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黑龙江省气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黑龙江省38个地面站的1961-1999年春、夏、秋、冬、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气温变化状况,得出:黑龙江省在近40年间增温趋势明显,且平均最低气温增高最为明显;从各季来看,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其次为春季;夏、秋两季升温幅度较小,但对气温的普遍升高仍具有一定作用。突变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最高气温均存在突变点。  相似文献   

2.
对黑龙江省近50年来的气温进行Morlet小波变换,得出了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和突变特征,并与功率谱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论对黑龙江省气温的短期气候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百年黑龙江省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黑龙江省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1909~2002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对年及冬、夏季气温和年及春、夏季降水进行线性趋势、气候基本态及变率进行了分析,得到气温变化总趋势是上升的,降水变化总趋势是减少的;目前年及冬、夏季气温均处在高气温基本态高变率状态,春季降水处在少降水基本态高变率状态,年及夏季降水处于少降水基本态低变率状态;并对黑龙江省气候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发现黑龙江省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突变性,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 4个阶段,现在处于暖阶段,降水经历了干、湿、干、湿、干 5个阶段,目前处在干期;又分析了黑龙江省异常冷暖冬、冷热夏及春、夏季降水事件出现的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4.
赵鸣 《广西气象》1990,11(2):40-40,137
本文根据我市养鸡场1986-1989年饲养罗斯蛋鸡在开放式鸡舍笼养的条件下的预测资料,着重分析了产蛋率与气温和日照变化的关系和定量指标,并提出了如何利用有利气候条件,提高产蛋率。  相似文献   

5.
人们早就猜想到太阳活动变化对地球气候有影响,并且许多相关分析也指出了这种联系,但在多数情况下,相关很少具有统计意义。然而,最近的结果指出地球气候的变化与太阳活动有强相关。发现对流层和平流层上部温度与太阳10-12年周期有同步关系,在更长时间尺度上,发现全球温度,特别是北半球陆面气温与太阳活动的长期变化有几乎理想的相关。太阳活动并不能仅用一个参数来表示。不论是1860-1990年的仪器温度记录,还是  相似文献   

6.
洛阳2001年春夏连旱及近半个世纪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1-2001年洛阳降水与气温资料,分析了2001年春夏连旱的气候特征以及近半个世纪以来洛阳的气温、降水变化,得出洛阳气温越来越高、降水越来越少、气候逐渐向暖偏旱的方向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利用1954-2010年地面气温、降水观测资料和月环流特征量、NCEP高度场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常规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初夏6月气温、降水的气候特点,通过初夏6月气温、降水与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相关分析,建立起与中高纬度环流因子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初夏气候异常与中高纬度环流异常有关,影响初夏气候异常的中高纬度环流因子主要有亚洲纬向环流指数,阿留申低压指数,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鄂霍次克海的阻塞高压指数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大气及中高纬度环流因子的背景,考虑外强迫因子海温的间接作用,掌握中高纬度环流因子的变化,是准确预测黑龙江省初夏气候的关键前提所在。  相似文献   

8.
用加权平均方法,建立代表黑龙江省多年气温变化的序列曲线,认为此方法代表性较好,准确性高,优于目前气候业务中使用的多站平均气温序列的方法,指出在日常的气候业务中,使用8个基准站建立逐年气温变化序列可描述气温的真实变化。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气温资料,通过5种气候模式,对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的气温变化特点,以及未来50 a的变化趋势作了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气候明显变暖,在1881-2001年120 a间哈尔滨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4℃,全省1981-2000年较1951-1980年间平均气温上升近1.0℃。数值模拟结果显示,2030年和2050年的气温将分别升高1.9℃和2.4℃,到2050年≥10℃积温带将北移约5个纬距。气候变暖对水稻、玉米、大豆和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除大豆增产外,其他作物产量均有所降低。因此,必须进行作物结构调整才能逐步适应气候变化,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10.
1996年度黑龙江省气候影响评价陈莉(黑龙江省气候中心150030)1气候概况1996年全省气温偏高,降水稍少,日照时数正常偏少,无霜期比历年平均长3天。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但作物生长关键期透雨适时,减缓了旱灾程度。其它灾害时间短,范围小,影响程度较...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我国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金栋  太华杰 《气象》1996,22(8):3-8
引入信息论中熵值分析方法,利用全国七大区1961-1990年的气象和产量资料,讨论了近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熵值时空变化类型。详细分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定性讨论了气候波动与农业气象灾害的关系及其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并分区建立了产量与气象要素熵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2.
1971-2010年黑龙江省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71-2010年黑龙江省63个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应用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蒸发皿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40 a来,黑龙江省蒸发皿蒸发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达-62.7 mm/10 a,春季和夏季下降显著。从空间分布看,全省蒸发皿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但局部地区与气候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同步。在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气象因子中,风速和气温日较差是影响其下降的关键因素。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年实际蒸发量占蒸发皿蒸发量的30 %,实际蒸发量呈微弱上升趋势,但不显著。实际蒸发量与降水、日照时数和气温日较差显著相关,日较差是影响其变化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50a气候变化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分析了我国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兰帕尔-齐夫复杂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平均而言,我国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复杂度约为10-11,小于随机序列的复杂度13,年平衡气温变化序列的复杂度最小,秋季平均气温变化序列的复杂度最大,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序列的复杂度小于月平均气温变化序列的复杂度,月总降水量变化序列的复杂度为西部,北部大于南部和东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要素变化的复杂度最大。  相似文献   

