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当今时代,高等院校不仅是高新技术的生长点和辐射源,而且是开展科技开发,实现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目前,高等院校不是缺少创造发明而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远远没有跟上创造发明的步伐.据统计,以高等地质院校为主获得国家三大奖的项目数,占地矿部获奖总数的相当比例,这些获奖成果有的已得到了开发和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而大部分有很好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却急待开发和转化.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密集、信息密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转化率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各级领导及科技管理部门日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港油田地质研究院在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简要介绍近几年的主要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地质界年度地质科技成果和重大找矿进展,在全行业推广地质找矿新思路、新方法,介绍地质找矿成功的典型案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并以此向社会各界展示地质行业年度最新成就,自2007年开始,每年年末中国地质学会开展年度优秀地质科技与找矿成果汇编工作,并进行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工作.  相似文献   

4.
《岩矿测试》2009,28(1):85-86
2008年12月21日,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召开了2008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会议,评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其中7名两院院士参加评选,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任评选委员会主任,孙枢、李廷栋院士任副主任。自2007年开始,每年年末中国地质学会开展年度优秀地质科技与找矿成果汇编工作,并进行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工作。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为更好地总结我国地质界年度地质科技成果与重大找矿进展,在全行业推广地质找矿新思路、新方法,介绍地质找矿成功的典型案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并以此向社会各界展示地质行业年度最新成就,提高地质行业的社会显示度。2008年度十  相似文献   

5.
王祝 《江苏地矿信息》1998,23(5):158-160
地质科技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面向市场,促进地质科技成果档案商品化,实现地质科技成果档案的潜在价值向社会经济效益的转化,这是地质工作者和科技档案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问题。讨论了正确利用科技档案将产生的价值和潜在价值,阐述了发挥这些价值应具备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土资源》2006,(4):68-68
《上海地质》是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市地质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质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物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服务,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提供交流论坛,为青年地学工作者开辟开拓思维,百家争鸣的百花齐放地学园地,为地质科技进步,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科技兴国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地质科学技术创新和向生产力的迅速转化,根据工程地质作为应用学科的特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决定,在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谷德振教授领导的工程地质研究室和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地质工程中心”。中心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坚强的技术后盾,以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主席王思敬为首的许多著名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科学家将热情指导中心工作。中心拥有各类实验室、研究室及各种先进仪器设备。中心多年来发展积累了数十项地质工程新技术与新产品,正致力于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为地质工程实践服…  相似文献   

8.
地质实验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专业技术如岩矿分析、岩矿鉴定、矿物学测试、矿石选冶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手段,揭示地质工作中的微观世界和探寻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为地质—找矿工作和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地质实验工作是否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促进其科技成果迅速向生产方面转化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工程咨询企业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产出情况,对工程咨询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工程咨询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以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搭建工程咨询企业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知识化转化"三化"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质论评》1991,37(5):478-479
为贯彻“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促进地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地质科学的学术水平,由中国地质学会组织主办的”全国‘七五’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于1991年4月18日至4月2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煤炭部、有色金属总公司、核工业总公司、化工部、水电部、国家地震局、  相似文献   

11.
在行政管理中对科技成果进行合理奖励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课题。本文就此谈了一些初步看法,认为恰如其份地设奖是对地质科技成果进行合理奖励的前提,而实事求是的地评奖则是对地质科技成果进行合理奖励的关键。同时本文还指出,隆重热烈地授奖也是使地质科技成果奖达到预期目的主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四川“八五”主要地质科技成果交流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试讲会在广汉召开3月12—15日,在广汉召开了四川“八五”主要地质科技成果交流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试讲会。计有42个单位的14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这是四川地质界空前的一次盛会。会议以理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论述了油气勘探科技成果推广的特点,强调指出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中成果转化过程的重要性;以石油物探研究所与石油软件公司合作进行科研成果商品化阀推向市场的成功实例,剖析了产研结合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操作方式、实际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田华 《铀矿地质》2009,25(5):317-320
通过总结铀矿地质科技成果管理的实践经验,结合科研与生产实际,提出科技成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探矿工程技术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取得了一大批具有突破性、创新性的成果。大量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改变了我国探矿工程的落后状况,对地质找矿工作及部门产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我国探矿工程技术的发展,仅用了40几年...  相似文献   

16.
本语文分析论述了科技成果在无形资产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使用价值和价值评估方法,对科技成果无形资产产权的界定、科技成果转化、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2018,45(4):封二-封二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围绕"服务一流、成果一流、科技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管理一流"的建设目标,秉承"科技创新改革、支撑、引领地质调查"的理念,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工作。整合国家科技"五大平台"项目,设立"地质调查科技创新计划",构筑地质调查项目与国家科技项目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基础地质创新研究成果显著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一是"松科二井"完井井深7018 m,成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实施的亚洲最深钻井。二是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2010,(1):12-12
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消息 1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召开会议,评选产生200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319富硒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评价方法周国华(自然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从地质地球化学角度系统研究土壤中有益和有害元素的迁移、转化、富集规律,对于评价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提高土地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安全富硒农产品,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应用服务于特色农业发展、支撑  相似文献   

20.
核地研院刊出1978—1993年获奖科技成果目录为了加强科研成果管理,提高成果的透明度,便于相互交流,促进科技市场的发展,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建院35周年之际,《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1978—1993年获奖科技成果目录》(下称《目录》)与广大科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