对象。因此可以认为纯煤基本上不放射伽玛射线。煤层中的灰成分主要有SiO_2、Al_2O_3、Fe_2O_3、CaO、S_2O_3、MgO等。其中前四种约占90%以上。由放射性同位素表可知,Si、Al、Fe、Ca、O、S、Mg、N等元素基本不存在放射性同位素,或有的只能放射较低的β射线,而不放射伽玛射线,也就是说纯煤及煤  相似文献   

8.
阎锡屿 《地质论评》1982,28(4):386-389
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和利用地下水最早的国家之一。根据考古资料和C~(14_)测定,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村水井是我国最古老的水井,为5700年前的水井遗迹,相当仰韶文化时期。河姆渡井是一个木结构井,说明当时的打井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进步。三代(夏、商、  相似文献   

9.
张自超 《岩矿测试》1988,(4):297-300
本文报导了对12个日本“火成岩系列”岩石标准样品的~(87)Sr/~(86)Sr比值和Rb、Sr含量的测定结果。Rb、Sr含量采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87)Sr/~(86)Sr比值单独取样经分离后由质谱计直接测量。对NBS-987和NBS-607标准样品~(87)Sr/~(86)Sr单次测定的分析精度和重复分析的再现性均好于0.03%,NBS-607中Rb、Sr含量测定结果与证书值的最大偏差小于0.6%。直接测定日本“火成岩系列”岩石标样的~(87)Sr/~(86)Sr,与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的结果吻合,用不同浓度的稀释剂在不同仪器上测定的Rb、Sr含量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测定的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6217矿床属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矿床方解石δC~(13)值为—7.57~—9.79‰。利用方解石包裹体成分分析数据计算得到含矿热液全碳同位素组成δC~(13)_f值为—9.75~—13.83‰,这介于深源岩浆碳δC~(13)值与地壳有机碳δC~(13)值之间,表明热液碳源与液源、铀源一样均为混合来源。据此,本文建立了热液碳-氧同位素混合模式,并估算出混合热液中深源碳与地壳碳的比例约为7:1~20:1。  相似文献   

11.
雷州半岛北部是我国沿海第四纪泥炭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在对其泥炭和腐木层进行 C~(14)年龄和孢粉研究后,分析了泥炭形成的时期、气候和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对青藏公路沿线冻土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楚玛尔河高平原清水河地区发现了较完整的晚更新世──全新世湖相、湖滨相地层。作者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上述地层系统采样进行了C~(14)年代测定、孢粉分析、土的矿物成分、含盐量、水和冰的化学成分分析及X光衍射测定。本文基于前人的工作并根据上述分析资料及地层的沉积特征试图恢复清水河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的变化,并着重探讨其多年冻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作者首次将怀柔地区第四纪地层,由老至新划分成五个地层单位。中更新统为坡、洪积物,下部浅红色角砾岩与亚粘土互层,上部红、黄红色含角砾亚粘土,厚8m。上更新统下部为洪积砾石层夹亚粘土,厚11.8m,测得热释光年龄7.1±0.36万年,6.6±0.32万年;中上部为冲积亚粘土及细砂层,夹泥炭数层,厚8.9m,含软体化石,并测得热释光年龄2.7±0.14万年,C~(14)年龄1.93、1.72、1.54万年。全新统划分为以下三部分:下全新统为冲积细砂夹砂砾层,厚4.6m。局部为亚砂土及砂土层,厚2m,其泥炭夹层测得C~(14)年龄9291±161年及6750±128年。中全新统为冲积物,上部亚粘土,中部黑色泥炭层,下部细砂及砂砾层,厚5.1m;测得C~(14)年龄为4730—2976年。上全新统为冲积细砂、砂砾层,各地厚度不等,测得C~(14)年龄为804±131年。在1∶5万怀柔幅测区内,除西北隅有少量的低山丘陵外,近百分之九十的面积为第四纪堆积平原。由于该区第四纪以来主要以沉降为主,故地表所出露的第四系主要为更新统中晚期地层。现对其划分和对比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碳同位素(14C)是含碳物质年代测定的有效手段,它的半衰期是5730年.研究了珠江口及南海沉积物碳黑的放射性碳年龄,碳黑样品采取化学氧化方法提取,用加速器质谱仪(AMS)测定珠江三角洲沉积柱中碳黑的放射性碳同位素剂量.研究结果表明,位于珠江口的钻孔3的碳黑的14C年龄是倒置的,邻近香港的钻孔30的碳黑14C年龄旱现老.新.老的趋势,而钻孔E2的碳黑的14C年龄则儿乎是不变的.碳黑的这种14C年龄的变化趋势与碳黑的来源相关,化石燃料来源的碳黑的增加使得碳黑的14C年龄偏老.  相似文献   

