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0年山西省第二次煤田预测揭示了全省煤资源分布的主要规律,当时划分了31个预测区,预测资源量489.47Gt。因受当时条件限制,在个别预测区与有的煤田深部,存在较大误差,同时对第三纪褐煤资源重视不够。经最近复核,将原预测区归并为24个,新增5个预测区,初步计算,可增加预测资源量82.23Gt。  相似文献   

2.
我国褐煤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云南省和黑龙江省。褐煤主要的传统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发电,但其存在能效低、污染重等问题。除发电外,褐煤新型利用方式逐渐成熟,制取天然气以及提质后发电就是其中的代表。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法,计算了褐煤制取天然气与褐煤提质后发电在终端利用能效相同的情况下,产生1 GJ有效能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158.173/e kg/GJ、480.68/e kg/GJ(e为能源终端使用能效)。显然,从温室气体排放角度,褐煤制取天然气优于提质褐煤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褐煤资源丰富,第三纪褐煤储量居全国首位。云南计有第三纪盆地237个,经工作证实,赋煤的有104个,零散分布于全省。盆地内含煤地层时代分属老第三纪渐新世、新第三纪中新世和上新世,以中新世和上新世为主。各盆地含煤性不同,其中有赋存巨厚煤层者,如昭通、小龙潭、先锋盆地赋煤最厚,分别达194米、223米、262米。在云南所处的三大构造单元内,三江褶皱系区属喜山期新成山系,地壳变动剧烈,聚煤条件差;扬子地台区地壳较稳定,喜山运动影响不强烈,聚煤条件好,主要褐煤盆地皆成于此区;华南褶皱系区性质介于上述二区之间,尚未发现较大的聚煤盆地。褐煤的形成,在盆地内受基底起伏、盆缘地貌、盆缘水口、同沉积断裂、基底岩性等控制。均衡沉降盆地初期成煤限于低洼部位,中后期逐步扩大,残山残梁旁侧富煤;不均衡沉降盆地煤形成于非断陷一侧的浅部缓坡地带。盆缘地貌不规则时,弯凹部位是聚煤富煤的良好部位。盆缘水口形成冲洪积扇,不利成煤。基底为碳酸盐岩的常赋存有厚至巨厚煤层,基底为花岗岩类的赋煤薄而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泥炭褐煤资源及发展腐植酸钾产业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炭、褐煤含有丰富的腐植酸,是世界各国规模化生产腐植酸产品的主要资源。针对中国煤炭腐植酸资源开发粗放、技术水平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现实问题,评述了国内腐植酸行业的特点及发展高附加值腐植酸产品的潜力方向。首先介绍了国内主要煤炭腐植酸资源泥炭和褐煤的分布特征及成分特点。其次综述了腐植酸产品的主要加工工艺和其在工农业各领域的国内应用现状。最后基于国情,从国内农业肥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及腐植酸的应用潜力出发,提出并评价了腐植酸高附加值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腐植酸钾肥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生产腐植酸类肥料的资源,1967年以来,当地不断普查及勘探第三纪褐煤和第四纪泥炭。实践证明,藤县的褐煤及泥炭资源比较丰富。在泥炭的普查和勘探过程中,采用了便于群众掌握的竹杆勘探法。褐煤及其顶底板岩层较硬,仍然采用手摇钻勘探。   相似文献   

6.
随着美国粉河盆地煤层气商业开发的成功,褐煤盆地煤层气资源受到广泛关注。我国昭通褐煤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在分析煤层气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厘定了煤层气富集的主控地质因素,对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昭通盆地褐煤演化程度低,煤层生气量少,且大量孔裂隙被水充填,煤层含气量低,预测埋深150 m煤层气含量为1.45 m3/t,埋深500 m煤层气含量为2.00 m3/t。研究区煤层气富集的主控地质因素包括煤层厚度、煤层埋藏深度、构造地质特征、煤层顶板岩性及封闭条件等。由于褐煤煤化程度低,煤层生气量少,加之盆地内煤层埋藏深度不大,易遭受氧化,致使煤层含气量较低,但盆地内煤层厚,赋存的煤炭资源量大,单位面积内煤层气资源丰度高,为煤层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同时盆地沉积后期构造相对稳定,煤层顶板为粘土及砂质粘土,封闭条件较好,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  相似文献   

7.
云南第三纪褐煤盆地以各种不同形状、大小不一地星罗棋布于全省。盆地面积最大可达200余平方公里,褐煤单层厚度由数米至二百余米,盆地褐煤最大储量达80亿吨以上,第三系由成岩程度较差的粘土类土、砂、砾石及褐煤组成,地层沉积总厚一般300~500米,最大超过千米。地层沉积后仅经轻微的构造变动,有的盆地甚至还保留了原始的沉积状态。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辖区内赋存、分布的褐煤资源形成于早白垩世和第三纪,但由于煤层顶底板岩石固结程度差,建井开采时井巷变形严重,维护困难,致使大量褐煤资源未得以开发利用。根据已有资料分析,褐煤含煤区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呵采煤层顶板以泥岩或炭质泥岩为主,岩石致密,透气性差。褐煤本身透气性好,燃点低,没有粘结性,挥发分高.受热容易膨胀破裂,诸多因素都表明适合采用煤炭地下气化的开采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因此有必要加强我省褐煤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和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研究,为今后褐煤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泥炭与褐煤划分界限尚未得到真正的解决。虽然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做过不少研究工作,但其结果都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未能找到一个典型的并具有代表性的泥炭、褐煤的连续性剖面及足以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褐煤的普查勘探中,也存在着泥炭与褐煤界限不清的问题,尤其是对泥炭化程度高的泥炭和褐煤化程度低的褐煤,更不易分辨。云南通常把它们笼统称作褐煤、柴煤、草煤等,定名极不统一,给资源的评价和利用带来不少问  相似文献   

