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源 《海洋世界》2005,(10):5-10
2005年8月25日,“卡特里娜”飓风首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登陆,并迅速横过佛罗里达州南部进入墨西哥湾。在墨西哥湾海水表面温度超过32℃、微弱的垂直风切变和强大的高空辐散下,“卡特里娜”迅速增强为五级飓风,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50海里。随着“卡特里娜”再次靠近美国,受陆地影响飓风减弱为四级。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05,(10):1-1
先是“卡特里娜”飓风使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遭受重创,而后新的飓风“丽塔”已升级为五级飓风,墨西哥湾沿岸再次如临大敌。飓风袭击如此频繁,据英国《新科学家》报道,为尽可能减少飓风带来的损失,科学家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消除飓风或降低飓风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海洋世界》2006,(7):F0002-F0002,1
2005年8月29日的“卡特里娜”飓风使新奥尔良损失惨重,顷刻之间,整个城市变为水城,数十万居民被迫紧急疏散,涌入拱形的体育馆内才得以逃生。美国有关部门预计至少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使新奥尔良恢复成受灾前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05,(12):2-2
美国飓风灾区渔民维尔格斯认为,海虾比当地人更早知道“卡特里娜”飓风即将来袭的消息。 维尔格斯驾驶的渔船在飓风来袭前的一周在比劳克斯海峡捕捞了181千克的上等海虾,但随后他的捕捞量逐日下降。维尔格斯说:“在‘卡特里娜’来袭前一天,我的渔船只捕捞起40只海虾,其他的海虾肯定知道有非常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于是采取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警示飓风“卡特里娜”横扫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各州,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场飓风带来的洪水,几乎淹没了整个新奥尔良,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目前已确认的死亡人数为973人,失踪人数超过2万。据估计,最终死亡人数可能数以千计,飓风和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达到千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奇云 《海洋世界》2005,(10):15-18
飓风“卡特里娜”横扫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各州,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场飓风带来的洪水,几乎淹没了整个新奥尔良,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目前已确认的死亡人数为973人,失踪人数超过2万。据估计,最终死亡人数可能数以千计,飓风和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达到千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6,(2):4-5
被卡特里娜飓风摧毁的新奥尔良市的每个角落——从被海水淹没的远近街坊,到那些刻满了古老传说的石柱,都有机会在将来得到重建。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飓风”一词要比“台风”一词资格老得多。我国最早的台风记载是1400多年前的南朝刘宋、沈怀远著的《南越志》。不过,那时把台风叫作“飓风”或“惧风”。书中载:“飓风者,具四方之风也,一日惧风,言恐惧也,常以五六月发,大者或至七日,小者一二日,外国以为黑风。”唐朝时也把台风称作飓风。我们从唐朝的笔记、诗歌、方志中常常可以看到有关飓风的大量记  相似文献   

9.
基于一个一维湍能海洋混合层模式,发展了一个易于与大气或海洋模式耦合的,可应用于水平二维空间的模块化海洋混合层模式。并加入垂直上翻参数化方案,引入日平均海面温度及气候态松弛项,进行二维海洋模拟理想气旋实验和飓风实例模拟实验。理想气旋强迫实验表明,垂直上翻过程的参数化方案可有效地弥补原有一维海洋混合层模式无法形成气旋中心动力上翻的不足,消除了虚假暖水核心。卡特里娜飓风个例实验的结果表明,加入垂直上翻后,飓风中心附近的海表面温度误差明显减小。海洋混合层模式对海洋表面温度日变化模拟能力在二维应用中依然表现良好。经过上述改进,发展的海洋混合层模式可以较为真实地模拟平常海表温度高频日变化的同时,还对剧烈天气过程也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黄岳文  余雄 《海洋工程》2008,26(2):112-119
通过飓风卡特里娜对新奥尔良防洪工程体系破坏情况的回顾并分析其破坏原因,结合其它海堤的建设情况,总结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经验教训。认为防洪工程建设应有系统工程的观念,并基于风险分析进行设计;筑堤土料尽量采用抗冲能力强的粘土或采用抗冲性能差的土料时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注意堤防的防护设计,特别是生物措施的利用;强调应重视工程地质参数的正确选取。  相似文献   