15.
第1期论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岩浆活动的构造环境·······································……马鸿文(1)洛川黄土剖面的粉砂与粘粒比值及粒度旋回···························……胡碧茹卢演铸(12)东灌盆地沉积岩的穆斯堡尔谱学研究····,···········································……李哲等(21)华南古生代花岗岩类Nd一Sr同位素研究及华南基底······························……黄聋…  相似文献   

16.
~(14)C年龄测定在国内外已经广泛使用,然而用来测定地下水的年龄则不多,主要原因是水样预处理困难,年龄校正和资料解释问题也不少。近十年来,各国学者就这些问题作了许多研究,已初步摸索出一些经验。 地下水~(14)C年龄测定,原则上和测定木头、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地质样品中Pt、Pd的方法。试样经过700℃高温焙烧后,采用王水-盐酸处理样品,加入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振荡吸附,吸附物灰化后,用王水溶解至尽近后,采用5%HCl浸提,采用Rh作为内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Pt、Pd的检出限分别为0.2μg·L~(-1)和0.4μg·L~(-1),精密度(RSD,n=12)分别为4.01%,4.19%,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7.1%103.5%,101.5%103.2%之间,通过对7件国家标准物质(GBW07288GBW07294)进行测定,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良好,测定值与推荐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吐哈油田的天然气具有量大、气质富的特点,现已开发的各油田气油比平均200,最高时达350~400,天然气中C~(3+)含量均在12%(mol)以上(表1),此外,天然气还有压力低、不含硫的  相似文献   

19.
在周家油房等地采集到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 Blumenbach),猛犸象(Mammuthus),野牛(Bison),鼢鼠(Myspalax)等化石。并在二级阶地觅到这一动物群的主要成员——野马(Equus)化石。证实这一动物群埋藏于松花江第二级阶地松散堆积物中。通过C~(14)同位素年龄测定,测得猛犸象门齿年龄距今39400±250年,猛犸象肢骨年龄距今30810±1385年,进一步说明这一动物群生存于晚更新世晚期,与化石产出地层时代吻合。发现的旧石器石片,原料为黑矅岩,从石片的形态、打击特点,都表明当时人具有较高的打片水平。这是迄今该区发现的最好的石片。  相似文献   

20.
陨石离开其小行星母体直至降到地球表面期间,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产生一系列包括10Be和26Al等的放射性核素。10Be和26Al的含量及其比值记录了宇宙射线辐照历史,而陨石降落到地球表面后,它们的衰变又提供了测定其降落时间,即居地年龄的方法。10Be和26Al由加速器质谱测定,样品需分离纯化。为此,开展了陨石样品Be和Al的分离纯化实验。通过模拟样品的条件实验,建立了Be和Al分离纯化的化学流程,其回收率分别达到89%和70%。在此基础上,分离并测定了一个降落型普通球粒陨石(吉林陨石)非磁性部分的10Be和26Al的含量。结果显示,吉林陨石26Al/10Be的比值为5.005,远大于两者的饱和比值(2.72),说明吉林陨石经历了短期的暴露辐射,这一结果与吉林陨石第二阶段的暴露年龄0.4Ma一致。整个化学流程的10Be/9Be和26Al/27Al空白分别为(4.33±0.46)×10-14和(6.59±4.66)×10-15,其中前者接近于该仪器的空白测量值,而后者则接近于仪器的检测限2.3×1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