10.
保康位于鄂西北边远山区,是全省37个贫困县之一。县域内磷矿资源丰富。保康要在“九五”实现经济指标在“八五”基础上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磷矿资源,大力发  相似文献   

11.
腾冲盆地中更新世褐煤形成于距今约60万年,晚更新世泥炭形成于距今7500—10000年之间,其中部分己转变成为软褐煤.该地褐煤的成煤时代之新和煤化速度之快是罕见的,实属异常煤化作用现象.为此,作者从煤岩学和有机地球化学角度研究了这一典型实例.研究表明.在该盆地从泥炭向褐煤转化的早期煤化过程之中,样品的显微光学性质、化学成分和化学结构的演化极富规律性.根据这些演化特征,作者将腾冲盆地从泥炭到软褐煤的早期煤化过程划分国三个阶段:即软泥炭、硬泥炭和软褐煤阶段.该地异常煤化现象是由异常的煤化作用因素引起的,除了由地史中剧烈火山活动带来的异常地热流之外.强烈频繁的地震构造运动也是该地煤化作用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作者提出了“异常煤化作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是我国地质成矿条件较好、矿产资源较丰富、矿床类型较多、矿种较齐全的省份之一.迄今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84种,矿床、矿(化)点2120处,有55种矿产探明了储量,矿产地共471处,其中大、中型矿床215处.从探明的矿产资源现状及地质工作程度表明,安徽省煤矿资源较丰富,铜矿、铁矿资源具有一定优势,硫铁矿、明矾石等非金属矿产潜在资源较大.  相似文献   

13.
秦勇  金奎励 《沉积学报》1989,7(3):73-81
腾冲盆地中更新世褐煤形成于距今约60万年,晚更新世泥炭形成于距今7500-10000年之间,其中部分己转变成为软褐煤.该地褐煤的成煤时代之新和煤化速度之快是罕见的,实属异常煤化作用现象.为此,作者从煤岩学和有机地球化学角度研究了这一典型实例.研究表明.在该盆地从泥炭向褐煤转化的早期煤化过程之中,样品的显微光学性质、化学成分和化学结构的演化极富规律性.根据这些演化特征,作者将腾冲盆地从泥炭到软褐煤的早期煤化过程划分国三个阶段:即软泥炭、硬泥炭和软褐煤阶段.该地异常煤化现象是由异常的煤化作用因素引起的,除了由地史中剧烈火山活动带来的异常地热流之外.强烈频繁的地震构造运动也是该地煤化作用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作者提出了“异常煤化作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本文从区域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矿泉水资源现状几个方面来选取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潜力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石门-慈利、张家界-永顺、绥宁等11个矿泉水资源高潜力区,石门-花垣等14个矿泉水资源较高潜力区,以及中等潜力区和低潜力区.此外基于资源潜力评价结果,结合市场潜力和开发利用经济技术条件两个方面,最后将全省区划为张家界-永顺矿泉水分布区、益阳-韶山-湘潭等4个矿泉水优先开发保护区,石门-慈利、隆回、绥宁等12个矿泉水重点开发保护区,以及远景开发保护区和限制开发保护区.  相似文献   

15.
陕西油页岩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陕西具有丰富的油页岩资源,鄂尔多斯盆地是西北地区有关油页岩记录最多的地区,油页岩分布层位包括侏罗系延安组、安定组,三叠系延长组,二叠系山西组及石炭系太原组.在收集前人油页岩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陕西省油页岩资源特征和成矿条件,提出了12个找矿远景区,并建议对全省油页岩资源开展远景调查工作,大致查明区内油页岩的埋深、层数、分布范围、厚度变化、油质特征、工业用途,估算推断的、预测的资源量,为下步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云南昭通矿区褐煤采取了129个样品进行了全水分测定,其含量为45.4%~61.89%.通过研究认为煤岩类型和煤化程度是影响褐煤中全水分(Mt)含量的主要因素,在煤岩类型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全水分含量受埋藏深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是全国著名的矿业大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的石油、钢铁、煤炭、菱镁等重要矿产品为国家工业与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目前全省共发现矿产资源119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15种.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石材资源十分丰富,花色品种多,质地很好。特别是雅安地区石材资源开发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全省特别是雅安地区的饰面石材保有储量及资源量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统计和初步预测,对全省石材工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雅安地区石材工业基地的建设规划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海拉尔盆地是东北地区大型能源基地。根据对烟煤的调查、古地温的研究、煤变质机理的研究,认为有机质进入大磨拐河组已达成熟,Pm>50%,R。,max>0.45%,T°50°~120℃。因此,本区不但赋存丰富的褐煤,同时也赋存丰富的烟煤,从而打破了大兴安岭只有褐煤的传统认识,为寻找烟煤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中国高含蜡褐煤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分布及赋存特征,对典型省份的高含蜡褐煤进行了煤岩煤质特征分析,并研究了褐煤Eb,d与煤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我国高含蜡褐煤资源较少且分布不均匀,以古近纪和新近纪为主,苯萃取率分别为1.92、3.94,代表省份有云南、内蒙古、广西、吉林;侏罗纪白垩纪也有分布,但褐煤蜡产率很低,苯萃取率最高仅为0.55%,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南;褐煤Eb,d与挥发分、H/C值、H/N值、稳定组呈现正相关;并提出了我国在富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