14.
厄尔尼诺事件对商丘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仅厄尔尼诺事件不同的冷暖性质对商丘气候的影响不同,而且不同的起始时间、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利用1952-2000年气象资料,对厄尔尼诺的冷暖性质、发生特征进行分型,进而找到尼尔尼诺事件与本地降水和气温的统计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1961—2009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极端气候指数方法对1961—2009年黑龙江省8个极端气温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黑龙江省极端气温事件的事实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49年来夏日天数、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暖夜指数和暖昼日数均呈上升趋势,而霜冻日数、冷夜指数和冷昼日数呈下降趋势。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并有突变发生。对黑龙江省气温升高来说,最低气温升高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而最高气温则在90年代以后上升明显。空间分布方面,极端气温指数在全区基本都呈一致的增大或减小分布。夜间增暖的幅度要大于白天增暖的幅度,夜间气温的上升对增暖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近50年干旱发展事实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实测的降水、气温和土壤湿度资料,分析黑龙江省近50年干旱化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用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距平和均方差所构造的“干旱指数”以及土壤湿度显示近50年来黑龙江省是向干旱发展的。1990年以来这种干旱化趋势尤为明显,西部亚干旱地区的干旱化相对更严重。在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中,气温的升高对干旱化的作用可能更重要。利用CNEP/NCAR的容积式土壤湿度计算了全球50年来干旱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50年干旱的发展是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显然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关。为探讨东北区干旱的发展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利用Jones等的1951-2000年全球平均气温资料和黑龙江省10个站的干旱指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平均温度上升1℃的情况下,黑龙江省的干旱化程度要增加10%左右。这种形势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全球、北半球和我国气候总的趋势是变暖。我区作为全国的一部分,也是北半球环境和全球环境的一个局部地区,是否也有此种变化趋势呢?我根据近几十年来的气温资料,结合各种外界因素的统计分析,阐明我区气候总的趋势也是变暖,这种变化是受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地区1991-2000年气温变化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根据黑龙江省1961~2007年的气候资料和1983~2007年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播种面积等统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格局和种植界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 a以来,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及产量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从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成为以玉米和水稻为主;水稻的种植区域明显向北扩展,小麦的种植区域向北收缩,玉米则在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基础上,逐渐向北和东部扩展.这种情况的出现显然是和近20 a来全球变暖、黑龙江省地区气温显著增加分不开的.事实证明温度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类社会,而人类则通过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赵彩  龚雪芹 《贵州气象》2005,29(3):14-16,24
通过对贵州省84个市县54a来的气温资料分析,讨论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与贵州省各县气温长期变化的关系,发现森林覆盖对局地气候变暖可能有一定的制约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仙凤 《内蒙古气象》1994,(5):F004-F004
1994年夏季我区气候影响评价张仙凤(内蒙古气候中心)今夏(6-8月)气候特点:全区气温普遍偏高,降水量初夏大部地区偏少,进入中后期逐渐增多,但分布极不均匀,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洪涝灾害。1气温今夏全区平均气温普遍偏高1-2℃,其中中西部偏高1℃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