11.
飓风横扫整个城市,你的房子迅速没有了屋顶;终日住在屋外的拖车房中,有一点动静就必须敏捷地举起枪——那些趁火打劫的暴徒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你的家门口,也许并非是什么暴徒,更多的时候是一些走投无路的公民,他们如飓风一样丧失理智席卷你仅存的口粮。 “伊万”、“阿琳”、“辛迪”、“丹尼斯”、“卡特里娜”没完没了地毁掉我们一次次亲手建起的家园,我们需要多少勇气才能拾起那还九成新的屋顶碎片,然后坐在浸满水的餐厅里吃上个星期抢购来的不易腐烂的食品,用融化的冰块水煮一杯咖啡,想一想我们家那条不知去向的忠诚的老狗是不是也已经饿了…… 无法清除的心理阴影,挥之不去的阴霾,借酒消愁吧,已经不想再面对这些痛苦;或者一颗子弹来得更加干脆些——至少有50%上天堂的机会,即使是地狱也好,只要那里没有持续不断的飓风! 但是,仍然有许多人在坚持,即便是在飓风最先袭击的地方,也不轻易撤退,因为那里有我们可爱的家园。重振我们的精神,一次次迎战疯狂的飓风:去年被吹坏的护栏,我们今年换上铝制的,暴风雨就别再垂涎我家的玻璃窗户;屋外那茁壮的大树已被我拦腰截断,即便有些影响审美,但至少比它砸在我家房子的正中央要划算一些;不起风的时候,我们就骑着单车到户外转转,路边那些志愿者在为我们做灾后的心理援助治疗,和他们聊聊,心里真的舒坦不少。 这些生活细节来自于美国飓风受灾地区志愿者的真实描述,以下文章将为您悉数介绍美国受灾民众在飓风过后由沮丧到坚强到持续抗争的艰难历程,无论怎样,我们都可以从他们的言语间听到共同的坚强之音——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12.
主编手记     
9月转眼就到了,秋天不远了。北京又将迎来一个短暂的金灿灿的季节。8月初,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的“纪念郑和下西洋海洋科技暨航海”夏令营在三亚开营。8月5日下午17时许,全体营员在海军榆林基地乘船向西沙永兴岛进发。永兴岛距离陆地180海里,而西沙距离所有夏令营成员心中的距离又何止180海里。  相似文献   

13.
8月1日下午,国家海洋局在京组织召开今年第九号、第十号台风“苏拉”和“达维”风暴潮、海浪灾害防御工作部署会议。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出席会议,并对做好灾害防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宏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4.
思源 《海洋世界》2007,(9):10-11
"北极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俄罗斯的。"——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阿尔图尔·奇林加罗夫莫斯科时间2007年8月2日12时08分(北京时间8月2日下午4点8分),俄罗  相似文献   

15.
有了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的前车之鉴,面对"桑迪"的准备也许已经足够充分。即便如此,在大自然面前,人类还是渺小而无力的。"一棵巨大的圣诞树照亮了我们的黑夜"。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日前说过的一句话。这可不是圣诞节前的祝词,这句话是赞扬美国人民在一场灾难中团结互助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尤西斯”号出海24年返航 1990年8月,委内瑞拉卡拉斯市的一只失踪了24年的帆船“尤西斯”号,在一处偏僻海滩搁浅再现。这只帆船是24年前在百慕大三角区的一次飓风中失踪的。“尤西斯”号帆船上的3名船员由土著居民救起之后,就被送到卡拉卡斯市寻求援助。  相似文献   

17.
桑迪飓风给它所“莅临”之处都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激发了人们的密切关注,焦点问题纷纷集中于气候变化领域。虽然尚未找到确切的证据将气候变化与桑迪飓风之间令人信服地联系起来.但是牙买加资深气候谈判专家、气象服务部气候司的兜利夫·马龙认为,桑迪飓风的登陆过程非常复杂,此番,它作为一级飓风系统于10月24日在牙买加登陆,之后,又席卷海地、巴哈马等地,后来又肆虐美幽,这种势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双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在飓风“艾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开发的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7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WRF-3DVAR对2008年飓风“艾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优点,将美国两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进行速度退模糊等必要质量控制后同化进中尺度数值模式,考察雷达资料同化对飓风“艾克”预报的改进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将雷达资料用于对流尺度分辨率下飓风初始化需要对变分同化系统中特征尺度化因子进行优化调整,使观测资料能够以较为合理的方式调整模式初始场并进而改进预报;雷达径向风同化可以有效调整模式初始场中的飓风动力和热力结构,而经过尺度化因子调整后的雷达径向风同化则在飓风观测中心位置产生较为合理的气旋性风场增量,提供更为确切的中小尺度信息,使模式初始场更加接近观测并进而改进对飓风路径和强度的预报。  相似文献   

19.
1969年8月19日,星斯天。开米勒飓风自东南向西北横扫墨西哥湾,整整一白天,电台、电视台都在播放有关它的警报。约翰·克萨克知道开米勒飓风很厉害,而他的全家恰恰住在密西西比州的哥芙波特市,看来,这座城市在劫难逃。将近15万居民已经从路易斯安娜、密西西比和阿拉巴玛三个州的海岸地区逃向内陆的安全地带。但是,就像许多人一样,约翰深深眷恋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20.
“春晓”     
《海洋世界》2006,(5):47-48
随着日本媒体把中国正在东海开发的“春晓”油气田炒作得沸沸扬扬,称中国的开采行动“超越东海海域中间线”,“侵犯日本海洋权益”,中日东海油气田开发等问题的冲突也日益加剧。中日东海油气争端始于2004年5月日方对中国开发“春晓”油气田逐步升级的反应:2004年5月28日,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